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搜索文档
金力永磁多元布局扣非预增超576% 五年投逾12亿研发总资产达137.8亿
长江商报· 2025-07-17 07: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长151%—180% [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2.3亿元—2.65亿元,同比增长576%—679%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14.19%,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7.85% [2] - 2024年营收67.63亿元,同比增长1.13%,但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减少48.37% [2] 业务领域与市场表现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工业机器人、3C电子等领域 [2]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2024年销售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61.81% [4] - 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2024年营收1.96亿元,销量同比增长5.17% [4] - 3C领域2024年收入2.13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翻倍 [4]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达12.75亿元 [1][5]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3亿元、1.6亿元、3.37亿元、3.54亿元、3.21亿元 [5] - 作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参与Optimus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研发 [4] - 与华为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研发合作,提供定制化磁材解决方案 [4] 产能扩张与资产规模 - 2024年底具备3.8万吨/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 [5] - 2025年1月启动"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目标2027年达6万吨产能 [5]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建产能利用率超90%,磁材毛坯产量约8770吨,成品产量约6600吨,销量约6024吨,均同比增长超40% [5] - 2020年—2024年总资产从35.2亿元增至123亿元,增幅249.43% [5]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37.8亿元,同比增长18.79%,创历史新高 [1][5]
正海磁材(300224):聚焦磁材主业,无重稀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中邮证券· 2025-05-27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2025年Q1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有望受益南通基地放量、稀土价格回升和无重稀土产品优势实现业绩增长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2.59元,总股本8.38亿股,流通股本8.33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0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6.43/7.94元,资产负债率54.5%,市盈率114.45,第一大股东是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3]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正海磁材股价呈上升趋势,从-22%涨至58%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92/0.60亿元,同比-79.37%/-84.37%;2025年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59/0.69/0.63亿元,同比+24.38%/-10.94%/-5.92% [4] 业绩下滑原因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产生优化收缩成本;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 [5][16]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钕铁硼永磁材料营收/毛利达到54.94/7.79亿元,同比-4.79%/-24.60%,毛利率为14.18%,较2023年下滑3.73pct;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营收下滑56.05%,毛利为-0.29亿元 [5][17] 永磁材料产销量 - 公司拥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能3万吨,烟台基地18000吨,产能利用率84%,南通基地12000吨,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产能利用率达62%;2024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家电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28%,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6][19] 产品技术 - 公司开发“无重稀土磁体”等系列产品,依靠“正海无氧工艺”和“晶粒优化技术”迭代升级,通过ML和AI等工具优化配方,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 [7][19] 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设立营销服务基地,初步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 [2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3.82/71.41/78.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5.21%/11.90%/1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3.93/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98%/20.27%/24.94%,对应EPS分别为0.39/0.47/0.59元;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31.83/26.47/21.18倍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539 | 6382 | 7141 | 7872 | | 增长率(%) | -5.70 | 15.21 | 11.90 | 10.24 | | EBITDA(百万元) | 369.43 | 871.01 | 1030.32 | 1251.53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92.34 | 326.87 | 393.11 | 491.16 | | 增长率(%) | -79.37 | 253.98 | 20.27 | 24.94 | | EPS(元/股) | 0.11 | 0.39 | 0.47 | 0.59 | | 市盈率(P/E) | 112.67 | 31.83 | 26.47 | 21.18 | | 市净率(P/B) | 2.63 | 2.50 | 2.37 | 2.22 | | EV/EBITDA | 27.99 | 12.37 | 10.59 | 8.51 | [10]
正海磁材:聚焦磁材主业,无重稀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20250527
中邮证券· 2025-05-27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2025年Q1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有望受益南通基地放量、稀土价格回升和无重稀土产品优势实现业绩增长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2.59元,总股本8.38亿股,流通股本8.33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0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6.43/7.94元,资产负债率54.5%,市盈率114.45,第一大股东是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3]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正海磁材股价呈上升趋势,从-22%涨至58%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92/0.60亿元,同比-79.37%/-84.37%;2025年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59/0.69/0.63亿元,同比+24.38%/-10.94%/-5.92% [4] 业绩下滑原因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产生优化收缩成本;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 [5][16]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钕铁硼永磁材料营收/毛利达到54.94/7.79亿元,同比-4.79%/-24.60%,毛利率为14.18%,较2023年下滑3.73pct;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营收下滑56.05%,毛利由正转负,为-0.29亿元 [5][17] 永磁材料产销量 - 公司拥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能3万吨,烟台基地18000吨,产能利用率84%,南通基地12000吨,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产能利用率达62%;24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家电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28%,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6][19] 产品技术 - 公司开发“无重稀土磁体”等系列产品,依靠“正海无氧工艺”和“晶粒优化技术”迭代升级,通过ML和AI等工具优化配方,提高无重稀土产品性能;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 [7][19] 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设立营销服务基地,初步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 [2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预计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3.82/71.41/78.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5.21%/11.90%/1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3.93/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98%/20.27%/24.94%,对应EPS分别为0.39/0.47/0.59元;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31.83/26.47/21.18倍 [8][10]
正海磁材(300224)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08:5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主要应用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家电市场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 25%和 28%,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销量连续七年增长 [2][9]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5.39 亿元,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92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2][3][9] - 自 2011 年上市以来,公司已实施 11 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 11.13 亿元,平均分红率超 45%,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待股东大会审议 [10] 研发与业务布局 - 坚持“高人一筹”和“稀土资源平衡”双战略研发,与战略客户协同开发,跟进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场景,技术匹配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需求 [3] - “具身智能用磁体研究及制造技术开发”项目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3] - 密切跟进下游重点应用新场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市场机会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保持全球性能和成本领先优势,利用联合研发平台实现技术突破 [5] 业绩下滑原因与应对措施 - 受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应用领域价格下降影响,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 [6][9] - 2025 年追求有质量的收入和高质量增长,关注行业政策和动态,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开拓增量市场和新兴领域 [6][8]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行业发展使稀土永磁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 [6][12] - 2025 年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利润水平,管控风险,提高既有市场占有率,寻求潜力市场机会 [6][12] 行业前景与业绩趋势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领域拉动,“双碳”政策支撑,钕铁硼永磁材料前景广阔,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是远期增长新驱动力 [10][11][13]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攻关,跟进下游应用场景和市场竞争态势变化 [13] 海外市场布局 - 已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设立营销服务基地,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 [14] - 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变化调整战略方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