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买卖产品(ETP)
搜索文档
港交所:香港ETP市场增长强劲 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10-22 12:10
香港ETP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ETP市场在2025年增长强劲,迎来突破性一年 [2] - 截至9月底,香港ETP市场成交额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2] - 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长34.1%,达到6535亿港元 [2] - 截至9月底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高达378亿港元,同比上升146% [3]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主要受科技类ETF备受追捧推动,特别是旗舰恒生科技指数ETP贡献显著 [3] - 大量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购买合资格ETF,令ETP成交额节节上升 [3] - 香港ETP市场换手率高居全球榜首,流通比率达14.7 [3] 产品创新与投资者偏好 - 2025年3月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在香港上市,2025年5月全球首只韩股(三星电子)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 [3] - 这些产品尤其受亚洲散户投资者青睐,提供每日股价变动正向和反向两倍的投资机会 [3] - 备兑认购期权ETF自2024年2月首次上市以来,越来越受追求更高收益且风险可控的投资者欢迎 [4] 互联互通机制贡献 - 截至2025年9月底,透过沪深股通买卖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42亿港元,同比上升128% [5] - 港股通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2亿元,同比上升142%,2025年8月更创下91亿港元的单月新高 [5] - 预计随着更多ETF于2025年11月纳入沪深港通,跨境ETF交易有望持续活跃 [5] 主题ETF发展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14只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达1201亿港元,同比上升102% [5] - 科技主题ETF年初至今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合计为74亿港元,同比上升247%,净现金流入总额为291亿港元 [5] - 年初至今共有3只生物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为34亿港元,较2024年9月底增长123%,净现金流入13亿港元 [5] 全球市场联通与产品多元化 - 2025年2月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在香港互挂上市,为本地投资者提供在亚洲交易时段投资美国大型公司和科技股的渠道 [5] - 2025年5月香港推出亚洲首只沙特伊斯兰国债ETF,丰富了固定收益产品种类并加强了与中东金融市场的联系 [5] 主动型ETF趋势 - 主动型ETF成为2025年全球市场焦点,2025年上半年香港主动型ETF的资金流入达到1830亿美元 [6] - 资产管理公司正加速在香港推出更多主动型产品,以满足投资者以结果为主导、以收益为中心的策略需求 [6]
陈茂波:香港正在吸引更多全球资金汇聚 资产及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展大有可为
智通财经· 2025-09-11 14:17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概况 - 香港管理的资产总值同比增加13%至超过35万亿港元 为本地生产总值的11倍 [2]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净资金流入达7,050亿港元 同比上升超过80% [2] - 香港私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300亿美元 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内地 [4] 金融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入 - 恒生指数去年上升18% 今年以来再上升接近30% [1] - 香港IPO募资额超过1,300亿港元 再融资额超过3,400亿港元 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1] - 香港银行存款上升接近8% 总额接近18.7万亿港元 [1] 跨境理财通发展 - 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6万人 总跨境汇划金额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 [2] - 计划适时适度扩大跨境理财通覆盖的地域范围 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 [1][3] - 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超过8700万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5万亿元人民币 [2] 产品创新与市场发展 - 港交所上市的交易所买卖产品超过210只 占股市成交量超过15% [3] - 交易所买卖产品种类多元化 包括证券 衍生产品及数字资产等 [3] - 香港正稳慎推动开放更多私募基金给予零售投资者 [4] 行业增长动力与前景 - 香港将在两三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2] - 多家国际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增聘人手从10%至100%不等 [2] - 国际投资者意识到此前低配中国市场投资并积极调整配置 [1]
全球八成离岸人民币交易在香港处理:三方面发力巩固枢纽角色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06
香港财富管理行业发展 - 香港家族办公室数量预计将从2700家增至3000家,显示行业快速增长 [3] - 香港财资管理业管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凸显市场体量庞大 [3] - 预计香港将在2-3年内成为全球第一跨境资产管理中心,反映战略定位 [3] 资金流动与产品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资金持续流入,推动香港资产配置需求 [3] - 港交所上市ETP产品超过210只,覆盖证券、衍生品及数字资产等多元类别 [4] - ETP产品占大市成交比例超过15%,显示市场活跃度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香港处理全球约80%离岸人民币交易,主导人民币外汇及点心债市场 [6] - 港股已有24只股票支持离岸人民币交易,计划扩展至"南向通"人民币柜台 [6] - 中银香港等机构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及数字化转型,强化人民币枢纽功能 [6] 金融基建与政策支持 - 香港维持自由港地位及资金自由进出政策,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3] - 政府计划优化离岸人民币金融基建并提升流动性,巩固枢纽地位 [6] - 监管机构与业界合作推动投资产品创新,如扩大跨境理财通产品范围 [3][6]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审计!港交所回应:会商讨更换事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20
港交所一季度业绩 - 收入及净利润创史上新高,收入达68.57亿港元(同比+32%),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37%)[1] - 资本开支同比上升73%,主要因现货结算系统升级及LME新交易平台开发[1] 市场交易数据 - 港股日均成交金额创新高至2427亿港元,ETP日均成交金额达394亿港元[2]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额及场外结算金额均创历季新高[2] 新股上市表现 - 2025年Q1共有17家公司上市,总集资额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4] - 港股市场位居全球五大新股市场之一[4] 核数师争议 -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继续担任外聘核数师的资格,但决议案以86.52%赞成率通过(其他议案赞成率均超90%)[9] - 公司明确2025年不更换核数师,2026年更换计划待商讨[9] 普华永道业务动态 - 2024年服务30家A股上市公司(2家IPO,28家已上市),较2023年105家显著减少[9] - 品牌焕新涉及视觉形象、标识系统升级及引入"动能标识"设计[9] (注:表格数据因格式问题未纳入关键要点总结)
香港交易所(00388.HK):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及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创下2427亿元、1099亿元和394亿元的历季新高。
快讯· 2025-04-30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及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下历季新高 [1] 分组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2427亿元的历季新高 [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1099亿元的历季新高 [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394亿元的历季新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