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置地启元
搜索文档
港资真在撤离吗
创业邦· 2025-11-23 11:32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叫卢俊 ,作者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来源丨 真叫卢俊 ( zhenjiaolujun0426 ) 图源丨Midjourney 最近有个热门话题:英皇还债天团。 主要团员是:时隔二十年重开演唱会的谢霆锋、上山下乡接商演的容祖儿、一把年纪接演偶像剧的陈伟霆 …… 这些罕见的营业统统来源于一个冰冷的数字:166亿债务。 起因是这些香港艺人所属的娱乐公司英皇集团,其旗下地产公司英皇国际面临166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的债务危机。 但实际上,这样的债务在港资房企并不罕见。 这几年可能大家都有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港资房企在收缩内地业务,最夸张的是香港置地。 前不久宣布启动终极裁员,住宅开发板块全员清退,仅保留华东商业运营团队,这几乎是一次"不留余地"的人事震动。 奇怪的是,港资房企在内地的投资操盘素来以财务稳健、现金充裕著称。 这样"断腕式"的动作,只是一次偶然的震荡。 还是说,内地地产圈的"港资时代",真的要落幕了? 港资在内地的存在感 确实由强变弱 今天港资房企的一举一动值得我们研究,本质上还是因为曾经真的辉煌过。 最明显的表现,是"地王"收割机一般创纪录的拿地大手笔 ...
港资真在撤离吗?
36氪· 2025-11-20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资房企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显著的战略调整,从过去的高调扩张转向收缩或转型,部分公司面临债务和盈利压力 [1][9] - 面对市场变化,港资房企呈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包括急流勇退抛售资产、加速项目开发、寻求合作开发以及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 [11][15][23][28] - 内地房企竞争力的提升促使行业洗牌,而积极调整战略的港资房企在精准细分市场中仍有机会 [28] 港资房企战略收缩与财务压力 - 英皇集团旗下英皇国际面临166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的债务危机 [1] - 香港置地启动终极裁员,住宅开发板块全员清退,仅保留华东商业运营团队,呈现“断腕式”调整 [1] - 香港置地2024年上半年核心业务出现700万美元亏损,而2023年同期为盈利4.22亿美元 [9][10] - 长实集团近十年持续抛售内地资产,去年以低至40万元/套的价格抛售大湾区四个城市的400套房源 [11] - 九龙仓从2019年开始停止在内地拿地,内地布局城市从约15个锐减至7-8个核心城市,并有序出售存量资产 [13][15] 港资房企昔日辉煌与市场表现 - 港资房企曾以创纪录价格拿地:香港置地2020年以310.5亿元拿下上海地块,创当时全国总价地王纪录;嘉里建设在2022-2023年以约221亿元拿下上海地块 [4] - 开发项目销售成绩优异:新世界发展在广州的广粤观邸以21.8万元/㎡的网签均价成为2025年全国网签均价最高的豪宅 [5] - 香港置地上海启元项目推出80套房源,总价5000万元起,开盘当天售罄,销售额超44.5亿元,均价17.8万元/㎡ [6] - 瑞安房地产开发的翠湖六期以21万元/㎡的备案均价打破上海纪录 [8] 积极的战略调整与新模式探索 - 部分港资房企提升开发速度:新鸿基地产拿下广州番禺南站TOD地块后8个月动工,首批住宅已交付;嘉里建设将上海金陵东路住宅项目首开时间提前半年至今年3月,项目全年销售额累计近220亿元 [16][19] - 转向合作开发模式:太古地产与陆家嘴集团合作开发前滩太古里和住宅项目陆家嘴太古源,实现“土地资源+开发运营”的优势互补 [20] - 卓越的商业运营能力显现:太古地产运营的上海兴业太古汇“路易号”巨轮活动后,日均客流达8万至10万人次,周末最高17万人次,商场首周客流翻番,销售额实现三位数增长 [22] - 轻资产模式成为新选择:瑞安房地产在佛山岭南天地项目通过出售成熟物业保留管理权,获得约6.83亿元现金净流入 [23] - 新世界发展通过旗下K11 Select品牌进行轻资产输出,从2022年3月到2023年底计划将内地轻资产项目增至10个 [24][27]
