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端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自力更生,美国打压中国更难了”
观察者网· 2025-11-04 11:40
"二十年来持续推进的自力更生战略,打造了中国应对冲突的堡垒。"美国《纽约时报》11月3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 写道,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建设自给自足,减少对西方进口的依赖,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稀土、抗 生素原料、电气设备等领域建立起对西方"卡脖子"的能力,美国遏制中国已变得愈发困难。 文章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初期,美国官员普遍对可能被中国"卡脖子"不屑一顾。美国总统特朗普企图利用关税 减少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并防止中国的"过剩产能"冲击美国经济。但他的努力遇到了障碍:中国早已在努力 让自身经济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系统地追求经济自给自足,不仅掌握了可对美国经济施压的"卡脖子"要害,也让华盛顿更 难遏制中国。比如今年,中国动用了最有力的"卡脖子"手段之一,也就是几乎完全控制全球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 供应,迫使美国达成妥协。 通过推动制造业自立自强,中国还在其他领域建立了"卡脖子"优势。中国是全球抗生素和其他药品原料的主导生 产国,也是许多电气设备、低端芯片等产品的主要制造者。 如此一来,美国的报复手段更少了。为了迫使中国放松稀土出口控制,特朗普政府只能威胁限制中国仍高度依赖 的少数美国出口 ...
中国拿下全球低端芯片40%产能,专家哀嚎,美国关税成笑话
搜狐财经· 2025-10-08 01:12
行业格局与市场份额 - 中国公司占据全球低端芯片产能的40% [1] - 中国公司在成熟制程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8%,预计2027年将提升至39% [5] - 未来全球每生产三块传统半导体芯片,就有一块为中国制造 [5] 成本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晶圆厂的生产成本较美国同行低37% [7] - 中国公司通过整合从原材料、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构建了高度自主的生产体系 [11] - 中国公司通过采购二手设备建立了不受制裁影响的生产线 [11] 市场依赖性与影响 - 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含芯片产品高度依赖中国提供的中低端芯片 [6] -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期间,中国芯片企业迅速填补缺口,保障了德国大众和法国标致等制造商的生产 [7] - 美国对芯片征收高关税催生了“中国制造—越南组装—美国销售”的迂回供应链模式 [9] 美国产业的挑战 - 美国本土芯片制造能力不足10%,80%的芯片生产依赖海外 [9] - 尽管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527亿美元,但美国重建芯片制造成本比台湾地区高出48% [9] - 美国芯片产业工程师缺口超过7万人 [9] 特定应用领域 - 低端芯片是几乎所有电子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石,构成了现代工业的“毛细血管” [3] - F-16战斗机的航空电子系统和“爱国者”导弹的导航模块大量采用中国提供的基础芯片 [1][11]
海外策略周报:博弈降息预期-20250818
平安证券· 2025-08-18 13:12
核心观点 - 海外经济数据引发降息预期波动,大类资产表现分化,美国CPI温和推动降息预期升温,PPI大幅反弹叠加零售数据稳健导致降息预期回落 [2] - 美股先上后下,道指、标普500、纳指分别上涨1.7%、0.9%、0.8%,10年期、2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变动6bp、-1bp至4.33%、3.75% [2] - 美元指数下跌0.43%至97.8,COMEX黄金、ICE布油分别下跌2.21%、0.29% [2] -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港股通分别上涨1.7%、1.5%、1.6%、2.4%,医疗保健、原材料、资讯科技业领涨 [2] 基本面分析 - 美国7月CPI同比2.7%,持平前值,核心CPI同比3.1%,高于前值的2.9%,能源价格大幅回落是主要拖累,核心服务环比上行反映居民消费韧性 [3] - 美国7月PPI同比从2.3%大幅升至3.3%,远超预期的2.5%,贸易服务环比上涨2.0%是主要支撑 [2] - 美国7月零售销售环比录得0.5%,略低于前值的0.6%,前值从0.6%上修至0.9%,表现稳健 [12] - 截至8月15日,CME显示市场预计年内将于9、10月分别降息25bp,9月降息概率从86%升至94%后又降至85% [2] 政策面分析 - 中美关税暂停继续延期90天至11月10日,美俄元首会晤取得进展但未达成协议 [2] - 特朗普扩大钢铝关税征收范围,新增对407种钢/铝衍生制品加征50%的关税,将于8月18日生效 [2] - 特朗普称两周内宣布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达300% [2] - 美国能源部宣布计划发布10亿美元资金公告,加快美国关键矿产和材料开发 [13] 市场表现 - 本周MSCI全球股指上涨1.22%,日本、越南、中国股市表现居前 [17] - 标普500指数PE(TTM)为28.6,升至过去十年均值加一倍标准差附近,位于87%分位 [27] - 港股恒生指数PE(TTM)为11.5,位于75.1%分位,恒生指数股债性价比为2.02,位于0.3%分位 [45] - 南向资金净流入381亿港元,主要流向资讯科技业、金融业、医疗保健业 [57] 行业与个股 - 美股医疗保健(4.62%)、可选消费(2.5%)领涨,中资制药(10.2%)、中资生物技术(9.1%)概念表现居前 [32] - 港股医疗保健(7.27%)、原材料(5.50%)、资讯科技业(4.44%)领涨,富士康(59.6%)、在线教育(30.7%)概念指数表现居前 [50] - 腾讯控股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至184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游戏业务强劲复苏 [61] - 京东集团Q2收入为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