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换量

搜索文档
工业企业利润点评:工业企业利润中的“内卷”线索
华福证券· 2025-07-27 19:01
工业企业利润现状 - 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4.5%,跌幅较5月收窄4.6个百分点,累计同比-1.8%,跌幅较5月扩大0.7个百分点[3] - 营业成本拖累减轻,对单月利润同比增速负贡献从5月9.7个百分点降至6月3.9个百分点[3] “内卷”线索 - 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与5月持平,PPI同比跌幅加深至-3.6%,企业利润率下降[4] - 上半年采矿业、公用事业、制造业累计利润率分别为16.95%、6.79%、4.46%,分别较2月-0.53、+0.61、+0.74个百分点[5] - 6月工业企业累计营收费用率8.38%,较5月上行9BP,较去年同期高出4BP[5] 缓解措施 - 货币政策积极用足宽松空间,实施小幅降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6] - 中央财政增发特别国债,加码耐用消费品补贴和扩大基建投资[6] 风险提示 - 货币宽松、财政扩张力度不及预期风险[7]
二手房“以价换量”,25年买房契机已经出现
搜狐财经· 2025-07-20 19:55
房价走势 - 2023年以来全国二手房价已大幅下跌 但未来跌幅将趋缓 "止跌回稳"成为市场主旋律 [1] - 2024年6月十大重点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环比均下跌 "以价换量"仍是主流策略 [3] - 2024年11月后二手房价下跌幅度趋于平稳 结合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 未来跌幅可能持续但不会剧烈波动 [3] 城市交易数据 - 成都6月二手房成交量达19214套 位居十大城市榜首 上海18028套 北京15139套 [3] - 区位优质或高性价比房源交易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房产 [3] - 非热门城市二手房面临成交周期过长问题 影响业主信心和资产估值 [6] 市场结构 - 300万以下刚需房占比达41.9% 改善型房源价格僵局导致购房压力加剧 [7] - 市场分化促使购房者转向法拍房等多元化选择 [7][8] - 6月全国法拍房供应量达3.2万套 挂拍量持续上升 成交价普遍低于评估价 [9] 购房时机 - 对于观望多年的购房者 2024年下半年被认为是较佳入市时机 [4] - 法拍房渠道因价格优势和选择空间扩大 正成为部分购房者的替代方案 [8][9]
【IPO前哨】“南酸枣糕一哥”闯关港股:降价换量,是真香还是真卷?
搜狐财经· 2025-07-17 15:37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2] - 募资款计划用于扩大产能及储存容量、提升研发能力、线上营销推广、拓展销售网络及一般运营资金 [2] 公司历史及产品结构 - 公司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成立的崇义食品厂,1992年推出首款南酸枣糕,1995年正式成立公司 [3] - 公司专注于南酸枣食品产品,包括南酸枣糕、南酸枣粒、南酸枣软糖、南酸枣凝及南酸枣冻等 [3] - 2024年南酸枣糕贡献了86.7%的收入,南酸枣粒占比9.2%,产品结构高度集中 [6] 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 - 2024年以果类零食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九,市场份额为0.6% [5] - 在南酸枣食品行业占有32.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5] 财务表现 - 收入由2022年的2.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9亿元 [5] - 年内溢利及年内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2563.4万元(2022)、2370.5万元(2023)及5319.9万元(2024) [5]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7.2%、48.8%及48.4% [6] - 2022-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比重在25%左右 [10] 客户结构及销售策略 -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38.7%,均为线下经销商 [9] - 2024年最大客户"客户G"收入占比22.9%,合作年限仅1年,推测为零食很忙 [8] - 南酸枣糕每千克平均售价由2022年的41.2元下降至2024年的39.3元 [10] - 2024年末1412名员工中,652名在销售部任职,占比接近一半 [10] 分红情况 - 2022-2024年分别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约490万元、710万元及1140万元 [7]
机构报告:武汉“以价换量”带动楼市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27
武汉房地产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武汉商品住宅市场整体出清周期达27.5个月 [1] - 主城区价格敏感型需求释放带动市场回暖但远城区库存压力影响整体复苏 [2]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土地市场成交面积15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成交金额126.6亿元同比上升8.6% [3] - 平均成交楼面地价4208.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其中综合用地和涉宅用地楼面价分别下降29.1%和17.7% [3] - 央企拿地占比72.4%仍为主力民企参与度提升至25.6%主城区核心地段优质宅地溢价成交 [3] 住宅市场分化 - 2025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32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平均成交价1563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0.7% [5] - 中心城区占成交面积41.2%但占供应面积50.9% [5] - 江夏区、东湖高新区、江岸区和汉阳区房价同比降幅达14.1%-6.7%但成交面积居前 [6] 产业园区市场 - 武汉产业园区存量及待入市项目总规模3544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制造类2102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类1442万平方米 [6] - 产业园平均租赁价格33元/平方米/月同比下降10%-15%平均售价562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3% [7] - 2024年底空置率39.5%预计2025年大体量项目入市后进一步上升 [8] - 产业园区开发主体需平衡资产扩张与负债控制融资和股权交易将成为新焦点 [8]
