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icon
搜索文档
多点开花、添薪蓄力!电影市场持续“沸腾” 从“新”出发中国故事扬帆出海
央视网· 2025-09-01 16:04
随后的清明档、五一档持续以丰富的影片供给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沸腾"添薪蓄力。 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 91.2%。 央视网消息: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31日13时53分,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总票房392.3亿 元、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2024年。 202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走热,电影市场供给丰富。2025年上映的影片类型丰富,涵盖了历史、动画、喜剧、动作等多种类型,多元化 题材满足不同消费者观影需求。其中,国产片表现尤为亮眼,无论是票房占比还是头部影片的数量,国产片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为全年最重要的档期之一,2025年春节档开局火热,影片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非常出色,最终取得了 约154.5亿元的票房。《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不同类型影片也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上半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共25部,其中,国产影片16部。 作为全年周期最长的电影档期,2025年暑期档共有1 ...
2025中国电影总票房(含海外)破400亿元
央视网· 2025-09-01 00:10
电影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票房超过7.7亿元人民币 创下多年新高 [1] 档期与影片表现 - 2025年春节档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达154.5亿元 [3] - 《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不同类型影片取得不错票房成绩 [3] - 上半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 其中国产影片占16部 [4] - 暑期档160余部影片上映 《南京照相馆》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4] -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4] 海外市场拓展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突破154.4亿元 海外票房超4亿元 [8] - 该片获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等荣誉 [8]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海外发行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在北美、欧洲等地区上映 [9] - 《南京照相馆》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热映 传递正确二战史观 [9] 产业联动效应 - "电影+"联动举措带动文旅融合发展 [5] - 国家电影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推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举措 [7] - "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多点开花 电影票根带来消费链式反应 [7]
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持续飙红!上半年25部影片票房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31 22:34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8月31日13时53分 2025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含海外)[1] - 国内市场总票房达392.3亿元 观影人次超9.09亿 均超去年同期[1] - 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7] 国产片市场主导地位 - 国产片在票房占比和头部影片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3] - 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7] - 上半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 其中国产影片占16部[7] 重要档期表现 - 春节档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约154.5亿元票房[5] - 《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影片取得不错成绩[5] - 暑期档160余部影片上映 总票房已超2024年同期[9] - 《南京照相馆》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9] 产业联动效应 - "电影+文旅"联动带动消费链式反应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11] - "电影+零售"跨界联动成为新增长点 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13] - 清明档、五一档持续以丰富供给为市场添薪蓄力[5]
票房,破110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3:31
行业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至8月)电影总票房突破110亿人民币[1] - 2025年度电影总票房超383亿人民币[3]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位列暑期档票房前三名[1] 重点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破27亿 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3] - 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3]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2.5亿 位列年度票房榜前四[4] - 该片超过《寻梦环游记》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第八名[4] - 《捕风追影》上映一周票房超5.5亿 延续暑期档热度[6] - 影片重现经典"家具城动作风格" 带观众重返警匪动作片黄金时代[4] 影片特色与创新 - 《浪浪山小妖怪》将传统IP进行全新演绎 呈现中国风画卷[3] - 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将于9月5日全国上映[4] 新片上映计划 - 8月29日上映《有朵云像你》《7天》[6] - 9月3日上映《营救飞虎》[6] - 9月5日上映挪威影片《爱的暂停键》[6] - 9月13日上映《轻于鸿毛》[6] - 9月18日上映《731》[6]
《浪浪山小妖怪》进入2025年票房榜前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4:15
人民财讯8月24日电,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2.39亿元,超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票房成绩,进入2025年票房榜前四。 ...
为什么韩国能“影视立国”,中国却盛产烂片?
