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搜索文档
中青旅:“中青旅”品牌作为承载公司文化的主要载体,已深入渗透产品、服务、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
证券日报· 2025-11-04 21:39
公司品牌体系 - 公司是国内旅行社行业中首家A股上市的企业和中国第一家拥有中央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背景的旅游类上市公司 [2] - 公司已形成以"中青旅"品牌为核心的多产品品牌体系,包括旅行社业务骨干子品牌"遨游"、景区业务骨干子品牌"乌镇"和"古北水镇"以及整合营销业务骨干子品牌"中青博联" [2] 品牌价值与竞争力 - "中青旅"品牌已深入渗透产品、服务、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为旅行社业务赢得广泛的客源 [2] - "中青旅"品牌逐渐转化为公司作为综合旅游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在拓展发展空间和开展策略性投资方面凸显出卓越的品牌资源优势 [2]
中青旅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0.27亿行业夺冠,净利润1.86亿位居次席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10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25日,并于1997年1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旅游行业的领先企业,旗下拥有乌镇、古北水镇等高知名度景区,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 - 旅游及景区 - 人工景区,业务涉及旅游、高科技、风险投资、证券行业的投资,概念板块涵盖冰雪产业、户外露营、体育产业等 [1]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80.27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宋城演艺的18.3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2.4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8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行业第一名宋城演艺为7.9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78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IT产品销售收入21.46亿元,占比44.11%,整合营销服务收入7.7亿元,占比15.83%,旅游服务收入7.69亿元,占比15.81%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56%,低于行业平均的28.21%,去年同期为23.88%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8.66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7.88% [6] - 财通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2.08亿元、2.7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4倍、36倍、27倍 [6] 资产状况与偿债能力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1.82%,低于行业平均的56.33%,去年同期为50.44% [3] 景区运营与市场挑战 - 2025年上半年乌镇景区收入同比下滑13.56%,古北水镇景区收入同比下滑25.29%,主要受周边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6] - 毛利率下降叠加费用率增加导致公司净利率承压 [6]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6.9万户,较上期减少2.3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5万股,较上期增加2.4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持股1198.6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48.47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0.1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73.97万股,华夏中证旅游主题ETF为新进股东,持股263.30万股 [5]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青旅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4] - 董事长倪阳平2024年薪酬为101.76万元,同比减少11.28万元,总裁赵朋2024年薪酬为23.43万元 [4]
研判2025!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文旅+”模式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与IP运营助力二次消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整合旅游、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形成文化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三大核心板块 [2] - 按资源类型可分为文化遗产型、主题公园型、乡村旅游型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99年为萌芽阶段,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主,文化体验多为浅层展示 [4] - 2000-2009年为初步探索阶段,主题公园和文化景区涌现,形成早期文化旅游综合体雏形 [4] - 2010-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涌现,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5] - 2020年至今为转型升级阶段,向高品质、多元化、科技化方向转型,沉浸式文旅项目成为现象级案例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资源开发与获取、规划设计与建设、文化资源与IP开发 [8] - 中游为文化旅游综合体运营服务环节 [8] - 下游为游客和消费者 [8] 市场规模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6.11% [12] - 呈现"文旅+科技""文旅+商业""文旅+体育"等跨界融合趋势 [12] - 标杆项目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年轻客群占比超60%,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侨城年均IP采购投入超10亿元,旗下主题公园二次消费占比达50% [14] - 融创通过"冰雪世界+商业综合体"模式,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 [14] - 云南旅游2024年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16] - 中青旅2024年营业收入为99.57亿元,同比增长3.34%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与智慧化运营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5万亿元 [20] - Z世代推动剧本杀、国潮、电竞等主题项目爆发,银发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激增 [21][22] - 绿色理念与产业协同重塑生态,ESG投资成为新标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