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网络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万里茶道”续新程 中欧经贸合作谱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9 10:51
历史渊源与现代合作 - 湖北与北欧的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历史上通过“万里茶道”连接欧洲,如今该合作精神在现代经贸中延续[1] - 2019年“万里茶道”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承载的开放合作精神为当前湖北与北欧合作注入内涵[1] 经贸合作数据 - 2024年1至8月,湖北对北欧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13.9%[1] - 截至2024年8月,北欧企业累计在湖北设立企业41家,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投资领域聚焦高端制造、清洁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1] 合作平台与项目 -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自2018年发起,2022年永久落户武汉,2024年第六届论坛签约项目达109个,总金额1560.03亿元,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2] - 武汉“北欧品质生活馆”于2024年10月开放,引入挪威三文鱼、瑞典伏特加等商品,丹麦马士基开通的鄂州至丹麦比隆货运航线年货运量突破10万吨[2] 企业合作成果 - 东风汽车在北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50%,长飞光纤在丹麦设立研发中心[2] - 瑞典沃尔沃与东风汽车在商用车新能源领域深化技术合作,丹麦马士基与湖北港口集团共建绿色航运走廊[2] - 挪威船级社为湖北造船企业提供环保认证,芬兰通力电梯推进智能电梯研发,瑞典爱立信参与湖北5G网络建设[2]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2025年武汉市推出包含21项具体措施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方案,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国际化发展[3] - 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45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中欧班列+保税仓储”新模式有序推进,跨境物流体系日臻完善[3] 未来合作展望 - 湖北与北欧国家将继续发挥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的平台作用,围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创新合作模式[3] - 双方合作是历史脉络的延续,也是新时代开放精神的体现,旨在为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3]
特朗普觉得美国和中国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了,公开拉拢36个盟友上
搜狐财经· 2025-09-17 15:23
谈判背景与策略 - 美国联合36个盟友国家及G7、北约、欧盟构建多边施压阵线,承认难以单独应对中国[1] - 最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美方由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带队,中方首席代表是副总理何立峰,会谈为期两天[1] - 谈判聚焦四大核心议题: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稀土出口限制以及双边关税调整[1] 全球经济格局与联盟反应 - 美国单边主义策略失效,全球经济权力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供应链环环相扣,市场利益深度融合[3] - 欧盟在5G网络建设、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与中国形成合作共赢关系,东南亚国家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供应和消费市场[3] - 德国、法国公开反对追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意大利低调恢复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日本、澳大利亚在稀土进口、农产品贸易方面与中国保持密切往来[3] 中国方面的优势与方案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使稀土管制等反制措施具备实际效力[3] - 中国市场是跨国企业重要利润来源,并通过RCEP、金砖合作等机制构建了多元化国际伙伴网络[3] - 中方主动提出技术转让标准化等建设性方案,推动谈判从是否让步转向如何共同制定规则[3] 竞争格局与深层意义 - 传统联盟体系被新权力范式取代:供应链成为实力象征,市场规模决定话语权,技术标准等同规则制定权[4] - 中国在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进步正在重塑竞争格局[4] - 稀土议题涉及供应链安全、资源收益与环保责任的公平分配,可能成为全球治理创新的合作契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