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eka

搜索文档
AI正在淘汰“中间层”!昆仑万维方汉:要么冲进前10%,要么学会“向下兼容”
AI前线· 2025-06-29 14:09
全球AI投资与竞争格局 - 全球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达3250亿美元,采取"先烧钱、后吃肉"战略推动大模型技术发展 [1] - 中国企业如昆仑万维在多个AI领域实现反超,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布局涵盖音乐社交、浏览器、AI音乐等前瞻性领域 [1] - AI竞技焦点正从模型能力转向场景落地和市场份额抢占,行业进入应用深化阶段 [2] 昆仑万维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5年Q1总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46%,94%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2] - AI音乐业务年化流水1200万美元,单月突破1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收入达1.2亿美元 [2] - 采取多点并进策略,布局AI大模型、搜索、游戏、音乐、视频、社交六大方向,通过市场反馈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14][16] - 研发投入占比显著,2023年营收56亿中研发达15亿,支撑多方向探索能力 [17] AI技术演进与行业影响 - AI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具备处理非重复性工作的能力,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均产生催化作用 [5][6][8] - 视频生成技术当前局限在5-8秒片段,但预计1-2年内可实现1-3分钟完整视频生成,短剧和广告将成为最先落地场景 [35][36] - 行业人才结构将发生分化:顶尖从业者效率提升10倍,新人成长周期从2-3年缩短至2-3个月,中间层面临最大冲击 [8][9] 中国企业全球化优势 - 中国AI领域形成"中美双强"格局,论文作者中中国学者占比达80%,工程师年培养量370-390万全球第一 [20][22][24] - 出海成功三要素:选择T0-T1高价值市场、深度本地化运营、产品差异化创新 [26][27] - 管理层一线调研至关重要,如在非洲开拓时通过实地测试发现QUIC协议可显著提升3G/4G混合环境成功率 [29][30] 开源生态与商业化 - 开源模式两大价值:满足长尾需求形成社区粘性、低成本获取高质量销售线索 [45][46] - 大模型开源面临训练成本高企的挑战,但随着算法优化和硬件成本下降将逐步平民化 [47][48] - 当前开源痛点在于算法研究与产品化脱节,需强化用户需求导向,参考Stable Diffusion生态成功案例 [50][51] 技术人才发展建议 - 技术人员需培养产品思维和商业思维,理解用户需求和商业模式才能突破职业天花板 [53] - 终身学习是应对AI变革的核心能力,需建立系统化学习方式对抗信息碎片化影响 [54][56] - 行业不存在"终极一战",技术持续演进,关键保持适应变化的敏捷性 [55]
烧钱抢滩AI,昆仑万维的“大厂梦”代价几何?
36氪· 2025-06-16 19:5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网页游戏起家,逐步拓展至移动游戏、社交网络、浏览器等领域,并曾跟进元宇宙、新能源等风口,现全面转向AI领域,提出"All in AGI与AIGC"战略[2] - 公司董事长兼CEO方汉表示,AI是公司从"中厂"迈向"大厂"的关键机会,目标是重塑商业模式并获取红利[3]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AI业务,除少数财务投资外不再进行其他行业控股型或长期投资[19] AI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3年4月发布"天工"大模型,宣称是国内首个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发布后市值一度达793亿元[4] - 已形成AI内容应用矩阵,包括音乐创作平台Mureka(年化流水1200万美元)、AI社交应用Linky(月活300万/单月收入超1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月活千万级)等[4][5][6][7] - 向上游延伸布局,2023年以6.8亿元收购AI算力芯片企业艾捷科芯58%股权,构建算力-大模型-应用链条[9] 商业化进展 - Mureka V6版本搭载全球首款带思维链的音乐生成模型,宣称听感超越Suno V4达到行业顶尖水平,2025年3月访问量333万[4] - Linky在谷歌应用商店下载量超1000万次,短剧平台DramaWave海外投放量居行业首位(5月投放素材11万条)[6][16] - AI游戏项目《猫森学园》进展顺利,自研引擎Spark AI拟于2025年7月上线[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6.6亿元(首次突破50亿),但亏损15.9亿元,为上市十年首亏;2025年Q1继续亏损7.7亿元[11][12]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15.54%升至2024年28.22%,销售费用2024年达23.04亿元(同比增42.23%),2025年Q1销售费用8.7亿元(同比增92.11%)[10][13][15] - 游戏业务萎缩明显,营收贡献从2020年12亿元降至2024年4.44亿元,占比从40%以上降至7.85%[17] 行业竞争态势 - 公司"天工AI"月活711万,国内排名第12,与头部产品(豆包/DeepSeek/Kimi等)存在数量级差距[20] - 采取垂直领域差异化策略,在音乐生成(Mureka)、AI社交(Linky)等细分市场取得"SOTA"头衔,但多数产品市场反响一般[20][21] - 海外运营经验丰富(90%营收来自海外),可规避国内AI内卷,但需面对用户付费意愿和黏性挑战[19][21]
昆仑万维进击AI:预计2026年全面盈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14:5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提出"All in AGI 与AIGC"战略,聚焦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和短剧大模型SkyReels双轮驱动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公司预计2025年仍处于用户获取阶段,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2][4] - 视频大模型是长期目标,当前布局围绕音乐和短剧垂直赛道,因公司体量较小需差异化竞争 [7] - 公司放弃AI漫画赛道,因市场上限低且注重IP而非数量 [8] 财务与商业化进展 - 2024年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亏损15.95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59.5%),战略性投入推高短期成本 [4] - 截至2025年3月,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12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ke ARR达1.2亿美元 [2][6] 产品与技术迭代 - 2025年发布多款大模型:SkyReels-V1(2月)、Mureka O1(3月)、SkyReels-V2(4月) [5] - 开源SkyReels-V1/V2等模型,带动订阅量每日增长10倍,满足B端长尾需求 [5] - SkyReels-V2迭代重点解决生成长度痛点,支持30-40秒视频生成满足广告和短剧需求 [8] 市场与用户表现 - Mureka全球3月访问量333万次(增速86.54%) [5] - 公司海外营收51.52亿元(同比增长21.89%),占总营收比重提升 [9] - 利用10年海外经验优先布局高潜力国家,精准匹配地区需求特性 [10] 行业趋势与成本优势 - AIGC使图像创作成本下降百倍(原500-1000元/张),音乐成本下降千倍(原10万-100万元/首) [3] - 数字化技术迭代速度快,预计AI视频技术1-5年内达到可用状态,未来占据内容创作主要市场份额 [3] - 音乐模型短期贡献显著,视频模型长期空间更大但当前全球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7]
