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搜索文档
夏游丽江:云南永胜万亩荷花盛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20:28
文旅活动 - 永胜县举办第四届三川荷花季活动,包含"荷花仙子"评选大赛、短视频大赛、乡村大舞台天天演等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3] - 同步发布"程海研学游""片角温泉游""东山小村乡村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3] 产业发展 - 永胜县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将万亩荷塘打造为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提升农业附加值并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关联产业发展 [5] - 荷花产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结合历史文化底蕴举办文化节、非遗展示等活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5] 旅游推广 - 永胜县三川荷花正值最佳观赏期,当地向全国游客发出暑期旅游邀请,主打荷风夏日与田园体验 [5]
重庆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在美心红酒小镇开班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03
乡村振兴培训活动 - 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 为期3天 吸引50多家企业代表参与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教学 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1][3] - 培训汇聚茶叶 农旅 民宿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企业家 重点分析农旅融合 茶叶产业 金融赋能等典型案例 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家授课分享 [3] - 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案例 分享农旅融合发展经验 包括生态酿酒葡萄种植 索道建设 农旅产业合作 青年返乡就业帮扶 闲置厂房改造 农副特产集市等举措 [3]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模式 - 美心红酒小镇采用"以农为本 文旅融合"模式 整合农业 文化 旅游资源 让农民成为产业链参与者和受益者 计划深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引进全球优质项目 [5] - "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经营性合作和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五大振兴 全市已有11605家企业结对帮扶6034个村 8107家企业实施8858个投资项目 总投资635.25亿元 [7] 政企合作平台建设 - 培训活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为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平台 通过实地学习成功经验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9] - 选择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培训地点 旨在让企业家身临其境学习交流 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9]
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二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四川日报· 2025-06-20 08:31
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背景 -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 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1] - 四川具备文博 红色资源 生态康养资源等优势 21个市州四季有景 各具特色 有条件实现全域全业态发展 [1] - 加快构建文旅产业全域发展格局可释放各地资源禀赋优势 优化全省文旅空间布局 推动资源聚点成线 连片成面 [1] 文旅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链长 受益面广 涉及吃住行游购娱 可与农业 工业 商业 体育 教育等跨界融合 [2] - 文旅行业具有消费拉动 产业渗透 业态催化 民生提质等多重功能 [2] - "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是高质量发展大趋势 需加快推动全业态融合 [2] - 围绕首发经济 冰雪经济 银发经济 夜间经济 演艺经济等打造新场景可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五大重点任务领域 -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旅游发展 [3] - 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3] - 打造演艺赛事产业发展高地 [3] - 建设生态康养度假胜地 [3] - 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3] 具体实施措施 - 加快打造文博旅游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健康旅游等新产品 [3] - 培育"跟着演出游四川""跟着赛事游四川""跟着美食游四川""跟着影视游四川"等新业态 [3] - 围绕成都世运会等国际大赛发展票根经济 创新推出文旅新场景和旅游新线路 [3] - 构建全域全季全龄全时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 [3] 系统性推进要求 - 需把握产业属性 立足特点 突出规划引领 加强资源整合 [3] - 各地需精准定位 做强特色 形成竞相发展 协同发展态势 [3] - 充分释放四川文旅资源价值潜力 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3]
宁德市文化和旅游招商推介会举办 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逾1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16:56
