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精灵 G2 重磅发布,首批订单过亿,多场景作业能力拉满
AI前线· 2025-10-17 11:39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智元机器人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2] - 精灵G2在首发前已获得数亿元订单并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3] - 公司将于10月16日下午与均普智能联合举办G2线下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并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 [18] 产品性能与技术升级 - 精灵G2在各项功能和参数上均较G1进行大幅升级搭载高性能关节执行器、多种传感器和高性能AI计算平台实现全场景全向避障和高精度力控作业 [5] - 产品腰部采用3自由度设计实现近似人类的弯腰、转腰和侧向摆动能力配置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全臂搭载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 [6] - 续航方面G2可自主回到充电站补能并拥有双电池热插拔换电能力满足24小时工厂产线节拍 [7] - 基于自研通用基座大模型GO-1和世界模型GE-1 G2处理复杂和长程任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0] - 得益于英伟达Jetson Thor T5000高达2070 TFLOPS的本地算力G2能够实时响应与决策本地处理多路传感器数据延迟低于10 ms [11] 交互与操作能力 - 精灵G2全面支持多人实时智能交互可基于知识库个性化定制讲解内容并根据语境切换讲解员人设和音色 [9] - 产品具备超低延迟遥操作功能在超视距遥操作情境下可实现高精度控制如精准射中飘动的气球 [11][13] - G2的力控臂反应柔顺工程师演示中用生鸡蛋推动臂膀以展示其柔顺反应 [9] 应用场景与商业落地 - 精灵G2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 [2] -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G2被应用于汽车安全带锁芯的生产流程完成压紧、物料搬运等操作 [14] - 在精密操作场景中G2基于真机强化学习算法仅耗时一小时即可学会内存条插接类精密柔性操作任务 [16] - 在物流分拣环节G2用于包裹供包上料其移动能力可适配95%以上的工厂地面 [16] - 在商业导览场景G2展现强大交互能力和拟人化肢体语言周身传感器使其具备全向感知和危险预判能力 [16] - 除已落地场景外公司还在积极探索安检、巡检、教育、科研等应用方向以拓宽客户群体和落地场景 [16]
机械行业研究:看好可控核聚变、机器人和工程机械
国金证券· 2025-10-12 15:30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建议关注“股票组合”中的具体公司[5] - 核心观点聚焦于核聚变、人形机器人和工程机械三大领域的积极进展与投资机会[6] 行业行情回顾 - 上周(2025/10/06-2025/10/10)SW机械设备指数下跌0.2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51%[3][16] - 2025年年初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36.9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表现显著优于沪深300指数17.33%的涨幅[3][18] - 上周机械细分板块中,轨交设备Ⅱ、印刷包装机械、能源及重型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为2.81%、2.08%、1.77%[21] - 2025年年初至今,激光设备、印刷包装机械、金属制品板块涨幅领先,分别达68.80%、65.42%、61.98%[21] 细分行业景气度与核心观点更新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显示:通用机械持续承压、工程机械加速向上、船舶下行趋缓、油服设备底部企稳、铁路装备稳健向上、燃气轮机稳健向上[6] - **核聚变领域**:合肥BEST核聚变项目推进顺利,杜瓦底座和首批TF线圈盒已交付,第一壁&偏滤器招标金额超1.9亿元,相关公司有望迎来订单落地[6][26] - **人形机器人领域**:FigureAI发布Figure03,具备处理家务能力,其BotQ基地第一代年产能1.2万台,未来4年计划生产10万台,2026年人形产业有望进入商用化[6][26] - **工程机械领域**:看好全球需求共振向上,国内更新周期支撑土方增长,非土方产品有望筑底向上;海外需求在连续两年半下滑后,去库进入尾声,卡特Q2销量转正及美联储降息有望推动市场回暖[6][26] 重点数据跟踪 - **通用机械**:9月制造业PMI为49.8%,连续6个月低于荣枯线;2025年8月叉车销量118,087台,同比增长19.4%,其中国内销量70,174台(+19.3%),出口47,913台(+19.6%)[25] - **工程机械**:2025年8月挖掘机总销量16,523台,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14.8%),出口8,838台(+11.1%)[36] - **铁路装备**:2025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约6%的稳健增长[44] - **船舶**:截至2025年9月,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5.58,价格下滑趋势趋缓[47] - **油服设备**:9月全球钻机数量同环比均增长,10月OPEC+预计日均增产13.7万桶,需求增长[49] - **燃气轮机**:2025年上半年全球燃机龙头GEV新签燃机订单12.2GW,同比增长35.6%[55][56] 