上海楼市的消费力,太猛了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26
市场观点 - 大A市场最艰难阶段已过 当前为看多做多时机 中米联合声明超预期且贸易战风险落地 汇金等平准基金托市使指数下跌空间有限 外部扰动消除且业绩雷释放完毕 新一轮上涨开启 [1] - 市场分化严重 选股要求较高 推荐关注短线高手道哥 其4月外贸股与5月军工股推荐均获显著收益 [1] 上海楼市 - 上海徐汇滨江绿城潮鸣东方项目开盘售罄 均价19 5万/平 最小户型285㎡(总价5500万) 最大585㎡(近亿) 191组客户抢120套房源 [2] - 对比香港置地启元项目(2023年开盘均价17 8万/平) 绿城项目价格更高 显示上海房价仍在上涨 [2] - 上海社零总额1 8万亿 显著高于北京的1 4万亿 消费氛围更强 居民更敢消费 推动高端房产需求 [7] - 上海首套房门槛低于北京 房源选择更多且品质相当 户口政策宽松(对比北京严苛落户限制) 支撑楼市繁荣 [8] 北京楼市 - 北京4-5月新房销售疲软 日均网签不足100套 海淀区表现亦未达预期 [4] - 北京人均存款高于上海 但消费水平较低 社零总额差距达4000亿 反映购房消费动力不足 [4][7] - 北京户口政策严格 影响购房意愿 部分人群因子女教育问题放弃购房计划 制约楼市交易 [8]
上海徐汇滨江单价地王项目开盘“日光”,销售金额近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12 09:13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销售情况 -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120套房源一日售罄 单日销售金额达69 88亿元 均价约19 5万元/平方米 [1] - 项目认购率近160% 191组有效意向认购 最便宜房源超4000万元 最贵房源接近1 54亿元 6套顶层复式价格超一亿元 [1] - 绿城以48 05亿元竞得徐汇区斜土街道地块 成交楼面价13 1万元/平方米 溢价率30% 刷新全国住宅地块单价纪录 [1] - 地块原为小米总部用地 后调整为住宅用地 无联动价限制 周边楼盘招商汇元玺和香港置地启元均价分别为13 1万/平方米和17 8万/平方米 均已售罄 [1] 上海豪宅市场格局 - 徐汇区豪宅新盘价格分三档 绿城·潮鸣东方和香港置地启元以19 5万/平方米和17 8万/平方米居第一档 其他改善型楼盘多在15万/平方米以下 [1] - 2023年上海60个"日光盘"中 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豪宅占32个 2000万以上高端新房成交集中在黄浦 浦东 徐汇 静安等区域 [2] - 2024年前三月上海产生10个"日光盘" 4月至少有5个 4月全市成交商品住宅4309套 总价1000万元以上中高端住宅占25 7% [2] 政策环境 - 2023年上海取消非沪籍单身购房限制 松绑限购限贷 出台929新政等调控政策 [2]
北上广豪宅抢疯了!00后富二代入场,与王思聪做邻居,一张门票上亿
商业洞察· 2024-11-03 16:15
奢侈品市场变化 - 2024年奢侈品市场遇冷,LV等品牌销售下滑,富人消费转向高性价比帆布包[3] - 富人消费趋势从"炫富风"转变为"极简风"[3] 豪宅市场现状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豪宅市场火爆,富人大规模抢购[5][6] - 豪宅买家年轻化趋势明显,00后富二代开始入场[6][13] 上海豪宅案例 - 翠湖天地六期开盘108套亿元豪宅,均价21万元/平方米,单日售罄收金119.79亿元,创国内纪录[10][11] - 翠湖六期套均面积528平米,总价区间7500万-3亿+,最高单价28.5万/平米[11][12] - 买家群体包括富二代、明星、企业家,注重圈层纯粹性[13][14] 其他一线城市豪宅动态 - 上海中海顺昌玖里套均4000万+,4小时售罄196.5亿[20] - 广州侨鑫汇悦台成交单价37万/平米,总价4.61亿刷新纪录[28] - 北京中建智地朝阳双盘单日热销83.5亿[28] 豪宅热销驱动因素 - 政策松绑释放富人购买力,限购放宽刺激需求[30] - 美联储降息推动国际资本流入,豪宅成为资产配置首选[32][33] -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豪宅稀缺性强化其投资价值[34] 市场分化特征 - 刚需房与豪宅市场冰火两重天,刚需去化困难而豪宅日光频现[8][9][35] - 核心城市优质资产成为全国富人配置重点,资源集聚效应显著[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