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哪吒2》
icon
搜索文档
光线传媒(300251):利润符合我们预期 内容与IP运营并进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43
事件: 光线传媒于10 月29 日公告2025 年三季报:2025Q3 公司营收3.74 亿元(YOY+247.5%),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2024Q3 为-0.12 亿元)。 投资要点: 2025Q3 利润符合我们预期。 真人、动画电影储备将陆续释放,内容和IP 运营并进。 (1)真人电影:2025Q3 公司上映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东极岛》等(2024Q3 仅《从21 世纪安 全撤离》),后续储备有真人电影有《"小"人物》《她的小梨涡》等以及法条系列电影《第17条》《第 12 条》等。 (2)动画电影:《哪吒2》于8 月2 日上线多家流媒体平台,推测收入计入到2025Q3。国庆档参投动画 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后续储备类型多元,包括《去你的岛》《罗刹海市》《大鱼海棠2》《相 思》《朔风》《外婆,我的耳朵里有条鱼》《涿鹿》等,预计将陆续释放。 (3)电视剧:《山河枕》于10 月30 日播出,推进《春日宴》的前期开发工作。2025Q1-Q3,艺人经纪 及内容相关业务收入利润持续增长,毛利同比增长超120%。IP 运营方面,第一款3A 游戏预计3年左右 时间推出。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
江苏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⑤“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
新华日报· 2025-10-18 07:15
文化赋能经济的战略地位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研究苏杭等地文化与经济走在前列的关系,指示研究人文经济学 [1] - 江苏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化文化,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1] -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指出江苏长期领先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和文化的因素 [2] 江苏的经济与文化基础 - 江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为文化赋能提供历史根基 [2] - 江苏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唯一所有设区市都跻身百强市的省份,并拥有五座万亿城市 [2] - 2024年上半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消费 -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上半年接待游客量达1506.4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3% [3] - 名城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苏州通过古城保护吸引更多人财物技 [3] - 上海成为镇江近3年省外游客人数最多的客源地和市外项目来源最多的城市 [4] - 2024年江苏全省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总数约1.4亿,保持全国第一 [5] 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案例 - 南京通过"宁聚计划"每年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就业创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5] - "苏超"常规赛前12轮比赛接待外地游客1075.66万人次,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106.74亿元,95.9%的观众产生了门票外消费 [7] - 苏产剧《北上》热播期间,主要取景地昆山巴城客流量飙升10倍 [8] - 昆山形成千亿级咖啡产业集群,云南咖啡联合交易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形成云端种植加昆山交易的跨区域合作模式 [9] 文化科技企业与新质生产力 - 江苏文化科技企业参与百亿级票房电影《哪吒2》和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制作 [9] - 原力数字科技完成《哪吒2》锁链特效等镜头的全流程制作,成为全国动画领域唯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的企业 [9] - 江苏卓易文化通过首创紫砂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体系,打造紫砂电商平台和紫砂元宇宙产业平台 [9] 大型活动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 常州2023年至今累计举办大型演出活动68场次,吸引乐迷超190万人次,累计拉动综合消费超100亿元,观演人群中30岁以下观众占比近80%,跨省乐迷超50% [11] - 沭阳花木产业集聚淘宝京东60%的花木类卖家,年产值冲刺400亿元,产业七成销售额涌向家庭园艺,实现从卖产品升级为卖场景、卖风景、卖服务 [12] - 花旅融合吸引当地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推动美丽经济从富民走向润心 [12] 实体经济与人文底蕴结合 - 南通博物苑作为张謇企业家学院教学点,2022年以来累计接待企业家近13万人次,张謇实业救国的实践传承使实体经济成为江苏的看家本领 [13] - 投资者通过参观直观感受地方发展底蕴与诚意,极大增强合作意愿 [13]
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 2025-10-09 23:04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 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徐壮、白瀛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部署。202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 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 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立足新阶段,阔步新征程,我们要 深入学习实践 习近平 文化思想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 文化强国,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赋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要求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东方大国创造着 强大的物质文明,同样也创造着引领时代的精神文明。 "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全国 ...
