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精深加工
搜索文档
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共富
经济日报· 2025-11-17 06:10
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核心观点 -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是“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的方向,核心在于打破行政村落的物理边界与行政壁垒,通过乡村组团发展探索“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有效路径 [1] - 乡村组团发展是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关联、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是乡村振兴由“点上开花”迈向“面上成景”的重要步骤 [1] - 片区化协同发展有助于整合分散资源、优化公共服务、降低发展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区域品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1] 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 存在“集”而不“团”现象,部分片区停留在空间组合,产业和利益联结薄弱,“两张皮”问题突出 [2] - 片区资源共享机制不够顺畅,土地、资金、人才、数据等资源难以在片内发挥最大效益 [2] - 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不完善,“强村”带“弱村”及先富带后富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2] 推动发展的关键举措 -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打破乡镇和行政村界限,根据片区特色整体设计,实现错位发展与功能互补 [2] - 统筹布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推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互联互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共享 [2] -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强村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薄弱村以“飞地抱团”等形式,采用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联入全产业链 [3] - 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3] - 畅通要素流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建设用地、宅基地的统筹利用与整治置换 [3] - 搭建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技术推广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与利益联结 [3] - 创新治理机制,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发展理事会由各成员村代表、企业代表等组成,平台运营公司负责具体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3]
“十五五”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迈步?多方专家学者支招
第一财经· 2025-11-08 12:29
县域经济战略重点 - “十五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应把握人工智能、城乡融合、绿色转型、县域治理四个重点 [1] - 需以“精准施策”替代“千篇一律”,摒弃“一刀切”模式,通过机制设计与平台搭建为高质量发展铺设长效轨道 [1] -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 [1] 城乡融合与发展机遇 - 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是拉动消费和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融合的核心是人的融合 [2] - 需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返乡入乡,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2] - 面临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新发展机遇,应通过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壁垒 [2] - 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总任务 [7] 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 县域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借助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和新型产业 [3][4] - 县城应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并与农村产业对接协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5] - 需聚焦细分领域,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构建完整创新生态,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业态 [8] - 培育“农业+电商+文旅”模式,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8]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县域成为人口流入地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目前22个省已实现县县通高速 [8] - 2023年全国2062家县医院参加能力评估,覆盖98.6%的县域,其中1894家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91.85%),1163家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56.4%) [8] -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2012年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逐步提高 [8] 市场数据与案例 - 2024年全国农业科技企业超过1.2万家,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18% [7] - 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其依托周边农村农产品资源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通过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将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