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银河通用王鹤:真正能「干活」的机器人,不怕价格战丨涌现36人
36氪· 2025-06-24 18:2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模型研发而非机器人本体硬件,致力于提升机器人的通用性和泛化性[3][12] - 核心战略是围绕"移动、抓取、放置"技能构建闭环技能集,而非开发分散的小技能或全品类机器人[14] - 采用高于车规级标准打造人形机器人产品,确保24小时无人值守场景的可靠性[1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自主研发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GraspVLA和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重点攻克"移动、抓取、放置"基础技能[4][35] - 合成数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通过虚实融合降低模型训练成本并提升泛化能力[17] - 采用轮式底盘设计满足工业场景需求,续航达6-8小时,同时布局双足机器人研发[19][20] 商业化进展 - 已在北京开设近10家24小时无人值守药店,机器人实现自动拣药交付,计划2023年扩展至100家[5][6] - 无人零售场景已市场化,预计2023年带来近亿元收入,机器人单台售价达数十万元[6][26] - 在车企工厂完成多个POC项目,包括国际车企SPS分拣、奔驰物料搬运等[3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存在价格战趋势,部分厂商将人形机器人价格降至小几万元,但公司坚持高价值定位[26] - 批评同行过度展示叠衣服等复杂操作demo,认为这些技术距离产品化尚有距离[31] - 指出行业存在"重硬件轻模型"和"重科研轻落地"两大问题,导致市场混乱[41] 技术发展阶段 - 认为具身智能模型距离通用AGI还需5-10年发展,当前阶段应聚焦基础技能突破[4][40] - 将"移动、抓取、放置"技能成熟度比作1/100,实现该技能泛化可打开数千亿元市场[7] - 类比自动驾驶分级,提出具身智能产品需达到L4自主性标准才能商业化[38]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将TrackVLA模型应用于C端产品,开发工业巡检和商超跟随搬运功能[35] - 持续拓展零售货架场景的泛化能力,逐步覆盖更复杂环境[42] - 推进足式机器人和灵巧手研究,探索更高级的末端操作技能[43]
金额超10亿,2025年「具身智能」最大一笔融资敲定
36氪· 2025-06-23 18:48
融资情况 - 银河通用完成新一轮超10亿元融资 创2024年具身智能赛道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由宁德时代和溥泉资本领投 国开科创等跟投 [2] - 公司2024年已完成两轮融资 6月天使轮超7亿元 11月战略轮5亿元 累计融资金额超23亿元 [2] - 投资方阵容覆盖头部财务机构(启明创投等)、产业资本(宁德时代等)、科研基金(智源研究院等)及多地国资平台 [2] 公司地位 - 银河通用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同属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第一梯队 [2] - 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 是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项目 [2] 创始团队 - 创始人王鹤为92年生人 清华本科 斯坦福博士 现任北大助理教授 专注具身智能研究 [3] - 联合创始人姚腾洲硕士毕业于北航机器人研究所 曾任ABB集团机器人研发中心工程师 [3] 技术路线 - 公司以"仿真派"著称 坚持仿真数据驱动模型训练的技术路线 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 [4][5] - 研发全仿真合成数据生产管线 可在一周内生成十亿级机器人操作数据集 [5] 产品进展 - 2024年6月发布首款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 采用"双臂+折叠本体+轮式底盘"结构 侧重上肢操作能力 [5] - 已研发多款具身智能模型 包括GraspVLA抓取模型 GroceryVLA端到端模型 TrackVLA导航模型等 [5] 商业化落地 - 人形机器人Galbot已在零售(补货盘点)、汽车工厂(奔驰极氪产线搬运)、公共服务(迎宾讲解)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5] 战略协同 - 宁德时代投资将强化场景协同 其计划在生产线引入人形机器人推动完全自动化生产 [6] - 宁德时代21C实验室已组建20人团队自研机械臂 并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 [6] - 此前宁德时代关联资本已投资千寻智能、维他动力等具身智能公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