海外最赚钱的中国AI公司,藏不住了
投中网· 2025-05-08 10:23
核心观点 - 昆仑万维"All in AGI与AIGC"战略成效显著,AI商业化拐点已现,各业务线加速落地[2][3] - 公司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产业链布局,AI芯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6][7] - 海外收入占比达94%,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成为海外收入增长最快的中国AI企业[3][24][26] - 天工大模型技术领先,AI短剧、音乐等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形成多点开花生态格局[12][2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69%[2] - 海外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94%[3][26] - 2024年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59.5%,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3亿元,同比增长23%[5] AI业务商业化进展 - AI音乐年化流水1200万美元(月流水100万美元)[3] -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1.2亿美元(月流水1000万美元),预计年底达3.6亿美元[3][20] - AI社交应用Linky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月活300万[3] - 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突破3000万次,月活超1000万,进入行业前五[21] 技术研发突破 - 天工4.0大模型在GSM8k、MATH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超越GPT4o等竞品[13][14] - SkyReels-V1视频生成模型开源,在Hugging Face下载量近3万次[15][18] - AI芯片研发进度过半,预计年内流片,团队规模近200人[6][7] 全球化布局 - 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地区,全球月活用户近4亿[27] - 2024年海外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1.9%,占总营收91%[24] - 发达国家市场(美日英)与新兴市场(印尼、巴西、印度)双轮驱动[21] 行业前景 - 全球AI相关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3万亿元[27] - 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海外月均用户规模预计2-3亿[21] - 国产AI芯片产业商业化进程提速,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10]
AI浪潮里的昆仑万维:爆款应用频出 算力短板补齐 盈利前景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5-05 21:47
AI产品布局 - 天工大模型从2.0升级到4.0,在音乐、影视、社交等细分行业推出杀手级AI应用 [1] - AI音乐应用Mureka成为全球现象级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 [2] - Mureka V6与Mureka O1发布,其中O1是全球首款引入CoT技术的音乐推理模型 [2] - Mureka用户创作效率大幅提升,90秒生成完整编曲,制作时间从72小时压缩到15分钟 [2] - 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支持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是开源视频生成模型中参数最大的支持图生视频的模型 [4] - SkyReels通过非递减噪声时间表实现长视频高效生成,推动视频生成迈入"无限时长、影视级质量、精准控制"阶段 [4] - 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Skywork.ai将于5月中旬在海外发布,聚焦个人生产力场景 [9]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 - Mureka 2025年3月全球访问量达333万,环比增长86.5%,增速位列全球AI音乐品类第一 [2] - 数字音乐市场全球规模约40亿美元,公司介入后有望扩大到百亿美元 [3] - Mureka构建"创作-分发-变现"闭环生态,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1200万美元 [3] - AI社交应用Linky累计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月活跃用户达300万,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 [8] - 公司2024年超过90%营收来自境外,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提高到94% [7]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产业链布局 [6] - 控股AI算力芯片企业艾捷科芯,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关,研发进度过半 [6] - 艾捷科芯员工数量接近200名,涵盖芯片设计、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领域 [6] - 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1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5% [10]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4年营收56.6亿元,增长15.2%,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5.9亿元 [10] - 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增加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相关损失8.2亿元 [10] - 公司预计2027年开始AI大模型业务将实现盈利 [11] - 行业预计2023-2024年为初始投资期,2025-2026年为应用落地和收入增长期,2027年后开始盈利 [11]
海外最赚钱的中国AI公司,藏不住了!
