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持续开行银发旅游列车,创新定制化服务 慢旅深游,乘火车享受老年生活(民生一线·银发经济促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24 05:50
行业趋势 - 铁路旅游行业通过"铁路+旅游"新模式深化客运供给侧改革,推出多种银发旅游列车线路如经典丝路线、甘青大环线等,满足银发群体需求 [1] - 银发旅游市场注重"慢游康养"和"夕阳红专列"等产品,强调适老化和定制化服务 [1] - 行业整合资源形成"列车+旅游团+景区+酒店+民俗文化+特产"的高性价比旅游产品模式,降本空间大 [7] 产品设计 - 银发旅游列车采用"昼游夜行"原则,全列软卧车厢,延长景区停留时间以实现慢旅深游 [3] - 列车中间两节车厢改造为功能车厢,配备卡拉OK、茶吧、书吧、棋牌桌等设施,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4][5] - 线路规划灵活调整,例如根据老年游客需求新增红色旅游景点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3] 服务创新 - 提供专属绿色通道、候车区域和标识牌,简化检票流程提升登车效率 [2] - 配备旅游管家全程服务,从行程规划到现场协助,覆盖全流程需求 [2][6] - 列车随车配备保健医生,提供免费巡诊和常用药品,并加强防滑、防诈等适老化安全措施 [5][6] 运营数据 - "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已连续发车4年,累计开行46趟,服务游客超8.6万人次 [7] - 公司共开行银发旅游列车线路236趟,覆盖大湾区、海南等远距离目的地 [7] - 单次行程团费控制在1000元以内,全程无购物店,入住花园式酒店保障性价比 [7] 市场反馈 - 老年游客对车上文化氛围和攻略式旅行手册设计表示惊喜 [4][5] - 游客满意度体现在"下车不发愁,到哪儿都踏实"的全程无忧服务体验 [6][7] - 产品复购率高,如樊庆华等游客返程时仍保持兴奋情绪并主动分享体验 [7]
今年以来入藏旅游专列开行数量和服务游客量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6-11 17:53
旅游专列运营数据 - 2025年入藏旅游专列显著增长 截至6月初已开行20列 服务游客8000余人次 创5年新高 [1] - 2020年至今累计开行旅游专列超170列 运送游客突破5.07万人次 其中入藏方向61列 [1] - "大美青海·幸福西藏"号品牌专列自3月开行以来累计14列 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1] 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 推行"旅行社联合+旅游团整合"模式 推出全年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专列服务 [2] - 青海西藏通过"定制化"专列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 构建"快旅慢游"新格局 [2] - 银发游客占比超70% 2024年计划新增20列进藏专列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旅游配套服务升级 - 专列配备供氧设备、专业导游、医护人员和文艺小分队 全程供应特色小吃 [2] - 利用"冬游西藏"等优惠政策 拓展计次票、团体票、研学游等延伸业务 [1] 旅游线路资源整合 - 进藏专列经青藏铁路、拉林铁路 串联青海湖、昆仑山、羌塘草原、雅鲁藏布江等景点 [1] - 旅游专列带动西藏城乡住宿、餐饮、文创等关联产业发展 [1]
“车票+景区+酒店”织就辐射网 银发列车构建移动文化消费体验空间
央视网· 2025-05-03 11:15
文章核心观点 “齐鲁1号”等银发旅游列车投运,通过适老化改造、配套消费政策等,为沿线文旅资源注入活力,拉动消费、激活经济,2025年全国计划开行突破两千列,我国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18][20] 列车特色 - 设有老年艺术团进行文艺演出,功能车厢有特色商品售卖 [4] - 环境升级,增添新功能,设有吧台、茶室、棋牌室等,进行适老化改造 [8] - 推出适合老年人口味和营养需求的专属饮食 [10] 消费配套政策 - 沿线22个站点投用文旅驿站,游客可了解景区接驳和民宿优惠等情况 [11] - “车票 + 景区 + 酒店”联动,推出康养折扣等优惠活动 [12] - 构建移动的展销和文化体验空间,带来新消费体验 [18] 行业数据 - 2025年“五一”假期运输期间,全国开行跨铁路局银发旅游专列20趟,全年总数将突破2000列 [20] - 我国旅游列车数量每年以20%以上幅度增长,2024年开行1860列,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老年游客占比近八成 [26] - 到2025年末,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26] 政策支持 - 2024年8月,国务院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等 [25] - 2025年2月,9单位联合发文激励各地开行银发列车 [25] 各地举措 - 多地优化旅游列车运行图,开行不同主题“银发专列”,如“乐游长三角”“熊猫专列”“环秦岭”等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