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搜索文档
美方喊停和印度谈判,巨额关税不可避免,莫迪抵制美国货,不要麦当劳不要iPhone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21
要说这事儿的由头,还得从美国那套"顺我者昌"的逻辑说起。8月6日那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印度商品 加征关税,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直接飙到50%。更狠的是,一半已经生效,剩下的一半据说8月28日就 会落地。他们给的理由挺冠冕堂皇,说是印度"偷偷买俄罗斯石油",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给 不听话的盟友一个教训。但印度人显然不吃这一套,毕竟这里可是美国品牌的淘金宝地——WhatsApp 的全球最大用户群在这儿,达美乐的门店比任何国家都多,苹果新店开业时排队的人能绕商场两圈。 关税这东西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后面的连锁反应谁也挡不住。印度的出口商最先感受到寒 意,大量订单被卡在半路上,纺织厂的机器开始空转,鞋厂老板对着堆积如山的库存发愁。有个叫做法 里达的鞋业集团老板在采访里直叹气:"25%的税还能扛,打折、协商、少赚点都行,可50%这数,基 本就是把生意往死路上逼。"不光是企业,连印度政府都承认,这波操作不光会搅黄美印贸易,搞不好 全球贸易增长都得跟着打蔫。 当新德里街头的小贩开始用印地语吆喝着本土冷饮,替代了柜台上摆了十年的可口可乐时,一场没有硝 烟的贸易战正在南亚次大陆悄然升温。美国那记50%的关税大棒砸 ...
美印关税谈判,传出大变数
证券时报· 2025-08-17 16:45
美印贸易谈判中断 - 美方贸易谈判代表团取消原定8月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行程,导致双边贸易协议谈判延期[3][4] - 双方原计划在9-10月敲定第一部分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面临不确定性[4] - 印度政府通过多重机制推进与美国的贸易磋商,包括正式谈判团队、部长级会谈和外交渠道[4] 美国加征关税措施 -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8月27日生效[1][5] - 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已升至50%[1][5] - 特朗普威胁对印度医药产品加征关税,税率可能逐步提高至150%-250%[9] 印度政府回应 - 印度总理莫迪强调不会牺牲本国利益,将保护农民、渔民和劳动者权益[2][8]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美国加税行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将采取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5] - 印度计划推动商品及服务税改革,降低税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8] 行业影响 - 印度医药行业面临重大打击,2024-2025年度对美医药出口额超105亿美元[9] - 印度钢铁行业受关税影响严重,大量美国订单被取消导致生产放缓[10] - 出口企业面临原材料采购贷款和集装箱舱位预订等困境[10] 印度产业发展计划 - 莫迪宣传"印度制造"战略,计划自主生产化肥、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8] -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3年底推出[8] - 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活动[8] 未来动向 - 莫迪可能9月底出席联合国大会并与特朗普会晤,商讨贸易问题[11] - 印方积极推动此次会晤,希望缓和贸易和关税争端[11]
印度总理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 自力更生成为发展战略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8-17 14:53
印度自力更生战略 - 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提出"新印度"愿景,强调在国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实现自主,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 [3] - 莫迪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今年年底推出,计划实现芯片量产 [7] - 自力更生战略旨在保护农业、工业等核心利益,通过生产低成本高价值产品增强经济韧性 [9] 印度制造推进措施 - 印度政府持续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在全球贸易失衡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 [5] - 将进行商品及服务税改革,降低税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 [5] - 呼吁全国上下依靠自身制造从化肥到喷气发动机等各类产品 [3] 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 - 美国以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为由施加高额关税,但印度官员有意淡化对峙可能性 [5] - 莫迪未直接提及关税问题,但自力更生战略被视为对地缘政治变化的积极回应 [3] - 美印双方立场短期内难改变,未来平衡利益与地缘博弈存在不确定性 [9] 重点行业发展 - 半导体行业成为战略重点,本土芯片制造将提振印度制造业 [7] - 政府努力使发展计划更多惠及小农户、畜牧养殖户和渔民 [5] - 国防领域自主化是自力更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7]