文旅招商成果 - 宁德市文旅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15.78亿元,涉及研学旅游、康养旅游、酒店民宿、影视制作、低空飞行等多个领域 [1] - 近三年来宁德市共签约文旅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270多亿元,涉及滨海旅游、研学旅游、康养酒店等领域 [3] - 今年一季度宁德市旅游人数达187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7亿元 [3] 招商板块与项目推介 - 推介会推出特色民宿、滨海度假、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等五大招商板块 [3] - 宁德各县(市、区)依次上台推介重点文旅招商项目 [3] - 配套开展文旅招商考察活动,参会嘉宾现场考察白云山等旅游景点 [5] 文旅资源与品牌优势 - 宁德市拥有白云山、太姥山、白水洋、三都澳、霞浦滩涂、嵛山岛等特色景区 [5] - 宁德市获评世界木拱廊桥之乡、中国红茶之都、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县等称号 [5] - 被《中国国家地理》盛赞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5] 政策支持与消费促进 - 宁德市出台《宁德市促文旅消费六条措施》,推出"做强大团游""吸引入境游""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优惠举措 [5] - 政策包括"鼓励线上宣传""来宁赠好茶""赛事免门票"等措施 [5] 产业发展规划 - 宁德市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3] - 以文旅赋能撬动资源价值,开发独具特色的宁德文旅IP [5] - 以业态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文旅"新场景、新模式 [5] - 以合作共赢深化产业联动,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生态圈 [5]
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多档资金奖补支持乡村旅游品牌打造
四川日报· 2025-05-30 09:29
政策核心内容 - 四川省六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围绕资金保障、市场主体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培育、人才建设等多维度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1] - 政策包含11项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奖补、用地保障、主体培育、产品开发等,首次明确对乡村旅游品牌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补 [1][2][3] 资金支持措施 - 对新认定为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项目奖补 [1][2][3] - 对新认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重点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项目奖补 [1][2][3] - 鼓励跨部门整合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项目 [2] - 探索设立文旅商贸投资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 [2] 用地保障政策 - 纳入省级重大项目用地清单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4] - 原贫困县每年安排600亩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乡村振兴用地需求 [4] - 支持复合利用土地建设临时旅游设施,符合条件的可不征收不转用 [4] - 鼓励盘活利用农民住房和闲置旧厂房、仓库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4] 产业发展支持 - 截至2024年全省开发乡村旅游景点1400多处,其中国家A级景区540多家,占全省A级景区总数的56%以上 [2] - 乡村民宿总数超过2.3万家,主要分布在成都周边、川西北、攀西等地区 [5] - 对利用农村住房或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民宿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管审批制度 [5] 人才建设措施 - 鼓励乡村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评审职称,业绩显著者可申报高级职称 [1][5] -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5]
文博游热、奔县游火……文旅新玩法迭代升级 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5-19 16:20
文旅消费新趋势 - 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文博热"和"奔县游"成为文旅热词,"文旅+"成为各地消费新趋势 [1] - 文博游持续升温,博物馆和美术馆推出夜游、沉浸式互动游等活动,人气爆满 [6] 敦煌莫高窟旅游升级 - 5月敦煌莫高窟进入旅游旺季,每日6000张常规票常售罄,开放4个大洞窟应急票 [4] - 引入VR技术,游客可沉浸式探索第285窟细节,提升体验 [4] 乡村旅游创新模式 - 江苏泰州河横村推出千亩小麦基地体验活动,包括麦穗手工、农田摄影、钓鱼比赛等,吸引年轻人留宿 [8] - 文旅部发布15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游从"看风景"转向"享生活" [5] 黄山生态文旅场景 -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进入最美季节,游客可漫步古村、乘竹排穿枫杨林、坐观光小火车体验"画中游" [10]
乡村变身打卡地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15
旅游市场表现 - 兴隆北京山谷温泉康养项目一期占地370亩,以温泉、康养、医养为主题,主要吸引京津游客,开业一年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达1800万元以上 [1] - 2024年兴隆县累计接待游客501.57万人次,综合收入19.36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长96.8%和162% [1] - 阿那亚·雾灵山项目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9万人次,综合收入超4600万元 [3] 区位与资源优势 - 兴隆县地处京津唐承四城市中间地带,县城距四市中心距离均在120公里以内,是承德市唯一与京津接壤的县份 [2] - 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夏季平均气温21℃,比京津地区平均低10℃,森林覆盖率达71.25%,县城年均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000个左右 [2] - 2019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河北省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连续6年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 [2] 基础设施建设 - 近3年投资5亿多元新改建国省干线100余公里,打通全县17个景区交通堵点 [3] - 投入2.5亿元建设县级游客服务中心2个、旅游驿站6个、旅游厕所138座 [3] - 乡村旅游公路建设完善,5个特色小镇和38个旅游村实现高效联通 [3] 项目投资与开发 - 成功引进中旅、中电建、中冶、阿那亚、荣盛、中景信等战略投资者,总投资256亿元 [3] - 重点打造10个大型文旅康养综合体,已建成乡村旅游景区16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2个 [3] - 中冶红石郡项目面向京津购房人群,现已入住京津户籍人员超4000人 [3] 产业融合与就业带动 - 全县群众参与旅游业投入资本超过20亿元,开发乡村旅游民宿客房8000余间、床位2万余张 [3] -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1万人,带动间接就业达4.5万人 [3] - 花市村近百户从事乡村文旅产业,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每户增收5万余元 [3]
