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旅游列车

搜索文档
国铁沈阳局2025年暑运圆满结束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7:03
客运量表现 - 暑运期间累计运送旅客4464万人次 日均72万人次 [1] - 客运量同比增加228万人次 增幅达5.4% [1] 运能提升措施 - 加开临客90对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新增长春至呼和浩特、沈阳北至广州白云等普速临客线路 [2] - 京沈高铁投入56列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标杆列车 [2] - 地级市列车停靠频次增加40余列次 [2] - 单日进京客座能力最高达6.3万座 [2] 特色客运产品 - 开行中超联赛"球迷专列" 单次运送980余名旅客 [3] - 推出短途定制化列车8列 包括歌迷专列/书迷专列等主题列车 [3] - 开行阿尔山方向旅游专列39趟 新疆方向银发旅游专列8趟 [3] 服务创新与硬件升级 - 复兴号动车组推出静音车厢服务(覆盖4列沈阳-北京朝阳线路) [4] - 6列动车组开通高铁宠物托运功能 [4] - 车站增设文化展区、快速通道、文创产品发放点等特色服务 [4] - 累计为重点旅客提供爱心服务4.2万人次 [5] 能源保供运输 - 7月以来发送电煤1458.5万吨 [6] - 55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维持在22天以上 [6] - 重点保障珠珠线、霍白线等煤运通道运力 [6]
运河观察|一趟列车如何“跑”出文旅消费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8-29 20:11
旅游专列开行情况 - 全国铁路暑运期间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00余列 [1] - 赣闽两省暑运始发直通旅游专列12列 运送旅客8982人次 [1] - 长三角铁路部门累计开行31趟"苏超"球迷专列 单列最高运送球迷超1200人次 累计运送球迷近3万人次 [7] 区域旅游专列运营成效 - 阿尔山景区接待旅游专列85列 专列游客约2.3万人次 带动消费2500多万元 [5] - 泰宁站7月1日至8月24日客流量达32.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0.08% [7] - 泰宁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01.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3.6% 旅游消费总额40.09亿元 同比增长17.8% [7] 旅游专列产品特征 - 具有路线灵活、多点串联、在途观光等特点 可定制开行方案 [2] - 银发旅游列车针对老年客户需求进行适老化改造 [2][3] - 实现"车随人走、昼游夜行"运营模式 覆盖5省30多个景点 [1] 铁路文旅融合创新 - 推出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特色专列产品 [6] - 开展"百趟专列进泰宁""古城非遗行"等铁路+文旅活动 [6] - "高铁+大巴"无缝接驳模式实现球迷"一站直达"赛场 [7] 市场发展前景 - 旅游列车有效联接沿线"吃住行游购娱"资源 拉动消费增长 [7] - 随着老年群体扩大和文旅需求释放 发展潜力巨大 [8] - 对交通运力有限景区形成有效补充 辐射远端客源市场 [5]
财经聚焦|旅游列车,“跑”出文旅消费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32
旅游专列运营数据 -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00余列[1] - 赣闽两省暑运始发直通旅游专列12列 运送旅客8982人次[1] - 阿尔山景区今年接待旅游专列85列 接待专列游客约2.3万人次[7] 旅游专列产品特点 - 采用一线多点、一站一停模式 14天旅程覆盖5省份30多个景点[1] - 具备车随人走、昼游夜行运营特点[1] - 银发旅游列车经过全车适老化改造 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群体开发[2] 区域市场表现 - 泰宁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01.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3.6%[10] - 泰宁游客旅游消费总额40.09亿元 同比增长17.8%[10] - 泰宁站7月1日至8月24日客流量32.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0.08%[10] 创新运营模式 - 长三角铁路开行31趟"苏超"球迷专列 单列最高运送球迷超1200人次[11] - 累计运送球迷近3万人次 采用高铁+大巴无缝接驳模式[11] - 铁路部门策划"百趟专列进泰宁"等铁路+文旅活动[8] 经济带动效应 - 阿尔山旅游专列带动景区内民宿餐饮娱乐等消费2500多万元[7] - 旅游专列有效联接沿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资源[11] - 专列实现从南方客源城市到景区的直达连接 填补游客输送短板[6]
