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猪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牧原股份赴港上市未必能获得理想估值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18
核心观点 - 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但业绩弹性减弱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2][7] - 猪周期因资本介入和头部企业扩张而拉长 周期性特征减弱 [4][6][7] - 公司面临供给高位 需求放缓及债务高企三重压力 [8][9][11][13][15] - 赴港上市计划聚焦技术出海但面临模仿风险和本地化挑战 [16][17][19][21][22] 行业周期变化 - 商品猪生产周期长达18个月 导致产能超调和供需错配 [4] - 2006年以来猪周期通常每轮四年 但当前周期已持续六年未见反转 [6] - 头部企业扩张导致散养户占比从70%降至30% 大规模养殖场占70% [6] - 美国大型养殖场占70% 周期7-8年 中国周期正向美国靠拢 [7] - 中小养殖户二育和压栏行为延长价格磨底时间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05亿–110亿元 归母净利润102亿–107亿元 同比增约十倍 [2] - 出栏量从2019年1025.33万头增至2023年7160.2万头 [6] - 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40.04%升至2023年近60% [11][13] - 总负债从211.75亿元增至1101.12亿元 流动负债占比升至77.63% [13][15] - 年需偿还借款736.08亿元 高于年筹资规模681.39亿元 [15] 供需基本面 - 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 5月4042万头 处历史高位 [9] - 2024年每头母猪年分娩窝数(LSY)达2.23 同比增0.26 [11] - 2024年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PSY)为24.03 同比增3.94 [11] - 中国人口达峰值14.13亿 城镇化放缓致猪肉消费增长停滞 [11] 出海战略分析 - 计划港股募资至少10亿美元 输出养猪解决方案 [16][17] - 楼房养猪模式为核心技术 如湖北26层建筑年出栏120万头 [17][19] - 东南亚饲料成本比国内低20%-30% 但基础设施不足 [20][22] - 轻资产模式易被模仿 本地企业可能成为竞争者 [21] - 新希望等企业出海养猪曾因当地反对失败 [21]
负债率居高不下,牧原股份赴港上市能否解压
北京商报· 2025-07-14 21:05
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国际司赴香港上市反馈意见,涉及募资用途、外资准入、境外投资等[2] - 公司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意图加码海外市场[2] - 港股IPO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2]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公司海外布局主要为"养猪解决方案"输出,包括技术、装备与服务[2][7] - 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猪场设计、生物安全、环保等技术服务[7] - 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万美元,主营生猪养殖技术服务及智能化设备[7] - 轻资产出海模式可减轻资金压力并快速进入海外市场,但可能面临长期收益稳定性不足的问题[2][7] 财务与负债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048.77亿元、1213.68亿元、1101.1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4%、62.1%、58.7%[3] - 2025年一季度负债总额增至1173.16亿元,流动负债926.48亿元,账面货币资金235.66亿元[3] - 公司计划2025年底较2024年底降负债100亿元[3] 行业周期与经营表现 - 2023年猪价低谷时公司亏损42.63亿元,亏幅132%[4] - 2024年公司营收1379.47亿元(同比+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519.42%),销售生猪7160.2万头[4] - 2024年公司养殖成本为14元/千克,2025年6月降至12.1元/千克以下[4] - 2024年公司营收100%来自国内[8] 海外市场竞争格局 - 越南猪肉年需求约4500万-5000万头,占牲畜肉类总产量60%[8] - 新希望在越南拥有9家饲料公司、3家养猪场,通威在越南、印尼、孟加拉等国专攻水产饲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