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出海
搜索文档
国产电影海外票房破10亿元 “中国故事”走向全球
证券时报· 2025-10-31 06:09
出海规模与趋势 - 今年以来中国票房排名前10的国产电影中有9部实现了海外上映,票房前20名的电影中有15部实现了海外上映 [1] - 截至目前今年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总计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1] - 出海正逐步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截至目前今年中国电影出海票房已超过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 [3] 代表性公司及影片表现 - 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第二部》海外票房已超过800万美元,其中在马来西亚市场取得超过200万美元票房 [3] - 光线传媒出品的《哪吒2》海外票房超过6900万美元,其中北美市场票房接近2600万美元,已在43个国家及地区上映,其中15个国家及地区破票房纪录 [3] - 《封神第二部》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放映,并持续推进至泰国、马来西亚、加纳、尼日利亚等市场 [2] 出海成功驱动因素 - 内容叙事上剥离传统神话外衣,聚焦亲情、友情等普世命题以减小“文化折扣” [4] - 制作技术上实现创新,如《哪吒2》研发“动态水墨渲染引擎”,《深海》团队首创“粒子水墨”技术 [4][5] - 采用“海外直发”模式,与国际化发行公司合作,实行“在地化”宣发推广以实现精准触达 [5] - 具体措施包括为《封神第二部》进行15余种语言版本的翻译,并选择当地最适合的发行团队根据当地观影习惯制定发行策略 [6] 产业意义与未来机遇 - 出海为国内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相比好莱坞电影海外市场份额还有巨大上升空间 [8] - 出海影片题材类型更加多元,覆盖神话、科幻、历史、现实等多种题材,改变了以往武侠功夫片为主的局面 [8] - 电影“走出去”有助于“引进来”,通过“跟着电影游中国”等活动形成“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8] - 提升电影国际影响力是《“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的目标 [9]
“圈粉”“本土化”“量质提升”……借助关键词透视中国电影出海多点开花劲头足
央视网· 2025-10-22 14:13
海外票房表现 - 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0亿元人民币,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2025年海外上映国家和地区达46个,年度海外票房超百万美元的影片有13部,其中500万美元以上7部、1000万美元以上2部、5000万美元以上1部 [2] - 《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票房达6900万美元,为近年来海外票房最高国产电影,其总票房超159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动画影史和2025年度全球票房冠军 [4] 影片类型与市场反响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持续吸引海外观众,后者海外票房达800万美元 [4] - 抗战题材影片如《南京照相馆》在11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超500万美元,与《东极岛》等片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6] - 《捕风追影》《误判》《唐探1900》等影片突破单一类型片限制,在海外取得不错票房成绩 [8] 发行策略与市场拓展 - 多部电影采用“同步上映”策略,如2025年春节档影片迅速锁定北美和东南亚院线资源实现准同步上映,《731》在北美130余家影院同步上映 [15] - 同步上映策略显示内容国际化表达的自信和全球宣发机制的完善,创作初期即需规划海外上映时间表 [16][18] - 通过境外展映形式传播文化,2025年1-9月在3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31个中国电影节展,如“哪吒走进联合国”活动 [10] 本土化营销与IP建设 - 采用本土化宣推方式加深海外观众对IP的认可,如《唐探1900》使用本地化海报与线下路演,《哪吒2》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并发布幕后花絮 [21] - 本土化适配引发海外粉丝关注,从而拉动影院排片,形成针对性海外发行策略和系列化发行节奏 [23] - 与海外华人社群合作开展活动,如《731》的“真相接力”以吸引年轻观众 [21] 产业支撑与技术进步 - 电影产业工业化革新和技术升级助力出海,如虚拟制片技术可实现场景数字孪生,比传统制作降低30%成本消耗 [32][33] - 虚拟制片技术自主设计研发并已出海6年,通过邀请好莱坞专业人士实地使用进行推广 [33] - 多部电影版权被国外购买,如《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闹海》《捕风追影》,成为电影走向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33]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出海影片数量增多及个体票房收益增强,推动海外总盘子持续增长,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 [37] -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目标,政策深化审批改革并鼓励节目出口,拓展海外渠道 [39] - 从业者积极布局,在创作初期即考虑海外市场,制作多语言版本,并探索更多媒介输出方式 [41][43]