财经聚焦|旅游列车,“跑”出文旅消费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8-26 23:22
旅游专列运营数据 - 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00余列 [1] - 赣闽两省暑运始发直通旅游专列12列 运送旅客8982人次 [1] - 长三角铁路开行31趟"苏超"球迷专列 单列最高运送超1200人次 累计运送近3万人次 [6][7] 区域旅游经济表现 - 阿尔山景区接待旅游专列85列 游客约2.3万人次 带动消费2500多万元 [4][5] - 泰宁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01.02万人次(同比+13.6%) 旅游消费总额40.09亿元(同比+17.8%) [5] - 泰宁站7月1日至8月24日客流量32.12万人次(同比+10.08%) [5] 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 - 银发旅游列车针对老年客户进行全车适老化改造 已开行川渝/港澳/阿尔山等方向专列 [2] - "一线多点/一站一停"模式串联5省30余景点 实现"车随人走/昼游夜行" [1] - "高铁+大巴"无缝接驳模式实现球迷"一站直达"赛场 [6] 行业协同与发展趋势 - 旅游专列有效联接"吃住行游购娱"资源 填补远端市场交通短板 [4][7] - 铁路部门联合体育/文旅部门推出主题专列 包括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多元产品 [5][6] - 旅游列车市场处于发展阶段 老年群体扩大与文旅需求释放推动潜力增长 [7]
助力老年游客乐享“诗和远方”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
人民日报· 2025-08-01 07:37
银发旅游列车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 [2] - 2024年国铁集团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比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5] - 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开行首趟银发旅游列车至今累计开行超400列,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 [17] - "熊猫专列·什邡号"自2024年4月首发以来已开行30列,接待游客1.33万人次 [17] - 国铁乌鲁木齐局2024年上半年开行银发旅游列车30列,接待游客8800多人次 [17] 产品体系与服务创新 - 银发旅游列车分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三类,价格区间覆盖3000-7000元 [6] - "熊猫专列"标准四人间下铺床位全包价5280元,高级四人间7000多元 [6] - "沈铁假日号"普惠型产品价格3000-5000元,14天行程包含软硬卧选择 [6] - 列车改造注重适老化: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增设防滑扶手、每节车厢设紧急呼叫按钮 [7][8][9] - 服务升级包括:每节车厢设淋浴间、床头增加USB接口、车内配备高清液晶电视 [7][9] 市场需求与线路设计 - 通过旅行社报名旅客占比超60%,银发群体更依赖线下信息渠道 [5] - 国铁沈阳局根据季节特点设计线路:冬季往海南广西,春季往湖南江西 [4] - 线路设计采纳旅客建议,如川渝线路应需求增加重庆站点 [3] - 新疆旅游列车存在明显淡旺季差异,铁路部门联合景区推出淡季专属优惠 [6] - 黑龙江饶河县因旅客对赫哲族文化兴趣被纳入"熊猫专列"线路 [4] 配套服务与安全保障 - 随车医生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应对突发疾病 [14] - 餐食服务优化:减少油脂含量30%的羊肉抓饭、推出清蒸鲈鱼等健康菜品 [13] - "沈铁假日号"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后每餐营业额增长400多元 [13] - 乘务团队专业化:培训调酒、茶艺、视频剪辑等技能,部分乘务员掌握川剧变脸 [11][12] - 车站配套无障碍通道,景区开辟绿色通道并协调接送大巴 [10]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焦作云台山、四川剑门关等景区对60岁以上游客免票 [17] - 焦作实施专列奖励政策,对达到规模的旅行社给予资金支持 [17] - 新疆喀什古城特色商品(艾德莱斯绸、英吉沙小刀)受银发旅客青睐 [15] - "熊猫专列"车身喷涂"蜜都饶河"字样,带动当地网络曝光度 [17] - 