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实体赋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金融资产“报喜”:上半年净赚至少60个亿
搜狐财经· 2025-08-19 12:5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60亿元至62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2.5%至16.3% 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后增长23.9%至28.2% [2]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 同比增长440% 营业收入1127.66亿元 同比增长60% [13] - 2025年全年净利润预计超过100亿元 可能重回7年前水平 [2][13] 主业发展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2024年达到906.71亿元 占总收入84.4% 较2023年增长35.4% [2] - 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同比增幅达103.7% [2] - 主业收入占比在四大AMC中最高 2024年达到84.4% [2] 投资布局 - 2024年多次增持中国银行股份 持股比例升至18.02% [2][17] - 持有光大银行8%股份 可提前锁定超2240万元A股股息 [17] - 投资中国电力、昆仑能源、中国电信、大秦铁路等企业 持有大秦铁路5%股份 为第二大股东 [2][18] 融资支持 - 中信集团提供财务资助每日最高余额696.8亿元 存款服务每日最高余额800亿元 [3] - 财务资助规模较2023年度的79.35亿元增长778% [4] - 在中信集团附属银行机构获得授信总额1253亿元 [6] 风险管控 - 2025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不良债权资产等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18亿元 [7] - 自2018年以来累计计提损失达到3279亿元 [7] - 房地产行业余额从2019年近2000亿元降至2024年788亿元 占比从51.3%下降至18% 降幅超过60% [10] 重点项目 - 上海壹号院项目2025年累计销售过百亿元 为黄浦区首个触发积分制项目 [20] - 纾困北京城开集团 拟投入25亿元 [22] - 武汉三镇中心项目一期正式启动交付 [16] 公司治理 -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正均被提名连任 确保战略延续性 [21] - 2025年开启大规模市场化招聘 人才引进更加多元化 晋升选拔有所突破 [19]
年内最大规模企业ABS落地
经济网· 2025-07-31 14:32
市场发行规模 - 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实体赋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达100.10亿元 成为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ABS产品并创下信托受益权ABS产品规模纪录 [2] - 今年以来企业ABS产品成立807只 发行规模合计7140.77亿元 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64%和26.10% [2] - 参与企业ABS发行的企业达329家 较去年同期260家增长26.54% 头部机构前五大信托公司合计发行占比超15% [4] 产品创新与结构 - 知识产权ABS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1.45% 保障房ABS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00% [3] - 数据资产ABS创新产品相继落地 包括深交所"平安-如皋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上交所"天风中投保应收账款2期专项计划" [3] - 企业ABS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路径 盘活数据和知识产权等轻资产 [4] 二级市场表现 - 二级市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8.85% 交易频次显著增加 [5] - ABS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有收益率优势 吸引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和外资机构等投资者配置 [5] - 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率通常略高于可比信用债 因其享受流动性溢价 [5] 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一般小额贷款债权ABS发行规模990亿元 占比13.87% 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ABS发行规模602亿元 占比8.42% 合计占比超20% [6] - 企业ABS通过证券化处理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资产 帮助中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并优化财务结构 [6] - 监管部门推出"绿色通道"机制 简化小微ABS产品审核流程并缩短反馈周期 [7] 政策支持与制度完善 - 证监会提出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 [7] - 需完善产权界定与登记制度 建立精准估值模型并强化现金流稳定性管理 [4] - 未来重点关注公募REITs与持有型不动产ABS的联动机制 权益型产品可填补公募REITs资产覆盖空白 债权型产品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 [8]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30日
新华财经· 2025-07-30 08:41
资本市场动态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近700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 北向资金上半年持仓市值增加近800亿元 [1] - 证监会明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聚焦回报投资者生态、创新生态及法治生态建设 [1] - 第二批12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 反映市场产品创新持续推进 [1] 并购交易数据 - 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39件 同比增长14.1% 交易总额超13000亿元 [2] - 汽车、化学原料领域并购表现突出 单笔最大交易金额达1230亿元 [2] - 交易金额分级显示:1-10亿元案件占32% 10-100亿元占26% 100亿元以上31件 [2] 港股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84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3] - 恒生指数累计涨27% 恒生科技指数涨26% 小米集团-W涨60% 腾讯控股涨34% [3] - 机构预测南向资金全年或超万亿港元 政策与基本面驱动港股上行 [3] 汽车产业重组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 国务院国资委列为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 [4] - 重组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格局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4] 券商与金融产品 - 券商下半年重点布局区域经济服务、业务转型及数字化创新 [5] - 年内最大规模企业ABS产品发行 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规模达100.10亿元 [11] - 企业ABS产品年内发行807只 规模7140.77亿元 同比增22.64%和26.10% [11] 上市公司动向 - 7月上市公司回购金额140.12亿元 连续4个月超百亿元 年内累计889.93亿元 [8] - 美的集团、TCL科技等27家公司单月回购超1亿元 4家超5亿元 [8] - 31只低估值个股半年报业绩增长 齐鲁银行市盈率5.88倍 净利增16.48% [9] 外资与ETF动态 - 海外中国股票ETF 7月吸金27亿美元 韩国散户年内成交额57.64亿美元 [6][7]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多重利好因素驱动 [7] 宏观经济预测 - IMF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至显著高于全球3%水平 [10] - 调整主因出口超预期及财政政策拉动 2026年增速预期同步上调0.2个百分点 [10] 行业业绩亮点 - 券商7月调高25只个股评级 电子、医药生物赛道受青睐 [12] - 小金属企业业绩爆发 北方稀土净利预增1882%-2014%至9-9.6亿元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