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代理人平台
搜索文档
从技术先行到价值转化 AI如何穿越“达尔文海”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18:15
AI换脸诈骗威胁与行业应对 - AI换脸骗局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突破18亿元,并威胁金融系统安全[1] - 香港金管局推出第二期GenAI沙盒,探索“以AI对抗AI”方向,以应对跨境业务和远程开户对身份验证的高要求[1] - 平安集团旗下PAObank与金融壹账通的“反欺诈策略平台”入选沙盒,该平台针对Deepfake诈骗,并已在头部金融机构获得订单落地[1] AI技术应用的价值割裂困境 - 尽管80%的公司使用新一代AI,但其中80%的公司未获得显著价值提升,凸显“技术先行”逻辑与业务场景脱节的问题[3] - AI创新需跨越“达尔文之海”,即从技术研发到商业成功的挑战,在金融领域该价值割裂现象尤为显著[3] - AI赋能不是简单技术更新,而是重塑业务模式、客户体验和组织能力的底层变革,需要基础科研、数据积累和场景落地[4] AI价值转化的关键标尺 - AI兑现技术价值的两大标志是解决公共痛点带来社会价值,以及通过赋能主业释放企业级应用价值[5] - 平安集团强调AI需创造落地价值,消弭技术与业务的割裂,而非盲目追风[5] - 金融壹账通“反欺诈策略平台”在内地累计调用超9,000万次,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在香港合作项目预计覆盖超七成零售银行用户[6] AI赋能主业的企业级价值体现 - 平安产险在强思考大模型加持下,车险定价风控能力提升0.3个百分点,鉴于千亿级理赔规模,该提升创造数亿元价值[9] - AI应用在多个领域实现成本优化:AI出单助手实现81.2%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AI智能体辅助销售661.57亿元,AI坐席年均节约成本近65亿元[9] - 运营方面,单个车险保单成本每年约下降10%,微表情面审覆盖客户450万+,年均节约运营成本41亿+,降低信贷损失20亿[9]
从技术先行到价值转化,AI如何穿越“达尔文海”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18:02
记者注意到,平安集团旗下PAObank(香港数字银行)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作 为"破题"样本之一,入选了本期香港金管局GenA.I.沙盒名单。该平台特别针对深度伪造诈骗 (Deepfake)设立测试方向,借力AI重新识别AI伪造,并在头部金融机构斩获订单,获得落地。 不过,所谓"窥斑见豹"。此番香港金融市场"用AI对抗AI"的背后,也揭示了一个新思考:近年来业界推 崇AI"技术先行"导致与业务需求割裂的普遍困境,需要重新审视。 当你的脸不再代表自己,防不胜防的"AI换脸"骗局不仅威胁大众"钱袋子",还可能冲击金融系统安全。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5年报告,此类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突破18亿元。 就在10月中旬,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作为国际金融 市场,香港一向是金融科技的前沿风向标。从本次香港市场传递的金融科技信号看,第二期沙盒抛出 了"以AI对抗AI"的探索方向。实际上,在香港这一国际金融枢纽,海量跨境业务与远程开户需求叠 加,对身份验证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深伪攻防成为行业的攻艰难题。 聚焦1 价值割裂:AI"技术先行"的孤岛 ...
“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壹账通以场景化创新共振国家战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4 16:59
转自:新华财经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方向,并提 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同月,平安集团提出"AI in all"战略,推动AI全面融入金融业务,实现与国家政策的同频共振。金融壹账通作为平安集团对外的金 融科技输出窗口,致力于将AI转化为可落地的金融生产力。 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金融科技服务的逻辑起点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而技术创新是提升服务效率的关键支撑。政策层面已构建 起"技术赋能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的顶层框架,但现实中金融AI仍面临技术与业务脱节的挑战——麦肯 锡研究显示,80%应用新一代AI的企业未能实现显著价值提升。 针对这一痛点,金融壹账通以"业务+技术"为路径,将AI深度融入金融全流程。其"全能代理人"平台融 合平安寿险30余年经验,覆盖保险代理全流程,已在南非耆卫保险落地,并助力香港某保险公司将业务 线上化率提升至80%、出单时间减半。该模式同样应用于银行领域,通过整合非传统信用数据缓解小微 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 通过早期全球化实践,金融壹账通形成了"需求洞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