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走的决心》
icon
搜索文档
“她的宇宙”| 缴蕊:欧洲电影中的身体“起义”与女性解放
新浪财经· 2025-10-26 10:57
展览与讲座背景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皮皮乐迪·里思特大型个展“掌心宇宙”,并策划平行系列对话“她的宇宙:女性在文学、社会学和电影学中的位置” [1] - 系列对话第三场于9月20日举行,由电影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缴蕊主讲,旨在通过交叉学科视角展现女性在文化社会结构中的多元角色与创造力 [1] 讲座核心观点 - 讲座梳理欧洲电影史代表性女性导演及作品,探讨她们如何通过影像美学与叙事策略争取女性身体自主权、欲望表达权及社会可见性 [3] - 电影史在“男性凝视”机制下成长,但也记录了女性从客体位置逃逸的路径,并逐渐成为女性自我解放的武器 [3] - 缴蕊从观看“掌心宇宙”展览的感受出发,提出身体解放是人类本能回归还是与20世纪女性运动遗产相关的问题,并以此引出讲座主题 [4] 电影史中的“男性凝视”机制 - 以劳拉·穆尔维1975年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为切入点,解释经典叙事电影常将女性塑造成欲望客体以满足观众窥视冲动的机制 [5] - 尽管电影史主导叙事常由男性书写,但女性导演早已以独特生命经验与身体意识开辟另一条影像道路 [5] 代表性女性导演及其贡献 爱丽丝·盖伊 - 爱丽丝·盖伊是世界上第一位女导演,也是最初近十年里唯一的一位女性导演,其创作的《甘蓝仙子》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虚构剧情短片 [6][9] - 其作品《女性主义的成果》通过性别角色倒置的喜剧挑战了性别秩序的合理性 [11] - 她不仅在高蒙公司时期创作大量开创性作品,还在美国成立电影公司,拍摄数百部影片并参与艺术指导、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 [11] - 随着电影工业化发展,女性创作空间被压缩,盖伊因结构性排斥被遗忘,其经历象征了女性在电影工业化过程中被系统性边缘化的缩影 [12][13] -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盖伊的雕像与其他九位女性一起被升起,让全世界铭记其作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导演的身份 [13] 热尔梅娜·迪拉克 - 热尔梅娜·迪拉克在1920年代推动法国电影现代主义转型,1920年与路易·德吕克合作拍摄《西班牙嘉年华》,开创法国印象派电影先河 [15] - 1923年独立执导的《微笑的布迪夫人》将意识流文学与印象派绘画手法结合,成为法国印象派电影代表作之一 [15] - 1928年拍摄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贝壳与僧侣》通过实验性影像展示身体律动与爱欲张力,挑战传统道德与社会禁忌 [15] - 其作品艺术价值卓绝,但因社会和行业限制,被迫在历史叙事中退居幕后,贡献未能得到应有承认 [17] 阿涅丝·瓦尔达 - 阿涅丝·瓦尔达是法国新浪潮中独特的声音,作品在轻快愉悦表面下包裹尖锐女性主义思考 [18] - 1958年短片《穆府的歌剧》是怀孕时的创作,用孕妇眼光观察世界,将生育赋予希望和力量 [19] - 1962年《五至七时的克莱奥》描绘女性如何在凝视与被凝视间争夺主体性 [20] - 1977年《一个唱,一个不唱》表达支持女性拥有堕胎自由,同时认为生育是值得尊重的选择的复杂立场 [23] 当代艺术家的延续与对话 - 皮皮乐迪·里思特在20世纪80年代录像艺术兴起时便将女性身体经验置于作品核心,以“自我观看”姿态对比传统电影中女性身体作为被动客体的模式 [25] - 其早期作品展现强烈能量,是时代对身体、自由和生命力表达的集中体现,而近期《掌心宇宙》则呈现更为坦然恬静的状态 [25] - 在其代表作《Ever is Over All》中,女性幽默感来自自觉的女性主体性表达,以谐谑方式化解刻板印象和男性凝视 [26] 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的讨论 - 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为女性主义电影,关键不在于创作者性别,而在于是否足够真诚,是否愿意超越成见去理解生命 [27][28] - 女性主义表达已不局限于电影,大量发生在社交媒体、播客、综艺等多元场域中 [29] - 当代性体现在历史问题持续延伸到今天的反思与讨论中,例如美国出现大量回望1970年代罗诉韦德案判例的作品以回应当下关注 [29][30] 影像展示方式的演变 - 影像艺术存在突破矩形框架、拓展感知边界的内在冲动,例如皮皮乐迪·里思特的双屏装置以及戈达尔的展览《电影史》都将影像与空间、身体、感官结合 [30]
华策影视实控人傅梅城两个月前刚套现1.48亿 再抛股权转让套现5亿元 业绩反弹下的减持迷局
新浪证券· 2025-09-30 14:52
