Workflow
运动医学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全球领先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商报· 2025-08-12 07:45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成立 -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 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认定资助 北大深圳医院牵头 联合政府、企业、资本及科研机构共建 [1] - 中心旨在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研-临床-产业"转化全链条 解决技术落地难、医企对接不畅等痛点 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1] 运动医学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运动医学作为融合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科学 近年来在运动损伤修复、康复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成果 [1] - 行业普遍面临"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瓶颈 高校研发技术缺乏临床适用性验证导致转化率低 企业因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望而却步 [1] 概念验证中心的核心任务 - 中心核心任务是通过优化整合技术、人才、资本、场景等要素 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1] - 中心聚焦三大核心任务:作为"创新试验场"推进技术验证与优化 作为"合作孵化器"促进医企协同创新 作为"资源链接器"推动资本与产业对接 [2] 中心具体职能与规划 - 作为"创新试验场" 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早期运动医学技术提供临床前验证平台 降低研发风险 [2] - 作为"合作孵化器" 通过"医企联合实验室"模式匹配医疗机构需求与企业技术能力 推动定制化产品开发 [2] - 作为"资源链接器" 引入投资资金和产业链资源 加速成熟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培育本土运动医学创新企业 [2] 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 政府、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代表探讨打造"政府引导、医疗机构牵头、企业参与和资本助力"的协同发展模式 [2] - 该模式为运动医学产业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助力深圳打造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2]
打造全球领先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
深圳商报· 2025-08-12 06:44
在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不同领域代表,就依托深圳市运动 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打造"政府引导、医疗机构牵头、企业参与和资本助力"的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 探讨,为运动医学产业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深圳打造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商报讯】(记者赵鸿飞通讯员向雨航)8月7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的"'政医企资'协同赋 能(运动医学)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以下简称"中 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认定资助,北大深圳医院牵头,联合政府、企业、资本及 科研机构共建,旨在打通运动医学领域"科研-临床-产业"转化全链条,解决技术落地难、医企对接不畅 等痛点,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医学创新高地。 深圳市运动医学"三名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指出,运动医学作为融 合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科学,近年来在运动损伤修复、康复技术、智能穿戴 设备等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成果,但普遍面临"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瓶颈。一方面高校研发的技术往往缺 乏临床适用性验证,导致转化率低;另一方面,企业则因研发周期 ...
天星医疗IPO终止背后 高增长难掩规模瓶颈与募资迷局
新浪证券· 2025-06-12 16:48
6月6日,上交所一纸公告宣告了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星医疗")科创板IPO之旅的 终结——因保荐人撤销保荐,其上市审核被终止。这家顶着"国产运动医学市场份额第一"光环的企业, 在冲刺IPO近两年后黯然离场。 高增长光环下的"小而美"困局 招股书勾勒出一家身处高速赛道的新锐企业形象。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年的60.9亿元增至2030年的13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 2021年至2023年,天星医疗营收从7301万元猛增至2.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1.75%;2024年前三季 度营收达2.23亿元,净利润640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天星医疗在国内运动医学市场占据约4%份额,位居国产企业首位。然而,亮眼增速难掩"小而 美"的现实。国内运动医学市场80%以上份额仍被施乐辉、强生等国际巨头牢牢掌控,前三大国产企业 份额合计仅约8%,天星医疗的"国产第一"实则是"矮子里的将军"。 2024年前三季度,天星医疗营收仅为2.23亿元,同期骨科领域可比上市公司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春立 医疗、凯利泰的营收分别为15.29亿元、10.83亿元、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