国铁乌鲁木齐局与沿线30多家酒店民宿签订合作协议保障住宿质量 [15]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6]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2024年实际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为历年最高,较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6][10] - 银发旅游列车分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三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高性价比是舒适型和普惠型列车的显著优势 [11] 产品设计与线路规划 - 线路规划紧扣银发族需求,通过征集乘客意向目的地、结合季节特点和旅游资源制定开行计划,例如冬季安排前往海南、广西等温暖地区,春季则到湖南、江西等地赏春 [8][9] - 企业根据游客反馈灵活调整线路,例如国铁沈阳局因旅客强烈需求在川渝线路中增补重庆站点,尽管需协调大量调度工作 [8] - 银发群体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下渠道,目前通过旅行社报名乘坐银发旅游列车的旅客占比超过60% [9] 适老化改造与安全保障 - 车体进行专项适老化改造,包括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缩小爬梯间距、增设防滑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每节车厢设4个充电插座和1个USB接口 [12][13][14] - 普惠型列车同步推进改造,计划取消走廊门槛、降低卫生间门槛、增加防滑胶垫及USB接口,新车体预计2024年内投用 [14] - 随车医生提供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防治服务,并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应对突发重大疾病 [19] 服务创新与体验优化 - 列车上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如"新东方快车"举办歌舞表演,"熊猫专列"安排川剧变脸,"沈铁假日号"组织集体生日会 [17] - 乘务团队具备多项技能,包括舞蹈、调酒、视频剪辑等,国铁成都局成都客运段专设旅游车队及多功能学习室培训乘务员 [17][18] - 餐饮服务注重健康需求,例如"新东方快车"将羊肉抓饭油脂含量减少30%,馕饼改为蒸制,"沈铁假日号"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后每餐营业额平均增长400多元 [18] 区域经济带动与产业协同 - 银发旅游列车为沿线文旅产业带来新机遇,例如焦作云台山、四川剑门关等景区对60岁以上游客免票,焦作另对组织专列的旅行社给予专项奖励 [22] - 列车与地方深度联动,国铁乌鲁木齐局与沿线30多家酒店民宿签约,确保旅客住宿体验;喀什古城依托特色商品和体验项目激发消费潜力 [21][22] - "熊猫专列·什邡号"自2024年4月首发后已开行30列,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起累计开行超400列,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国铁乌鲁木齐局2024年上半年开行30列,接待8800多人次 [23]
细节下功夫 走新更走心(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熊猫专列·什邡号""新东方快车""沈铁假日号"……如今,越来越多的银发旅游列车开行神州大地,激活 银发一族消费活力。 银发旅游,潜力巨大。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 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底,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 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乘坐旅游列车出行,正成为越来越 多老年人的选择。 银发旅游,安排要细。银发旅游列车,串联一个个地区和景点。如何为银发游客提供舒适、周到的旅游 体验,考验着各地旅行社和景区的服务水平。无论是行程中的就餐安排、酒店住宿,还是景区交通组 织、消费场景设计,把细节做实,才能让银发游客住得安心、买得放心、游得舒心。 车轮跟着需求转,服务走新更走心。在细节处下功夫,让银发旅客在慢节奏、深体验里感受"诗和远 方",更为提振消费注入澎湃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1日 1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发展银发旅游,开好银发列车,关键是在细节处下功夫。银发群体往往行动不便,饮食喜欢清淡。为银 发群体提供良好消费体验,处处离不开细节。 列车开行 ...
