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usic Technology
icon
搜索文档
Datavault AI, Music Dash and NFHITS Partner to Transform Music Data Tracking Display and Monetization Through Patented Inaudible Tones®, AI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Globenewswire· 2025-11-04 04:39
PHILADELPHIA, Nov. 03, 2025 (GLOBE NEWSWIRE) -- via IBN – Datavault AI Inc. (Nasdaq: DVLT), a leader in AI-driven data visualization, valuation, and monetization, today announces it has begun collaborating with NFHITS to pioneer a proprietary Web 3.0, minting and blockchain-based music and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NFHITS along with its monetization partner, Music Dash’s mission is to lead the music and film industries into their next era — where creativity, technology, and opportunity unite. It believe ...
1秒上手、30秒成曲,LiberLive首创高动态采样合成系统Liber AOS|最前线
36氪· 2025-10-28 17:07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近日,音乐科技品牌LiberLive在深圳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了其第二代旗舰产品C2无弦吉他的核心技术——高动态采样合成系统LiberAOS。 LiberLive自主研发的LiberAOS系统,是全球首个专为无弦吉他设计的高动态采样合成架构。该系统通过整合信号捕捉、处理核心、音频引擎与声学输出四 大模块,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音乐智能工作流。 在技术架构上,LiberAOS围绕两个关键维度展开:交互层面,通过优化的信号处理系统实现精准的实时响应;音质层面,依托专业音色库与动态处理技术 确保声音表现达到专业水准。这一设计在保留传统吉他演奏精髓的同时,融入了智能设备的交互优势,通过操作流畅度与音质真实度的协同提升,为无弦吉 他在舞台演出、专业创作与兴趣练习等多场景中构建技术支撑。 LiberLive无弦吉他C2(图源/企业) LiberAOS架构的核心,是由LiberLive自主研发的多核异构芯片组。这套芯片系统作为整个平台的数据处理中枢,通过自研的无人机磁感拨片与高精度力控 指板组成的感应矩阵,系统能够精准捕捉用户演奏过程中的每个细微动作;从指尖按压的力度变化、到拾指的倾斜角度等,实时提取包含 ...
AI 音乐都发展成这样了?藏师教你一键生成爆款 AI 音乐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10-16 21:19
AI音乐生成技术演进 - Suno V5模型在音乐生成质量上实现显著突破,音频清晰度极高,用户难以分辨AI生成内容与真人演唱的区别[1] - 该模型支持多维度的音乐元素控制,包括风格提示词、自定义歌词、分段落提示词以及音频上传修改功能,超越了早期版本仅能处理简单提示词的限制[5] - 新增Studio专业模式提供分音轨生成和控制能力,类似专业音频软件的操作逻辑[5] 市场应用与传播热度 - AI生成音乐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呈现爆发式传播,单个作品获得数十万点赞成为普遍现象[3] - 技术应用范围扩展至热门娱乐形式,例如近期流行的《技能五子棋》也采用AI技术生成背景音乐[3] - 模型支持对经典歌曲进行多风格重混音,例如使用陶喆风格演绎《搁浅》或贾斯丁·比伯风格演绎《兰亭序》[6] 技术操作流程设计 - 工作流分为垫音生成(基于原曲调重新混音)和纯提示词生成(完全创新曲调)两种核心模式[6] - 操作界面包含歌词标注系统(方括号内提示词控制演唱风格)、全局风格设置、人声性别选择等专业参数[7] - 关键参数包括怪异值(控制音乐偏离主流程度)和风格遵循度(控制模型自由发挥空间)[8] 提示词工程体系 - 开发出结构化提示词生成模板,通过大型语言模型自动生成符合Suno要求的专业提示词[9] - 全局风格提示词需包含四大要素:核心曲风、标志性乐器编配、音色与演唱技巧、制作与节奏特点[10][11] - 分段指令系统要求智能划分歌词结构(主歌、副歌、桥段等),并为每个段落设计符合歌曲发展逻辑的编曲指令[12] 版权规避与商业化应用 - 针对版权限制提供两种解决方案:用户自主翻唱录制或使用翻唱音频规避版权检测[20] - Audio Influence参数允许控制生成声音与原始音频的相似度,低设置值可避免音色复刻风险[20] - 技术特性使Suno具备替代传统调音师的潜力,特别适用于内容创作者进行音乐后期处理[20] 行业影响评估 - AI音乐技术从纯生成逻辑转向编辑创作逻辑,大幅提升自由度和准确性[21] - 该技术可能打破音乐行业现有格局,使经典音乐作品能够被低成本、高质量地重新混音创作[21] - 与传统音乐平台低质量Remix内容相比,AI生成音乐在艺术质量上具备明显优势[23]
科技与青春的跨时空交响——水木年华“时空诗旅”数字人演唱会圆满落幕
央视网· 2025-07-21 13:28
