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GBT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储能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3 12:47
合作签约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1] - 签约由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臧晓笛和宁德时代零碳能源事业部副总裁李越代表完成 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3] 公司背景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承接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 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等领域 拥有从器件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3]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公司 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 通过四维安全技术实现热稳定性突破[3] 合作内容 - 双方重点围绕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方向开展全方位合作[3] - 合作将发挥双方在科技创新、储能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5]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行业领军企业强强联合 将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3][5]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产业订单连续两年国内第一 氢能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 此次合作加速其全球化战略布局[5] 相关动态 - 中车新一代3.X MW "云枢"储能变流器发布 适配下一代587Ah~688Ah锂电池系统[6] - 6.X储能电池舱全球首发 中车株洲所在ESIE 2025与多家企业签约[6] -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85GWh 同比增长228%[6]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储能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合作签约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合作重点方向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 [3] - 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臧晓笛与宁德时代副总裁李越代表签约 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 [3] 公司背景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承接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 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等业务 拥有从器件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3]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公司 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 通过四维安全技术实现热稳定性突破 [3] - 中车株洲所储能项目订单连续两年国内市场第一 氢能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 [5] 合作意义 - 双方将发挥科技创新、储能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 [5] - 合作将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引领全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5] - 此次战略合作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 [5] 行业动态 - 中车新一代3X MW"云枢"储能变流器发布 适配587Ah~688Ah锂电池系统 [6] - 6X储能电池舱全球首发 中车株洲所亮相ESIE 2025展会 [6] -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85GWh 同比增长228% [6] - 5月发布48项新型储能政策 136号文配套政策受各地关注 [6]
储能龙头联手,中车株洲所与宁德时代开启年度框架合作
鑫椤储能· 2025-06-13 11:02
合作签约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1]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全球能源转型[1] - 双方重点围绕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方向开展全方位合作[2] 公司背景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承接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产业平台,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等业务领域[2] - 中车株洲所拥有以IGBT芯片、变流器、控制软件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2]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2] 合作意义 - 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科技创新、储能产品和产业合作及重点区域市场、国际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3] - 双方将携手构建开放共享、价值共生的行业生态,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3] - 合作将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增添新动力[3] 市场地位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产业项目订单连续两年位列国内市场第一[5] - 中车株洲所氢能产业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5]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车株洲所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5]
储能龙头联手,中车株洲所与宁德时代开启年度框架合作
鑫椤储能· 2025-06-13 11:01