10亿元!中国电影如何全球“圈粉”
央视新闻· 2025-10-21 11:42
海外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达1.4亿美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海外上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年度海外票房超百万美元的影片有13部,其中500万美元以上7部,1000万美元以上2部,5000万美元以上1部 [1] - 2025年国产电影票房前20位的影片中有15部实现了海外上映 [4] 代表性影片与成就 -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超159亿元,海外票房6900万美元,创近20年北美华语影片预售和排片纪录,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4] - 《南京照相馆》全球票房超30亿元,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7] - 多类型影片集体出海,如《封神第二部》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唐探1900》以“喜剧+悬疑”风格吸引海外观众 [13] 产业支撑与技术创新 - 电影工业体系成熟,《哪吒之魔童闹海》集结全国超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制作人员,形成全流程矩阵化执行体系 [13] - 技术持续突破,人工智能与影视工业深度融合,青岛东方影都、浙江德清AI虚拟影视基地等新型制作基地涌现 [15] - 国际化传播意识前置,从字幕翻译、镜头语言到叙事节奏均在创作前期充分考量海外观众习惯 [20] 发行策略优化 - 推广“海外直发”模式,部分影片与国际化发行公司合作以拓宽宣发渠道 [18] - 海外与国内上映“时间差”缩短,《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实现准同步上映,《南京照相馆》国内上映后迅速登陆多国市场 [18] 文化传播与服务贸易 - 中国电影成为文化软实力新载体,通过境外展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025年1-9月在30多国举办31个中国电影节(展),展映影片64部次、放映262场次 [22][24] - “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在北美、拉美、欧洲、非洲等地开展,借助国际电影节和旅游交易会宣传取景地,助推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同比增长 [26] - 电影出海带动服务贸易,2025年1-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和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显著 [24]
中国电影出海势头强劲 国际传播效应显著提升
央视网· 2025-10-12 06:18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表现 - 截至8月底,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已超过7.7亿元人民币 [1] - 海外票房表现不断刷新纪录 [1] 国产影片市场动态 - 暑期档和国庆档多部影片在海外市场热映 [1] - 国产影片在全球市场构建起更立体的中国影像叙事 [1]
《哪吒2》海外票房将突破1亿美元
快讯· 2025-06-16 09:52
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 -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透露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票房将超1亿美元 [1] - 该成绩预计成为近20年来中国电影海外票房的最高纪录 [1] 光线传媒业务动态 - 公司预计《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海外票房突破1亿美元 [1] - 公司认为中国纯国产电影正迎来重新走向国际市场的新机会 [1] 中国电影行业趋势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海外表现标志着中国电影出海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该案例可能推动更多国产电影尝试国际化发行 [1]
从放大声量到深耕海外 中国电影精准落地
北京商报· 2025-05-25 22:33
中国电影出海票房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达158亿元,海外票房3.94亿元,位列全球影史榜第五位 [1] - 同期4部中国大片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映,开创全球同步上映新局面 [1] - 《哪吒2》北美770多间影院同步上映,预售票房和排片量创近20年华语影片纪录 [3] -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泰国首日票房164万泰铢,刷新华语电影当地开画纪录 [7] - 《孤注一掷》马来西亚超前点映4天票房501万令吉,观影人次25.3万 [7] 海外宣发策略创新 - 通过TikTok发布剧情剪辑视频,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提升国际曝光度 [3] - 调整宣发物料适应不同语种和文化背景,采用本地宣传渠道和明星造势 [3] - 社媒平台如小红书、TikTok定制话题互动,针对年轻人群体撕开市场缺口 [4] - 《唐探1900》北美213间影院、澳新93间影院排片,创华语影片海外发行纪录 [10] 区域化市场适配 - 东南亚市场通过明星效应和社会议题精准破圈,文化接受度高 [7] - 欧洲市场注重艺术与商业平衡,如《草木人间》叙事创新获关注 [7] - 南美市场偏好动作片,需针对智利、阿根廷等国制作不同版本预告片 [12] - 预告片"本地化"剪辑关键,如《封神第一部》剥离东方神话适应海外需求 [12] 合拍片与国际合作 - 《巨齿鲨》系列采用"中国主控+国际资源"模式,首周末全球票房1.42亿美元 [9] - 中外合拍促进电影技术输入,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准 [8] 文化差异与内容调整 - 《泰囧》笑点基于中国语境导致海外观众共鸣不足 [11] - 《流浪地球》通过叙事微调保留本土特色同时吸引全球观众 [12] - 需兼顾本土内核与国际表达,如调整预告片内容适应不同市场 [12]
