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经营贷
icon
搜索文档
“以价换量”冲规模 银行经营贷利率跌穿3%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02
银行经营贷利率竞争 - 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经营贷利率下探至3%以下,部分产品叠加优惠后利率更低,例如股份行上海地区某支行经营贷利率最低2.4% [1][2]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信用经营贷产品年化利率低至3%起,贷款额度分别为500万元和300万元,招行生意抵押贷年利率低至2.7%,授信额度最高2000万元 [2] - 中小银行如广东农商行推出有房产抵押的经营贷产品最低年利率2.5%,纯信用经营贷年利率最低3% [2]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国有大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中小银行客户,中小银行被迫卷入价格战,华东农商行支行行长表示大行下沉战略导致中小银行营收压力加大 [2] - 企业层面反映国有大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入后融资成本下降,银行因冲量或考核需求持续压低利率 [3] - 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会议明确要求银行科学定价,防范"内卷式"竞争,但低价同质化竞争仍普遍存在 [5] 银行风控与业务转型 - 银行加强经营贷资金流向监控,强调"真经营、真用途",无抵押贷款需满足企业成立年限、类型等条件 [3][4] - 对受市场环境影响无法还贷的企业,银行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 [5] - 部分银行转向综合金融服务,如为企业嫁接产业链资源、提供跨境服务等,以差异化服务吸引客户 [5] 行业转型方向 - 专家建议银行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从依赖存贷利差转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模式 [5] - 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尝试通过解决企业痛点(如产业链资源整合、股东服务)提升综合收益 [5]
年利率低至2.35%!经营贷卷疯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7-06 07:37
银行经营贷利率持续下滑 - 抵押经营贷年利率最低降至2.35% 为历史最低值 相比2024年末下降约0.3个百分点 [1][2] - 信用经营贷利率同步下滑 部分产品在优惠券加持下年利率低至2.68% [1][3] - 某城商行针对收单商户推出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 利率低至3.0% 额度达30万元 [3] 贷款产品具体条款 - 抵押经营贷最高额度2000万元 但单企业限贷1000万元 期限10年 还款方式可选先息后本或等额本息 [2] - 申请抵押经营贷需提供可抵押房产 且需满足大湾区公司法人或核心股东身份 需提交营业执照等材料 [2] - 信用贷产品额度最高300万元 要求企业及实际控制人征信良好 企业需正常经营 [3] 市场供需状况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从2024年末3.43%降至2024年5月的3.2% 同比下降50个基点 [4] - 5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00亿元 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100亿元 [4] - 银行业反映企业资金需求有限 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数量不足 导致贷款投放困难 [1][4] 未来趋势 - 经营贷利率可能继续下行 但下降空间已较为有限 [1][4] - 银行业务竞争加剧 呈现"内卷"态势 [4]
最低2.68%,银行卷完消费贷又卷经营贷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48
银行信贷市场竞争态势 - 多家大型银行推出年化利率3%左右的纯信用经营贷产品,利率较前期明显下降,招商银行对部分优质客户提供最低2.68%的特惠利率 [1][2] - 消费贷市场仍存在变相价格竞争,部分银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贴息或默许客户经理个人补贴等方式突破利率监管要求 [1][4] - 商业银行将业务重心转向经营贷领域,掀起新一轮利率下调潮,招商银行"生意贷"基础年利率3%起,建设银行"信用快贷"最低年利率3% [2] 银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 银行针对特定客群实施差异化定价,招商银行向特定客户发放2.68%利率优惠券,中国银行"银税贷"年利率不超过3.6% [2][3] - 部分银行基于内部客户评级系统对优质客户提供更低实际利率,公开宣传利率普遍维持在3%以上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优惠 [3] - 银行通过政府贴息和利率优惠券降低客户实际融资成本,招商银行四川省消费贴息计划使实际年利率可降至1.5% [4][5] 信贷市场现状与挑战 - 5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信贷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7.1%,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08亿元 [6] - 银行业一季度整体净息差1.43%与平均不良贷款率1.51%出现倒挂,A股42家上市银行中19家利息净收入同比负增长 [7] - 银行基层KPI考核压力导致贷款内卷竞争加剧,出现员工自掏腰包贴息等极端案例,部分银行员工游走灰色地带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业内普遍认为"以价换量"竞争模式不可持续,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银行需考虑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1][7] - 银行需加强自营获客能力、优质场景挖掘和科技能力,围绕重点客群迭代精品消费贷产品与服务 [7] - 当前低利率产品更多是针对特定客群的营销策略而非全行业性利率下调,未来监管规范将影响市场走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