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之选
搜索文档
招行跟蚂蚁杠上了
虎嗅APP· 2025-09-30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 基金代销行业格局生变,蚂蚁基金在权益基金、非货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三大核心指标上均已大幅超越招商银行,成为行业龙头 [10][11][14] - 蚂蚁基金实现反超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依托支付宝的庞大客群基础和低费率策略,而招商银行则固守其在高净值客户服务和专业投顾领域的优势 [22][41][46] - 面对竞争,两家机构采取差异化策略:招商银行强化基金首发优势和资产配置服务,聚焦稳健型产品;蚂蚁基金则继续发力指数基金和进攻性产品,巩固其线上流量优势 [32][43][46][47] - 行业费率下调趋势对依赖线下高成本团队的招商银行挑战更大,未来两强更可能在各自优势领域深化发展,格局趋于固化 [49][50] 招商银行基金代销业务分析 - 招商银行曾长期是基金代销行业的领导者,其2006年推出的"五星之选"基金优选体系是其财富管理的王牌产品 [15][16] - 资管新规后,公募基金地位上升,基金销售成为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最大的营收来源,并一度成为代销界老大 [16]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在三大基金保有规模指标上均被蚂蚁基金大幅超越:权益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较蚂蚁低40%;非货基金保有规模10419亿元,较蚂蚁低33.5%;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735亿元,较蚂蚁低81% [13][14] - 招商银行的优势在于其过2亿的个人客户基础、8400万的APP月活以及服务于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和专业的线下理财团队 [22][41] - 招商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新基金首发优势,成功代销多只"日光基";升级"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重点推广低波动的FOF产品;推出"启明星计划",将权益产品分为"求稳"和"求赚"系列以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客户 [32][33][37][39][40] - 招商银行在债基领域积极补强,其债基保有规模从2023年底的约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约5500亿元 [41] 蚂蚁基金代销业务分析 - 蚂蚁基金作为后来者,通过"财富号"开放平台模式成功切入市场,并在2021年一季度首次在非货基金保有规模上超越招商银行 [18][19] - 截至2024年上半年,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非货基金保有规模达15675亿元,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达3910亿元,三项指标均排名行业第一 [13] - 蚂蚁基金的核心优势是巨大的流量基础:背靠支付宝约10亿总用户、超7亿月活和3亿日活,其基金用户数达到2.15亿 [22] - 蚂蚁基金主打低费率策略,一折申购费已持续很久,并通过"金选"等产品筛选服务增强专业性,其"金选"偏股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29.75% [22][44] - 蚂蚁基金的策略侧重于巩固其在指数基金领域的领先优势,在平台核心位置增加"指数+"产品系列,并主要推广C类份额基金和ETF连接基金等 [43][45] - 蚂蚁基金平台热销的产品更具进攻性,弹性更强,反映了其客群风险偏好更高的特征 [43][47]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基金代销渠道呈现差异化竞争:银行渠道凭借高净值客户资金实力和理财顾问服务主导基金首发;互联网渠道则凭借低费率和便捷操作优势,更擅长老基金的持续营销 [35] - 行业费率下调成为重要趋势,证监会修订规定将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大幅调降,这对运营成本更高的银行渠道构成更大挑战 [49] - 未来竞争格局可能趋于固化:蚂蚁财富主导大众市场与线上化服务,招商银行则聚焦高净值客户与复杂理财、养老金融等领域 [50]
胖东来对财富管理机构有哪些启示?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16 18:00
胖东来现象对财富管理行业的启示 核心观点 - 胖东来通过极致服务、供应链管理及商业平权理念成为实体零售标杆,其"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对财富管理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1][15] - 财富管理机构需从产品多元化、透明化运营、动态资产配置及过程体验优化四方面提升客户信任 [6][10][12][13] 产品品类与质量 - 胖东来通过严格筛选供应商和自营产品确保商品质量,如建立"四方联采"区域供应链联盟实现成本与品质双优 [2][6] - 金融机构强化全品类产品矩阵:信银理财构建"6+2"分层产品体系,光大理财推出"七彩阳光"多策略产品,招行"五星之选"基金优选体系形成市场口碑 [2] 多元布局改善持有体验 - 胖东来的区域供应链联盟(覆盖河南多城市)通过动态调整抵御外资竞争,启示财富管理机构需从单一资产转向多资产、多地域、多策略配置 [6][7] - 银行理财子公司提出"一主多元"策略,以票息策略为主,辅以跨类型/行业/地区资产分散风险,提升组合稳定性 [7] 商业平权与让利 - 胖东来公开商品产地、供应商及毛利率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财富管理机构通过指数基金透明化持仓及费率改革(如天弘、鹏华下调申赎费)实现类似效果 [10][11] - 2023年起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机构下调费率,倒逼行业转向买方视角,通过长期服务留存资金 [10][11] 提升过程体验 - 胖东来通过退补差价、投诉奖励等即时服务增强黏性,如黄金调价主动补差、数码产品降价退款 [12][13] - 财富管理机构需通过场景化服务(如生活目标匹配)、低波动资产推荐及持仓波动提醒等"无感陪伴"弥补低频接触短板 [13][14] 服务差异化对比 - 零售业高频到店易形成黏性,财富管理需通过投教内容、预期管理弥补低频缺陷,如定期推送市场分析帮助客户消化短期焦虑 [14][15]
胖东来对财富管理机构有哪些启示?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15 18:57
核心观点 - 胖东来通过极致服务、供应链管理和商业平权理念成为实体零售业标杆,其模式对财富管理行业具有重要启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升级和信任建设是破局关键 [1][15][17] - 财富管理机构正从产品体系、资产配置、透明化运营等维度借鉴零售业经验,推动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服务"转型 [1][6][10] 强化产品品类和质量 - 胖东来通过严格筛选供应商和自营产品确保商品质量与安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 金融机构同步构建精细化产品矩阵:信银理财推出覆盖6大类+2特色的"6+2"体系,光大理财打造七彩阳光产品体系,招商银行"五星之选"基金优选体系持续优化产品分层 [2] 多元布局改善持有体验 - 胖东来通过"四方联采"区域供应链联盟实现成本与质量双优,启示财富管理机构需从单一资产转向多资产、多地域、多策略配置 [6][7] - 银行理财子公司提出"一主多元"策略,以票息策略为主基础,同时通过跨资产、跨地区配置提升组合稳定性,2025年展望中明确将加强策略多样性应对市场波动 [7] 商业平权和让利 - 胖东来公开商品毛利率等核心信息实现商业平权,指数基金因持仓透明成为财富管理行业透明化标杆 [10]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天弘、鹏华华宝等公司下调申赎费、销售服务费,理财子公司如兴银、中银、光大等2023年起密集调整费率 [10] 提升过程体验 - 胖东来通过退补差价、投诉奖励等"超预期服务"建立口碑,财富管理机构需结合资产特性管理波动,例如2023-2024年主推低波动资产平衡收益风险 [12][13] - 相比零售高频互动,财富管理需通过持仓提醒、定期投教实现"无感陪伴",弥补低频接触短板 [14] 服务模式创新 - 胖东来提供20元路费补贴、免费磨刀等18项便民服务,财富管理机构可借鉴其"参与感"设计,例如场景化服务增强情感黏性 [15][17] - 行业需像管理商品一样审慎管理资产,珍视投资者知情权,完成从销售导向到服务导向的跨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