莫迪独立日演讲强调“新印度”,“朱砂行动”、印度制造、关税问题成核心词
环球时报· 2025-08-16 06:47
莫迪独立日演讲内容 - 莫迪在新德里红堡发表103分钟独立日演讲,主题为"新印度",打破去年98分钟的时长纪录 [1][3] - 演讲开篇警告巴基斯坦,称印度"不会再容忍任何形式的核讹诈",并向参与"朱砂行动"的士兵致敬 [1][3] - 莫迪暗示可能暂停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称该条约"不公且片面" [3] - 演讲反复提及"自力更生""国防准备"和"青年赋权",为2047年"印度成为发达国家"勾勒愿景 [1][3] 印度国内反应 - 今年是莫迪第12次作为总理发表独立日演讲,成为该国发表独立日演讲次数第二多的总理 [3] - 印度最大反对党国民大会党领导人缺席独立日庆祝活动,引发外界猜测 [3] - 新德里独立日街头庆祝氛围较往年冷清,部分原因在于印度教重要节日奎师那诞辰日临近 [5] 巴基斯坦反应 - 巴基斯坦媒体强烈谴责莫迪演讲,称其充满激进民族主义情绪 [4] - 巴外交部声明称莫迪对"核讹诈"的指控基于捏造信息,呼吁印度谨慎处理核问题 [4] - 巴基斯坦独立日当天,民众在伊斯兰堡街头挥舞国旗游行庆祝,巴总理为8名空军飞行员授勋 [4] 经济政策主张 - 莫迪谴责"经济自私主义",强调不会在农民利益上妥协 [5] - 大力宣传"印度制造"政策,计划自行生产化肥、喷气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产品 [5] - 宣布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3年底推出,正在1200多个地点开展关键矿产勘探 [5] - 提出"自力更生"是实现"发达印度"目标的基础,承诺实现能源独立和关键领域产业建设 [5]
新华全媒+|“我要把大生产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红色纪念馆的农民讲解员素描
新华社· 2025-08-07 23:13
纪念馆运营 -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展示1943年华池县军民大生产的场景,包括战士用日军炮弹壳打制的农具等历史文物[3] - 纪念馆管理员王有功从2010年6月起任职,月收入从油田的4000元降至1800元,但认为这是"从金窝跳进精神窝"[3] - 王有功通过走访周边村庄收集口述历史,如录制老人演唱的《纺线谣》用于讲解[4] 讲解与服务 - 王有功的讲解从初期照本宣科发展为融入拉家常风格,并加入陇东民歌演唱,增强感染力[5] - 2021年接待高校研学团时,王有功借来"斗"和"石"等工具还原历史场景,使学员更直观理解[7] - 甘肃南梁干部学院评价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记忆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创业密码"[7] 管理与维护 - 王有功记录"红色账本",显示其修复农具47件次、整理口述史40多篇、编写讲解词数万字[8] - 每日工作包括清晨六点检查消防设备、八点擦拭展柜、九点接待游客,持续五千多天[8] - 暴雪天气中,王有功连夜赶回纪念馆检查管线,次日带伤完成讲解[8] 社会影响 - 一位七七〇团老战士评价王有功的讲解"让那些岁月又活过来了"[7] - "00后"青年参观者称纪念馆为"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9]
美国要“打仗”就奉陪到底,德国为何态度大变?中国这3件法宝太给力
搜狐财经· 2025-07-27 19:16
美欧贸易争端 - 特朗普设定8月1日为最后期限 威胁将欧盟关税提升至15% 涉及欧盟每年数千亿欧元对美出口额 [3] - 德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 年对美出口超500亿欧元 15%关税将使每辆5万欧元汽车增加7500欧元成本 [4] - 德国经济研究所测算 高关税可能导致德国GDP下降0.3个百分点 影响数十万人就业 [4] 德国汽车产业 - 奔驰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杆 其CEO将随默茨总理访华 寻求深化合作 [6] - 德国汽车制造商依赖美国芯片 超过60%高端芯片来自美国企业 [9] - 关税威胁使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 [4] 德国化工产业 - 巴斯夫在德国化工行业市场份额超过20% 其CEO将参与访华代表团 [6] - 中国企业近年加大对德投资 包括收购机器人公司和建立新能源研发中心 [6] 中欧合作前景 - 中欧贸易额有望五年内突破3000亿欧元 涉及汽车 化工 数字经济等领域 [6] - 中欧在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技术 5G建设 人工智能标准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4] - 欧盟高层访华团队提前数周筹备 议程涵盖贸易 气候 科技等多领域 [4] 中国产业经验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近50% 达2024年全年七成 [8] - 中国芯片产业突破技术封锁 实现中高端芯片自主生产 [9] - 中国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从螺丝钉到高铁芯片实现自主可控 [9] 产业格局变化 - 德国寻求摆脱对美国技术依赖 特别是在汽车芯片等关键领域 [9] - 中国企业加大对德投资 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包括机器人 新能源等领域 [6] - 欧盟转向与中国合作 以增强抵御美国贸易压力的能力 [4][6]
抗战影像记忆|南泥湾,好地方
新华社· 2025-07-25 15:17
