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搜索文档
正海磁材:东吴证券、浙商证券等多家机构于7月24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7-24 17:35
研发成果 - 公司坚持"高人一筹"和"稀土资源平衡"双战略研发,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末拥有已授权和在审中的发明专利约302件,同比增长47% [2] - 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 [2] - 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产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2024年销量连续七年增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家电市场增长28% [2] - 产品高度匹配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已向下游客户小批量供货 [3] - 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品牌TOP5、造车新势力TOP5覆盖率均达100%,全球变频空调压缩机品牌TOP5覆盖率100% [7]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定位于高端应用市场,与客户联合研发,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保持产品领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 [4] - 产品具有"低重稀土、低失重、高一致性、高工作温度、高镀层信赖性"特点,持续升级牌号,性能世界领先 [5] - 研发"无重稀土磁体"、"低重稀土磁体"、"超轻稀土磁体"系列,兼具性能、质量和成本优势 [5] 供应链管理 - 采用"战略采购与动态采购结合、直接采购与循环利用结合"模式,确保原材料安全稳定供应 [6] - 建立稳定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策略采购和战略采购保障供应 [6]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4.59亿元,同比上升24.38%,归母净利润6948.68万元,同比下降10.94% [9] - 负债率55.89%,毛利率13.39% [9] 机构预测 - 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27亿元,2026年3.93亿元,2027年4.91亿元 [11] - 西部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2.92亿元,2026年3.72亿元 [11] - 中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79亿元,2026年4.54亿元 [11] - 东北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01亿元,2026年6.07亿元 [11] - 中信建投预测2025年净利润6.68亿元,2026年7.83亿元 [11] - 民生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5.54亿元,2026年6.43亿元 [11] 市场动态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936.81万元,融券净流出13.24万元 [11]
高科技时代名副其实的“命脉”材料,这家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相关原料基地!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21 18:38
稀土永磁材料的核心价值 - 稀土永磁材料具有卓越的磁性能和稳定性,在高技术行业中扮演关键角色 [2] - 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基础工业等传统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2] - 全球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需求的增加推动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2] 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增长 -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量产元年,新增需求快速攀升 [2] - 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量预计达到50万台,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新增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2] - 人形机器人正迅速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2]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市场前景 - 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总需求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3.14万吨,CAGR为20.2% [2] - 2025至2027年镨钕氧化物的供需缺口分别为0.5%、-3.2%、-4.9%,供需缺口逐年扩大 [2] 相关上市公司 - 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 [3]
金力永磁多元布局扣非预增超576% 五年投逾12亿研发总资产达137.8亿
长江商报· 2025-07-17 07: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长151%—180% [1][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2.3亿元—2.65亿元,同比增长576%—679%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14.19%,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57.85% [2] - 2024年营收67.63亿元,同比增长1.13%,但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减少48.37% [2] 业务领域与市场表现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工业机器人、3C电子等领域 [2]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2024年销售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61.81% [4] - 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2024年营收1.96亿元,销量同比增长5.17% [4] - 3C领域2024年收入2.13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翻倍 [4]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达12.75亿元 [1][5]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3亿元、1.6亿元、3.37亿元、3.54亿元、3.21亿元 [5] - 作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参与Optimus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研发 [4] - 与华为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研发合作,提供定制化磁材解决方案 [4] 产能扩张与资产规模 - 2024年底具备3.8万吨/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 [5] - 2025年1月启动"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目标2027年达6万吨产能 [5]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建产能利用率超90%,磁材毛坯产量约8770吨,成品产量约6600吨,销量约6024吨,均同比增长超40% [5] - 2020年—2024年总资产从35.2亿元增至123亿元,增幅249.43% [5]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137.8亿元,同比增长18.79%,创历史新高 [1][5]
