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火箭、卫星开启IPO辅导潮,商业航天排队上市
观察者网· 2025-08-13 19:36
公司IPO进展 - 中科宇航于2025年8月8日签署IPO辅导协议 进入"辅导备案"阶段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南沙区 注册资本36000万元 控股股东北京鹏毅君联空间技术中心持股27.7476% [3] - 上市辅导派出机构为广东证监局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三地商业航天企业同步启动IPO:蓝箭航天(北京证监局/7月29日) 屹信航天(江苏证监局/8月1日) 中科宇航(广东证监局/8月13日) [5] - 三家企业总估值超390亿元:中科宇航110亿元 蓝箭航天200亿元 屹信航天超80亿元 [9] - 这是过去五年中国商业航天史上首次多家企业同时启动IPO 形成三地争夺"商业航天第一股"格局 [7] 政策环境利好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于2025年重新开放 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可尚未盈利"绿色通道 [8] - 新规实行"三降一提":取消盈利硬约束 建立预先审阅机制节省2-3个月反馈周期 引入专业投资者背书 再融资额度从3亿元提至5亿元 [11][12][13][14] - 新政使第五套标准从"可以上"升级为"快速上、持续融" 2025年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登陆科创板的"黄金窗口期" [15] 市场供需分析 - 国内两大低轨星座未来三年将带来年均180亿元发射与配套需求 [9] - 现有民营火箭+卫星载荷有效供给不足60亿元 存在显著供需缺口 [9] - 供需缺口使首批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享受稀缺性溢价 [9] 企业技术特点 - 中科宇航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并开始商业化运营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2025年首飞(不回收) [10] - 蓝箭航天是国内唯一具备液体火箭全链条研发能力的企业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首飞回收 [10] - 屹信航天通过新算法新工艺实现载荷小型化 单颗卫星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10]
泰诺麦博三年多亏损超15亿负债率高企,创新药企乘东风还是成冬风?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42
公司概况 - 公司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全人源单抗新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核心技术为"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 [2] - 公司由廖化新与郑伟宏于2015年联合创立,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33.10%,股东包括高瓴资本、中银投资、康哲创投等机构 [13] - 公司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受理企业,拟募资15亿元 [1][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2022-2024年及2025Q1净亏损分别为4.29亿元、4.46亿元、5.15亿元、1.77亿元,累计亏损15.67亿元 [2][3] - 营业收入规模较小:2022年433.98万元,2024年1505.59万元,2025Q1仅16.93万元 [2][3] - 现金流状况:报告期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3.02亿元至-1.79亿元),2025Q1现金及等价物余额4.19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攀升:从2022年16.54%升至2024年58.96%,2025Q1略降至56.50% [10] 核心产品 - 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2025年2月获批上市,用于破伤风紧急预防,定价798元/针,2025Q1产量7.91万瓶但销量仅0.03万瓶,产销率0.32% [2][5][7] - TNM001:靶向肿瘤治疗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潜在成为我国首款、全球第三适用于婴幼儿的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药物 [5][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14.80%,累计研发投入12.75亿元 [11] - 知识产权储备:拥有国内授权专利37项,国际授权6项,在申请超50项 [11] - 研发费用占比:报告期内占期间费用比例74.40%-83.86% [11] 商业化挑战 - 医保准入:核心产品未进入医保体系,面临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已进入医保竞品的竞争压力 [7] - 价格劣势: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价格(798元/针)显著高于传统竞品(20-300元/支) [7] - 供应链风险: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占比56.39%-66.39%,存在集中度过高风险 [7] 行业竞争 - 国际竞争:阿斯利康/赛诺菲的尼塞韦单抗、默沙东的Clesrovimab等已抢占全球RSV预防市场 [12] - 本土竞争:破伤风预防领域竞品临床知晓率高且价格优势明显 [12] - 行业特点: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创新药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 [11][12] 募资用途 - 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8.37亿元,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3.81亿元,补充营运资金3.4亿元 [13] - 生产基地现状:现有年产能原液240公斤,制剂1800万支,需扩建满足需求 [12][13]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新进展!时隔两年,拿到批文!
