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零碳园区建设需政企协同
中国电力报· 2025-09-05 15:28
政策框架 - 国家层面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提供顶层设计方案 核心导向包括资金端统筹现有渠道并鼓励地方专项债券支持 信贷端引导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 技术端推动人才引进与专业机构合作 要素保障探索"一个窗口"审批制度 评价体系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并配套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等引导指标 [2] - 省级层面形成差异化路径 江苏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涵盖七大领域 设定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80% 新型储能容量达日均用电10%以上 浙江构建覆盖能源 资源 产业 环境 管理全链条的量化评价体系 聚焦可再生能源替代与循环利用 [3] - 地市层面侧重可操作性 无锡明确2027年建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 20家以上零碳工厂 推进分布式光伏 风电和氢能发展 杭州构建"1+4+N"财政支持体系 实施40余项技术攻关项目 培育3200多家"双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4] 典型案例 - 苏州工业园区零碳示范区以"绿色 低碳 智能"为核心理念 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 预计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0%以上 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50%以上 [5] - 上海桃浦智创城零碳园区聚焦智慧能源管理与生态化建设 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推广电动汽车和共享单车 计划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碳排放总量较基准年下降80%以上 [5] 电网影响 -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集成光伏与风电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依托微电网与储能系统平滑间歇性 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7] - 提升电网灵活性 分布式能源结合智能电网实现快速响应与负荷灵活调度 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7] - 增强电网抗灾能力 微电网具备孤岛运行能力 主电网故障时可独立运行保障重要负荷供电 [7] - 优化电网负荷特性 通过需求响应机制优化峰谷差 提高运行经济性与稳定性 [7] 发展建议 - 发挥电网公司技术创新作用 推广智能电网技术 加大高级计量体系 需求响应系统研发投入 支持微电网与储能系统建设 打造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模式 [8] - 推动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争取电价优惠 补贴 税收减免措施 联合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信贷与零碳基金 建立园区层面碳交易平台 [8] - 加强服务优化与能力建设 提供能源审计 方案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组织培训班与研讨会分享技术动态 构建监测评估体系实时追踪能源数据 [9]
禾迈股份(688032):Q2微逆销量环比小增,储能等其他业务增长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9-04 23:3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91.33% [2][4] - 2025Q2实现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16.14%,环比增长99.08%;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77.87%,环比扭亏为盈 [2][4] - 2025Q2期间费用率24.3%,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 [9] - Q2末货币资金37.1亿元,存货9.9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8% [9] 业务板块分析 微逆及DTU业务 - 2025H1微逆销量41.2万台,DTU销量6.51万台,整体销量同比下降 [9] - 微逆及DTU毛利率约48%,保持稳定 [9] - Q2微逆销量预计环比小幅增长 [9] 储能业务 - 2025H1储能系统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7% [9] - 储能业务毛利率约12%,以国内大储为主 [9] 光伏发电系统 - 2025H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收入3.5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9] - 毛利率约8%,同比有所下降 [9] 未来展望 - 欧洲需求底部明确,短期有望边际修复 [9] - 微逆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可观 [9] - 工商储向拉美、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拓展 [9] - 2025年储能业务预计实现较高收入增速 [9] - 光伏发电系统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09亿元,2026年25.35亿元,2027年32.67亿元 [1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1亿元,2026年3.70亿元,2027年5.20亿元 [1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86元,2026年2.98元,2027年4.19元 [14]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3.6%,2026年5.4%,2027年7.1% [14]
禾迈股份涨2.55%,成交额2.0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43.02万
新浪财经· 2025-08-13 16:13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3日股价上涨2.55%,成交额2.02亿元,换手率1.46%,总市值139.21亿元 [1] - 主力净流入241.62万元,行业排名19/70,主力趋势不明显 [4]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343.02万元,近5日净流出1921.68万元 [5]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储能产品及电气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营收占比61.54%)、光伏发电系统(20.20%)、储能系统(15.68%) [7]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且掌握核心技术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亏损1035.76万元,同比减少115.39% [8] - 海外营收占比64.25%,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13.06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11.86亿元 [9] 股东与增持动态 - 股东户数1.04万户,较上期减少0.44%,人均流通股11875股 [8] - 杭开控股集团拟增持1.115亿至2.23亿元,中信银行提供不超过2亿元专项贷款 [3] 技术面与市场表现 - 筹码平均成本108.82元,股价靠近压力位113.45元 [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比5.32% [5] - 所属概念包括专精特新、逆变器、中盘、融资融券等 [7]
国网乳山供电:彩虹服务助力光伏客户“满格”发电