储能行业合作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1]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聚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领域 [2] - 双方将发挥科技创新、储能产品、产业合作及市场拓展的互补优势,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 [3] 公司背景与优势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业务,拥有从器件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2]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并通过四维安全技术提升热稳定性 [2]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项目订单连续两年国内第一,氢能产业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 [5] 技术合作与市场影响 - 合作将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引领全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3] - 双方通过紧密协作与创新实践,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 [3]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车株洲所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 [5]
主动权系于创新力(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5
科技创新与标准制定 - 中国在重要科技领域应勇当领跑者,在新兴前沿领域应成为开拓者 [1] - 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集中攻坚与协同攻关、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的关系至关重要 [1] - 创新需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从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出发持续快速推进 [1] 条码技术的发展 - 条码技术起源于欧美,关键在于解码和识读算法而非码本身 [1] -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自研出二维码解码芯片,使中国企业在物联时代不再受制于人 [2] - 创新带来话语权和主动权,关键核心技术过硬才能提升发展底气和优势 [2]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 IGBT芯片掌控千亿级功率装备的"心跳",中车株洲所通过并购和研发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2] - 技术的"反哺"现象表明创新活力释放和发展的制高点转移 [2] -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后,通用标准的制定权尤为重要 [3] 国际标准中的中国分量 - 中国牵头或主导的国际标准涵盖光通信有源器件、养老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领域 [3] - 这些标准是中国创新实力的见证,也提升了经贸往来便利和制度性话语权 [3] -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 [3] 创新与未来发展 - 创新是持续找差距、迎难而上的过程,战略主动取决于见事早、动作快、质量高 [3] - 技术更替周期缩短,需统筹多维度关系以保持竞争优势 [3] - 中国在部分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能力实现更大跨越 [4] - 外籍专家认为中国将继续成为创新的一极,创新力将转化为发展力 [4]
歼10C与半导体,看中国航空工业的“硅基心脏”
是说芯语· 2025-05-11 12:46
军工半导体发展历程 - 歼-10战斗机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摆脱"仿制"标签,背后是半导体技术的全面突破,包括航电系统、飞控芯片、电源管理等关键部件 [5] - 航电系统采用光纤通道(FC)总线技术,数据传输速率达10Gbps,抗电磁干扰能力远超传统铜缆,定制化芯片实现微秒级延迟并在-55℃至125℃极端温度下稳定运行 [5] - 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为上千个氮化镓(GaN)T/R模块,早期通过"逆向封装"策略在商用芯片基础上完成研发 [6] 军用半导体技术突破 - 飞控系统采用全权限数字电传飞控(FBW),四余度飞控计算机每秒完成数百万次运算,早期依赖美国TI公司DSP芯片,后开发"双芯片冗余架构"实现0.1秒内故障切换 [6] - 电源系统突破IGBT芯片国产化,将多颗车规级IGBT并联并采用氮化铝陶瓷基板散热,实现功率翻倍、体积缩小40%,数字式控制器采用28nm制程SoC芯片,可靠性达99.9999% [7] - 通过改造商用芯片(如龙芯3A5000处理器改造成飞控协处理器)实现自主可控,性能达美国同类产品70% [8] 半导体产业升级路径 - 中国半导体发展遵循"先学习、再优化、最后超越"路径,核心能力在于工程手艺优化,如歼-10C搭载AI协处理器可识别F-35隐身战机 [9] - 歼-10系列芯片国产化率从70%依赖进口提升至90%国产化,20年完成西方半世纪技术积累 [11] - 军工半导体技术验证间接增强国际谈判筹码,涉及关税、军事、制造业及AI领域 [1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军用半导体参数与高性能车规半导体相近,通过特殊封装工艺可转化为军品 [6] - 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策略从全面禁运转向重点管控最先进技术,保持代差 [8] - 航空工业半导体突破映射国防工业跨越式发展,涉及战斗机、军舰、导弹及雷达等多领域 [7]
深耕国产汽车电子,紫光同芯在“内卷”赛道上跑出技术加速度
半导体芯闻· 2025-04-30 16:19
产品与技术亮点 - 紫光同芯在2021年推出国内首款获得ASIL D认证的动力域控MCU THA6 Gen1系列,已实现乘用车规模化应用[2] - 后续推出采用Arm Cortex-R52+内核的ASIL D MCU THA6 Gen2系列,性能对标国际头部厂商产品[2] - 最新旗舰域控MCU THA6412直接对标英飞凌TC387,主频达400MHz,部分关键指标超越国际一线品牌[4][6] - MCU产品实现系统级ASIL D设计,从内核到外设、总线均配备端到端保护机制[6][7] - 自主研发IGBT芯片,通过并联设计优化、高性能封装和严苛车规测试实现高可靠性与高性能平衡[9]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公司是国内首家在动力域实现ASIL D安全等级并完成百万公里路测的车规芯片商[4] - 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公司坚持技术门槛提升,通过性能优势而非低价竞争获取市场份额[4] - 提供芯片级完整安全策略,帮助车厂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风险[9] 行业趋势与产品布局 - 认为车载电子架构将分层演进:高端车型趋向中央计算平台,中低端车型仍以区域控制+智能执行器为主[9] - 布局智能执行器方向,包括小电机驱动SoC和智能传感器芯片研发[9] - 强调末端智能化与系统安全是长期技术投入重点,MCU在各类执行器中仍将发挥关键作用[9] 展会与产品展示 - 上海车展展出全系汽车电子芯片及解决方案,包括VCU、区域控制器、动力底盘域控等[2] - 汽车高端域控芯片因性能卓越和应用案例丰富成为展会焦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