商业洞察· 2025-04-30 17:33
全球AI商业化爆发 - 全球AI浪潮强势来袭 商业化爆发"奇点"临近 [2] - 昆仑万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长46% 毛利率达69% [3] - AI业务商业化加速落地 音乐/短剧/社交应用年化流水分别达1200万/1.2亿/单月100万美元 [3] AI算力芯片突破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3亿元 同比增长23% 重点投入算力芯片与大模型 [5] - 控股企业艾捷科芯攻克核心技术 研发进度过半 团队规模近200人 [7] - AI芯片预计年内流片 目标实现"中国芯 昆仑造" [8] - 国产AI芯片产业商业化提速 政策扶持下替代空间巨大 [10][11] 全产业链AI战略布局 - "All in AGI与AIGC"战略下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全链条布局 [13] - 天工4.0大模型在数学/代码/逻辑推理测试中超越GPT40等竞品 [14][15] - 开源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V1技术指标全球领先 下载量近3万次 [18][19][21] 商业化落地进展 -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1.2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长200%至3.6亿 [23] - AI音乐Mureka年化流水1200万美元 社交应用Linky月活300万 [23] - DramaWave全球下载量超3000万 月活破1000万 覆盖16种语言市场 [24] 全球化出海成果 - 2024年海外收入51.5亿元 占比91% 2025年Q1增至16.7亿元(同比+56%)占比94% [27][29] - 业务覆盖100+国家地区 全球月活用户近4亿 [30] - 海外市场付费能力更强 预计2025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123万亿元 [30]
破千万下载!昆仑万维Linky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 重新定义AI社交变现天花板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7:4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AI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AI音乐、AI游戏、AI社交等多个领域构建了全面的AI业务布局 [2] - AI短剧产品SkyReels和AI音乐产品Mureka在全球范围内深受用户喜爱 [2] - AI社交应用Linky是公司在AI社交领域的成功探索 [2] AI社交产品Linky - Linky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通过虚拟角色互动与UGC生态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独特的社交体验 [2] - 产品提供低门槛的个性化交互,用户仅需输入名称、性别即可生成虚拟角色,或通过上传参考图片及描述进一步定制角色设定 [2] - 自上线以来,Linky累计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展现出强劲的用户吸引力 [2] 技术突破与功能创新 - Linky持续提升角色大模型与故事大模型技术,支持用户与虚拟角色进行文字对话、剧情互动,并可通过故事模式重置或延续对话 [4] - 自主研发的乙游版3D交互模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创新打造3D触摸互动效果和精品定制剧情 [4] - 下一阶段将重点开发标准化内容生成体系,支持一键套入3D大模型模板,实现3D互动内容的快速定制与批量生产 [4] 商业化与用户生态 - Linky通过日均上万条UGC剧情及角色的活跃生态,结合商业化分成机制,持续激发用户创作热情 [4] - 积极探索精品头部NPC和3D NPC,联动全球优质创作者资源,构建国际化内容协作网络 [4] - 截至2024年末,AI社交业务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月,月活跃用户达到300万 [5]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推出语音电话、视频通话等实时互动功能,进一步拓宽用户群体 [5] - 将引入广告变现等多元化收入模式,释放商业化潜力 [5] - 推出收益共享机制,以分成模式实现内容生产与商业价值的闭环联动 [5]
昆仑万维2024年财报:AI业务高歌猛进,净利润巨亏15.95亿
搜狐财经· 2025-04-28 15: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62亿元 同比增长15.20%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95亿元 同比下降226.74% [1][7] -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投资损失8.2亿元 是亏损主因之一 [7]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收入51.5亿元 同比增长21.9% 占总收入91% [4] - Opera平台营业收入4.