行业重要动态 - **机器人/自动化**:埃斯顿推出国产重载机器人ER1200-3300;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达成数亿元机器人框架订单;昂泰微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智身科技推出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58][59] - **激光/增材制造**:盛雄激光获BC电池GW级量产订单;岗春激光推出光包粉熔覆解决方案;隆信激光发布水导激光切管机;盈普SLS技术拓展至消费品制造;新技术实现水基凝胶3D打印金属/陶瓷[58][62] - **科学仪器**:湖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发布大额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分别达1.59亿元、2.10亿元、8770万元[62][63] - **工程机械**:三一集团与印尼金融机构签署14.5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柳工365BmaxG4滑移装载机订单破百台;潍柴发布12M25发动机;中联重科启用雅江项目服务保障中心[66] - **铁路装备**:阿布扎比启动有轨电车4号线项目;瑞士计划升级齿轨铁路至GoA4级无人驾驶;斯柯达推出软件定义ETCS系统;中巴经济走廊ML-1铁路项目将启动[66][67] - **船舶海工**:美国公布针对中国船舶的“301”调查收费细则;Everllence获5艘8400TEU集装箱船推进系统订单;中国开工建造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68][70] 重点公司分析与股票组合 - 报告建议关注的股票组合包括:永鼎股份、合锻智能、杭氧股份、旭光电子、恒立液压、富佳股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13] - **三一重工**: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263.0亿元,同比增长11.7%,非洲区域收入同比增长40.5%,下半年欧美收入有望加速增长[13] - **徐工机械**: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收入292.6亿元,同比转正增长1.5%;海外收入255.5亿元,同比增长16.6%,占比提升至46.6%[13] - **恒立液压**:2025年上半年挖掘机用油缸销量30.83万只,同比增长超15%;非挖行业液压泵阀销量同比增长超30%[13] - **中联重科**: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14.7%,占比55.6%;非洲市场同比增长超179%[13] - **柳工**:2025年上半年挖掘机内销、外销分别同比增长31.0%、22.1%;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93%,出口量占行业总出口50%以上[15]
起底全球估值 NO.1 机器人公司,创始人被称作“下一个马斯克”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00
公司融资与估值 - C轮融资筹集超10亿美元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公司 [2] - 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英伟达 英特尔资本 LG Technology Ventures 赛富时 T-Mobile Ventures 高通创投等参投 [2] - 2023年5月完成7000万美元A轮融资 两个月后获900万美元A+轮投资 2024年2月B轮融资6.75亿美元时估值26亿美元 [3] - 过去一年半估值增长约14倍 从B轮26亿美元增至C轮390亿美元 [3] 技术研发进展 - 成立12个月内设计出人形机器人大部分部件 2023年3月推出首款机器人Figure 01 具备搬箱子和观察学习煮咖啡能力 [3] - 2024年8月推出续航与计算能力更强的Figure 02 [4] - 2025年2月自主研发端到端AI模型Helix 为首款能对上半身进行高频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4] - 机器人行走速度达每小时2.68英里(约1.2米/秒) 较前代提升近七倍 [5] - 第三代产品Figure 03于2025年5月问世 被CEO称为最先进硬件系统 [5] 应用场景拓展 - 2024年6月实现物流产线分拣包裹 7-8月展示家政能力(取放衣物 叠衣服) 9月展示碗碟放入洗碗机功能(误差容忍度厘米级) [5] - 与宝马汽车合作 在汽车产线测试人形机器人 与投资方Brookfield合作开发预训练数据集 [8] - 实现从工业场景向家庭场景渗透 未来围绕清洁 护理等日常服务需求拓展能力 [5] 产能与商业化 - 2025年3月宣布BotQ量产工厂 第一代产线年产能12000台 未来四年扩展至年产10万台机器人或300万个执行器 [8] - 三年内完成从概念到商业化应用跳跃 在AI模型构建 硬件 数据采集和商业化上实现闭环 [6] 行业竞争格局 - 创始人坦言感受到中国宇树科技等同行竞争压力 认为中国工程团队低成本高效率优势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主要竞争者 [9] - 行业加速进入淘汰赛 不具备AI能力的本体厂或被挤压生存空间 [12] - 特斯拉 Optimus 宇树科技等处于第一梯队 仅有少数具备全栈能力的企业有望突破至"具身智能"层级 [11] 技术发展趋势 - 机器人大模型是破解传统控制瓶颈 迈向通用具身智能的关键路径 [11] - 产业重心转向"小脑+大脑"系统研发 科技大厂(谷歌 OpenAI Meta 英伟达)和国内厂商(华为 百度 科大讯飞)均布局通用大脑 [12] - 市场采用"终局估值法" 按特斯拉2029年出货100万台对应利润空间评估核心零部件公司 [12]