虎嗅· 2025-08-18 18:40
中国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优质影视作品通过草根气质和共同奋斗的情感逻辑构建英雄形象 与欧美个人主义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1][2] - 代表作品包括《士兵突击》《山海情》《山花烂漫时》等 这些作品呈现低开高走的主场情绪和中国革命逻辑的情节链构造 [2][5] - 中国式英雄人物注重自我超越和集体理念 而非个人欲望的满足 这种特质在当前影视环境中显得珍贵 [1][4][5] 影视作品艺术特征 - 中国影视继承章回小说叙事传统 采用踏踏实实一章一回的叙事方式 对观众具有特殊亲和力 [6] - 视觉特征强调草根形象 精神特征突出共同奋斗 形成独特的中国气场 [2] - 幸福场景普遍通过万家灯火和饭桌抒情来实现共情 如《山花烂漫时》中的小摊滑肉场景 [10][11][12] 产业机制与资本作用 - 资本在影视产业具有双重性 既可催生妖魔鬼怪 也能推动如《哪吒》《流浪地球》等优秀作品 [20][21] - 流量模式重构影视行业测评标准 带来去中心化和茧房化并存的局面 [21] - 互联网资本全面改写影视业的生产和传播模式 流量成为新的驱动货币 [2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中多被情趣化消费 如古装剧将传统礼仪转化为情趣障碍 [23][24] - 需要建立真正的文化共同体 包括共同体感、情感和责任感 而非简单文化引用 [25] - 二创文本如表情包、弹幕和鬼畜改编孕育着新文艺的全新可能 [25] 国际比较与战略 - 韩国通过影像体制实现文化输出 韩剧流行带动欧洲年轻人学习韩语 [13] - 韩国政府与影视产业建立良性双赢关系 如《寄生虫》成功后政府拨款改善相关家庭生活条件 [14] - 中国需要借鉴韩国经验 将影像体制提升到国家战略工程高度 [13] 创作环境与人才培养 - 当前优秀作品产出呈现偶然性 传统生产机制未能保障持续输出 [13] - 非科班导演如饺子通过海量阅片和学习获得成功 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日益模糊 [17][18] - 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编导 大众文艺已彻底告别传统特权性 [18] 观众与创作者关系 - 亟需建立创作者与观众间的"协商解码"关系 而非当前的不信任状态 [15][16] - 韩剧成功在于建立了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的最佳协商关系 [15] - 二创视频可视为一种协商文本 有助于扩展创作者和观众的共鸣地带 [16] 价值观构建路径 - 优秀作品通过希望属性让观众产生有限能动性的自我期许 如《漫长的季节》提示"向前走别回头" [6][7] - 中国式希望表达新中国成立时刻的可能性势能 与欧美"希望杀死人"机制形成对比 [7] - 价值观塑造需要从烟火中来到烟火中去的润物细无声过程 而非口号式垂直灌输 [9][12]
电影片头这串字,为何越来越长?
36氪· 2025-08-18 11:33
电影出品方数量增长趋势 - 票房过亿国产片片均联合出品公司数量从2012年3.8家增至2023年11.9家 [1] - 2024年票房2亿元以上国产电影平均每部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总数达16.2家 [1] - 2025年春节档《封神第二部》出品方7家、联合出品方20家 [1] - 2025年暑期档《长安的荔枝》出品方11家、联合出品方23家 [1] - 2024年33部票房2亿以上国产电影合计出品方231家、联合出品方305家 [2] 出品方角色与分工 - 核心出品方需深度参与创作制作,通常为名单前两位 [2] - 第三位出品方可能提供关键资源协调支持 [2] - 联合出品方主要提供资金支持,多为财务投资性质 [2] - 联合出品方在创作和发行上实际贡献有限 [2] 联合出品方增多的驱动因素 - 电影制作成本高昂需多渠道筹资分担风险 [3] - 风险分担可摊薄单个投资方风险 [3] - 片方通过权益转让适度溢价降低实际资金成本 [3] - 行业缺乏成熟评估标准促使抱团投资 [3] - 院线公司以排片承诺换取投资份额 [4] - 宣发渠道资源置换形成利益捆绑 [4] 出品方类型分析 - 传统电影公司如中影、博纳影业 [6] - 互联网影业公司如大麦娱乐、爱奇艺影业 [6] - 票务平台相关企业如淘票票、猫眼 [6] - 艺人经纪公司、影视音乐公司等 [6] - 互联网主体在总票房贡献占比达90% [6] - 国有主体出品次数少但票房贡献显著 [6] 典型案例分析 - 《熊出没·重启未来》出品方7家含华强方特动漫和猫眼微影 [7] - 《长安的荔枝》联合出品方含万达影视、腾讯企鹅影视等23家 [7] - 《逆行人生》联合出品方24家含淘票票、冬曦音乐等 [7] - "猫眼系"累计出品203部影片总票房951.87亿元 [9] - 淘票票累计参与出品107部总票房504.61亿元 [9] - 微博参与118部电影联合出品总票房768.35亿元 [9] 行业合作模式 -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联合出品形成资源互补 [10] - 主流分账模式为固定比例分账(制片方43%、院线57%) [10] - 分账比例根据市场预期等因素动态调整 [10]
北京文化收入增长与利润背离之谜