券商中国· 2025-08-09 12:53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进展 - 必贝特医药成功获得科创板IPO批文,成为又一家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1] - 目前共有6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排队上市,其中2家已获批文,2家等待批文,2家未过会[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2025年6月正式重启,证监会此前强调要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2] 必贝特医药企业概况 - 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开发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4] - 符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6]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4.1709亿元,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为0元[8] 募资及研发投入 - IPO拟募资20亿元,其中9.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5.5亿元用于清远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建设[7] 其他排队企业动态 - 禾元生物2022年底申报,2025年7月过会并获批文[11] - 思哲睿2022年10月申报,2023年6月提交注册申请,仍在等待批文[11] - 北芯生命2023年初申报,2025年7月过会,等待批文[12] - 泰诺麦博和恒润达生处于等待上市会议阶段,后者已接受两轮问询[12]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整体情况 - 54家未盈利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2024年合计营收1744.79亿元,26家营收超10亿元[12] - 市场预期新一批企业可能在2025年9-10月上市,或与科创成长层正式上线时间相关[12]
证监会同意!重启后又一家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22:22
公司IPO进展 - 必贝特科创板IPO注册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1] - 公司IPO进程曾停滞14个月,从2023年6月提交注册到2024年8月获批 [1] - 2022年6月IPO申请获受理,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3年1月通过上市委审核 [8] 业务与研发 - 公司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领域,开发全球首创药物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 [2] - 研发管线中1款1类创新药BEBT-908已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BEBT-109获准开展III期试验,另有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 [5] - 核心产品针对恶性淋巴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高发病率疾病,预计上市后市场空间广阔 [8]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无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和-5599.83万元 [2] - 2024年资产总额3.32亿元,较2023年4.42亿元和2022年5.87亿元持续下降 [3] - 研发费用2022-2024年分别为1.67亿元、1.58亿元和1.20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2.02%、90.41%和87.10%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2024年分别为-1.28亿元、-1.27亿元和-8961.35万元 [3] 募资计划 - 拟发行不超过9000万股,募资20.05亿元 [2] - 募资用途:9.49亿元用于新药研发,5.55亿元用于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 公司估值与股东结构 - 2021年11月B轮融资后估值38.42亿元,预计上市后市值不低于40亿元 [8] - 实际控制人钱长庚合计控制43.96%股份,外资股东合计持股39.82% [9] - 申报前12个月新增30名股东 [10] 行业背景 - 2025年6月科创板设置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禾元生物、北芯生命等同类企业已成功过会 [8]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必贝特符合该条件 [8]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单IPO过会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公司上市进展 - 禾元生物科创板首发申请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1] - 公司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1] - IPO申请于2022年12月29日获得受理 2023年1月19日收到首轮问询函 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进行两轮审核问询回复[3]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拥有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2] - 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国内Ⅲ期临床研究并达到主要和次要临床研究终点[2]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1亿元 1.59亿元 1.17亿元[2]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 2426.4万元 2521.6万元[2]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 -1.87亿元 -1.51亿元[2] - 拟募资24亿元 其中16.58亿元用于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 第五套标准聚焦"市值+研发" 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4] - 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4] - 主要针对生物医药 半导体等领域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企业[4] - 科创板开板以来已有20家企业按照第五套标准实现上市 均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5] - 2024年20家企业合计营业收入超过140亿元 较2023年增长超40%[5] - 2024年20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5亿元 高于A股3.64亿元的平均水平[5] - 截至2025年6月 19家已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1家已递交上市申请[5] 政策环境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是增强对优质科技型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典型案例[4] - 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宣布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1][6] - 新政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7] - 政策调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进入精细化分层阶段[7]
科创板第五套纳新 泰诺麦博闯关
北京商报· 2025-08-05 00:00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在关闭两年后重启,泰诺麦博成为首个以该标准申报IPO的企业 [1][3] - 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生产基地扩建和补充营运资金 [4] - 此举表明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支持政策延续,监管层为具备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保留融资通道 [4] 公司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公司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于2024年2月获批上市,为全球同类首创药物,被中国CDE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 [3] - 另一核心产品TNM001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有望成为全球第三、我国首款适用于婴幼儿的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药物 [3] - 公司专注于创新型生物药开发,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2022-2024年累计亏损约13.9亿元 [1][9]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挑战 - 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3月销售收入仅16.93万元,面临来自传统破伤风免疫制剂的竞争 [1][6] - 公司已组建专业商业团队,但医生和患者对新疗法的认知需要时间 [6]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4年一季度达到2400.19万元 [7] 行业趋势与监管关注 - 生物医药领域"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特性被资本市场更理性看待 [4] - 抗体药物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受到资本关注 [4] - 国内创新药企逐步从me-too向first-in-class转型,需要更包容的上市制度支持 [4] 上市相关安排 - 实际控制人与股东签署回购协议,若上市失败将承担回购义务 [10] - 监管层将重点关注公司核心技术壁垒、临床价值、研发管线合理性、资金使用效率和产业化能力 [10]