在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 超百款机器人共绘未来应用图景 懂“人心”的机器人“同事”要来了
解放日报· 2025-09-12 09:45
行业展会概览 - 2025年外滩大会设立机器人小镇 四大展团包括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和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1] - 40家知名具身智能企业参展 涵盖青龙、智元、开普勒、傅利叶等本体公司及帕西尼、无限工坊、爱观视觉等上下游企业[1] - 展出超过100款机器人 展示深入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的应用前景[1] 技术应用突破 - 影智科技XBOT Lite咖啡机器人实现110秒完成两杯咖啡 单日最高产能超500杯[2] - 推行科技Carri FLEX配备六自由度单臂机械臂 可完成抓取、放置、按压等精细化动作[2] - 开普勒K2大黄蜂具备充电1小时连续工作8小时续航能力 双臂协同搬运负载达30公斤 适用于智能制造、特种作业和科研数采场景[2] 核心零部件创新 - 菲零科技展出刚柔并济灵巧手 具备被动柔顺功能并集成力觉和触觉感知传感器[2] - 爱观视觉科技创建仿生双眼立体视觉理论体系 开发高度智能化仿生双眼视觉方案[2] - 上海集聚诸多上游企业 从不同赛道推进机器人零部件技术进步[2] 环境适应能力提升 - 行业重点突破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理解推理能力 要求机器人具备自主处理感觉信息和控制运动的能力[3]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取得30余项核心技术成果 包括国内首个基于扩散架构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和多模态任务执行系统[3]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W搭载多模态感知与动态避障功能 可实时识别障碍物并自主规划路径[3] 人机交互升级 - 傅利叶GR-3配备全感交互系统 包含视觉感知系统(结构光与RGB广角镜头组合)、听觉系统(4麦克风阵列)和触觉感知阵列(31个传感器)[4][5] - 仿生人脸半身胸像机器人可实现对话和唱歌功能 适用于情感陪护、教育科研和导览讲解领域[5] - 阿拉丁智能机器人推出情感陪伴与情绪抚慰机器人 支持300余种表情配置和AI心理大模型生成式聊天[5] 情感交互创新 - 芙崽机器人提供撸毛反应、仿生震动及自然体温等拟真互动 支持毛毛语与人类语言双模对话切换[5] - 行业关注"孤独经济"背景下的人性情感需求 陪伴型机器人赛道显现发展潜力[5] - 机器人通过表情、语言等形式提供情绪价值 逐步实现有温度的情感表达[5]
均普智能:全资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该合资公司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9:11
合资公司成立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2] - 合资公司将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业务 [2] - 合资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机器人研发制造及销售全链条 [2]
对话星动纪元陈建宇:坚持软硬一体,向人学习是构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最短路径
IPO早知道· 2025-08-13 16:50
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路径 - 构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范式是通用大脑与通用本体的融合,通过场景和数据形成AI进化飞轮[4] - 人类是唯一存在的通用具身智能体,向人类学习是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最短路径[2][15] - 语言模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借鉴人类语言学习过程,机器人需构建包含语言功能和物理交互能力的通用大脑[2] 星动纪元技术布局 - 已发布ERA-42通用大脑模型,集成视觉、理解、预测、行动功能,可通过语音命令控制机器人完成上百种复杂操作[4] - 全栈自研关节模组、灵巧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实现供应链垂直整合[4] - 推出国内首个具备55个自由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性能超越特斯拉Optimus[5] - 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已获海尔智家等企业超百单意向订单[5]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已交付超300台产品,上百订单正在量产[8] - 