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撤单!开源证券三年IPO长跑终止,因保荐人撤回申请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46
开源证券IPO终止事件 - 深交所官网显示开源证券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撤回)",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2] - 终止审核的直接原因是保荐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提交撤回申请,而非公司主动撤回[5] - 媒体报道撤回主因是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国有企业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能超过8年[4][5] IPO进程与市场背景 - 公司2022年7月提交深市主板IPO申请,原计划募资40亿元用于升级经纪业务等六大方向[5] - 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2024年沪深两市仅约100家企业上市,数量创2014年以来新低[5] - 开源证券成为全面注册制施行后第二家终止IPO的券商,此前华宝证券于2024年6月撤单[6] - 目前IPO排队券商仅剩4家:财信证券、华龙证券、东莞证券和渤海证券[6]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4.98亿元、6.12亿元和6.87亿元,整体呈增长态势[7] - 经纪业务2024年营收16.11亿元(同比+13.42%),但2021-2024年利润波动大,2023年甚至亏损0.05亿元[7] - 投行业务2024年收入4.64亿元(同比-45.89%),因IPO收紧及债券承销业务被暂停六个月影响85亿元项目[7] 监管处罚与合规问题 - 2024年10月因债券承销未勤勉尽责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六个月[7] - 2024年3月大连分公司因违规代开收入证明被暂停合格投资者认定业务六个月[8] - 年内累计收到三张罚单,涉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多方面问题[8] 战略调整与差异化优势 - 新三板新增推荐挂牌企业数量连续7年行业第一,累计保荐14家北交所企业上市(行业第四)[8] - 2024年5月全资公募基金子公司鹏安基金获业务许可证,拓展资管业务布局[8] - 最新战略定位为"一流北交所特色券商"和最佳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商[8]
许可证来了!又一券商布局公募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7:16
开源证券设立公募基金子公司进展 - 开源证券全资设立的公募基金子公司鹏安基金正式获得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及私募资产管理业务 [1] - 鹏安基金是国内第71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近三年来获批的第二家公募基金公司,也是海南自贸港首家国有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 [2] - 鹏安基金注册资金为1亿元,由开源证券100%控股,2022年7月提交申请,2023年11月获证监会核准设立 [2] 鹏安基金的战略定位与规划 - 鹏安基金将与开源证券及控股股东陕煤集团协同,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探索跨境资管业务,目标建成连接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投融资通道 [2] - 鹏安基金的设立补齐了开源证券全牌照业务资质,完善了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股权投资等多业态金融服务链条 [1] 开源证券整体经营情况 - 开源证券成立于1994年2月,注册资本46.14亿元,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下设88家分支机构及7家控参股子公司 [3]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59亿元(同比下降6.61%),利润总额8.34亿元(同比增长13.71%),利润总额行业排名同比上升5位至第40名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212.99亿元(净值口径),管理66只资管计划;另持有前海开源基金25%股权,后者2024年营收10.69亿元,利润4.51亿元 [3] - 前海开源基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管规模达916.15亿元 [3] 券商行业公募业务布局动态 - 在"一参一控一牌"新规下,券商申请公募牌照热情高涨,2023年11月监管同时对万联证券、东莞证券拟设基金公司申请提出反馈意见 [4] - 财信证券全资控股的财信基金于2023年9月获准设立,注册资本1亿元,成为湖南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 [4] - 中原证券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目前处于材料补正阶段 [5] - 行业认为公募牌照有助于券商强化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尤其在主动权益投资转型中整合投资者资源与投研能力 [5]
公募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迎新规!涉及表决权行使等
北京商报· 2025-05-09 19:55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为促进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积极、规范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中基协对《基金管理公司 代表基金对外行使投票表决权工作指引》进行了修订,形成《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参与治理规则》), 于5月9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来看,《参与治理规则》共六章二十七条,包括总则、制度要求和参与机制、表决权的行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自律管理、附则。 例如,在表决权的行使中,《参与治理规则》第十一条提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合计持有单一股票占其流通股本比例达到5%(含)以上的,对于相关 上市公司的以下事项,基金管理人应当积极行使表决权:与股东知情权、决策权、分红权等股东权益相关的事项,包括《公司章程》等制度修订、利润分配 等;董事的选举或者罢免;涉及股权变动的事项,包括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向原股东配售股份及回购股份等。 在内部控制方面,《参与治理规则》第十八条提到,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工作的舆情监测机制,防范声誉风险。第十九条提到,基金管理 人应当对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利益冲突处理、表决等情况进 ...
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金融时报· 2025-04-30 11:11
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 外资券商独资化进程加速,截至2024年末证券行业共有16家外资证券公司,其中12家为外资控股,4家为外资独资 [2] - 外资券商总资产达507.1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4.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瑞银证券将成为第5家外资独资券商,瑞银将收购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33%股权,持股比例增至100% [2] - 外资券商业务牌照不断拓展,瑞银证券已获全牌照身份,摩根士丹利证券、汇丰前海证券等外资券商在2024年增加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等 [3] - 高盛中国获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渣打证券上海分公司获准展业 [3] 境内机构境外业务布局 - 2024年证券公司服务港股通交易金额11.2万亿港元,同比增长64.9% [5] - 证券行业在中国香港设立35家子公司,2024年共服务64家企业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实现融资863.8亿港元,占全市场比重98.4% [5] - 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收购耀才证券,快速获得香港证监会全业务牌照,加速金融科技布局与香港市场整合 [5][6] - 蚂蚁集团近几年加大全球化投资并购布局,还收购了全球支付平台2C2P [6] 政策与市场信心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6]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程序 [6] -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充满信心,瑞银中国区总裁表示将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便捷渠道 [4]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表示,全球高科技企业、服务类企业和金融类企业对中国市场抱有强大信心 [4] -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看好中国市场表现出韧性的领域,如在线游戏和旅游平台,以及中长期投资布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