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傅梅城及其一致行动人大策投资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747.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 [1] - 本次询价转让价格初步确定为7.42元/股,据此测算傅梅城将套现5亿元 [1] - 本次减持距离上一次减持完成仅过去两个月,2025年7月30日傅梅城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累计减持1949万股,套现约1.48亿元 [1][5] 历史减持与股权变动 - 傅梅城自2014年1月10日起开始减持华策影视股份,迄今为止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5亿股,累计套现约13.25亿元 [5] - 若算上本次股权转让,傅梅城累计套现总额预计将高达18.25亿元 [5] - 傅梅城及大策投资在2010年曾合计持有公司61.18%股权,经过多年减持,其持股比例已大幅下降 [5] - 本次转让后,傅梅城和大策投资的持股比例将分别降至13.94%和16.79% [6]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下降14.48%,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下降36.41%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强势反弹,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9211.35万元,同比增长206.9%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14.9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 [3] 业绩驱动因素与业务策略 - 业绩反弹主要得益于内容策略的精准调整,2025年初播出的古装剧《国色芳华》成为现象级作品 [3] - 《国色芳华》播放量过亿,刷新芒果招商和新剧预约两项纪录,共获得40家赞助,芒果TV播前预约人数破600万创新高 [3] - 电影板块中,《出走的决心》票房破亿并引发社会讨论 [3] - 公司收缩非核心业务投入,聚焦头部内容开发与发行,有效控制期间费用 [4]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29日收盘,华策影视股价下跌5.07%报8.8元/股,最新市值143亿元 [5] - 截至2025年4月10日,华策影视股东户数7.76万,较上期减少4.11%,人均流通股20933股,较上期增加4.28% [5] - 机构持仓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001071)位居第五大流动股东,持股1553.1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7.55万股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1541.5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06.74万股 [6]
2025中国电影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6 16:10
活动概况 -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国家电影局支持的"中国电影周(瑞典)"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瑞典电影学院举行 [1][3] - 活动精选《飞驰人生2》《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2》《祝你幸福》《出走的决心》《里斯本丸沉没》六部风格多元的华语影片 [3]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李蕊表示这是该中心在瑞典首次举办的大型中国电影专题活动 [3] 文化影响 - 六场放映均提前预约满座且现场一票难求 映后掌声经久不息 [4] - 瑞典观众反馈显示通过电影看到更立体真实的中国 包括历史记忆与现代社会的活力 [4] - 光影艺术成为跨越语言的文化媒介 部分观众观影后主动交流观后感并打卡留念 [4] 行业意义 - 影片涵盖热血赛车、悬疑迷局、盛唐诗韵及现实温情等多类型 展现中国文化多维脉搏 [3] - 活动被定位为中瑞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时刻 建立中国电影与瑞典观众的新对话渠道 [3] - 瑞典观众明确表达希望引进更多优秀中国电影以深入感知中国的需求 [4]
金爵奖评委咏梅:女性创作仍缺乏,希望出演困境女性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6-24 09:16