新浪财经· 2025-08-08 07:2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幅1944.24%,创历史性增长纪录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10.2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滑576.57% [1] - 毛利率跌至-126.14%,同比下滑207.78个百分点,电影分部毛利率低至-172.42%,同比下滑252.52个百分点 [4] 收入来源分析 - 营收激增主要源于电影业务贡献,特别是主控项目《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票房分账收入 [2] - 《封神第二部》累计票房12.38亿元,位列春节档第三名,但低于市场预期 [2] - 片方分账比例为38.57%,分得4.25亿元票房收入,但北京文化电影业务收入仅为1.15亿元,显示其持有投资份额仅占比27% [6][7] 成本结构问题 - 营业成本同比暴涨250.8倍至3.5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5084.52%,远超收入增速 [4] - 成本增速达到收入增速的近13倍,直接吞噬收入增长带来的潜在利润 [4] - 高投入制作模式导致特效成本、演员片酬及宣发费用居高不下 [4] 行业竞争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下154亿元的国产影史票房新纪录,《唐探1900》收获36亿元票房 [2] - 《封神第二部》排片量从初期2成降至不足1成,而《哪吒之魔童闹海》排片量升至5成 [4] - 全球票房1.76亿美元,其中内地票房1.69亿美元,马来西亚票房203.6万美元,北美票房173.9万美元 [5] 公司结构性缺陷 - 单一片源依赖症,业绩高度依赖《封神》等单一大片,缺乏多元收入结构与风险对冲机制 [10] - 商业模式缺陷,现金流造血功能衰竭,缺乏剧集分账、艺人经纪等稳定现金流业务 [10] - 流动性危机显现,流动比率0.77,面临短期偿债压力 [10] 市场预期与股价表现 - 股价单周涨幅接近25%,与基本面呈现显著背离 [11] - 市场预期聚焦于系列电影长尾价值、项目储备短期催化、IP价值重估三大核心维度 [11] - 项目储备包括《南京照相馆》《东极岛》《愤怒的老虎》《年会不能停2》《火星计划》等 [11] 未来挑战与转型 - 2025年下半年面临生死时速的转型窗口,短期看《东极岛》及暑期档表现将决定全年业绩底部 [12] - 长期需通过剧集分账、艺人经纪、影视文旅融合等抗周期现金流业务,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12] - 若无法解决"营收虚增、实质亏损"特征,可能滑向退市深渊 [12]
上半年票房同比增23%!它贡献一半→
第一财经· 2025-07-13 15:50
中国电影市场2025年上半年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增长16.89%,为2020年以来最佳半年表现 [1][2]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票房过亿元影片25部(国产16部,外国9部)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大盘52.8%,创单片贡献纪录 [1][3] 市场结构特征 - 票房前五名均为春节档影片,国漫动画与犯罪题材表现突出 [3] - 西南、华中、华南地区票房同比增长显著,三四线城市贡献度创新高 [3] - 6月单月票房19.06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低,显示淡季市场疲软 [4] 国产片崛起趋势 - 国产片主导地位持续强化:2024年国产片票房334.39亿元(占比78.68%),产量873部(故事片612部) [6] - 政策层面减少美国影片进口,转向多元化引进策略,支持本土内容孵化 [6] - 国产动画电影成为重要增长点,暑期档将集中上映《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 [6][7] 行业未来展望 - 暑期档被视为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集体检阅窗口 [7] - 市场需更多大体量影片突破淡季瓶颈,维持全年增长动能 [4]
半年盘点|上半年票房同比增长23%:《哪吒2》贡献一半,国产片票房占比超91%
第一财经· 2025-07-12 21:52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增长16.89%,为2020年以来表现最佳的半年[1][3][4]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91.2%,票房过亿元影片共25部,其中国产影片16部,外国影片9部[3][4] -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领跑,占大盘52.8%,成为上半年市场顶梁柱[1][3][4] - 票房前五名均为春节档影片,包括《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3][4] 国产电影崛起趋势 -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国产影片票房334.39亿元,占比78.68%,2024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55部[5] - 国产动画电影表现突出,2025年暑期档将迎来《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等多部作品[5][6] - 政策层面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转向引进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支持本土内容孵化[5] 区域市场与类型表现 - 西南、华中、华南地区票房同比增长更突出,三四线城市票房贡献度创历史新高[4] - 国漫动画和犯罪题材影片在上半年表现相对突出[4] 市场潜在挑战 - 6月单月票房仅19.06亿元,为近五年最低,显示春节档后市场热度不足[1][4] - 行业需要更多大体量影片提升档期观影热度,打破淡季低迷局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