土拍市场核心宅地热度不减,上半年武汉房产市场向好态势明显
长江日报· 2025-07-15 18:19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土地市场成交金额同比上升8.6% [1] - 涉宅用地占上半年成交面积的50%,纯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黄陂区、江夏区和沌口片,商业用地集中在武昌区、蔡甸区和东湖高新区 [5] - 长江新区和沌口片合计占武汉市上半年土拍面积的50% [5] - 央企为拿地主力,占比72.4% [5] - 主城区核心地段宅地竞争激烈,多宗优质宅地溢价成交 [5] 住宅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32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 [1][6] - 平均成交价格为15636元/平方米,较2024年上涨 [6] - 中心城区占成交面积的41.2%,占供应面积的50.9%,江岸区、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领跑 [6] - 6月武汉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降幅收窄至3.2% [6] 市场趋势分析 - 主城区价格回调激活刚需和改善需求,价格降幅收窄 [6] - 江岸区、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为成交主力区域,反映价格敏感型需求集中释放 [6] - 民企拿地参与度提高,核心区域涉宅用地吸引力增强 [5]
“以价换量”冲规模 银行经营贷利率跌穿3%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2:02
银行经营贷利率竞争 - 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经营贷利率下探至3%以下,部分产品叠加优惠后利率更低,例如股份行上海地区某支行经营贷利率最低2.4% [1][2]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信用经营贷产品年化利率低至3%起,贷款额度分别为500万元和300万元,招行生意抵押贷年利率低至2.7%,授信额度最高2000万元 [2] - 中小银行如广东农商行推出有房产抵押的经营贷产品最低年利率2.5%,纯信用经营贷年利率最低3% [2]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国有大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中小银行客户,中小银行被迫卷入价格战,华东农商行支行行长表示大行下沉战略导致中小银行营收压力加大 [2] - 企业层面反映国有大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入后融资成本下降,银行因冲量或考核需求持续压低利率 [3] - 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会议明确要求银行科学定价,防范"内卷式"竞争,但低价同质化竞争仍普遍存在 [5] 银行风控与业务转型 - 银行加强经营贷资金流向监控,强调"真经营、真用途",无抵押贷款需满足企业成立年限、类型等条件 [3][4] - 对受市场环境影响无法还贷的企业,银行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 [5] - 部分银行转向综合金融服务,如为企业嫁接产业链资源、提供跨境服务等,以差异化服务吸引客户 [5] 行业转型方向 - 专家建议银行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从依赖存贷利差转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模式 [5] - 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尝试通过解决企业痛点(如产业链资源整合、股东服务)提升综合收益 [5]
石头科技A+H:单季度净利同比连降,“以价换量”海内外一招鲜
新浪财经· 2025-07-08 22:39
公司赴港上市 - 2024年以来多家A股龙头企业如美的集团、顺丰控股、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相继赴港上市,石头科技也于近期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3] - 公司股价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后最高千元跌至2025年7月8日的153.95元/股,市值跌破400亿元,较巅峰蒸发近600亿元 [3] - 赴港上市主要目的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3][4] 海外市场战略 - 拟将部分募资用于拓展国际业务与提升品牌知名度,投资扩大海外生产能力 [4]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53.46%,增速51.06%远高于国内市场的25.39% [4] - 通过"老品降价、减配促销"策略快速渗透海外市场,如Q7 Max Plus产品降价26%至419欧元 [5] - 已入驻约900家Best Buy和1400家Target零售门店,占据两家零售商门店总数超70% [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27.43%,但归属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仅9.62% [8] - 2024Q3至2025Q1单季度净利润增速持续负增长,分别为-43.40%、-26.99%、-32.92% [8] - 