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O(合同研究组织)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创年内新高,301511火了,一天迎144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8-03 08:0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先涨后跌 上证指数全周下跌0.94%至3559.95点 深证成指跌1.58% 创业板指跌0.74%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生物医药、通信、传媒板块整体上行 煤炭、有色、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1] - 光模块、PCB、CRO等热点题材表现亮眼 但周五普遍进入调整 [1] - 本周125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近四成机构调研个股实现正收益 调研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1.51% [1] - 德福科技、胜宏科技两只个股涨幅超20% 股价创年内新高 另有7股涨幅超10% [1] 德福科技 - 公司拟以1.74亿欧元收购卢森堡铜箔100%股权 标的公司为全球高端IT铜箔核心技术与量产能力的唯一非日系龙头厂商 [3] - 收购后电解铜箔总产能由17.5万吨/年跃升至19.1万吨/年 居世界第一 [3] - 铜箔终端应用覆盖AI服务器、5G基站、移动终端等热点领域 [3] - 全球HVLP3及以上、载体铜箔供应紧张 公司将加快技术资源整合并开拓新兴市场 [3] 胜宏科技 - 公司宣布港股上市计划 旨在把握全球AI机遇 将成为港股市场稀缺的AI硬件产业链龙头企业 [4] - 赴港上市融资将用于高端产能扩张、智能化升级、AI算力及前沿PCB技术研发 [6] - 计划提升海外交付能力和国际客户服务深度 适应全球科技行业供应链变革 [6] 行业动态 - 中集集团表示集装箱业务表现优于预期 订单排产至第三季度 预计全行业产量不低于300万TEU [6] - 宁德时代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产能利用率保持约90% 资本支出将较去年增长 [6] - 京东方A表示7月LCD TV面板价格小幅下降 预计8月价格有望企稳 [7]
董秘说|益诺思董秘李燕:新质生产力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和人才升级推动药物研发跨越式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7-25 16:32
公司基本情况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药集团下属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股票代码688710 [3] - 公司是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最早同时具备NMPA的GLP认证、OECD的GLP认证、通过美国FDA的GLP检查的企业之一 [3] - 业务范围覆盖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药效学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临床生物样本分析、生物标志物与转化研究等领域 [3] - 拥有7.2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千余人的研究团队,主要设施分布在上海、南通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了国内外900多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助力国内创新药研发NDA/BLA成功案例24例,IND注册成功案例近540例,协助140余个项目获批了美国、欧盟、韩国及澳洲等国外监管机构的临床注册申报,获批FDANDA/BLA3例 [4] 董秘角色与公司治理 - 董秘通过构建全流程信息披露矩阵,确保信息披露经得起市场与监管的双重检验 [5] - 打造立体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线上依托上证e互动、业绩说明会、可视化年报等工具实现零时差沟通,线下通过反向路演、走进上市公司、一对一调研等形式 [5] - 深度参与董事会运作全流程,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法规、契合战略、贴合市场 [5] - 以资本运作为抓手,推动公司从合规型治理迈向价值型治理,实现资本市场与产业赛道的同步发展 [5] 新质生产力在行业的体现 - 通过技术创新、模式革新和人才升级,推动药物研发效率与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6] - 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转化,如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毒性病理诊断技术平台,利用类器官技术建立体外评价模型 [6] - 全链条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通过"PL+PM"双轨项目管理模式,结合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实现科学路径设计与高效执行的协同 [7] - 国际化合规与标准输出能力,深度适配与引领全球监管标准,如通过OECD GLP认证、美国FDA检查等 [7]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 - 锚定前沿赛道强化自主研发 [8] - 构建高端人才生态体系 [8] - 深化数字化与全球化协同 [8] 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关系 - 核心传统业务"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是公司发展的稳定器,在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9] - 超90%收入来自一类创新药研究服务,承接的创新药物品类覆盖肿瘤、细胞基因治疗等多种药物类型 [9] - 注重技术创新,提前布局新兴药物研发领域,如在ADC、小核酸、CGT等领域较早建立技术平台 [10] - 坚持"传统业务筑牢根基、新兴业务引领未来"的双轮驱动策略,通过资源协同、技术赋能、生态共建三大路径实现新旧业务的有机融合 [10] 应对技术瓶颈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案 - 围绕"新领域"持续进行自主研发突破,保障前瞻性技术储备 [11] - 依据客户订单需求开展受托研发项目 [11] - 夯实创新属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构筑科研护城河 [12] - 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12] - 强化风险预防与过程管控,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 [12]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2024年研发投入6000多万元 [13] - 在早期成药性评价方面,建立了不同品类候选分子的快速筛选策略 [13] - 在非临床药效学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药效模型和肿瘤类器官库 [13] - 在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打造了特色放射性同位素平台 [13] - 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平台,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毒性病理诊断技术平台、基于类器官的药物体外评价技术平台等 [13] 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 - 产业升级的本质是技术代差的突破,让技术突破与临床需求同频共振 [15] -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让更多患者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创新药 [15]
CRO概念股持续活跃 博腾股份涨近10%
快讯· 2025-07-25 09:49
行业表现 - 博腾股份股价上涨近10% [1] - 康龙化成、康鹏科技、海特生物股价涨幅超过5% [1] - 昭衍新药、泰格医药、美诺华、美迪西等公司股价跟涨 [1] 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约1/4 [1] - 中国每年开展约3000个临床试验项目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