正海磁材:2024年多领域成果显著,产能与出口稳步推进
和讯网· 2025-07-10 13:53
机器人行业发展带动上游稀土永磁行业 - 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上游稀土永磁行业受市场关注 [1] - 公司密切跟进人形机器人下游新场景,技术匹配核心部件需求 [1] - 公司与新兴龙头合作密切,2024年获"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材料类企业",已小批量供货 [1]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优势 - 公司主营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用于新能源等领域 [1] - 该材料可靠性高,是理想材料 [1] - 中信证券曾指出新兴领域或成需求远期增长驱动因素 [1] 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展 - 公司覆盖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2024年完成58个选定项目 [1] - 2024年出货量增25%,搭载561万台套电机 [1] 未来需求驱动因素 - 两新政策拉动终端需求 [1] - 新兴领域或成钕铁硼需求新驱动力 [1] - 2024年公司核心技术产品覆盖率高,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增50% [1] 产能布局与扩张 - 截至2024年末,烟台基地产能18000吨,南通基地12000吨 [1] - 原规划南通新增6000吨产能,将视情况调整投资 [1] - 南通基地2024年产量增超150%,与烟台基地互补 [1] - 2025年两基地协同,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 稀土管控政策应对 - 公司快速响应稀土管控政策,较早获出口许可证 [1] - 生产经营正常,出口申报稳步推进,新证陆续获批 [1] - 公司将跟进政策,保障经营稳健 [1]
正海磁材: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有望成钕铁硼需求增长新驱动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14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密切跟进人形机器人下游重点应用新场景,技术可高度匹配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需求 [1] - 与国际知名客户合作近20年,并与国内产业链新兴龙头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具备成熟研发、制造、供货能力 [1] - 2024年荣获"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材料类企业",并完成小批量供货 [1]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人形机器人电机的理想材料,可实现体小量轻、快速反应 [1] 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 - 产品实现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品牌TOP5及造车新势力TOP5全覆盖 [2] - 2024年完成58个汽车选定项目,出货量同比增长25%,共搭载561万台套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 [2] - 核心技术晶粒优化技术(TOPS)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产品覆盖率超80% [2] - 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 [2] 产能与基地运营 - 烟台基地产能18000吨,南通基地产能12000吨,原规划2026年前在南通新增6000吨产能但将视经济环境调整进度 [2] - 南通基地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与烟台基地形成战略互补 [3] - 2025年两基地协同发力,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3] 稀土政策应对 - 公司较早取得中重稀土出口许可证,生产经营正常,出口申报稳步推进且新许可证陆续获批 [3] - 动态跟进政策变化,确保出口业务合规推进以保障经营稳健 [3] 行业需求展望 - 智能驾驶驱动新能源汽车磁材需求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或成远期需求新驱动力 [1][2]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拉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智能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需求 [2]
【大涨解读】稀土磁材:稀土出口透明化,海外涨价有望向国内传导,机器人也带来大量增量
选股宝· 2025-06-05 10:40
稀土磁材概念股表现 - 6月5日稀土磁材概念股普涨,龙磁科技等涨幅超10%,金力永磁、科恒股份等延续大涨趋势 [1] - 金力永磁(300748.SZ)涨7.17%,流通市值256亿,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年产能达23000吨 [1] - 科恒股份(300340.SZ)涨6.81%,主营稀土发光材料,包括三基色荧光粉和LED荧光粉,流通市值26.4亿 [1] - 龙磁科技(300835.SZ)涨6.67%,永磁铁氧体湿压磁瓦产能近4.5万吨,全球产能排名前五,流通市值29.9亿 [1] - 广晟有色(600259.SS)涨5.29%,广东省唯一稀土资源合法开采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流通市值184.3亿 [1] - XD大地熊(688077.SS)涨4.93%,专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智能制造领域,流通市值31.9亿 [1]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 中国对稀土磁铁行业引入跟踪系统,出口管制可能成为长期政策,全球汽车制造商考虑将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至中国 [2] - 海外中重稀土价格因中国管制大幅上涨,激发刚性需求补库意愿,5月中旬起中国已向部分稀土磁材生产商发放出口许可 [3] 行业需求与前景 - 2024年稀土价格处于低位,海外终端需求方库存较低,出口恢复后海外涨价有望向国内传导 [3] - 人形机器人远期销量1亿台将带来20-40万吨稀土永磁需求,相当于再造一个稀土永磁市场 [3]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24.4%),中国占比70.5%,持续拉动稀土磁材需求 [4] - 稀土磁材出口主要面向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地,内外价差收窄叠加出口恢复驱动国内价格回升 [3]
