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货币基金

搜索文档
刷爆历史记录!拐点来了?
格隆汇· 2025-07-26 17:00
南向资金动态 - 南向资金周五单日净买入港股201.84亿港元,创4月22日以来新高,今年累计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的8079亿港元,创历史同期纪录[1][2] - 南向资金连续25个月净买入港股,成为港股最强资金流,主要净买入标的包括盈富基金72.8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14.35亿港元、中国人寿9.54亿港元等[2][3] - AH股溢价指数周五跌至123.52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脱离过去几年130-150的运行区间[3][6] 债市赎回压力 - 本周债券市场连续7日收益率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6%升至1.75%,纯债型基金7月24日单日赎回近千亿,创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7] - 保险机构连续3个月减持国债,4月、5月、6月分别减持89亿元、74亿元、12亿元[7] - 超长期限国债ETF逆势获资金抄底,30年国债ETF博时、鹏扬基金30年国债ETF本周分别净流入52.72亿元和36.73亿元[8] 主动权益基金趋势 - 6月混合基金规模增长1213亿元至3.68万亿元,份额新增97.16亿份,结束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持续缩水趋势[11][12] - 公募基金总规模6月达34.39万亿元,较5月增长6519亿元,连续第9个月创历史新高[11] - 6月新成立155只混合基金,发行1221.24亿份,但存量混合基金仍呈现赎回状态[12][13] 货币基金动态 - 6月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减少1675亿元,份额减少1645.56亿份,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从2月1.58%下滑至1.09%[15] - 机构资金通过第三方代销频繁申赎货基套利,利用"按日计息、申赎灵活"特性摊薄原持有人收益[16]
利率跌破1%,“收蛋”的年轻人多了
经济网· 2025-06-10 10:01
存款利率下行与存款搬家 - 六大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跌破1%关口 活期利率低至0.05% [1] - 2025年4月单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7万亿元 同比多增1.9万亿元 [3] - 银行理财经理反馈客户倾向将到期存款转投理财产品 [1] 年轻人理财新趋势 - 截至2025年4月底 937万名90后、00后同时配置余额宝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 形成"新三金"组合 [6] - 余额宝10万元日收益约3元 接近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但流动性更优 [6] - 社交平台理财社群活跃 新三金等话题热度持续 年轻人通过打卡晒收益等方式互相监督 [8] 多元化资产配置实践 - 黄金ETF案例显示2025年收益率达9.4% 但年初曾现单月8%跌幅 [8] - 专家建议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按3:5:2比例搭配 黄金ETF优于实物黄金 [8] - 投资者采用"收蛋"概念 将0.01%收益视为1个蛋 通过小额收益积累降低焦虑 [9] 理财教育与市场反应 - 理财博主推出"小白理财课" 内容涵盖基础配置至宏观分析 [8] - 部分用户经历跟风亏损后转向系统学习理财知识 [8] - 美联储降息事件引发市场关注 债基等产品收益波动受投资者讨论 [10]
创历史新低!160万亿存款动手?
格隆汇APP· 2025-06-08 18:39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 - 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创历史新低至1.165% [1] - 前15大货币基金收益率同比普遍下降30-50基点 [2] - 天弘余额宝最新收益率1.19% 规模达7992.97亿元 [5] -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短期货币工具 收益率与市场利率高度挂钩 [7] 居民资产配置趋势 - 居民金融资产占比2024年达47.6% 较2018年提升6.3个百分点 [7] - 金融资产贡献比例2024年首次超过100% [7] - 居民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33.6% 显著高于美日 [9] - 4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减4600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9万亿元 [9] 资金流向变化 - 货币基金4月规模单月增长6648.39亿元 占公募总增量的74% [11] - 理财规模5月突破31万亿元 短期限产品"存款替代"效应显现 [13] - 中金预计货币市场利率补降将利空货币基金规模增长 [13] 国际比较与政策导向 - 中国居民财产净收入80%依赖利息 分红仅占10% [15] - 38国平均分红占比达55% 政策强调提升股息率 [16] - 中日韩同步推动股市改革 提升估值成共同目标 [17] 中特估ETF发展 - 规模超10亿的中特估相关ETF共30只 [17] - 华泰柏瑞红利ETF规模198.79亿元居首 [19] - 瑞银预计优质公司潜在上升空间10%-30% [21] 利率环境与投资策略 - 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 低利率时代持续 [7] - 中信证券建议拥抱波动并拓展多元资产配置 [13] - 政策高度重视股市 资金涌入风险资产逻辑强化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