国庆档正式打响,2025国庆首日电影票房破3亿!【附电影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02 11:10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1日16时05分,2025年国庆档档期票房破3亿,《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 说家2》《731》分列前三位。 25年国庆档 票房 l � � IF 央视 新闻 自9月30日起,十几部新片将接踵登陆院线, 一年一度的电影国庆档"激战"就此正式打响。今年的国庆档可 谓亮点纷呈,不仅上映影片数量可观,更在影片类型的丰富度以及制作水准上实现了显著提升。战争史诗 片、奇幻动作片、适合全家一同观看的合家欢喜剧以及动画电影等多种类型的影片齐聚一堂,能够满足从儿 童到老年等全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需求。 从近几年的数据情况分析,在2019 - 2023年期间,国产新电影上映数量在国内电影市场中的占比呈现出波动 式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2021年该比例成功突破80%大关,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4.71%, 相较于2022年还增长了0.96个百分点。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进口新电影上映数量的占比则处于波动下降状态,从2019年的22.50%一路下滑至2023 年的15.29%。由此可见,国产电影正逐步收获国内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在国内电影市场中已然占据主导地 位。 中国电 ...
《阿凡达3》,将冲击全球30亿美元
虎嗅· 2025-09-29 14:58
电影市场现状与年度目标 - 现象级爆款《731》票房未达市场至少20亿人民币的预期,国庆档预售低迷亦缺乏亮点 [1] - 预计9月结束后全年总票房将达420亿人民币左右,第四季度需冲击80亿票房才能力保年度500亿大关 [2] - 市场计划通过国庆档“片海战术”、压舱石《阿凡达3》及第四季度其他项目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2] 《阿凡达3》的全球市场定位与预期 - 《阿凡达3》定于今年12月登陆内地市场,被视为年度压舱石的超级巨无霸项目 [1][2] - 该片有望挑战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自己保持的票房纪录,全球市场票房目标冲击30亿美元大关 [2][4] - 《阿凡达》系列前作成绩显赫:首部全球票房29.2亿美元(含重映),第二部全球票房23.2亿美元位列历史第三 [3] - 卡梅隆导演的作品在历史票房TOP4中占据三席,显示出其独一档的票房统治力 [3] 《阿凡达》系列的历史影响与开创性 - 2009年《阿凡达》打破了《泰坦尼克号》保持12年的票房纪录,其开创性意义激发了3D、IMAX等概念的发展 [3][5] - 2022年《阿凡达2》在后疫情时期取得巨大成功,是全球影史第三高票房电影 [3] - 系列新作《阿凡达3》被描述为拥有较前作更庞大的场面、更宏大的世界观和更具普世的情感输出,被誉为系列最佳 [3] 卡梅隆作品在中国市场的历史表现 - 1995年《真实的谎言》作为首部分账片,使中国电影市场进入1亿人民币票房时代 [5] - 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轰下3.6亿人民币票房,占年度总票房四成 [5] - 2010年《阿凡达》将中国市场的票房纪录提升了3倍,推动中国电影进入10亿+时代,并加速了3D和IMAX影厅建设 [5] - 2022年《阿凡达2》在中国取得17亿人民币票房,是后疫情时期的现象级爆款,也是2019年以来票房最高的好莱坞大片 [5] 《阿凡达3》在中国市场的预期与挑战 - 在当前好莱坞电影破5亿人民币即被视为爆款的环境下,《阿凡达3》被认为至少拥有10亿+的量级 [6] - 影片片长超过200分钟(约3个半小时),可能在排片和观影上形成一定门槛 [6] - 基于历史经验(如《指环王》系列),长片时并未阻碍类似史诗级电影的成功 [6] - 市场对大片存在过度依赖,二八分化效应凸显底层观众对大片的需求,这为《阿凡达3》成为现象级作品提供了基础 [6]
世界设计之都|数智如何驱动文化创新?
