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卡脖子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炒作: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掐住美国
观察者网· 2025-11-06 13:2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是中国通过数十年产业政策布局,在多个关键领域构建起供应链主导地位,这些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对美国形成所谓“卡脖子”的能力 [1][6][9] 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1] - 中国供应商生产了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2] - 在锂等原材料的精炼化工产品领域,中国企业占63%的市场份额,同时控制着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产业优势源于2015年宣布扩大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并为数百家电车企和电池厂商打开空间,2015年至2019年间鼓励本土车企使用经认证的国产电池 [6] - 为巩固主导地位,中国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并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6] 半导体领域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这类芯片是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组件 [6] - 为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 [6] - 在关键矿产方面,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并已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 [6] 医药行业 - 美国药店或柜台上销售的药物,其原料药或生产原料药所需的前体化学品,往往由中国供应 [9] - 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就大多来自中国,中国也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 [9] - 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其源头仍在中国 [10] -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第十五五年规划中再次强调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 [13] 产业体系与自给自足战略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15] - 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系统地追求经济自给自足,提出完善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供应链韧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4][15] - 除最先进芯片外,中国已相当成功地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16]
“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卡美国脖子”
观察者网· 2025-11-06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数十年产业政策布局在多个关键领域建立起供应链主导地位 [1] - 中国在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三大领域占据绝对掌控地位 [1] - 中国持续推进自力更生战略,构建了应对冲突的经济安全堡垒 [13][15] 锂离子电池行业 - 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1] - 中国供应商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2] - 中国企业在锂等原材料精炼化工产品领域占63%市场份额,控制80%精炼钴供应和98%精炼石墨供应 [2] - 中国通过《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 [5]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 [5] - 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以实现自给自足 [5] - 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 [5] - 2023年中国宣布对镓、锗等广泛应用于芯片及光伏电池的矿产实施出口管制 [5] 医药行业 - 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大多来自中国,这两种物质分别是泰诺和艾德维尔的主要有效成分 [8] - 中国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源头仍在中国 [8] -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第十五五年规划中再次强调支持创新药研发 [11] 产业战略与成效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 [15] - 中国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15] - 除最先进芯片外,中国已成功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15] - 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时广泛依赖进口,至今在汽车、电信设备、发电设备等制成品质量和数量上取得巨大进步 [14][15]
“不止稀土,中国还有三招能掐住美国”
观察者网· 2025-11-06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在多个关键战略性行业通过长期产业政策布局建立起供应链主导地位 这些行业包括锂离子电池 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 对美国构成所谓“卡脖子”能力 [1][5][9] - 中国在关键矿产和原材料供应上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控制80%的精炼钴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和技术目录调整等措施 持续巩固其供应链优势并防止技术外流 [5] - 过去二十年中国致力于经济自给自足 已构建起完善的产业体系 使其在应对国际冲突时更具韧性 [14][16] 锂离子电池行业 - 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即便在其他地区生产的电池 其核心组件也大量依赖中国供应 [1] - 中国供应商在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 在锂精炼化工产品领域占63%的市场份额 [2] - 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 - 2025年五大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商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为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5] - 中国通过政策巩固优势 2024年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 并对锂电池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5]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 这类芯片是汽车 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组件 [5] - 中国在关键芯片制造矿产上具有供应优势 2024年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 并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 2023年已对镓 锗实施出口管制 [6] - 为实现自给自足 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 [5] 医药行业 - 美国市场销售的药物 其原料药或前体化学品往往由中国供应 例如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大多来自中国 [9] - 中国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 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源头也在中国 [9] - 中国在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 并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中继续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 [12] 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 包括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 [16] - 中国已成功将许多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除最先进芯片外 在供应链上实现高度自给 [16] - 二十年来中国持续推进自力更生战略 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了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14][16]
“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自力更生,美国打压中国更难了”
观察者网· 2025-11-04 11:40
中国自力更生战略成效 - 中国二十年来持续推进自力更生战略,打造了应对冲突的堡垒,减少对西方进口依赖[1] - 中国在稀土、抗生素原料、电气设备等领域建立起对西方“卡脖子”的能力[1] - 美国遏制中国已变得愈发困难[1] 关键行业优势 - 中国几乎完全控制全球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供应,产业链与钢铁、有色冶金等体系高度耦合[1][3] - 中国是全球抗生素和其他药品原料的主导生产国[2] - 中国是许多电气设备、低端芯片等产品的主要制造者[2] 产业体系与制造能力 -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2]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 - 中国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 供应链影响 - 中国已相当成功地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除最先进芯片外[4] - 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远远超过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5] - 美国为迫使中国放松稀土出口控制,只能威胁限制中国仍高度依赖的少数美国出口产品,如飞机零部件[2]
“行业洞察”助力东北振兴 赋能沈阳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10-23 22:28
平台概况与功能 - “沈阳市产业洞察决策分析平台”于去年12月正式上线,并于今年10月完成2.0版本焕新升级 [1] - 平台基于产业大数据底座,通过产业生态洞察、区域竞合研判、多维招商拓客、智能主体画像等服务沈阳“开发区+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 [1] - 平台2.0版本在集聚性、科创力和AI+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例如利用企业海量数据标签+大模型辅助标注更精准展现企业主营业务构成 [2] - 平台具备产品级国战新产业树标签,能助力筛选关键领域替代能力优质企业,并通过区域重点产业评价模型快速洞察自身产业长短板 [2] - 平台可一键快速生成产业与企业洞察报告,无需复杂查询操作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 沈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评分高达84.57分,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布局覆盖上中下游 [2] - 作为3000亿元级的东北“汽车城”,沈阳新能源汽车产业优质企业占比高、成长能力突出、产业效益丰厚,2024年融资事件超1400起 [2] - 中游锂离子电池产业在沈阳仍有广阔发展空间,是区域布局、吸引投资的黄金窗口期,建议大力引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生产商及电池制造龙头企业 [3] - 以沈阳希科泰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排名前3%,共拥有14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超64% [3] 航空航天产业分析 - 沈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覆盖航空制造业、运行保障资源和通用航空服务等上下游,2024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100亿元 [3] - 该产业集群已形成从设计研发、试验测试、制造总装到维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 [3] - 沈阳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特别突出,优质企业占比较好,专业集中化趋势明显 [4] - 2025年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比达近90%,占据绝对主导,2024年科技资质企业达470余家,竞争力在全国位居前列,区域龙头地位稳固 [4]
荷兰“芯”慌:当光刻机遇上稀土,谁才是真正的“卡脖子”高手?