全球市值TOP10科技巨头中9家成为客户[8] - 海外市场占比超50%,实现业务全球化布局[8] 技术研发策略 - 坚持"软硬一体"路径,从Day One开始同步开发本体与大脑[11][14] - 采用端到端VLA模型架构,是国内研究时间最长、成果最丰富的团队[13] - 开源humanoid gym算法获1000+ GitHub stars,推动行业技术路线收敛[20][22] 行业应用展望 - 工业场景效率已达人类70%,2025年有望提升至90%[26] - 短期B端工业场景优先落地,长期家庭场景将成为杀手级应用[28] - 未来五年家用场景机器人将迎来爆发期[29] 技术迁移方案 - 预训练阶段使用与本体无关的人类行为数据,实现形态相近机器人的能力迁移[16] - 软件定义硬件,模型可适配不同硬件,但硬件性能决定模型能力上限[18] - 直驱式灵巧手设计提升数据收集精度,优化强化学习效果[18]
宇树科技王兴兴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4:06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在市场和政策支持下呈现高速增长 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长50%至100% [1] 技术发展瓶颈 - 当前行业过度关注数据而忽视模型 机器人模型架构存在不够统一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 - 人形机器人AI能力处于类似ChatGPT诞生前1-3年的阶段 尚未达到技术临界点 [4] - 实现机器人"ChatGPT时刻"需满足自主执行陌生环境指令的能力标准 [4] 技术突破预期 - 人形机器人ChatGPT时刻预计最快1-3年实现 最迟不超过3-5年 [5]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将聚焦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低成本高寿命硬件 超大批量制造以及低成本算力 [6] 企业战略转型 - 公司曾坚决反对开发人形机器人 直至2022年因客户直接支付订单需求及ChatGPT技术突破才启动相关项目 [7][8] - 公司致力于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 可应用于工厂 表演 家庭等多场景 目前绝大多数员工参与多场景训练 [9] 市场前景预测 - 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未来几年预计每年实现100%增长 [10] - 若出现重大技术突破 2-3年内年出货量可能跃升至数十万甚至百万台级别 [10] 行业生态特征 - AI与机器人领域发展依赖全球共创模式 没有任何企业能永久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 - 行业创新具有随机性特点 需要多机构及年轻科研人才共同推动 [2]
“1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复牌后一度涨逾14%,上半年净利预减超三成
搜狐财经· 2025-08-05 15:21
股票交易与复牌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5日开市起复牌 [1]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的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 [1] - 证券代码688585 停复牌类型为A股复牌 停牌终止日为2025/8/4 复牌日为2025/8/5 [5] 公司基本面与主营业务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 - 主营业务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为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11] 财务业绩 - 预计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2.50% [6][8] -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0.04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32.91% [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04.14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37.02% [6][8]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化 - 2025年A股的首只10倍股 主要涨幅在7月9日至30日期间完成 [9] - 16个交易日内累计大涨1083% 对应市值由30亿元左右飙升至371亿元 [9] - 52周最高价104.40元 52周最低价4.75元 [1][10] 重大股权变动 - 智元机器人拟以21亿元对价收购公司63.62%股权 [1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 [11] - 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11] 收购方背景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27日 总部位于上海 [11] - 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 [11] - 创始人为华为离职"天才少年" [11]
十连板暴涨519%的上纬新材,是何来头?