科创板“第五套”首单受理“破冰” 非药企案例有望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9:3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动态 - 上交所受理泰诺麦博IPO申请 标志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受理端"破冰" [1]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意见》 明确推出科创成长层及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配套引入资深专业机构领投机制等创新制度 [1] - 多家以第五套标准申报企业恢复审核 禾元生物20天内完成"过会"与"注册生效" 北芯生命7月25日提交注册 [1] - 当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审企业6家 均为生物医药行业 但投行人士预计短期内可能出现非生物医药企业申报案例 [1][11] 泰诺麦博核心产品分析 - 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新替妥)为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 获中国药审中心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及优先审评 [2] - 该药物2025年2月获批上市 可降低对血制品依赖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75.5亿元 [3][4] - 与传统制剂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无需皮试/剂量调整 杜绝过敏性休克风险 实现"一针即走" [4] - 另一核心产品TNM001为潜在全球第三/国内首款婴幼儿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 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 [8] 公司财务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3月新替妥销售收入仅16.93万元 2022-2025Q1累计亏损10.24亿元 研发投入累计达12.75亿元 [5][9] - 产品定价798元/针 但面临医保集采竞品价格压力(江苏集采价格降至148元/支 降幅55%) [6][7][8] - 开发多款候选药物管线 包括已完成临床I期的TNM009/TNM005 及获批IND的TNM006 [9] 资本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公司符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预计市值≥40亿元) 获高瓴辰钧A轮投资并持股3.94% [10] - 政策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10] - 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辅导 获国家制造业基金9亿元投资 估值200亿元 [11][12] - 屹信航天8月1日备案上市辅导 业务涵盖卫星测控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多元领域 [12]
时报观察丨借“智”资深专业机构 精准识别科创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07:37
公司动态 -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成为首家适用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的企业 [1] - 泰诺麦博披露的机构投资者在IPO申报前24个月内持有公司3.94%股份,该机构2021年5月入股 [1]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阶段,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入股被视为加分项 [1] 制度创新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借助专业机构眼光提升科创企业识别能力 [1] - 该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小范围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仅作审核参考,并非新上市条件 [2] - 监管部门从投资经验、持股时间和期限等维度细化认定标准,防止突击入股现象 [2] 行业背景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境外市场较为成熟,如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和第18C章节的"资深投资者"制度 [2]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如头部风投、产业基金)对产业链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和发展潜力有深入研究优势 [1] - 专业机构对被投企业有成熟的识别筛选机制,能更好判断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与商业前景 [1]
借“智”资深专业机构 精准识别科创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8-02 01:45
公司动态 -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成为首家适用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的企业 [1] - 公司披露的机构投资者在IPO申报前24个月内持有3.94%股份 该机构2021年5月入股 [1] - 公司目前处于亏损阶段 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入股被视为加分项 [1] 行业政策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旨在借助头部风投和产业基金的专业眼光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1] - 该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小范围试点 入股情况仅作审核参考 并非新上市条件或门槛 [2] - 监管部门从投资经验、持股时间和期限等维度细化认定标准 有效防止突击入股现象 [2] 国际比较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境外市场较为成熟 如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和第18C章节的"资深投资者"制度 [2] - 科创板改革与境外市场不同 保持了制度的灵活性与探索性 避免对企业上市造成不必要阻碍 [2] 市场意义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对科技型企业的科创属性与商业前景具有精准识别优势 如产业投资者对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有透彻研究 [1] - 头部机构拥有成熟的识别筛选机制 能够更好判断投资风险与价值 [1] - 制度设计体现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同时确保了严谨性与规范性 [2]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泰诺麦博IPO获受理,拟募资15亿元
财经网· 2025-08-01 21:02
公司IPO申请 - 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于7月31日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公司是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首家适用此标准的新受理企业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 其中8.3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 3.3亿元用于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 3.4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 [1] - 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新替妥®)于2025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在破伤风预防领域具有革新性意义 [1] - 另一款核心产品重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TNM001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 适用于健康及高危婴幼儿的预防用长效抗RSV单抗药物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3万元 0万元 1500万元和16.93万元 [2]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4.29亿元 4.46亿元 5.15亿元和1.77亿元 [2] -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3.23亿元 3.93亿元 4.25亿元和1.34亿元 [2]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均为向百克生物的专利技术转让收入 [2] - 2025年3月开始销售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 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6.93万元 [2]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 公司选择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 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市场空间大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截至8月1日 共有38家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上市 其中20家已成功上市 12家因主动撤单而IPO终止 [3]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 禾元生物 北芯生命2家企业按此标准过会 均来自生物医药产业 [3] - 目前除泰诺麦博 禾元生物 北芯生命外 按第五套标准排队的IPO企业还有3家 包括思哲睿 必贝特 恒润达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