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Technology

搜索文档
科技与青春的跨时空交响——水木年华“时空诗旅”数字人演唱会圆满落幕
央视网· 2025-07-21 13:28
技术突破 - 运用高精度AI动作捕捉技术实时记录舞台表演特征,将四位音乐人的艺术灵魂凝铸为永不褪色的数字化身 [4] - 数字化身完整保留声线特质与演唱风格,并能自主学习新的互动模式,包括微表情肌肉颤动和即兴表演 [4] - MarsX独创"时空折叠"引擎打破物理界限,搭建360°赛博岛屿舞台,观众可在火山熔岩、深海极光等超现实场景中自由切换 [6] - 观众通过手势操控虚拟界面与舞台互动,调整视角全景并收集"水木年华"气泡解锁隐藏特效 [6] 用户体验 - 系统支持实时聊天、手势互动等功能,实现自由社交和情感联结 [6] - 15首时代金曲构筑青春记忆图腾,彩虹气球、纸飞机等元素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9] - 演唱会持续1小时,以《一生有你》作为终曲,数万观众数字分身见证星光升入元宇宙天际 [13] 行业影响 - 演唱会标志音乐产业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生态的范式跃迁,从"线下替代方案"向"独立数字文化产品"质变 [11] - 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践"虚实共生"理念,成为科技赋能文化的示范案例 [11] - 通过经典IP数字重生完成70后至00后的代际情感联结,探索"科技+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13] - 验证元宇宙娱乐商业可行性,揭示科技人文主义光辉,拓展情感联结的栖息地 [15]
北京科博会现场东城展示“科创金三角”,互动项目人气爆棚
新京报· 2025-05-08 22:29
参展企业与产品 - 东城区以"科创金三角"为主线邀请35家企业组团参展互动体验项目达16项[1] - 东城展区首发21款新产品新技术其中"科技+文化"板块5项"科技+医疗健康"板块4项"科技+未来产业"板块12项[1] - 保利文化展示时间典藏多功能文保全息展柜——遂公盨已获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实现360度文物数字模型与实体同步展示[1] - 国博数据推出"衣见如故"古代服饰AI换装体验吸引观众参与[1] - 昆仑万维推出国内首款公开可用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实现乐器人声旋律一体化生成[2] - 万光视效展示《哪吒》幕后制作花絮增强声电体验[2] - 虫洞创想推出《看我天地中轴》VR眼镜提供故宫钟鼓楼等景点沉浸式游览[2] - 乐动天下展示智能划船机系统吸引年轻观众[2] 科技+医疗健康板块 - 北京协和医院展示原创自动化牙髓治疗仪和衰弱及肌少症数字化评估干预系统[2] - 迈胜医疗研发小型化质子放疗设备实现精准抗癌全球突破[2] - 北京市隆福医院联合科技企业推出"数智中医亚健康AI规划师智能体"[2]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展示"三部九候康养机器人"[2] - 北京同仁医院鹰瞳科技和缓医疗等机构展示慢性病筛查眼科及医疗服务领域前沿成果[2] 科技+未来产业板块 - 环形展区围绕人工智能+总部数智化北斗时空+智慧城市6G+新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与绿色低碳转型四大领域展示头部企业成果[3] - 千寻位置展示千巡翼X1无人机蘑菇车联展示自动驾驶中算电力展示算力智能调度训练平台中国电信展示数字人产品[3] 东城区科创布局 - 东城区聚焦芯片设计健康医疗央企数智化三大细分领域依托安定门外东直门外永定门外10.8平方公里构建"三轴三核多点"布局[3] - 金隅环球贸易中心聚集英特尔高通赛默飞等外资企业英特尔科技体验中心正式运行[3] - 农银理财中投公司等头部金融机构汇聚该区域预计未来两年"科创金三角"资源聚集将显著提升[3]
AI正在批量生产神曲
投资界· 2025-04-12 15:27
AI音乐市场现状 - AI音乐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业余创作者可通过输入关键词快速生成歌曲,如海文用AI生成17首demo [5] - 音乐平台出现大量AI生成内容,部分用户日更30首AI歌曲"碰运气" [5] - 《七天爱人》成为现象级作品,两周内卖出五位数的版权费,登上微博热搜和音乐平台飙升榜 [5][7] - 多家平台推出AI音乐专属通道和活动,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 O1 [7] AI音乐技术特点 - AI音乐核心在于"模仿"与"拼接",通过分析海量作品拆解拼凑成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作品" [9] - 算法保证了下限但锁死了上限,作品质量在基准线上下徘徊,缺乏创新和情感逻辑 [9][11] - 人声演唱机械感明显,编曲和弦套路化,如《七天爱人》随机选取意象缺乏创作目的 [9] 市场反应与争议 - 《七天爱人》的爆火被质疑为营销驱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达3000万但音乐平台热度不足十分之一 [12]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音乐人强烈抵制,认为AI制造"听觉垃圾";也有尝试"人机共创"的支持者 [7] - 法律风险凸显,AI创作是否享有著作权存在争议,美国已立法明确AI生成内容不获版权保护 [17] 商业化困境 - 实际变现困难,实验显示100名创作者中仅4人收入超1元,多数作品播放量勉强破万且零收益 [17] - 平台审核趋严,要求提供创作证明并可能封禁批量投稿账号 [18] - 版权费用与播放量直接挂钩,但推广成本可能比制作成本高出十倍 [17] 行业影响 - AI已渗透低成本广告和游戏配乐领域,预计将影响行业50%从业者收入 [20] - 编曲接单价可能减少20%-30%,中小音乐人收入缩水成为趋势 [20] - 全球音乐市场积压超2亿首曲目,AI加剧了内容过剩问题 [12] 审美与创作危机 - 市场热捧平庸之作反映畸形生态,《七天爱人》压制低于基准线的作品成为"神曲" [12] - 审美滑坡现象严重,DJ版经典歌曲和广场舞神曲已将音乐解构为碎片 [20] - AI消解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导致"去过程化"的思维惰性和审美空洞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