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走的决心》
icon
搜索文档
金爵奖评委咏梅:女性创作仍缺乏,希望出演困境女性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6-24 09:16
在谈到未来想要挑战怎样的角色时,咏梅希望能够在一些能够帮助女性发声、探讨女性议题、关注女性处境的电 影中出演。 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金爵奖评委咏梅和日本演员长泽雅美分享了她对表演的看法。 在咏梅心中,表演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用最平静的表演来呈现复杂。事实上,这句话也能够用来概括她的表演风 格。过去数年,从《地久天长》中的失独母亲王丽云到《出走的决心》中冲破束缚的李红,咏梅塑造的人物在观 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并非强烈而是深刻。 2019年,咏梅凭借《地久天长》中的细腻表演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 中国内地演员,这一年她49岁。 在获得柏林影后殊荣之后,咏梅刻意与名利场保持着距离,除了演戏,就是平静生活。在她看来,留足与自己相 处的时间是必要的,清醒的态度可以帮助她发现好的剧本。5年后,她在《出走的决心》中,将一个困在家庭中的 女性长久以来的隐忍和挣脱束缚的决绝演绎得深入人心。影片意外收获了1.24亿元票房,也让更多观众认识和记 住了这张表面平静、暗自汹涌的面孔。 今天,咏梅的生活依旧简单——阅读、运动、做家务。上影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咏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活 得简单 ...
《酱园弄》:对女性主义的一次精明嘲弄
虎嗅· 2025-06-23 09:26
电影《酱园弄》的核心观点 - 该片被宣传为女性主义电影,但实际内容与女性主义表达存在显著偏差,更多是借女性符号包装的政治剧情片/商业片 [1][2] - 导演陈可辛通过三位女性角色的互动设计,试图制造女性主义高光时刻,但角色塑造流于表面,沦为象征性符号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3][4] - 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处理存在符号化投射问题,包括去性化表达、断裂的命运安排以及隐含的价值判断,削弱了女性主义内核 [4][5] 角色塑造分析 - 赵丽颖饰演的西林角色被简化为口号式工具人,缺乏原著中苏青原型的复杂背景和情感动机 [4] - 杨幂饰演的王许梅作为原创角色,其命运安排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断裂感,最终结局隐含对"妖女"的负面价值判断 [5] - 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虽相对合理,但仍难逃男性凝视的框架设计,与女性主义的自主表达存在本质冲突 [6][7] 导演创作意图 - 影片选择民国女性绝境作为背景,延续了中国男性导演对女性主义的惯性叙事框架,未能体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天然属性 [7] - 原著《翻案》的政治时局元素在电影中得到保留,但女性表达在新旧婚姻法对比的结尾处理中彻底失焦 [8] - 导演陈可辛通过类型片手法在政治、玄学等维度完成较好,但刻意选择女性主义作为宣传焦点存在商业意图的移花接木 [9]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作为继冯小刚《向阳花》后第二部以女性为卖点的大导作品,该片在商业上采用流量明星阵容强化市场吸引力 [1][9] - 与同期国际女性题材作品(如《出走的决心》)相比,该片缺乏对女性主义日常实践的真实呈现 [7] - 影片引发的争议显示观众对"伪女性主义"营销手法的警惕性提升,可能影响同类题材后续市场接受度 [9]
还没看就打负分,凭什么这样对贾玲?
虎嗅· 2025-06-05 15:59
电影行业趋势 - 贾玲新作《转念花开》聚焦反传销题材,拍摄进度已完成近50%,主演包括张小斐和杨紫[2] - 电影行业营销策略从传统亲情主题转向更具社会争议性的现实题材[1][4] - 犯罪片与女性视角结合成为新趋势,类似《孤注一掷》《大风杀》等作品已形成市场铺垫[39] 电影营销现象 - 《热辣滚烫》通过"暴瘦100斤"短视频营销获得10w+点赞,但实际影片内容与营销焦点存在割裂[8][17] - 行业出现过度营销倾向,售票平台首页实时票房榜强化了电影市场竞争氛围[14] - 营销内容失控导致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失衡,典型案例包括《消失的她》映后冲突视频刷屏[16][19] 导演转型分析 - 贾玲从喜剧演员转型导演面临身份认知挑战,观众对其"严肃导演"形象适应需要过程[20][31] - 前两部作品《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虽获票房成功,但被批评配角工具化、社会背景单薄[32][35] - 新作《转念花开》将尝试更深入的社会议题探讨,采用女性群像叙事展现传销受害者故事[38] 内容创作方向 - 现实题材影片需加强社会症结剖析,避免人物故事与社会环境脱节[36] - 女性创作者在犯罪片领域提供新视角,"全男班"主导局面正在被打破[40] - 行业呼吁回归内容本位,减少流量明星和爆款话题对注意力的挤压[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