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荣耀》
搜索文档
东亚困局:容不下「普通人生」
创业邦· 2025-10-27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 东亚三国(日本、韩国、中国)经历了“压缩式现代化”,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结构与保障体系发展滞后,导致个体面临高压力、高内卷等社会问题 [9][11][33] -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集体主义、代际责任与“成家立业”的传统观念,在经济下行期加剧了个体的生存压力与心理失衡 [21][22][24] - 与欧美国家相比,东亚的发展模式呈现“发展优先于保障”的特点,社会福利体系相对薄弱,对生育率下降、青年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政策效果有限 [25][26][28] 压缩式的现代化发展 - 东亚三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日本(1950s-1980s)、韩国(1960s-1990s)、中国(1980s-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1] - 经济“硬件”发展超前于制度“软件”,社会保障与调节机制滞后,例如日本终身雇佣制导致职场僵化,韩国财阀挤压中小企业空间,中国面临高房价与地方债务压力 [11][13] - 劳动保障问题突出:日本2022年超2000人因过劳申请工伤赔偿,韩国2023年青年失业率7.3%、非正式就业占比超33%,中国青年流行“躺平”与“45度人生” [15][16] - 代际期望错位:东亚父母信奉“努力就有回报”,但年轻一代面临晋升缓慢、高房价等问题,“奋斗叙事”崩塌 [19] 儒家文化圈的制度惯性 - 儒家文化强调集体责任与孝道,个体价值高度绑定于“成家立业”,与传统家庭契约形成双重负担 [21][22] - 代际转移支付支撑中产生活(如父母资助购房),但经济下行时系统易崩盘,如首尔房价达家庭年收入17倍 [22][24] - “面子文化”加剧内卷,成功被符号化(住房、车辆、教育),而欧美对“低调生活”包容度更高 [24][25] - 集体主义抑制创新:东亚职场强调服从与合群,欧美更鼓励批判性思维与个人表达 [25] 发展优先大于保障优先 - 国家长期奉行“发展主义”,社会政策服务于经济效率,个体被视为“发展单元” [25][26] - 生育政策效果有限:日本30年投入50万亿日元,2023年生育率1.20;韩国2023年生育率0.72(全球最低),补贴1亿韩元/孩子;中国“生得起、养不起”焦虑普遍 [26][28] - 福利制度以“缴费型”为主,覆盖不足:韩国国民年金预计2055年耗尽,日本2022年老年人相对贫困率19.6% [29] - 欧美通过系统性支持(如瑞典480天带薪育儿假、法国35小时工作制)将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体现“保障优先”逻辑 [18][28][30]
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
虎嗅· 2025-08-23 20:40
政策举措 - 广电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 内容供给层面开源[1][3] - 举措涉及剧集行业集数时长 题材审查 地区限制等痛点 审批效率提升或复制游戏行业触底反弹路径[1] - 2014年广电总局曾对引进剧实施数量限制 内容要求 先审后播 统一登记四项原则 导致引进剧数量大幅下跌[8] 市场反应 - 政策宣布当天影视板块全线飙升 百纳千成 华策影视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午间收盘涨停[1] -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影视行业属于内容供给强驱动型产业 若审批效率提升 题材空间扩大 放开地区限制 行业或迎来"游戏版号放开"式修复窗口[1] 引进剧历史演变 -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剧无硬性限制 缓解国内电视节目匮乏 《大西洋底来的人》引发模仿潮流[8] - 1990年《关于引进海外电视节目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引进剧首次明确规范 1999年CCTV-8专业调控引进剧来源和播出时段[11] - 2000年代日韩剧强势崛起 2008年CCTV-8《海外剧场》韩剧播出比例达19%[12] - 2009年广电总局禁止互联网传播未取得版权许可及发行许可证的海外剧[15] - 2010年搜狐视频首家引进正版美剧《迷失第六季》 2013年以2.54亿用户覆盖位列视频网站第一[19][20] - 2013年爱奇艺购入《来自星星的你》首周播放量破千万 优酷与SBS签200部韩剧[23] - 2014年政策收紧导致《制作人》延迟三个月播出 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下架[25][26] - 2015年海外付费版权剧占比57% 韩剧占35% 爱奇艺以每集25万美元引进《太阳的后裔》播放量近10亿每集[28][29] 行业现状 - 2024年电视剧(含网络剧)发行数量为281部 较五年前下降超50% 接近200部行业底线[34] - 全球创意荒现象普遍 欧美日韩内容质量不复以往 仅《黑暗荣耀》《怪奇物语》级爆款能引发市场海啸[4] - 韩剧市场泡沫化严重 中腰部制作公司被流媒体泡沫吞噬 赞助植入从10-20个降至零[37] - 美剧市场受疫情和好莱坞萎缩影响 2023年原创剧集数量减少14%[39] - 视频平台从烧钱买版权转向差异化内容竞争 新一轮版权之战不会焦灼[5] 受众变化 - 高质量海外剧主要受众为年轻高知人群 Z世代文化消费迁移导致吸引力存在不确定性[6] - 00后 10后因2014年限制政策少有接触引进剧的机会[7][8] - 历史引进剧曾培养观众审美偏好 如拉美剧因集数过多被淘汰[10] 平台战略转型 - 视频平台从引进剧转向IP开发 《花千骨》《青云志》等网文IP作品成为主流[31] - 2015年视频平台付费模式加速增长 第三季度较2014年初增长463% 爱奇艺凭《盗墓笔记》成为首家会员破千万平台[28] - 行业进入精品化时代 不以量取胜 注重独到眼光和差异化内容[32] 潜在影响 - 引进剧回归可填补内容产量缺口 类似电影市场引进片在淡季补充供给[43] - 倒逼国产剧内容创作升级 促进创新性发展[43] - 优质国产剧通过竞争可立足本土市场 跻身全球舞台 推动文化出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