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海开源嘉鑫A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涨幅前10基金,成立以来大幅跑赢业绩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26
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内A股整体表现疲软,沪深300指数截至5月23日下跌1.34%,科创50指数同期下跌0.84% [1] - 开放式基金中21只净值涨幅超过50%,筛选后TOP10基金涨幅均超50% [1] - TOP10基金全部为主动权益基金,且均大幅跑赢业绩基准 [3] 基金分类 - 北交所创新精选类:华夏、中信建投、万家与汇添富旗下4只产品,涨幅最高达66.2% [3] - 先进制造类:鹏华、前海开源、平安、永赢旗下4只产品,涨幅最高达58% [3] - 港股医药消费类:广发、中银旗下2只产品,涨幅最高达62.1% [3] 业绩对比 - 华夏北交所创新基金跑赢业绩基准40.8%(基金66.2% vs 基准25.4%) [3] - 广发成长领航基金跑赢业绩基准60.2%(基金62.1% vs 基准1.9%) [3] - 鹏华碳中和基金跑赢业绩基准60.7%(基金58% vs 基准-2.7%) [4] 长期表现 - 近1年TOP10基金最低涨幅48%,5只收益超100% [4] - 成立以来3只基金净值涨幅超100%,前海开源嘉鑫A涨幅138.5%跑赢基准108.5% [6] - 成立以来年化回报最高36.9%(永赢先进制造),最低10.9%(前海开源嘉鑫) [8] 产品特征 - TOP10基金成立时间均不足10年,不符合"双十标准" [9] - 部分产品规模超百亿,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规模30.4亿元 [9] - 新成立产品年化回报更高,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2023年成立)年化34.9% [8]
前4月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1.45% 最牛业绩超64%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18:5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4月A股市场震荡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有一定赚钱效应,不同类型基金和行业表现分化,部分基金抓住结构性机会业绩突出,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保持乐观 [1][3][28] 市场行情表现 主流指数表现 - 截至4月30日,北证50年内涨幅28.26%,表现最好;中证2000、科创50分别上涨4.04%、2.37%;创业板指、科创创业50等指数跌幅超5% [3] 沪指表现 - 自去年9月底稳增长政策推出和增量资金入场,沪指快速反弹后震荡,1月初一度跌至3140.98点,春节后受益AI等赛道表现达年内新高3439.05点,4月7日受美国贸易政策影响大跌7.34%,最终4月30日收于3279.03点 [5]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 前4月美容护理涨幅8.15%表现最好,汽车、有色金属等涨幅超5%;煤炭、非银金融等板块跌幅超7% [5][6][7] 基金业绩表现 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 - 前4月若不计算2025年新基金,权益类基金整体净值增长率0.85%,好于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5179只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1.45%;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11%、2.18% [7][8]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好于指数基金,前4月指数基金净值增长率 -0.65%;超53.93%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124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超20%,46只超30%,8只超50%,最牛基金鹏华碳中和主题A净值增长率超64%;也有7只产品净值亏损超20%,最差为 -24.77% [9][12][13][16] 股票ETF表现 - 前4月黄金、科创、医药等板块带动指数基金表现,黄金股、人工智能等主题指数基金成最大赢家;华夏黄金股ETF业绩近27%居首,多只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等业绩位居前列 [18][19] 不同周期业绩表现 - 近三年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净值增长率超182%暂列首位,多只北交所相关基金及部分其他基金表现较好 [22] - 近五年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业绩达287.80%排第一,东吴新趋势价值线、广发多因子等也表现优异 [25] 表现较好基金分析 主动权益基金 -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产业领域、北交所相关、创新药赛道的基金表现较好,如鹏华碳中和主题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 [15] 股票ETF - 黄金、黄金股相关产品在前4月收益前10的股票ETF中“霸榜”,博时科创AIETF等多只主题ETF业绩居前 [19][20] 基金经理后市展望 刘元海 - 二季度A股市场可能选出全年投资主线,AI主线以内需为主,二季度及下半年国内AI产业有望快速发展,也关注科技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方向 [28] 杨金金 - 聚焦行业和公司阿尔法,预计2025年很多细分领域优秀公司会先于整体经济复苏出现拐点,引领经济与股市 [28] 崔宸龙 - 长期看好碳中和战略,相信下游需求增长和产业政策能消化供给,能源转型会产生新投资机会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