新浪财经· 2025-07-23 08:10
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涨停 区间累计涨幅达519.41% 同期大盘涨幅1.81% [1] - 截至收盘报每股48.19元 总市值飙升至194.38亿元 [1] - 最新市盈率为182.67倍 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74.58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滚动市盈率23.99倍 [1] 股权交易结构 - 智元恒岳受让SWANCOR萨摩亚24.99%股权 致远新创合伙受让SWANCOR萨摩亚0.6%及金风投控4.4%股权 [1] - 每股转让价格为7.78元 受让方合计股份数量1.21亿股 股份转让总价款达9.41亿元 [3] - 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进一步增持1.49亿股 占总股本37% 要约价格7.78元/股 最高收购价11.6亿元 [3] - 交易完成后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合伙合计持有29.99%股份及表决权 [2] 最终合计持股达66.99% 收购金额达21亿元 [4]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由SWANCOR萨摩亚变更为智元恒岳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 [5] - 智元机器人明确表示不构成重组上市 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或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明确计划 [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环保耐蚀树脂主要供货商和可回收树脂全球厂商 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 [7] - 产品包括乙烯基酯树脂、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风电叶片用灌注树脂等 应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7] - 预浸料用环氧树脂系列应用于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 目前已有相关产品在测试中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实现营收14.94亿元 同比增长6.73% 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 同比增长25.01% [8] - 产品总销售量7.8万吨 较上年增长9.55% 其中风电叶片用材料销售量同比增加17.62% 循环经济材料销售量同比增加130.82% [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69亿元 同比增长10.65% 归母净利润2255.06万元 同比增长22.26% [8] 战略合作布局 - 与金风科技、中材叶片达成合作进行全叶片试制 与西门子歌美飒签署合作意向书 [8]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5.62% 较上年提升6.11个百分点 [8] 收购方背景 - 智元机器人主要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 [5] - 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 成立两年半内完成9轮融资 最新投后估值150亿元 [5] -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腾讯、京东科技、比亚迪等产业资本 [5]
终于官宣!宇树启动IPO,王兴兴持股达35%
是说芯语· 2025-07-18 19:2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机械工程硕士王兴兴创立 其早在2013年便自主研发四足机器人核心技术 2016年推出的XDog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引发行业震动 [2] - 公司以每年迭代一款爆款产品的速度推进技术落地:2017年Laikago 2019年Aliengo 2021年消费级机器人Go1 2023年通用人形机器人H1亮相杭州亚运会 2024年G1人形智能体开启全民机器人时代 [2] - 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 自研高扭矩密度电机成本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3 谐波减速器成本较日本品牌低60% 截至2025年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280项 授权专利210项 [2] 融资与财务表现 - 2025年6月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联合领投 老股东跟投比例超90% 投后估值达120亿元人民币 [3] - 美团、红杉资本、中信证券等机构自B轮起持续加注 形成"产业资本+财务资本"双重背书格局 [3] - 连续四年实现盈利:2023年营收2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 2024年营收4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 2025年预计净利润突破2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50%以上 一级市场估值较2023年增长150%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工业自动化向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历史性跃迁 中国工信部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颠覆性产品" 地方政府产业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4] - GGII预测2024-2030年国内机器狗市场复合增长率达33%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 [4] - 公司与特斯拉形成差异化竞争:前者以"硬件降本+消费破圈"策略占领教育、娱乐、家庭陪伴等C端市场 2024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占比达69.75% 后者聚焦"AI驱动+工业场景" 硬件成本是公司的3倍以上 [4] IPO计划与估值 - 拟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训练中心建设、临港工厂产能扩张及全球研发中心布局 [5] - 按2025年预计净利润2亿元计算 参照A股机器人板块80倍市盈率均值 上市后估值有望突破160亿元 部分机构给出300亿元乐观估值 [5] - 选择在科创板改革深化期启动IPO 2025年6月上交所"1+6"新政将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展至人工智能领域 若G1机型年销量突破万台 估值溢价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