6月3日早餐 | 美股低开高走;无人机引发热议
选股宝· 2025-06-03 08:00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低开高走,道指收涨0.08%、纳指收涨0.67%、标普500收涨0.41% [1] - Meta收涨3.62%、英伟达涨1.67%、亚马逊涨0.80%、苹果涨0.42%、微软涨0.35% [1] - 特斯拉收跌1.09%、谷歌A跌1.58% [1] 国际政治与经济 - 乌对俄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媒称34%战机被摧毁为谣言 [2]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推进受阻,求助上诉法院 [3] - 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连续三个月萎缩,进口指标创十六年新低 [4] - 欧盟警告美国若谈判未果,反制措施最迟7月14日生效 [5] 马斯克相关动态 - Neuralink在E轮融资中募集6.5亿美元 [6] - xAI按1130亿美元集团估值启动3亿美元股票出售,摩根士丹利为其启动50亿美元债务销售 [7] 债券市场 - 2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方的幅度创2021年以来最大 [8] 国内事件与政策 - 小米汽车正在为小米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10]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6] - 人民日报评论强调新能源汽车不能打价格战 [16] - 多地采取措施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16] - 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启动临床入组 [16] 券商策略观点 - 6月市场或偏震荡,股指波动率或上升 [11] - 招商策略认为大盘、质量类指数相对占优,企业融资需求低迷 [11] - 信达策略认为季度内偏价值,Q3再增加弹性行业配置 [11] - 华西策略关注贵金属、公用事业、新消费、AI应用等 [11] - 国金策略认为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 [12] 行业与题材 - 生物柴油: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将翻倍至200万吨,占航空公司燃料消耗量的0.7% [13] - 稀土磁材:混合碳酸稀土矿价格环比回升4.17%,氧化镨钕和金属镨钕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2.33%和2.09% [13] - 白银:现货白银日内涨幅达5.0%,报34.61美元/盎司 [15] - 无人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重型无人机"九天"预计2025年6月首次试飞 [17] 上市公司公告 - 渤海汽车拟购买北汽模塑等多家公司股权,股票停牌 [20] - 菲林格尔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 [20] - 安奈儿拟变更控制权,股票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20] - 沃格光电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用于玻璃基Mini LED显示背光模组项目 [20] - 浙江龙盛拟6.97亿美元购买控股子公司德司达37.57%股份 [20]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不低于51%股权 [20] 新股与解禁 - 海阳科技今日申购,申购价格11.50元/股 [19] - 芯导科技解禁市值42.59亿元,解禁比例75.00% [22] - 长源电力解禁市值26.02亿元,解禁比例14.71% [23]
稀土价格继续上涨,国内控制全球90%精炼供应,机器人未来还有望带来巨大增量
选股宝· 2025-06-03 07:22
稀土价格走势 - 上周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价格环比回升4.17%,进口独居石矿价格周环比上涨2.68% [1] - 国内及进口中重稀土矿价格周环比分别回升0.82%和1.08% [1] - 氧化镨钕和金属镨钕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2.33%和2.09% [1] 中国稀土行业地位 - 中国在稀土精炼环节拥有接近垄断的地位,控制全球90%以上的精炼稀土供应 [1] - 中国供应全球65%的精炼锂和近80%的精炼钴 [1] - 2025年4月的出口管制导致稀土价格一周内飙升三倍 [1] 稀土供需分析 - 部分磁材企业拿到出口许可,中美迎来90天缓和期,海外补库需求预期提升 [1] - 新能源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风电装机存释放预期,电梯产量降幅收窄 [1] - 缅甸稀土矿不确定性较大,国内指标等催化后续有望逐步落地 [2] 机器人产业对稀土需求 - 人形机器人产量到2027年或达50万台,对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0% [2] - 全球镨钕氧化物市场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2025年或是机器人放量元年 [2] 相关公司 - 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广晟有色、中国稀土 [3]
正海磁材(300224):聚焦磁材主业,无重稀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
中邮证券· 2025-05-27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2025年Q1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有望受益南通基地放量、稀土价格回升和无重稀土产品优势实现业绩增长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2.59元,总股本8.38亿股,流通股本8.33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0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6.43/7.94元,资产负债率54.5%,市盈率114.45,第一大股东是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3]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正海磁材股价呈上升趋势,从-22%涨至58%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92/0.60亿元,同比-79.37%/-84.37%;2025年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59/0.69/0.63亿元,同比+24.38%/-10.94%/-5.92% [4] 业绩下滑原因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产生优化收缩成本;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 [5][16]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钕铁硼永磁材料营收/毛利达到54.94/7.79亿元,同比-4.79%/-24.60%,毛利率为14.18%,较2023年下滑3.73pct;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营收下滑56.05%,毛利为-0.29亿元 [5][17] 永磁材料产销量 - 公司拥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能3万吨,烟台基地18000吨,产能利用率84%,南通基地12000吨,20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产能利用率达62%;2024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家电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28%,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6][19] 产品技术 - 公司开发“无重稀土磁体”等系列产品,依靠“正海无氧工艺”和“晶粒优化技术”迭代升级,通过ML和AI等工具优化配方,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 [7][19] 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设立营销服务基地,初步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 [2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3.82/71.41/78.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5.21%/11.90%/1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3.93/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98%/20.27%/24.94%,对应EPS分别为0.39/0.47/0.59元;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31.83/26.47/21.18倍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539 | 6382 | 7141 | 7872 | | 增长率(%) | -5.70 | 15.21 | 11.90 | 10.24 | | EBITDA(百万元) | 369.43 | 871.01 | 1030.32 | 1251.53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92.34 | 326.87 | 393.11 | 491.16 | | 增长率(%) | -79.37 | 253.98 | 20.27 | 24.94 | | EPS(元/股) | 0.11 | 0.39 | 0.47 | 0.59 | | 市盈率(P/E) | 112.67 | 31.83 | 26.47 | 21.18 | | 市净率(P/B) | 2.63 | 2.50 | 2.37 | 2.22 | | EV/EBITDA | 27.99 | 12.37 | 10.59 | 8.51 | [10]
正海磁材:聚焦磁材主业,无重稀土产品性能不断提升-20250527
中邮证券· 2025-05-27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2025年Q1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有望受益南通基地放量、稀土价格回升和无重稀土产品优势实现业绩增长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2.59元,总股本8.38亿股,流通股本8.33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05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6.43/7.94元,资产负债率54.5%,市盈率114.45,第一大股东是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3] 个股表现 -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正海磁材股价呈上升趋势,从-22%涨至58%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元,同比-5.70%;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92/0.60亿元,同比-79.37%/-84.37%;2025年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4.59/0.69/0.63亿元,同比+24.38%/-10.94%/-5.92% [4] 业绩下滑原因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同比下降;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业务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产生优化收缩成本;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 [5][16] 分业务情况 - 2024年钕铁硼永磁材料营收/毛利达到54.94/7.79亿元,同比-4.79%/-24.60%,毛利率为14.18%,较2023年下滑3.73pct;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营收下滑56.05%,毛利由正转负,为-0.29亿元 [5][17] 永磁材料产销量 - 公司拥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能3万吨,烟台基地18000吨,产能利用率84%,南通基地12000吨,24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产能利用率达62%;24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家电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28%,智能消费电子领域出货量同比增长100% [6][19] 产品技术 - 公司开发“无重稀土磁体”等系列产品,依靠“正海无氧工艺”和“晶粒优化技术”迭代升级,通过ML和AI等工具优化配方,提高无重稀土产品性能;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覆盖率达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覆盖率超80% [7][19] 市场布局 - 公司已在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设立营销服务基地,初步形成辐射全球重点市场的销售网络 [2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预计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3.82/71.41/78.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5.21%/11.90%/1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3.93/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98%/20.27%/24.94%,对应EPS分别为0.39/0.47/0.59元;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31.83/26.47/21.18倍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