新浪财经· 2025-09-28 23:46
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聚焦数智技术驱动文化创新与设计实践 探讨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科技与艺术融合 - 科学与艺术的硬软实力融合是构建创新文化的关键 能推动城市硬软实力双提升 [3] - 提出加强人才交流融合 提升全民科学艺术素养 支持跨界科创产业三大宗旨 [3] 数字艺术与国潮崛起 - GGAC平台数字艺术大赛国风作品占比从2018年36%提升至2023年82% 国风多样性从22%增长至近60% [5] - 2024年《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2500万份 2025年《哪吒2》票房超过150亿元 印证中国数字艺术具备国际竞争力 [5] 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应用 - 纹样是文化记忆载体 未来应通过数字技术将亚洲纹样数据库化 推动中日韩等国在纹样研究领域合作 [7] - 数字设计核心是为谁的文化而设计 应赋能社区自主表达 提出与社区共同创造 推动跨文化对话 培养有道德的设计师三大原则 [7] 跨学科设计与创新 - 设计从诞生起就是交叉学科 设计创新必须对接国家需求与民生痛点才能激活新质生产力 [8] -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汇聚多领域人才 聚焦无障碍设计 嗅觉计算 智慧人居等方向 [8] 高端装备数智孪生技术 - 数智孪生技术融合AI分析能力与数字孪生优势 为高端装备质量控制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12] - 该技术应用于大飞机装配过程质量偏差控制 航天器数智孪生智能伴飞系统 以及深海设备运行声音分析 [12] 产业生态建设 - 上海市设计创新中心揭牌 标志着设计创新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 [12] - 签署中国民间文化数字化战略台州计划 聚焦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路径 成立创意中国设计联盟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 [12]
文化·视点丨“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网· 2025-09-26 19:44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以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1] - 国务院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国家电影局与商务部联合推动电影业和餐饮业深度融合发展 [2] - 国家电影局等部门启动"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以发挥电影对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4] 行业融合与创新模式 - 电影与图书、文创、美食等多元业态跨界联动,推动消费场景和服务体验推陈出新 [3] - 影院通过开展线下活动,为观众提供全流程互动、全空间体验服务,例如上影影城美罗城店打造动漫主题影院,自6月揭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1] - 电影深度链接线下业态,激发消费内生动能,助推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3] 具体案例与市场表现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衍生沉浸式XR体验项目在全国超60家商业综合体推出,延伸电影消费场景并延长电影IP生命力 [3] - 《罗小黑战记2》团队在北京朝阳公园打造快闪店,10天内客流量超15万人次 [3] - 电影《长安的荔枝》与多家品牌联名合作,多款荔枝饮品热销 [3] 文旅融合趋势 - "跟着电影去旅游"成为文化新风尚,《哪吒2》带火天津哪吒小镇等多个旅游目的地,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带动游客走进上海影视乐园 [4] - 影旅融合推动电影观众向旅游游客转变,扩大消费半径,需将短期流量通过延长消费链条转化为长期留量 [4] - 各地文旅部门通过发布观影消费券、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推动影旅融合,发展票根经济 [4]
管涛:宏观经济形势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9-24 19:45
经济形势与内需分析 -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三大亮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实际GDP累计同比达5.3%,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科技与消费领域新成果频现;政府对潜在冲击有预判和预案,政策应对获得社会肯定[2] - 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外需韧性,外需对实际GDP同比的贡献较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而消费与投资的拉动分别回落0.3和0.4个百分点[3] - 三季度以来形势发生变化,对美出口持续下滑,4月至8月同比降幅在10%至30%以上,对美顺差收缩,但整体出口仍实现正增长,贸易顺差同比扩大,预计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强度将减弱[3] - 下半年增长动能将主要取决于内需能否顺利接棒,8月投资、消费与外需三大需求同步放缓,经济上行压力显著,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疲软,根源是居民收入增长乏力[4] - 居民部门处于去杠杆阶段,社科院口径杠杆率自2024年一季度高点至今年二季度累计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清算银行口径截至去年四季度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对通过加杠杆撬动消费的传统路径构成挑战[4] 居民部门行为与政策含义 - 居民部门杠杆率回落由多重因素导致:疫情冲击导致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削弱消费者信心;存量财富效应通过房价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抑制新增借贷需求[5] - 政策含义包括: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发挥财政政策支持作用,在居民部门去杠杆背景下,中央政府可考虑加杠杆,扩大财政支出方向应由传统基建转向“投资于人”[7] - 需加强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态监测,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确保政策先于市场曲线出台,在风险初现苗头时即可见工具箱内容[7] - 需在市场化、法治化基础上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巩固市场再通胀预期,当前中国经济核心矛盾集中于需求侧,供给侧政策空间收窄,前八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前六个月回落2.4个百分点,凸显需求侧发力的必要性[9] - 