净利率从2020年的30.23%降至2024年的16.55% [9] - 2024年海外市场毛利率同比减少6.7个百分点至53.7% [5] 营销与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销售费用率从13.69%增至24.84%,年复合增速47.90%高于营收增速 [10] - 2021-2024年广告及市场推广费、平台服务费累计支出约58.52亿元 [11]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25.2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率8.13%创上市新高 [15] 行业竞争与专利风险 - 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TOP5中4家为中国企业,公司以16%市占率首次超过iRobot [4] - 与追觅科技的专利纠纷从国内延伸至海外,德国法院判决禁止在德销售相关产品 [16] - 受专利禁令影响,公司错过2024年618大促,预计损失超2亿元 [16] 第二曲线与创始人动向 - 洗衣机业务部成立一年后裁员超70%,多个核心部门仅留1-2名员工 [18] - 洗烘一体机项目累计投入1.79亿元,但产品存在洗烘时间长、烘坏衣物等问题 [20] - 创始人昌敬2023-2024年累计套现8.88亿元,持股比例从23.15%降至21.03% [24] - 昌敬跨行造车项目极石汽车首款车型累计销量3237台,远低于竞品理想L7的26825台 [24]
特写:写字楼市场“以价换量” 深圳创业企业办公成本降低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46
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现状 - 深圳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160.1元,较去年末下跌5.3% [1] - 租金水平较2018年高点每月每平方米276.6元下跌四成以上 [1] - 创业者表示每月每平方米一百多元可租到位置很好的甲级写字楼 [1] 租金策略与市场动态 - 业主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5年第一、二季度租金环比分别下降2.7%和3.1% [2] - 业主提供极大优惠以留住客户,因开拓新客户成本更高 [1] - 部分公司因产业园优惠政策到期而搬迁至甲级写字楼,看重品牌提升效应 [1] 政府支持与创业环境 - 政府部门为相关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优质办公空间及租金补贴 [1][2] - 创业者可申请政府租金补贴,办公成本显著降低 [1] 行业需求与增长动力 - 深圳科技创新高地吸引创业公司,为写字楼市场注入新动力 [2] - 硬科技板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和出海经济浪潮推动结构性增长 [2] - 深圳产业根基持续孵化增长新引擎,支撑写字楼市场未来复苏 [2]
75169套!深圳二手房在售量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21:38
深圳二手房市场动态 - 截至7月7日深圳共有75169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 较上周增加1311套 在售量创新高 [1] - 上周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436套 环比增长4.2% 录得量两连涨 [1] - 上半年深圳共售出超5.1万套住宅 同比上涨39% 其中二手房网签29231套 同比上涨37% [1] - 二手房成交均价下滑至每平方米5.46万元 市场延续"以价换量"现象 [1] - 深圳6月新二手房成交周期为244天 环比减少13天 但同比仍处较高水平 [1] 二手房与新房市场关系 - 二手房在售房源增加为刚需群体提供更多选择 可能带动新房市场销售改善 [1] - 新房市场政策调整、开发商让利及"高得房率"新房出现 导致购房者转向新房市场 [1] - 二手房在售量持续增加可能倒逼价格继续回落 [1] 深圳楼市政策与需求变化 - 上半年政策集中在金融方面 表现为房贷"两降一升":公积金利率及商业房贷利率下调 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 [2] - 上半年深圳购房者对改善房源需求扩大 90平方米以上成交占比42.6% 较去年同期增长5.6% [2] - 三孩政策放开及生育观念转变推动家庭对大户型需求增长 [2] 下半年市场展望 - 政策保持宽松叠加"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及年底冲刺节点 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望提升 [2] - 下半年深圳楼市预计保持同比稳定态势 一手房由高性价比好房子带动 二手房由庞大刚需带动 [2]
视频|“以价换量”持续!广州上半年一手房网签同比增17%
搜狐财经· 2025-07-06 22:29
广州上半年一手楼市行情 市场整体表现 - 广州一手住宅市场呈现量升价降态势 网签面积367万㎡同比上升17% 网签套数32861套同比上涨近17% [1][2] - 剔除保障房和回迁房后 网签面积仍保持10%同比增长 显示市场实际需求稳健 [2] - 房企普遍采用"升佣+加码成交赠送+升级销售奖励+来访有礼"等组合促销策略 成效显著 [2] 区域分化特征 - 天河区表现突出 上半年网签35万㎡同比增幅达91% 保利天曜、珠江天河都荟等新盘热销带动供求 [4] - 增城区库存压力明显 新增供应30.5万㎡同比下降17% 但成交达71.6万㎡ 部分楼盘价格较峰值下跌近50% [6] - 中心区项目通过"惊喜价"策略吸引买家 天河、海珠、荔湾、黄埔等多区热销盘带动市场人气 [8] 价格与供应动态 - 上半年网签均价34442元/㎡ 较去年同期37655元/㎡下降8.5% 较2023年同期36864元/㎡下降6.6% [5] - 供应量同比微增1%至超2.5万套 但成交量同比增超10% 显示房企持续以价换量 [5] - 奥体广氮板块、五山板块等通过加大促销力度维持市场热度 旧村改推进带来新增需求 [4][8] 产品结构特点 - "高使用率"项目集中入市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成为成交增长重要驱动力 [2] - 增城区"总价低+配套齐"大盘活跃度提升 保利水木芳华、华润公园上城等项目表现突出 [6] - 政府收购安置房对网签量产生阶段性影响 天河区6月末单周网签915套含集中签约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