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
icon
搜索文档
权益基金“冰火两重天”:97%产品正收益与百只清盘并存
第一财经· 2025-11-19 22:35
文章核心观点 - 权益基金市场呈现“冰火交织”局面,超97%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获正收益,但超百只基金清盘、75只拉响警报 [3] - A股在4000点高位震荡,市场关注后续行情演绎和主线赛道切换,机构认为政策催化下市场保持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3][9] - AI、创新药等板块是推动基金净值反弹的关键赛道,机构看好AI产业趋势、创新药全球化及高附加值出海等明年核心主线 [8][10][11] 逆袭与清盘并存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回报正收益占比超97%(4266只/4378只),22只产品业绩翻倍,头部产品永赢科技智选A回报达210.65% [5] - “毛基”数量从去年44%(1905只)腰斩至今年22%(973只),937只基金净值重返1元以上,部分产品规模从百万级跃升至数十亿元 [5][6] - 下半年来108只基金清盘,75只发布清盘预警,涉及消费、汽车等赛道型产品及债基等,国联消费精选清盘前净值连续50日低于5000万元 [6] 高位震荡下机构把脉后市 - 机构认为AI科技浪潮仍是核心主线,成长风格条件坚实,产业处于早期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消化估值,风格全面切换风险有限 [9] - 创新药赛道受政策支持和全球化驱动,国内创新药商业化天花板提高,全球药企在华采购金额提速,CXO等产业链或迎订单修复 [9][10] - 瑞银预计2026年中国股市迎丰年,驱动因素包括AI创新、政策支持、财政扩张及流动性充足;野村认为AI、自主可控、高附加值出海是明年主线 [10][11]
权益基金“冰火两重天”:97%产品正收益与百只清盘并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9 20:33
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11月18日,超过97%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录得正收益,在4378只基金中有4266只实现正回报 [1][2] - 业绩头部阵营表现亮眼,有22只产品近一年业绩实现翻倍,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210.65%的回报居首,与第二名恒越优势精选的156.29%拉开超54个百分点差距 [2] - 下半年来已有108只基金产品被清算,同时有75只基金发布194条清盘预警公告 [3] “毛基”逆袭情况 - 去年11月18日有1905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跌破1元,占比44%,而今年同期净值低于1元的基金数量降至973只,占比腰斩至22% [3] - 有937只基金净值重返1元以上,其中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净值从0.9元增至2.21元,恒越优势精选从0.56元上升至1.43元 [3] - 部分迷你基金规模实现倍数级跃升,从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迅速扩张至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量级 [3] 后市展望与投资主线 - 机构认为在政策催化下,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概率较大,中国资产处于流动性和预期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阶段 [1] - AI带来的科技浪潮被认为是驱动市场的核心主线,AI产业趋势方兴未艾,成长股业绩增速有望消化估值 [6] - 中国医药产业升级持续兑现,创新药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国内商业化天花板提高,中国创新药产业集体走向全球化 [6] - 预计2026年中国股市将迎来丰年,驱动因素包括AI等创新领域发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财政扩张及充足流动性 [7] - AI、自主可控和高附加值出海被预测为明年A股核心主线,政策支持、流动性和产业升级是驱动A股上涨的核心动力 [7]
回撤72%后,这只基金居然快创新高了
搜狐财经· 2025-11-18 19:14
恒越优势精选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44.74%,全市场排名第2 [1][10] - 基金净值曲线从亏损53%转为盈利45%,接近创出新高 [2] - 因业绩优异,第三季度基金份额从1.46亿份增至1.81亿份,终结了持续多个季度的净赎回趋势 [3] 基金经理变动与历史对比 - 现任基金经理吴海宁自2024年12月10日任职以来,任职回报达153.12% [11] - 前任基金经理叶佳任职期间(2021年3月30日至2023年4月6日)任职回报为-23.52% [11] - 与叶佳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恒越品质生活”(最大回撤超70%)走势接近,但“恒越品质生活”因规模不足2亿元已清盘 [5][10] 投资策略与操作分析 - 2025年6月至9月期间,基金因重仓海外算力,净值上涨123.44%,全市场排名第11 [13] - 9月后加大存储芯片板块配置,抓住了该板块的涨价周期,10月以来在AI和半导体回调时净值继续拉升 [14] - 基金经理吴海宁具有券商自营和私募背景,投资风格激进,注重提高资金效率,其任内基金换手率持续高企,2025年上半年为1524.44% [16][17] 基金历史问题与当前特点 - 前任基金经理管理时期换手率极高,曾超过1000%,且重仓股多为当季大涨股票但未能有效提升净值 [6][7] - 在叶佳管理的11个季度中,“恒越品质生活”有10个季度出现亏损且跑输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 [7] - 当前基金经理在维持高换手率(约1500%-1600%)的同时,成功抓住了海外算力和存储芯片两波行情 [17] 市场行情背景 - 近期市场出现回调,大盘连续下跌3天累计跌幅2.23%,当前接近60日均线支撑 [19] - 行情自8月底以来已高位震荡近3个月,前期强势板块如新能源、化工等出现调整,化工ETF单日大跌3.54% [19][25] - 市场从成长行业普涨转向重点行业单独上涨,近期重点行业开始下跌可能预示震荡行情进入尾声 [28]
最牛,大赚超20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1 23:3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10月A股市场显著回暖,沪指在10月底一度触及4025.70点的10年新高 [1] - 主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创业50指数和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年内涨幅分别达到59.93%和52.51% [1] - 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均超过30%,仅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 - 前10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27.48% [3]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更优,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2.93%和32.33% [5] - 超过98%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34只基金成为“翻倍基”,收益率超过100% [5][7] - 