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解码芯片

搜索文档
主动权系于创新力(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5
科技创新与标准制定 - 中国在重要科技领域应勇当领跑者,在新兴前沿领域应成为开拓者 [1] - 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集中攻坚与协同攻关、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至关重要 [1] - 创新需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从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持续快速推进 [1] 条码技术的发展 - 条码技术起源于欧美,关键在于解码和识读算法而非码本身 [1] -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自研出二维码解码芯片,使中国企业在物联时代不再受制于人 [2] - 创新带来话语权和主动权,关键核心技术过硬才能提升发展底气和优势 [2]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 IGBT芯片掌控千亿级功率装备的"心跳",中车株洲所通过并购和研发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2] - 技术的"反哺"现象表明创新活力释放和发展的制高点转移 [2] -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后,通用标准的制定权尤为重要 [3] 国际标准中的中国分量 - 中国牵头或主导的国际标准涵盖光通信有源器件、养老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3] - 这些标准是中国创新实力的见证,也提升了经贸往来便利和制度性话语权 [3] -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 [3] 创新与未来发展 - 创新是持续找差距、迎难而上的过程,战略主动取决于见事早、动作快、质量高 [3] - 技术更替周期缩短,需统筹多维度关系以保持竞争优势 [3] - 中国在部分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能力实现更大跨越 [4] - 外籍专家认为中国将继续成为创新的一极,创新力将转化为发展力 [4]
福州新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极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00:26
走进位于福州新区的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印证着政策实效:全国首个"数据要素流 通高速公路"已归集政务、产业数据超800亿条,挂牌交易福州地铁客流热力图、跨境电商消费画像等数 据产品127类,带动上下游企业增收超20亿元。 2025年,福州新区迎来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回顾10年发展路,福州新区之"新",贵在数 字经济,成也在数字经济。 10年间,福州新区集聚了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算力。现有的六大数据中心规划机柜7.3万个,已建成1.5万 个,建成投用人工智能算力2550P,超算算力每秒6000万亿次。 马尾物联网产业园的晨曦中,新大陆(000997)科技集团的工程师正测试最新一代二维码解码芯 片。"这颗'中国芯'解码速度比国际同类产品快15%,已应用于全球50多万个零售场景。"该集团董事长 王晶的底气,源自新区打造的"传感—传输—应用"全链条生态。在这里,上润精密研发的工业传感器装 进三峡电站的监测系统,星云股份(300648)的电池检测技术护航宁德时代(300750)动力电池出海, 一个年产值超80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在交通领域,福州新区启动数字车城建设,引入百度Apoll ...
人民日报 | 新增装机连续3年全球第一,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6 21:16
新型储能技术发展 - 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43.7吉瓦/109.8吉瓦时,连续3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新增装机的约60% [3][21]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2025年2月全国累计装机超7500万千瓦 [3][21] - 技术多元化趋势显著,锂离子电池主导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飞轮等非锂技术实现应用突破 [3] - 远景储能推出8兆瓦时系统新品,电芯数量减少30%,容量提升6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40% [3] - 南网储能研发液氮灭火抑爆系统,成本较主流技术降低30%,已在消防领域规模化应用 [3]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 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首创港澳人才内地职称评定机制,16位港澳工程师获内地职称证书 [4][11][12] - 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1100亿元增至2024年7400亿元,年均增长24%,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 [12] - 天津自贸试验区开展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患者用药成本降至国外的40%,13批次药品获批用于17名患者 [20] -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企业新大陆科技集团业务扩展至130多国,全球支付终端交付超1亿台 [17] - 厦门片区航空维修产业2024年营收161.45亿元,境外订单占比超80%,建成全国领先第三方航空维修基地 [16] 能源行业动态 -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增用电量6000亿千瓦时 [8] - 中国华电近3年累计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6.2%,总装机达2.4亿千瓦 [8][9] - 华电聚焦"新能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和"沙戈荒"基地建设 [10] 数字经济与铁路运输 - 《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7项任务,包括数据要素市场化、数字基础设施统筹及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10]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增长10%至729.1万人次 [18][21] - 铁路部门优化客运能力,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66列,打造"熊猫专列"等旅游品牌 [16][21] 其他行业数据 -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重点打击原料污染、知假造假及欺骗消费者行为 [17][19] - 厦门航空维修产业形成全国领先集群,2024年营收161.45亿元,吸引16家国际航空维修企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