技术突破 - 运用高精度AI动作捕捉技术实时记录舞台表演特征,将四位音乐人的艺术灵魂凝铸为永不褪色的数字化身 [4] - 数字化身完整保留声线特质与演唱风格,并能自主学习新的互动模式,包括微表情肌肉颤动和即兴表演 [4] - MarsX独创"时空折叠"引擎打破物理界限,搭建360°赛博岛屿舞台,观众可在火山熔岩、深海极光等超现实场景中自由切换 [6] - 观众通过手势操控虚拟界面与舞台互动,调整视角全景并收集"水木年华"气泡解锁隐藏特效 [6] 用户体验 - 系统支持实时聊天、手势互动等功能,实现自由社交和情感联结 [6] - 15首时代金曲构筑青春记忆图腾,彩虹气球、纸飞机等元素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9] - 演唱会持续1小时,以《一生有你》作为终曲,数万观众数字分身见证星光升入元宇宙天际 [13] 行业影响 - 演唱会标志音乐产业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生态的范式跃迁,从"线下替代方案"向"独立数字文化产品"质变 [11] - 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践"虚实共生"理念,成为科技赋能文化的示范案例 [11] - 通过经典IP数字重生完成70后至00后的代际情感联结,探索"科技+文化"产业融合新路径 [13] - 验证元宇宙娱乐商业可行性,揭示科技人文主义光辉,拓展情感联结的栖息地 [15]
北京科博会现场东城展示“科创金三角”,互动项目人气爆棚
新京报· 2025-05-08 22:29
参展企业与产品 - 东城区以"科创金三角"为主线邀请35家企业组团参展互动体验项目达16项[1] - 东城展区首发21款新产品新技术其中"科技+文化"板块5项"科技+医疗健康"板块4项"科技+未来产业"板块12项[1] - 保利文化展示时间典藏多功能文保全息展柜——遂公盨已获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实现360度文物数字模型与实体同步展示[1] - 国博数据推出"衣见如故"古代服饰AI换装体验吸引观众参与[1] - 昆仑万维推出国内首款公开可用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实现乐器人声旋律一体化生成[2] - 万光视效展示《哪吒》幕后制作花絮增强声电体验[2] - 虫洞创想推出《看我天地中轴》VR眼镜提供故宫钟鼓楼等景点沉浸式游览[2] - 乐动天下展示智能划船机系统吸引年轻观众[2] 科技+医疗健康板块 - 北京协和医院展示原创自动化牙髓治疗仪和衰弱及肌少症数字化评估干预系统[2] - 迈胜医疗研发小型化质子放疗设备实现精准抗癌全球突破[2] - 北京市隆福医院联合科技企业推出"数智中医亚健康AI规划师智能体"[2]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展示"三部九候康养机器人"[2] - 北京同仁医院鹰瞳科技和缓医疗等机构展示慢性病筛查眼科及医疗服务领域前沿成果[2] 科技+未来产业板块 - 环形展区围绕人工智能+总部数智化北斗时空+智慧城市6G+新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与绿色低碳转型四大领域展示头部企业成果[3] - 千寻位置展示千巡翼X1无人机蘑菇车联展示自动驾驶中算电力展示算力智能调度训练平台中国电信展示数字人产品[3] 东城区科创布局 - 东城区聚焦芯片设计健康医疗央企数智化三大细分领域依托安定门外东直门外永定门外10.8平方公里构建"三轴三核多点"布局[3] - 金隅环球贸易中心聚集英特尔高通赛默飞等外资企业英特尔科技体验中心正式运行[3] - 农银理财中投公司等头部金融机构汇聚该区域预计未来两年"科创金三角"资源聚集将显著提升[3]
AI正在批量生产神曲
投资界· 2025-04-12 15:27
AI音乐市场现状 - AI音乐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业余创作者可通过输入关键词快速生成歌曲,如海文用AI生成17首demo [5] - 音乐平台出现大量AI生成内容,部分用户日更30首AI歌曲"碰运气" [5] - 《七天爱人》成为现象级作品,两周内卖出五位数的版权费,登上微博热搜和音乐平台飙升榜 [5][7] - 多家平台推出AI音乐专属通道和活动,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款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 O1 [7] AI音乐技术特点 - AI音乐核心在于"模仿"与"拼接",通过分析海量作品拆解拼凑成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作品" [9] - 算法保证了下限但锁死了上限,作品质量在基准线上下徘徊,缺乏创新和情感逻辑 [9][11] - 人声演唱机械感明显,编曲和弦套路化,如《七天爱人》随机选取意象缺乏创作目的 [9] 市场反应与争议 - 《七天爱人》的爆火被质疑为营销驱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达3000万但音乐平台热度不足十分之一 [12]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部分音乐人强烈抵制,认为AI制造"听觉垃圾";也有尝试"人机共创"的支持者 [7] - 法律风险凸显,AI创作是否享有著作权存在争议,美国已立法明确AI生成内容不获版权保护 [17] 商业化困境 - 实际变现困难,实验显示100名创作者中仅4人收入超1元,多数作品播放量勉强破万且零收益 [17] - 平台审核趋严,要求提供创作证明并可能封禁批量投稿账号 [18] - 版权费用与播放量直接挂钩,但推广成本可能比制作成本高出十倍 [17] 行业影响 - AI已渗透低成本广告和游戏配乐领域,预计将影响行业50%从业者收入 [20] - 编曲接单价可能减少20%-30%,中小音乐人收入缩水成为趋势 [20] - 全球音乐市场积压超2亿首曲目,AI加剧了内容过剩问题 [12] 审美与创作危机 - 市场热捧平庸之作反映畸形生态,《七天爱人》压制低于基准线的作品成为"神曲" [12] - 审美滑坡现象严重,DJ版经典歌曲和广场舞神曲已将音乐解构为碎片 [20] - AI消解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导致"去过程化"的思维惰性和审美空洞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