中外人士在戛纳热议中国影片出海前景与路径
新华网· 2025-05-22 17:58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展 - 第78届戛纳电影节期间举办多场关于中国电影的论坛活动 探讨中国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路径 [1] - 中国电影联合展台携60余家中国电影企业和机构的180部优秀电影作品向国际市场推介 [1] - 法国汉学家评价中国电影产业在类型差异化和质量技术层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为最值得关注和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 [1] 功夫片国际化 - "武传四海"功夫片出海论坛探讨中国功夫片的国际表达与全球机遇 [1] - 法国影评人认为李小龙功夫片的东方精神内核曾向西方展现新电影语言 在AI时代更显珍贵 [1] - 甄子丹强调功夫元素需与人物塑造、本土叙事结合 以人类共通情感突破海外刻板印象 [2] 中外合拍片合作 - 西班牙希望加强与中国电影联合制作以进入庞大中国市场 视中国为文化领域下一个战略目标 [2] - 资深制片人认为中国将成为下一个文化崛起主角 观察到掌握国际电影语言的中国青年正回国发展 [2] - 合拍片面临文化融合和市场接受度挑战 但中国丰富题材等待以新方式带入世界视野 [2] 科幻片与AI技术应用 - 国产科幻艺术电影《狂野时代》角逐戛纳金棕榈奖 中国科幻片出海受关注 [3] - 中国科幻作家借助AI技术独立制作完整科幻短片 跨越语言和媒介界限传递中国声音 [3] - 国际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真正拥抱AI技术 科技力量使中国故事逐渐与世界产生共鸣 [3]
聚焦当下华语电影最具挑战性议题之一,听他们给中国电影“出海”支招
环球时报· 2025-04-29 06:30
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日臻成熟 国际传播渠道持续拓宽 行业迎来走向世界的黄金窗口期 [3] - 需将文化独特性转化为全球吸引力 成为下一阶段行业突破的关键 [3] - 中国电影全球营销主动性显著增强 战略布局折射出对国际市场的信心升级 [1] 区域市场特点与策略 日本市场 - 契合当地审美取向的"生活流叙事"最易引发共鸣 如《雄狮少年》引发新海诚等导演惊叹 [1] - 日方发行需提前6个月排片 中方倾向同步上映服务海外华人群体 [1] - 日本倚重传统媒体宣传 中国形成数字化立体营销体系 [1] - 中日动画界存在"双向滋养"现象 [1] 欧洲市场 - 选片聚焦两类:具有票房潜力的商业大片 能冲击电影节奖项的佳作 [2] - 推行"全周期发行前置"理念 剧本开发阶段引入国际顾问团队进行叙事微调 [2] - 《流浪地球》证明保留本土艺术特色前提下 叙事微调可显著提升全球共鸣度 [2] - 建议建立"平行发行体系"解决中外发行周期错位 项目立项阶段便与海外伙伴协作 [2] 创作与传播方法论 - 保持文化独特性是全球传播法宝 忠于本真叙事能引发世界共鸣 [3] - 精准捕捉人类共通情感(痛苦/爱恋/失落/希望)是连接全球观众的情感密码 [3] - 针对Z世代作品需把握跨文化传播规律 解决代际观念差异造成的认知鸿沟 [3] - 开展"文化转译" 如《哪吒》英译版定制预告片 摄制阶段预留国际版素材 [2]
“出海”浪潮下,北京如何为国际电影搭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4-23 15:03
北京国际电影节发展历程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8日开幕 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 包含数百场活动 [1] -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片长约30分钟 [1] -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公司合拍《风筝》 成为新中国首部中外合作故事片 并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 [1] - 2011年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后更名为北影节)举办 展映近160部国内外影片 正值全球电影业向数字技术转型期 [1] 中国电影出海表现与市场影响 -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中华文化魅力和先进制作技术 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五 [2] - 该片拉动中国电影总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40% [2] - 北影节提出新议题:探讨国际市场对华语电影需求及中国电影市场天花板 [2] 北影节国际化进程 - 第十五届北影节"天坛奖"15部入围作品中12部来自国外 包括主宾国瑞士影片《弗里达的审判》 [3] - 本届评委会由7位国际评委组成 包括华人影人陈冲 [3] - 电影节收到103个国家和地区报送的1794部长片参评"天坛奖" [3] - 放映影院包含具有120年历史的前门大观楼电影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