助力老年游客乐享“诗和远方”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2
银发旅游列车行业发展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已组织开行1860列,较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达80% [2][5] - 行业形成品质型(如"新东方快车")、舒适型(如"熊猫专列")、普惠型(如"沈铁假日号")三级产品体系,价格区间覆盖3000-7000元/人,较自由行节省30%-50%成本 [6] - 铁路部门通过12306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旅行社等多渠道推广,目前60%以上旅客通过旅行社报名 [5] 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 - 线路设计采用"游客许愿+企业听劝"模式,沈阳局根据乘客建议新增重庆站点,四川四季乐游旅行社应需求增加赫哲族文化点位 [3][4] - 季节性需求显著:东北冬季主打海南、广西等温暖线路,夏季侧重新疆等热门目的地,乌鲁木齐局推出淡季专属优惠以平衡客流 [4][6] - 深度游特征突出,行程长达14-15天,涵盖云台山、喀什古城等景点,60岁以上游客可享多地景区免票政策 [3][15][17] 适老化改造与服务创新 - 车体改造包括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增设防滑扶手、每车厢配置4个充电插座及紧急呼叫按钮,淋浴间采用防滑玻璃钢材质 [7][8][9] - 沈阳局计划2024年内投用新改造车体,取消走廊门槛并增加USB接口,乌鲁木齐局联合30余家酒店建立住宿合作网络 [9][15] - 随车医疗成为标配,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如"熊猫专列"曾成功处置脑出血病例,餐食提供低脂健康选项如油脂减少30%的抓饭 [13][14] 文旅融合与区域经济拉动 - 列车开行带动沿线消费,喀什古城艾德莱斯绸等特色商品热销,焦作、饶河等地通过专列奖励政策和免票措施提升吸引力 [15][17] - "熊猫专列·什邡号"开行30列接待1.33万人次,沈阳局累计开行400列接待15万人次,乌鲁木齐局30列接待8800人次,形成网络传播效应 [17] - 地方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如焦作协调无障碍通道及接驳大巴,铁路部门与文旅局探索"银发旅游预约联动机制"优化景区资源配置 [9][10][17] 运营能力与文化体验 - 专业化乘务团队培养摄影、茶艺等技能,成都局组建旅游车队,"熊猫专列"乘务员掌握川剧变脸等才艺 [11][12] - 车厢文化活动丰富,"新东方快车"举办歌舞表演,"沈铁假日号"设置集体生日会,餐车营业额因自助餐升级增长400元/餐 [11][13] - 乌鲁木齐局开发纯玩体验项目,沈阳局根据银发族线下信息获取特点强化旅行社合作,形成差异化营销策略 [5][15]
银发旅游列车一票难求 沉浸式体验成文旅消费新宠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1:40
政策规划 - 四川省制定《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到2027年熊猫旅游列车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 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 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1] - 自年初商务部等九单位印发行动计划以来 云南 山东 山西 新疆等多地均已开行银发旅游列车 不少地方因一票难求现象而一度加开[1] 市场需求特征 - 银发旅游列车遵循车随人走 昼游夜行理念 提供舒适悠闲的慢节奏沉浸式文旅体验 充分迎合老年人社交与情感需求[2] - 老年人口规模大 消费行为逐渐年轻化 需求呈现品质化 多元化 个性化趋势 与文旅市场新业态形成成功碰撞[2] - 消费者在文旅市场中最关注三大需求:体验为王 服务优质 价格合理[3] 产业发展现状 - 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旅消费新宠 除银发旅游列车外 电影小镇 互动体验剧 模拟太空舱等项目备受青睐[2] - 沉浸式文旅项目借助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场景 满足消费者好奇心与探索欲[3] - 供需两旺局面为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及地方层面均已发布沉浸式文旅项目支持性政策 不少地方在新政策中明确了对项目的奖补标准[2] 未来发展方向 - 沉浸式文旅项目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内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需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3] - 应推动科技创新与项目融合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链条服务体系[3] - 需精准掌握不同消费群体兴趣爱好与消费习惯 据此制定相应营销策略[3]
新华视点丨“银发专列”为何成为老年人出游“新宠”?
新华社· 2025-07-07 17:35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铁路部门开行银发旅游列车1860列创历史新高 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2] - 九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 明确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2] - 国铁沈阳局累计开行银发专列403余列 通达国内外40余个市 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3] 产品特征与用户体验 - 采用"车随人走、昼游夜行"模式 行程节奏舒缓 适合老年人出行需求[1][4] - 列车配备适老化设施:卧铺加宽加厚、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医疗室及娱乐功能区(棋牌室/KTV/阅读区)[6] - 提供定制化服务:北京局推出"三控健康餐"(控盐/油/糖) 杭州客运段开展五星级酒店式服务培训[6] 市场潜力与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底低龄健康老年出游人口超1亿人 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7] - 国铁集团计划2027年前完成100条以上精品路线 打造160组适老型专用车组 开行规模达2500列以上[7] - 当前市场仍处起步阶段 需推动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多元产品开发[7][8] 运营模式与区域合作 - 串联多省份优质景区(如新疆线覆盖11个AAAAA级和11个AAAA级景区)实现深度体验[1][5] - 跨区域联动案例: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开行"京铁乐游"专列 上铁国旅推出高铁三日游/八日游产品[4] - 银发专列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消费引擎 形成覆盖广泛、主题多元的服务网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