历史背景 -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 [3] - 南泥湾原为战乱荒芜之地,通过开荒变为"陕北好江南",开荒面积从1941年1.12万亩增至1943年10万亩 [4][7] - 1943年实现粮食完全自给,产粮达12000石,蔬菜完全自给 [7] 生产成果 - 三五九旅1941年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1943年开荒10万亩产粮12000石 [7] - 实现"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目标,粮食经费全部自给 [7] - 除战士外,抗大学员、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共同参与生产活动 [10] 精神传承 - 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 - 南泥湾精神持续激励后人,2023年当地已发展为现代化国家湿地公园 [12] - 大生产运动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10]
撞墙后要回头?“印度顶级智库:赶紧放宽中企投资限制”
搜狐财经· 2025-07-19 19:07
印度放宽中企投资限制提议 - 印度顶级智库NITI Aayog提议放宽针对中企投资的额外审查规则 允许中企持有印度公司至多24%股份且无需审批 [1] - 当前所有中企在印投资需通过印度内政部和外交部的"安全许可" 导致部分重大交易延迟 如比亚迪10亿美元电动车合资项目被搁置 [1][4] - 该提议由印度贸易部工业部门 财政部 外交部及莫迪办公室共同研究 旨在推动外国直接投资计划 [1] 印度外国直接投资现状 - 印度上一财年净外国直接投资跌至3.53亿美元 较2021财年439亿美元下降超99% [1][6] - 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 印度对华投资实行逐案评估 规则对中企影响最大 其他外资仅在敏感领域受限 [4] - 俄乌冲突后全球外资放缓 但印度持续阻碍中国投资 加剧外资下滑 [6] 中印经贸关系动态 - 印度"印度制造"计划下 经济反而更依赖中国进口 如智能手机 太阳能电池板 药品等领域 [6] - 近期中印高层交流回暖 印度防长和外长相继访华 双方寻求稳定关系 [6] - 中国外交部呼吁印方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强调中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本质 [4][7] 行业影响 - 制造业领域外资限制差异显著 中企面临额外审查 其他外资可自由投资多数领域 [4] - 电动车行业受政策影响明显 比亚迪10亿美元项目因审查规则搁置 [4] - 技术依赖矛盾凸显 印度"自力更生"战略下仍依赖中国技术知识 [6]
航空报国 代代传承(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文化墙展示历史照片,记录从河里捞木头建厂房、穿着破背心造飞机到试飞员与研制人员相拥而泣的奋斗历程,体现航空报国精神 [1] - 飞机研制周期长达十年以上,需要几代人的毕生奉献和接续奋斗,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逐步缩小差距并跻身一流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战机是大量尖端科技的集成,从歼—5甲到歼—20的研制过程中,面临外国专家撤离、设备脱钩断链和技术封锁打压等重重难关,但最终实现技术突破 [1] - 公司通过自力更生和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实力和产业能力整体突围,不畏霸凌并破壁前行 [1] 协作与举国体制 - 战机研制需要多部门、多区域、多行业协同作战,各方以"型号任务是最大的政治"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形成"国家队"协作模式 [2] - 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略主动,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保障 [2] 精神传承与未来展望 - 传承发扬航空报国精神,推动战机技术持续进步,未来将飞得更高并决胜苍穹 [3]
奋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 与祖国同频共振,垦荒者,正青春!
央视网· 2025-05-01 10:52
行业研究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发现苜蓿作为高蛋白饲草可替代进口大豆饲料作物 利用盐碱地种植饲草可促进畜牧业发展 [3] - 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通过科技小院模式实现粮食增产 研究生驻点研发使全县亩产突破1吨粮食作物 形成中低产田增产样板 [13][15] 公司研究 -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团队自1973年起持续改良盐碱地 七位教师押粮本驻点研发 通过挖渠治土使小麦玉米产量提升 解决当地口粮问题 [11] -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焦小强带领科技小院团队扎根曲周15年 研发农民易接受技术 通过田间实践培养农业人才 形成"论文写在地头"的创新模式 [13] 技术突破 - 延安时期乐天宇团队采集2000多个植物标本 系统研究植被气候条件 为南泥湾垦荒提供科学依据 [7][9] - 曲周实验站创新堆肥追肥技术 研究生驻点优化种植管理 推动粮食单产持续提升 [13][15] 历史传承 - 南泥湾垦荒精神延续至现代 中国农业大学传承改土治碱技术 形成跨世纪科研接力 [9][11] - 科技小院模式实现产学研结合 培养出焦小强等新一代农业专家 技术推广覆盖全国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