齐鲁晚报· 2025-08-13 05:09
分布式光伏安全排查 - 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诸往供电所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开展分布式光伏走访和排查工作 [1] - 重点针对光伏设备组件、逆变器、配电箱进行全面安全排查 [1] - 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助力光伏客户"满格"发电 [1]
禾迈股份跌1.21%,成交额9890.86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573.52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相关产品、储能相关产品、电气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占比61.54%)、光伏发电系统(20.20%)、储能系统(15.68%)[2][7] - 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专注于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2] - 海外营收占比达64.25%,受益于人民币贬值[3] 财务与股东 - 2025年Q1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亏损1035.76万元(同比-115.39%)[8] - 股东户数1.04万(较上期-0.44%),人均流通股11875股(较上期+0.44%)[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6亿元[9] 资本动态 - 杭开控股集团拟增持1.115亿至2.23亿元,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提供不超过2亿元专项贷款支持[3] - 7月30日成交额9890.86万元,换手率0.76%,总市值129.07亿元[1] 资金与技术面 - 当日主力净流出694.92万元(占比0.07%),近20日累计净流出3753.89万元[4][5] - 筹码平均成本108.88元,股价接近压力位105.70元,主力持仓分散(成交额占比6.37%)[5][6] 行业与概念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光伏玻璃、太阳能、新能源等[7]
海南首个“光储直柔”机场项目落地博鳌
海南日报· 2025-07-18 09:01
项目概况 - 天能电力公司完成琼海博鳌国际机场5.18MW光储直柔综合能源项目和三亚凤凰机场677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 [1][2] - 博鳌机场项目为全国第二例、海南首例"光储直柔"机场项目 [2] - 三亚凤凰机场项目采用BIPV技术建设装机容量667千瓦的光伏电站 [3] 技术细节 - 博鳌机场项目利用3.11万平方米闲置区域建设光伏电站,配套800千瓦/1600千瓦时储能系统,年发电量649万千瓦时 [2] - 三亚凤凰机场项目在2823平方米闲置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84.32万千瓦时 [3] - "光储直柔"技术涵盖太阳能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四项技术 [2] 项目意义 - 突破本地企业机场综合能源自主建设空白 [2] - 以"零碳供能+智慧管控"双核心为海南自贸港交通枢纽低碳转型树立新标杆 [2] - 有效降低两大机场的能源外购成本和碳排放水平,缓解关键时段用电压力 [3] 战略定位 - 项目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践行"双碳"目标 [2] - 博鳌机场项目打造"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功能的智慧型光储直柔综合能源示范点 [2] - 三亚凤凰机场项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与建筑美学的结合 [3]
瞭望|秦皇岛港湾,碧海蓝天映煤港
环球时报· 2025-06-17 16:23
环保技术应用 - 采用封闭式卸车机房和"五步抑尘法"实现卸煤过程一尘不染 包括自动喷淋 干雾抑尘 动态洒水 湿润剂加注和空车清洗[3] - 全域封闭式输煤皮带配备除尘设施 设备同步运行除尘系统 配合智能洒水车和吸尘车共同防尘抑尘[3] - 建设高23米 全长9000余米防风网 经风洞试验验证可降低堆场风速 整体抑尘率达95%以上[3] 环境治理成效 - 2024年港区空气综合指数4.03同比下降5% PM10下降14.3% 总悬浮颗粒物下降10.1%[4] - 改造储水沉淀池实现最高9万立方米储水能力 单次暴雨可收集4万吨雨水 节省中水购买费10万元[4] - 2018年封堵全部入海排污口 含尘污水经处理成中水用于除尘绿化 实现污水零排海 近岸水域连续达国家一类海水水质[4] 绿色能源建设 - 环渤海港口群首座拖轮充电站启用 完成煤一 二期码头高低压岸电建设 20个煤炭干散货专业泊位实现岸电全覆盖[6] - 建成3.55M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年发电量约300万度 绿电采购占比达80% 年采购量2.4亿度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9.98万吨[6] 工业旅游转型 - 五一假期港口工业旅游区接待游客25.47万人次 同比增长247% 创小长假客流新高[8] - 西港区127年老工业区改造为旅游园区 保留煤炭码头 老铁轨和工业设备 形成铁路花海 帆船游艇港 咖啡馆等新业态[8][9] - 开通免费旅游巴士连接东西港区 游客可参观能源码头和集装箱码头生产一线 沉浸式体验港口现代化变迁[9]
中环环保(300692) - 300692中环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17:5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7.60%,归属净利润下降 45.10%,因市场竞争、环保管控使营业成本增加,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坏账计提 5,918.21 万元致利润下降 [3][4] - 2024 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37.62%,盈利水平较好 [4]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121.62%,资金周转更灵活 [4] - 2024 年财务费用 1.54 亿元,同比增长 18.36% [4] - 2024 年度累计研发投入 2,211.0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95% [5][6] 业务发展举措 水环境治理 - 技术研发掌握高负荷水解酸化等多种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攻关,提供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2][3] - 项目运营管理有设计院和专业团队,山东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并正常运营,有成本优势 [3] 垃圾焚烧发电及固废资源化处理 - 业务收入增长 15.07%,应对挑战措施包括拓宽垃圾焚烧来源、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深化技术改造和精细化管理 [3] 新能源光伏发电 - 截至 2024 年末,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 9.59MW,12 个项目已并网发电,业务以污水处理厂自用为主,外拓为辅 [6][7] 公司规划与策略 - 盈利增长点坚持“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好存量项目提质增效,确保双主业稳定增长,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科技赛道投资并购 [4] - 优化债务结构,深化与国有大型银行合作,置换前期高利率项目贷款节约财务费用 [5] - 优化应收账款回收速度,2025 年加强客户评估,设置考核体系和催收制度,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5] - 未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业务承接优势 [6] 行业前景与公司优势 - 行业前景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与挑战 [5]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行业资质、细分市场技术和成本管控方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