新浪财经· 2025-10-16 17:23
半导体设备行业 - 每台EUV光刻机需要消耗1.2吨稀土永磁体 [2] - 荷兰ASML公司生产EUV光刻机所需的稀土80%来自中国内蒙古的稀土矿 [2] - 2023年,因稀土永磁体供应减少,ASML的DUV光刻机生产线曾停产两周,每日损失达400万欧元 [2] - 每台EUV光刻机售价为1.5亿美元,2024年计划产量为60台 [2] - 若EUV光刻机产能减少一半,将导致荷兰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减少60亿欧元,占其全年设备出口的35% [2] - 荷兰ASM International公司对华营收占比达25%,若遭遇反制可能减产30% [9] 农业与食品行业 - 荷兰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是其第三大市场,2024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达120亿欧元 [4] - 荷兰对华奶酪出口量为18万吨,占其奶酪出口总量的25% [4] - 荷兰郁金香等花卉对华出口量占其总出口的30% [4] - 若中国转购其他国家奶酪,荷兰可能面临10万吨奶酪库存积压,价格预计下跌25%,奶农损失将达上亿欧元 [4] - 中国每年从荷兰进口5亿支郁金香,若实施检疫限制,荷兰花卉拍卖行需降价30%以维持销售,花农收入将减少15% [6] 物流与港口行业 - 2024年鹿特丹港处理的4.6亿吨货物中,22%与中国相关 [8] - 荷兰物流巨头DSV在2024年对华营收占比为18% [8] - 若中国减少经鹿特丹港的货运,转至汉堡港或安特卫普港,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将下降8%,相当于减少368万标准箱 [8][9] - 吞吐量下降可能导致鹿特丹港裁员2000名码头工人 [8] - 2023年因中欧班列运力增加,鹿特丹港海运量减少,当时已裁员800人,DSV关闭了3家在荷兰的分公司 [9] 宏观经济与贸易 - 2024年荷兰对华贸易顺差为45亿欧元,若中方实施反制,顺差可能转为逆差,影响荷兰GDP增长 [11] - 美国英特尔公司在2024年从中国进口了12亿美元的光刻胶,较2023年增长15% [9]
美国招数全作废,又一新领域被中国卡脖子,现在轮到中国漫天要价!
搜狐财经· 2025-09-16 23:55
中美贸易谈判态势 - 美国要求欧洲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以阻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否则不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1] - 美国向七国集团和北约发出威胁 要求以进口俄油为借口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加征100%关税[1] - 中美贸易协议取得良好进展 但在技术细节和条款方面仍需推进 中方提出一项被美方认为非常激进的要求[4] 中美贸易措施影响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不再进口美国农产品和能源 对美国芯片发出安全警告和反倾销调查[1] - 美国禁止进口中国产无人机及零部件导致美制无人机成本高出100倍[2] - 中国无人机零部件若对美实施出口管制 将严重影响美国该行业[2] 行业依赖关系 - 美国科技行业依赖中国稀土供应[1] - 美国无人机行业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供应以控制成本[2] - 美国盟友与中国存在紧密经贸联系 难以承受对华加征100%关税的代价[1]
是美国卡中国的脖子,还是中国卡美国的脖子?
新浪财经· 2025-05-11 11:23
科技战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反而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芯片制造 设备和材料领域 [1] - 中国芯片产业链在几年内实现高速增长 从基本空白发展到门类齐全 芯片出口达万亿规模 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1] - 芯片相关企业数量增长至少10倍 芯片设计 生产制造能力迅速提升 [1] 中国在原材料领域的反制措施 - 中国限制镓和锗等原材料出口 这些材料对军事工业 航天发展和电子信息制造至关重要 [3] - 美国虽拥有相关技术 但缺乏大规模冶金工业支撑 短期内难以重建完整的冶炼体系 [3] - 原材料短缺导致美国隐身飞机产量下降 先进雷达和高超音速导弹研发受阻 [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高科技产业在科技战后实现配套完善和生产制造能力提升 而美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力逐渐减弱 [5] - 美国军事力量可能因材料短缺而衰落 现有武器维护和新武器研发均面临挑战 [6] - 全球技术壁垒已从知识保密转向生产制造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数十年积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