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顺昌玖里

搜索文档
中国建筑75亿逆势拿地 地产收入占14%贡献25%毛利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5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子公司中建二局以74.91亿元竞得北京城市副中心0101街区地块,总占地面积11.28万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26.19万平方米,规划用途包括商品住宅、办公等 [1][3] - 此次拿地旨在提升公司在北京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及品牌号召力,并基于当前市场状况及风险因素评估后做出的决策 [3] - 2024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1385亿元,全部位于一线、强二线及省会城市,土地储备结构优化 [5] 地产业务表现 - 地产业务为公司第三大收入来源,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9.43亿元、2820.45亿元、3088.08亿元、3062.34亿元,2024年占比约14% [1][4] - 2023年房地产业务销售额4514亿元(行业第一),2024年降至4219亿元(同比下降6.5%),但仍优于行业平均降幅 [4] - 2024年地产业务毛利率17.28%,显著高于房屋建筑工程(7.40%)和基础设施建设(10.03%),对毛利润贡献率达25.4% [7][8]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0-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均超400亿元,2024年为461.87亿元,同比下降14.88%,主因信用减值损失增至136.34亿元(同比增50.38亿元) [8][9] - 2024年地产业务完成投资额2674亿元(同比下降12.6%),投资回款3510亿元(同比下降0.8%),投资收支比131.3% [8]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5.67%,较2023年末略有下降 [2] 战略布局与优势 - 公司通过中海地产(高端改善型项目)和"中建八子"(区域深耕)实施差异化布局,全产业链协同降低成本 [7] - 地产业务计划形成住宅开发为主、商业运营为辅、康养等新兴业务补充的格局,并聚焦城市更新等领域 [8] - 2024年期末土地储备7718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0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3%),竣工面积16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7%) [5]
卖了超70亿!小米退掉的地变身豪宅
第一财经· 2025-05-11 20:30
上海豪宅市场表现 -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120套房源一日售罄,总销售额达69.88亿元,最便宜房源超4000万元,最贵达1.54亿元,6套顶层复式价格超1亿元 [1] - 项目从拿地到开盘仅用9个月,楼面价13.1万元/平方米,备案均价19.5万/平方米,为上海新盘价格第二贵 [1][3] - 上海豪宅市场持续坚挺,2023年60个"日光盘"中32个为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豪宅,2024年3月嘉里金陵华庭开盘3小时售罄158套房源 [4][5] 土地拍卖与开发效率 - 徐汇区斜土街道地块原为小米商办用地,调整规划后以48亿元总价成交,溢价率30%,楼面价10.1万元/平方米升至13.1万元/平方米 [1] - 绿城打破2016年融信中国的地王纪录,拿地后立即成立开发指挥部,4个月启动桩基工程,年底组建销售团队 [2] 中高端住宅市场数据 - 2024年4月上海成交4309套商品住宅,其中1109套为总价超1000万元的中高端住宅,占比25.7% [5] - 2023年中海顺昌玖里项目单日销售额达196.53亿元,创全国商品房单次开盘纪录 [4]
北上广豪宅抢疯了!00后富二代入场,与王思聪做邻居,一张门票上亿
商业洞察· 2024-11-03 16:15
奢侈品市场变化 - 2024年奢侈品市场遇冷,LV等品牌销售下滑,富人消费转向高性价比帆布包[3] - 富人消费趋势从"炫富风"转变为"极简风"[3] 豪宅市场现状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豪宅市场火爆,富人大规模抢购[5][6] - 豪宅买家年轻化趋势明显,00后富二代开始入场[6][13] 上海豪宅案例 - 翠湖天地六期开盘108套亿元豪宅,均价21万元/平方米,单日售罄收金119.79亿元,创国内纪录[10][11] - 翠湖六期套均面积528平米,总价区间7500万-3亿+,最高单价28.5万/平米[11][12] - 买家群体包括富二代、明星、企业家,注重圈层纯粹性[13][14] 其他一线城市豪宅动态 - 上海中海顺昌玖里套均4000万+,4小时售罄196.5亿[20] - 广州侨鑫汇悦台成交单价37万/平米,总价4.61亿刷新纪录[28] - 北京中建智地朝阳双盘单日热销83.5亿[28] 豪宅热销驱动因素 - 政策松绑释放富人购买力,限购放宽刺激需求[30] - 美联储降息推动国际资本流入,豪宅成为资产配置首选[32][33]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豪宅稀缺性强化其投资价值[34] 市场分化特征 - 刚需房与豪宅市场冰火两重天,刚需去化困难而豪宅日光频现[8][9][35] - 核心城市优质资产成为全国富人配置重点,资源集聚效应显著[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