文旅市场热度节节攀升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04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度节节攀升,从热门景区到广袤乡村均呈现人潮涌动态势,文旅产业韧性与活力显著 [1] - 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热门城市"吸客"能力强劲,同时"反向旅游"带动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 [2] 地方政府与景区创新举措 - 云南推出超800项文旅宣传活动和惠民措施,山东发放"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包 [2] - 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8点并每日增加5000预约名额,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夜场新增1.5万张门票 [2] - 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开放首餐吸引超3000游客,江苏全省释放近10万个公共停车位 [2] 多元业态与细分市场表现 - 红色旅游需求旺盛:陕西延安《再回延安》情景剧单日最高演出5场、接待超2000人次 [3] - 工业旅游转型成功: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日均客流量超5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0% [3] - 乡村旅游增长显著:江苏19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接待游客337.01万人次,甘肃乡村旅游接待量及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9.81% [4] 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 - 上海衡复音乐街区通过主题演出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北京丫髻山庙会吸引近5万游客并举办40余场非遗演出 [5] - 山东曲阜尼山圣境结合无人机与光影技术演绎历史,北京五道口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通过AR/VR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6]
部分乡村成“反向旅游”特色目的地
新华社· 2025-05-05 09:22
新华社南昌5月4日电(记者熊家林)挖竹笋、摘野菜、看星空……今年"五一"假期,福建游客马聘选择带着家人来到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 乡,体验"慢生活"。 "反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部分游客不选择人流密集的热门景点,而选择小众、有特色的"宝藏目的地"。 "这里不仅环境好,各类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吃喝玩乐都很方便,我们延长了游玩计划。"马聘说,他这趟"反向旅游"更注重松弛感和性价比, 三湾乡虽然位于罗霄山脉深处,游玩体验却十分丰富。各景点之间有游览车串联,山间民宿干净整洁,还有亲子教育、红色研学等多样业态。 三湾乡民宿老板肖兴说,他家民宿接待了来自内蒙古、湖南、福建等地的游客,游客们带着家人朋友漫步乡野,不以"打卡"为目的"赶景点"。 一些村民成为民宿主、店主,还有的被聘请为导游,普通话越来越熟练。 江西省吉安市的一处坐落在山水之间的民宿。新华社发 "不用奔波在热门景区排队等项目,而是在风声鸟鸣里慢慢游玩,也是种别样的体验。"在峡江县巴邱镇蒋沙村,外地游客康希健清晨架起三脚 架,镜头远远追随着江面上一群嬉戏觅食的白鹭。 游客们在乡村既能静赏候鸟,也能动"玩"非遗。在蒋沙村村口的非遗工坊里,老篾匠毛有生的 ...
多地晒“五一”前三天旅游数据,黑龙江等地接待游客量同比增超12%
北京商报· 2025-05-04 19:01
旅游消费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国旅游消费呈现繁荣景象,各地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品质 [1] - 浙江省累计接待全域游客2374 8万人次,同比增长12 9% [1] - 黑龙江省接待游客921 5万人次,同比增长13 8% [1] -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17 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 15% [1] 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 - 江苏省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接待游客337 01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0 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 15%和2 97% [1] - 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4 6万人次,游客花费11 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 5%和29 81% [1] - 广东省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77 4万人次,同比增长12 2% [1] 大城市群周边旅游 - 浙江省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首日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 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 07%和15 84% [2] - 上海市佘山度假区前两日接待量达25 4万人次,知名酒店入住率接近100% [2] - 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老街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同比增长57 66% [2] - 重庆市龙门浩老街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4 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