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ow - altitude Economy
icon
搜索文档
Dongwu Cement (00695.HK) Undergoes Major Transformation with Suzhou State Capital Takeover, Forging a New Hong Kong-Suzhou Collaborative Blueprint for Emerging Industries
Globenewswire· 2025-09-18 22:00
股权结构变动 - 苏州国有资本通过港航集团(香港)投资公司和汾岩资本战略投资收购公司控股权 标志着长三角国有体系首次控股香港上市公司[1] - 公司从私人控股转变为国有资本主导、多元股东治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3]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完全退出传统水泥业务 转向绿色产业和新兴经济领域[2][4] - 新股东港航集团(香港)投资公司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4] - 公司将探索智能仓储、现代物流和低空经济等新业务板块[5] 资源整合优势 - 依托苏州国资资源背书和政策赋能 获得更大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2][3] - 建立"香港资本平台+苏州产业落地"创新合作模式 连接资本与产业[6] - 利用香港上市国际平台优势 成为苏州国资国际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的重要窗口[6] 业务发展重点 - 重点发展低空经济国家战略产业 受益政策红利和市场空间[6] - 创建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航运等数字化应用场景[4] - 打造长三角港口群智能物流系统 升级港口物流[7] - 构建无人机物流网络和智能空管平台[7] 市场影响预期 - 转型体现国家对产业升级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信心[7] - 结合香港国际资本优势和苏州实体产业 构建前瞻性新价值蓝图[8] - 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展示公司在新经济时代的变革决心和发展潜力[8]
打破人才流动的“玻璃门”:专家共论广东人才引育破局之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1:15
人才引育机制创新 - 全省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截至7月底已吸纳超10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粤来粤就业创业 [2] - 南方科技大学通过全员聘任制和“准聘-长聘”制改革,形成结构科学的“金字塔”型人才发展共同体 [2] - 建议打破体制内外人才机制障碍,开展高层次人才“校(院)企双聘”流动共享改革试点,互聘“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 [3] - 试点实施共享人才的“双聘制”岗位,设立“周末工程师”、“周末科学家”、“远程首席技术官”等岗位以增加吸引力并降低引才难度 [3] 创新平台与科研载体建设 - 广东加快构建以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为引领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2] - 南方科技大学的碳中和、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十大科研平台均由院士领衔,并赋予战略科学家人、财、物权等自主权 [3] - 建议支持高校、企业共建“低空智能技术研究院”,开设“AI+低空应用”微专业,并打造省级实训基地 [4]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推行“产业人才驻校”、“教师产业历练”制度,对企业派驻工程师给予补贴,实现课程与产业前沿实时同步 [4] - 建议深化校企合作项目对接引导和成效评价,以创新高校产教联合育才机制 [4] - 实施“生物医药未来产业人才特训计划”,鼓励多岗位轮训,推广“双导师制”、“订单式培养”,并建立跨校微专业 [5] 人才政策与生活保障 - 建议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生活补贴、人才项目扶持等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5] - 招揽高层次人才时需注重全面展示城市水平,设计家庭考察行程,并设立“人才家属支持热线”以提升家庭认同 [5] 区域协同与均衡发展 - 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人才协同机制,例如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低空人才服务中心”,并试点“湾区低空人才通行证” [6] - 加强省级统筹,支持粤东西北地区人才享受充足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保障政策 [6] - 构建“多点支撑+逆向飞地”区域体系,以广深为创新策源核心,在粤东西北地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或研发平台 [6]
聚焦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五:智慧城市、低空经济与盾构巨龙共谱河南发展新篇
环球网· 2025-06-27 18:20
智慧城市建设 - 鹤壁市构建全域物联感知体系,整合2.7万个感知设备和11个共性支撑平台,形成城市数字底座[2][4] - 通过雷视拟合和数字孪生技术建成5条动态绿波路段,兴鹤大街高峰通行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3分钟,效率提升48%[4] - 智慧合杆集成数百种传感器和20多种AI算法,支持城管、交通等场景应用,并预留无人机机巢空间[6] 低空经济发展 - 河南省出台政策推进无人机物流试点,郑州启动寄递物流与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基地,在半径3000米、真高200米区域开展配送[7] - 示范基地已开发科技物流、应急医疗、速递三个示范场景,完成多次飞行测试[10] - 河南移动部署省级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构建"通导感管"一体的5G-A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涵盖六大核心职能模块[10] 高端装备制造 - 中铁装备实现盾构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5%,建成全球最大盾构整机生产基地[14] - 公司打造数字化盾构工厂智慧平台,关键零部件焊接效率提升3-5倍,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3.3%,运营成本降低20%[14] - 通过5G透明工厂实现视频孪生管控、机器人视觉引导切割等六大场景应用,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14]
【新华解读】设置科创成长层、试点IPO预审机制……科创板深耕“试验田”
新华财经· 2025-06-18 20:37
科创板改革核心举措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 [2] -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满足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 [2]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扩大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5][6][7] 市场数据与成效 - 科创板开板6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024年合计营收1744.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 [3] - 此前39家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20家为生物医药企业,新政策将激活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上市需求 [6][7] 制度创新与配套措施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进行非公开预审阅,缩短上市流程并保护技术信息安全 [8]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 [9] - 上交所强调将严格把握"硬科技"定位,统筹投融资平衡,稳妥推进未盈利企业上市 [4]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科创成长层突破传统盈利限制,精准匹配科创企业高研发投入特点,引导资本流向高附加值产业 [3][6]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可优化科创板投资者结构,提升价格稳定性和交易深度 [6][7] - 改革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融合,构建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 [3][4][11] 政策方向与长期目标 - 证监会提出以科创板为"试验田",强化股债联动,培育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10][11] - 政策组合旨在增强资本市场对"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的支撑,破解融资瓶颈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