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
搜索文档
惠城环保:公司依据20万吨生产规模对市场产品需求制定了装置提升改造计划
证券日报· 2025-10-23 17:42
公司技术与业务 - 公司技术为废塑料应用到塑料制品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2] - 公司聚焦于乙烯、丙烯、苯等塑料原料生产领域 [2] - 公司依据20万吨生产规模制定了装置提升改造计划 [2] - 未来扩产项目顺利推进后,公司将能生产乙烯、丙烯、低碳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不再局限于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 [2] 行业现状与市场 - 部分废塑料通过物理回收再利用实现循环,但需一步步降级使用 [2] - 物理循环方式直接且成本低,能延长塑料使用寿命,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2] - 物理循环的废塑料最终将走向焚烧,无法解决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噁英排放 [2] - 化学再生的市场容量与物理再生市场容量大致相同 [2]
惠城环保:10月22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包括知名机构星石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已实现稳定运行并产生正常销售 标志着其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进入商业化阶段 [2] - 公司计划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产 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标产能规模达1500万至2000万吨 [4] - 公司技术路径聚焦于将废塑料转化为乙烯 丙烯 苯等基础化工原料 以解决物理回收的局限性并享受绿色溢价 [5][6] 项目运营与销售进展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2] - 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茂化实华 塑料裂解轻油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 后者产品目前处于试用阶段 [2] - 产品经SGS检测符合质量要求 公司正积极建设加氢装置以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 项目兼具验证与工业化属性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催化剂配方验证实验 力争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 [3] 技术优势与未来规划 - 基于传统催化剂业务优势 公司已开展绿色体系认证 对从垃圾分选到生产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认证 [3] - 20万吨项目为后续扩产积累了数据支撑和经验 公司将依据当地垃圾总量因地制宜规划20万吨和60万吨两种建设规模 [3] - 未来扩产将不再局限于裂解气和裂解轻油 而是能够制出乙烯 丙烯 低碳芳烃等基础化工原料 [6] - 化学再生市场容量与物理再生市场容量大致相同 公司技术提供了废塑料应用的新思路 [6] 产能扩张与资金安排 - 鉴于各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 多地政府及国外企业与公司洽谈合作 公司将顺势拓展海外业务 [4] - 未来三到五年 公司国内外完成1500万吨到2000万吨产能建设的可能性被提及 [4] - 扩产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金融贷款多种方式结合解决 核心挑战在于原料化建设进度和地方政府资源供给 [4] 财务数据与机构预测 -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主营收入5.64亿元 同比下降5.09% 归母净利润502.04万元 同比下降85.63% [7]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2.79亿元 同比下降5.91%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32.36万元 同比下降7.43% [7]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在1.22亿至1.73亿元之间 2026年预测净利润在1.86亿至5.02亿元之间 2027年预测净利润最高达8.83亿元 [8]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26亿元 融券净流入44.15万元 [8]
惠城环保(300779) - 2025年10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3 09:0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技术,采用“一步法”工艺,直接将废塑料转化为低碳烯烃和混合芳烃,产品收率达92%以上 [2] - 该技术相比传统“两步法”工艺路线更短,能耗更低,传统技术最终产品收率仅50-60% [2] - 通过自主研发的气膜喷嘴技术解决固体废塑料高温进料易结焦问题,实现连续稳定进料 [2] - 采用循环流化床局部逆流床反应器,解决梯度分子量烃类对活化能的梯度要求及热量供给难题 [2] - 通过高温捕集氯化氢技术,有效解决含氯废塑料裂解对装置的腐蚀问题,实现工业装置连续稳定生产 [2] 项目运营与销售进展 - 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出的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已实现正常销售 [2] - 液化塑料裂解气客户为茂化实华,塑料裂解轻油客户为福建联合石化,目前产品供其试用,经SGS检测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 项目兼具验证与工业化属性,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不同类型催化剂配方对产品分布的验证实验,确认最佳工艺条件 [3] - 力争2026年一季度前后实现满负荷生产,为后续项目扩产积累数据支撑和经验 [3] 未来发展规划与产能扩张 - 未来将依据当地垃圾回收总量及规模,因地制宜规划20万吨和60万吨两种建设规模进行复制扩产 [3] - 鉴于各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及海外合作意愿,公司计划顺势拓展海外业务,探索全球发展机遇 [4] - 扩产项目建设资金将通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金融贷款多种方式结合解决,核心挑战在于原料化建设进度和地方政府资源供给 [4] - 公司聚焦乙烯、丙烯、苯等塑料原料生产领域,随着扩产项目推进,将能够直接生产这些基础化工原料 [6] 产品提升与市场容量 - 加氢装置预计2026年年初进行调试,以提升产品品质 [5] - 公司产品享受绿色溢价,相关定价已与客户谈好并形成协议 [5] - 化学再生市场容量与物理再生市场容量大致相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