表演风格与成就 - 咏梅的表演风格以平静方式呈现复杂情感 过去数年塑造的角色如《地久天长》失独母亲和《出走的决心》隐忍女性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 - 2019年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演员 时年49岁 [3] - 《出走的决心》票房达1.24亿元 成功塑造困在家庭中女性形象 展现隐忍与决绝的复杂心理 [3] 职业经历与角色塑造 - 上世纪90年代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 通过出演黑豹乐队MV进入演艺圈 从业30余年 [5] - 早期作品如《中国式离婚》中塑造独立职业女性形象 打破单亲母亲悲情刻板印象 [5] - 非科班出身的表演源泉来自生活体验 例如将父母离世痛苦融入《地久天长》角色塑造 [8] 行业观察与创作观点 - 今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影片呈现多元面貌 包括中亚、拉美、欧洲作品及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9][10] - 三部入围华语片《长夜将尽》《脱缰者也》《比如父子》均获奖 年轻创作者实验性作品展现潜力 [10] - 女性导演作品在本届上影节占比提升 咏梅强调女性声音在行业中的重要性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咏梅希望未来出演关注偏远地区女性处境的角色 帮助弱势群体被更多人看见 [1][12] - 建议年轻创作者保持耐心与判断力 在环境与创作矛盾时坚守艺术追求 [10]
《酱园弄》:对女性主义的一次精明嘲弄
虎嗅· 2025-06-23 09:26
电影《酱园弄》的核心观点 - 该片被宣传为女性主义电影,但实际内容与女性主义表达存在显著偏差,更多是借女性符号包装的政治剧情片/商业片 [1][2] - 导演陈可辛通过三位女性角色的互动设计,试图制造女性主义高光时刻,但角色塑造流于表面,沦为象征性符号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3][4] - 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处理存在符号化投射问题,包括去性化表达、断裂的命运安排以及隐含的价值判断,削弱了女性主义内核 [4][5] 角色塑造分析 - 赵丽颖饰演的西林角色被简化为口号式工具人,缺乏原著中苏青原型的复杂背景和情感动机 [4] - 杨幂饰演的王许梅作为原创角色,其命运安排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断裂感,最终结局隐含对"妖女"的负面价值判断 [5] - 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虽相对合理,但仍难逃男性凝视的框架设计,与女性主义的自主表达存在本质冲突 [6][7] 导演创作意图 - 影片选择民国女性绝境作为背景,延续了中国男性导演对女性主义的惯性叙事框架,未能体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天然属性 [7] - 原著《翻案》的政治时局元素在电影中得到保留,但女性表达在新旧婚姻法对比的结尾处理中彻底失焦 [8] - 导演陈可辛通过类型片手法在政治、玄学等维度完成较好,但刻意选择女性主义作为宣传焦点存在商业意图的移花接木 [9]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作为继冯小刚《向阳花》后第二部以女性为卖点的大导作品,该片在商业上采用流量明星阵容强化市场吸引力 [1][9] - 与同期国际女性题材作品(如《出走的决心》)相比,该片缺乏对女性主义日常实践的真实呈现 [7] - 影片引发的争议显示观众对"伪女性主义"营销手法的警惕性提升,可能影响同类题材后续市场接受度 [9]
还没看就打负分,凭什么这样对贾玲?
虎嗅· 2025-06-05 15:59
电影行业趋势 - 贾玲新作《转念花开》聚焦反传销题材,拍摄进度已完成近50%,主演包括张小斐和杨紫[2] - 电影行业营销策略从传统亲情主题转向更具社会争议性的现实题材[1][4] - 犯罪片与女性视角结合成为新趋势,类似《孤注一掷》《大风杀》等作品已形成市场铺垫[39] 电影营销现象 - 《热辣滚烫》通过"暴瘦100斤"短视频营销获得10w+点赞,但实际影片内容与营销焦点存在割裂[8][17] - 行业出现过度营销倾向,售票平台首页实时票房榜强化了电影市场竞争氛围[14] - 营销内容失控导致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失衡,典型案例包括《消失的她》映后冲突视频刷屏[16][19] 导演转型分析 - 贾玲从喜剧演员转型导演面临身份认知挑战,观众对其"严肃导演"形象适应需要过程[20][31] - 前两部作品《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虽获票房成功,但被批评配角工具化、社会背景单薄[32][35] - 新作《转念花开》将尝试更深入的社会议题探讨,采用女性群像叙事展现传销受害者故事[38] 内容创作方向 - 现实题材影片需加强社会症结剖析,避免人物故事与社会环境脱节[36] - 女性创作者在犯罪片领域提供新视角,"全男班"主导局面正在被打破[40] - 行业呼吁回归内容本位,减少流量明星和爆款话题对注意力的挤压[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