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1% 月活用户近3亿 [4] - 海外社交网络和短剧平台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28.5% [4] -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达1.2亿美元 月流水1000万美元 [4] - 爆款短剧《订婚风暴》上线5天播放量破千万 登顶韩国Google Play娱乐榜 [4]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全年研发费用15.4亿元 同比增长59.5% [4][7] - 发布"天工2.0/3.0/4.0"系列大模型 含实时语音交互和慢思考推理能力 [5] - 开源Skywork-MoE稀疏大模型等多款AI模型 推动技术普惠化 [5] - MurekaO1/V6音乐模型性能超越Suno 登顶SOTA [6] - AI音乐平台年化流水ARR达1200万美元 巩固海外市场领先地位 [6] 战略展望 - 2025-2026年为AI大模型应用落地期 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 [7] - 公司将持续保持AI大模型第一梯队 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商业化 [7]
深度|昆仑万维正成为全球化AI商业探索的中国样本,海外收入占比91%,增长22%
Z Potentials· 2025-04-27 11:37
海外收入最多的中国 AI 企业 - 昆仑万维2025年营业总收入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毛利率73.6% [2] - 海外收入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占总收入比重91.0%,成为中国海外收入规模最大的AI企业之一 [2] - Opera平台收入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海外社交网络和短剧平台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8.5%) [2] AI业务商业化突破 - AI社交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1200万美金(月流水100万美金),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1.2亿美金(月流水1000万美金) [3] - 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创作,开源模型SkyReels-V1支持33种表情与400+动作组合,Hugging Face下载量近3万次 [4] - AI音乐平台Mureka覆盖100+国家/地区,月访问量333万,年化流水收入1200万美金 [7] - AI社交应用Linky累计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月活用户300万,单月最高收入100万美元 [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5.4亿元,同比增长59.5% [18] - 天工大模型迭代至4.0版本,支持10万字上下文、多模态能力及实时语音对话 [13] - 开源Skywork R1V多模态思维链推理模型,性能超越部分主流闭源模型 [18] - SkyMusic 2.0模型在音质、人声合成及旋律连贯性上实现突破 [18] 全球化布局与商业闭环 - 业务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本地化运营能力突出 [19] - DramaWave月活用户突破1000万,跻身行业前五,爆款剧《订婚风暴》5天播放量破千万 [14] - 构建"AI创作+智能分发"闭环,SkyReels与DramaWave协同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14] - AI游戏《猫森学园》开发顺利,NPC具备情绪记忆系统及AIGC拍剧功能 [11]
全球AI网站增速十强,国产占据半壁江山丨AI产品榜
36氪· 2025-04-08 22:36
中国AI行业格局 - 中国AI产品六小龙格局形成,国产AI应用在全球前十中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夸克、豆包、DeepSeek、元宝、Talkie [3][6] - 全球前十AI网站中,国产占据两席,分别为DeepSeek和纳米AI搜索 [7] - 国内AI云厂商前五名为阿里云、腾讯云、火山引擎、硅基流动、百度智能云 [9] 全球AI产品榜单表现 - ChatGPT以47亿月访问量位居全球AI网站榜首,同比增长16.47% [11] - DeepSeek以4.94亿月访问量排名全球第三,但访问量同比下降13.47% [11] - 纳米AI搜索以3.01亿月访问量排名全球第六 [11] - 阿里云以3975万月访问量位居国内AI云厂商榜首 [49] 快速增长AI产品 - Manus月访问量达2376万,增速达1000000%,成为国内增速最快AI产品 [8][20] - 阿里Qwen.ai月访问量4626万,增速3197.87% [11][20] - 腾讯元宝月访问量3823万,增速175.57% [11][20] - 昆仑万维Mureka音乐生成产品月访问量333万,增速86.54% [9][43] AI细分领域表现 - 虚拟角色领域:Character AI以2.22亿月访问量位居榜首 [26] - 图片生成领域:SeaArt以2039万月访问量领先 [31] - 视频生成领域:MiniMax海螺AI以1859万月访问量居首 [37] - 代码助理领域:GitHub Copilot以3.14亿月访问量遥遥领先 [47] AI出海表现 - 出海总榜前十中有八家为中国小厂,包括SeaArt、Hailuo、Fotor等 [8] - 出海图片编辑工具Fotor月访问量1807万,增速33.36% [35] - 出海视频生成工具Clipfly月访问量439万,增速129.6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