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谨慎出台限制消费的政策,加强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避免非经济政策层层加码抵消刺激效果[9] 人民币汇率表现与分析 - 本轮美国极限关税施压下人民币汇率表现迥异于特朗普首个任期,5月起出现补涨行情,截至9月19日,中间价累计升值约1%,境内外交易价格升幅达2%-3%[10] - 人民币逆势走强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美元因“特朗普交易”逆转为“特朗普衰退预期”而大幅贬值;中国经济复苏和科创前景改善;中美由经贸对抗进入磋商对话模式改善市场情绪[1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7月底发布的《对外部门评估报告》认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略强于基本面隐含的合理水平,属“略有高估”[12] - 2025年迄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回落约6%-7%,观察BIS定基指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基期累计上涨逾60%,美元仅上涨20%左右,两者差距约40个百分点,人民币难言系统性低估[12] - 市场层面显示,6-8月跨境人民币连续三个月合计净流出达数百亿美元,实际外汇供求缺口并不大,境内交易价相对于中性价格偏离也未显示很强的升贬之意[13] 人民币汇率前景与影响因素 -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好因素包括:美联储恢复降息可能使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特朗普对美元信用的伤害可能持续;中美经贸磋商若达成第二阶段协议将形成提振;中国对外部经贸遏压有预判和预案且科技创新焕发活力[13] - 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包括:美联储降息节奏和力度存在不确定性;中美经贸磋商未来可能存在变数;关税冲击下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内需能否接替外需存在不确定性;美国高法对关税政策合法性的判决结果不明[14] - 综合判断,人民币汇率没有明显偏离均衡汇率水平,当前影响汇率升贬值的因素同时存在,鉴于内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或更加明显[16]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41
服务贸易增长与结构优化 - 2022年至202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2.9%、10%和14.4%,显著高于同期货物贸易总额7.6%、0.2%和5.0%的增速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从2019年的34.68%提升至2024年的38.5%,最高曾达44.5% [1] - 服务贸易成本下降,数字可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提升 [1] 服务贸易推动新发展格局 - 服务贸易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四种形式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 [2] - 服务外包发挥“离岸转在岸”效应,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 [2] - 在开放市场竞争中成熟的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本地市场效应”产生出口竞争力 [2]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 - 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从2018年1.0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71万亿元 [3] - 跨境电商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从3.46%增长至6.2% [3] - 跨境电商平台出海本质属于服务出口,是服务模式带动货物贸易出口的典型案例 [3] 服务贸易新优势与产业升级 - 国内巨大市场规模和数字技术渗透共同提升均衡分工水平,降低产业综合成本 [4] - 数字平台作为分工细化执行者,将国内分工优势传递至全球 [4] - 优质制造企业可从产品制造商发展为综合服务提供商,提升综合附加值 [4] 服务贸易与文化传播 - 以“入境游”为代表的旅行服务贸易出口产生文旅融合与媒体传播的互促放大效应 [5] - 《哪吒2》海外票房超5500万美元,有望最终超过1亿美元 [5] - 中国网络文学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近5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网络微短剧、国产自研游戏、潮玩品牌等作为文化服务出口影响全球 [5]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驱动因素 - 应稳步扩大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压缩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6] - 有序推进跨境投融资管理改革,提升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 [6] - 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创新服务供给,驱动服务贸易生产要素网络化共享和集约化整合 [6] - 加快发展数字服务贸易,推动数字技术与金融、运输、旅游等多行业有机融合 [6]
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投资界· 2025-09-20 21: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网易数读 ,作者网易数读 网易数读 . 网易旗下栏目,用数据说话。 上座率就像过山车。 作者 | 萝卜切片 来源 I 网易数读 (ID:datablog163) 如今,花几十块钱走进电影院,得到的不光是电影,还会附赠一场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灯光才灭,沉浸式观影感还没来,零食袋的窸窣声、邻座对剧情的议论声、突兀的手机 亮光就先让人出了戏。 真 正 上 演 的 电 影 , 也 常 让 人 怀 疑 在 开 玩 笑 : 现 实 题 材 片 , 让 人 怀 疑 编 剧 没 吃 过 五 谷 杂 粮;喜剧片的笑点,全透支在预告片里了;更别提爱情片,尴尬到让人抠出三室一厅。 即便是被誉为十年来口碑最佳的 2 0 25 年暑期档,也没能完全拉回被糟糕体验劝退的观 众,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预测数据一再下调。 电影院在扩张,可观众在锐减 2 0 25 年,杀疯了的红黄蓝外卖大战,漫天撒券,疯狂补贴,把羊毛送上门给人薅。有人 说 00 后终于赶上一波时代红利。但其实,砸钱换市场这套打法,电影行业早在十年前 就玩过。 把时间倒退回 2014 年,猫眼、淘票票入局,用票补把电影票价打到个位数。最夸张的 时候,《变形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