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行者K1
icon
搜索文档
七家上市公司投了这家机器人公司!已研发出两款机器人产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9:19
融资进展 - 公司完成A+轮融资 投资人为福然德和涛涛车业 这是近半年第三次披露融资进展 [1] - A轮融资投资人为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3家上市公司 [3] - Pre-A轮引入柯力传感和伟创电气两家上市公司股东 [4] 股东与合作 - 累计引入7家上市公司股东 包括福然德 涛涛车业 兆丰股份 汉威科技 乔锋智能 柯力传感 伟创电气 [2] - 伟创电气合作方向为提升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3] - 柯力传感合作方向为增强环境感知与力控能力 [3] - 兆丰股份合作方向为优化传动效率 保障负载能力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合作方向为提供系统化感知方案 提升环境适应性 [3] - 乔锋智能合作方向为确保核心零部件制造精度 [3] 产品与技术 - 已研发先行者K1和先行者K2两款产品 其中K2为第五代产品 身高175cm 体重75kg 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6] - 产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制造 仓储物流 智慧巡检 安保巡逻 高危作业 商业服务 科研教育等 [6] - 坚持"硬件先行"战略 通过产业链协同构建多维竞争优势 [4] 商业布局 - 与福然德通过渠道共建模式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制造及应用落地 [1] - 借助涛涛车业销售渠道和北美制造能力 计划在美国建立独立品牌并在北美首发 [1] -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开发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 构建"技术—渠道—市场"三位一体布局 [7] 行业痛点 - 商业化痛点包括场景适配性不足 成本控制难度大 渠道网络碎片化 全球化市场标准不统一 本地化服务体系缺失等 [6]
三大上市公司联投!切入上汽通用核心制造环节!这家具身智能企业宣布完成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融资动态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兆丰股份、汉威科技、乔锋智能,这是公司自2023年成立后的第四轮融资 [1] - 此前公司已完成天使轮融资(2024年4月)、Pre-A轮及Pre-A+轮融资(2025年4月、5月),产业资本持续加码 [2]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2] 战略投资者分析 - 兆丰股份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将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高性能传动部件,确保运动精准性与稳定性 [3] - 汉威科技作为国内传感器行业龙头,将赋能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提升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系统化感知解决方案 [5] - 乔锋智能作为高端数控机床领军企业,将为开普勒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提供高精度制造保障 [7] - Pre-A轮投资方伟创电气与柯力传感在本轮持续加注,聚焦灵巧手技术突破和关键部件国产化 [9][11] 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上汽通用汽车签署工业场景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核心环节的应用,包括零部件搬运、装配到质量检测等 [12][13] - 与福兰德股份、伟创电气、柯力传感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工业制造、智能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开展深入合作 [17] - 公司通过"硬件供应+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协同效应 [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2023年11月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产品开普勒先行者系列 [18] - 2024年10月发布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单机重量55公斤,支持双臂协同作业,适用于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高强度场景 [20] - 产品计划在2025-2026年实现物流、制造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20] 行业前景 - 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其工业场景应用将率先突破 [22] - 公司通过绑定头部产业链,构建技术-场景-数据的正向循环,有望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22] - 未来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的标杆案例或将重新定义工业机器人的形态与边界 [22]
开普勒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背后站着三家A股公司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21:28
融资情况 -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 三家A股上市企业成为新股东 分别为汽车轮毂轴承龙头兆丰股份 传感器龙头汉威科技 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企业乔锋智能 未披露融资规模 [1] - 2024年4月以来公司共完成4轮融资 包括Pre-A轮 Pre-A+轮和A轮 均未披露融资额度 Pre-A轮融资中伟创电气 柯力传感两家A股公司参与 Pre-A+轮融资中张科垚坤基金 浦东资本参与 [2] 战略合作与产业协同 - 引入三家产业资本旨在增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层面的产业协同 兆丰股份可提供高精度传动部件 汉威科技提供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乔锋智能提供数控机床技术支持 [1] - 公司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硬件产业链因缺乏协同导致问题频发 例如某关键传感器全球仅3家供应商 交货周期长达6个月 严重影响产业发展速度和成本 [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2023年11月推出"先行者K1"人形机器人 2023年10月迭代为"先行者K2" "先行者K2"灵巧手单手拥有11个自由度 单手负载能力15公斤 单指配置25个力触点柔性传感器 充电1小时可工作8小时 量采基础版售价3万美元 [3]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杨华同时担任小米生态链企业纯米科技的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兼CEO胡德波曾在中兴 华为等公司从业 [2]
重磅!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开普勒」一月内完成两轮融资,资本如何押注智能劳动力未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9 15:53
融资情况 - 公司在两个月内连续完成Pre-A轮及Pre-A+轮融资,Pre-A轮由伟创电气、柯力传感、张科垚坤基金联合投资,Pre-A+轮由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发起的上海济君投科技服务合伙企业独家投资[1] - 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量产交付[1] - 此前已获得尚势资本和北洋海棠基金的支持[5] 公司背景 - 公司全称为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及应用生态建设[1] - 核心团队创始人杨华为纯米科技(小米生态链企业)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兼CEO胡德波曾在中兴、华为任职,核心成员多来自华为、小米等企业[1] 产品与技术 - 已推出两款蓝领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1和K2,其中K2"大黄蜂"机器人80%核心零部件为自主研发[3] - K2机器人单臂负载15千克,充电1小时可连续工作8小时,量采售价3万美元,工作量相当于1.5名工人[3] - 采用自研KEPLER算法实现动作预设与精准控制,具备高性能、高性价比、高精度优势[3] 业务合作 - 与柯力传感合作实现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替代,与兆丰股份合作试点具身机器人在智能工厂自动化产线应用[5] - 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0余项,其中10余项获授权[5] 行业定位 - 公司被归类为人形机器人企业,同领域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企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