表现最佳的永赢科技智选A基金净值增长率高达200.63% [7][9] 指数型基金业绩 - 指数型基金前10月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29% [4] - 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表现最佳,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以98.87%的涨幅领先 [12] - 创新药、有色金属、人工智能等相关ETF产品也表现强劲,多只基金涨幅超过80% [12] 领先基金及投资方向 - 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多聚焦于AI、云计算、数字经济、北交所等方向 [9] - 永赢科技智选A主要投资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9] - 中欧数字经济A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五大核心方向 [9] 基金经理市场观点 - 有基金经理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和AI算力投资仍具潜力,光通信、PCB等行业新技术有望在2027年进入落地期 [14] - 有观点指出AI板块估值已不低,投资需关注业绩兑现风险,建议通过分散配置平滑波动 [14] - 国产半导体设备、储能、AI端侧等板块被看好,认为其景气度可持续 [15]
最高近190%!前三季度37只基金收益翻倍!AI主题表现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9-30 20:5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3年三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走高并迭创阶段新高[1] - 截至9月26日共有37只权益类基金和QDII基金收益率翻倍[2] 主动权益类基金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30.32% 超过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4] - 3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100% 单只基金最高收益率接近190%[4]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89.58%的收益率领跑 近半年收益率超过164%[4] - 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交银优择回报A收益率分别为135.06%、125.94%、120.00%、119.50%[6] - 领先基金主要配置电子和通信板块 对AI概念股持有占比较高[4][6] - 6只基金亏损超过10% 广发价值优势收益率-15.50%[6] 被动指数型基金 - 指数型基金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7.53% 近9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7] - 跟踪创新药、通信、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基金收益率居前[7] - 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分别为103.96%和100.59%[7] - 下跌基金主要跟踪能源、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 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收益率为-5.59%[7] QDII基金 - 4只QDII基金收益率超100% 投向港股市场尤其是创新药资产的基金表现居前[3][8]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工银新经济人民币A、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收益率分别为152.25%、102.88%、102.56%、100.31%[8] - 领先QDII基金主要重仓港股医药生物板块 部分基金已暂停申购[8] - 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A人民币等基金亏损超过4%[8]
创新药与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2025年上半年公募全线飘红
观察者网· 2025-09-12 14:20
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超1.26万只基金中87%实现正收益,仅约1600只收益为负或持平 [1] - 44只基金收益率突破50%,呈现收益率越高、数量越少的金字塔分布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回报夺冠,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82.45%居亚军 [1][2] 主题基金领先优势 - TOP10榜单中创新药主题基金占据七席,北交所主题基金占据两席 [2] - 创新药主题基金强势回归源于人口老龄化需求、政策回暖及估值修复 [3] - 北证50指数2025年及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达67.71%和30.64% [3] 非主题基金表现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以68.29%回报位列第七,通过配置消费品、黄金等高景气行业 [3] 基金公司经营业绩 - 易方达基金以58.96亿元营收和18.77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第一 [5] - 广发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43.54%,增速最为突出 [5] - 汇添富基金净利润降幅超过30%,主因产品结构失衡及销售成本高企 [5] 行业政策与转型 - 公募费率改革深化,新规旨在降低投资者成本并强化权益基金发展导向 [5] - 行业加速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型,关注投资者获得感提升 [6]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基金市场迎来一股“热旋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8 09:00
基金发行热度显著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34只产品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1][2] 爆款产品案例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远超50亿元募集上限[2] - 实际确认比例56.67% 有效认购户数达3.84万户[2]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2] 三季度发行市场活跃度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选择提前结募 超过完整二季度数量[3] - 81只基金在10天内完成认购 较二季度63只显著提升[3] 存量基金限购现象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申购[4]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1][4]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1][5]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1][5] - 权益基金销售整体回暖 受益于市场表现和信心恢复[3] 市场情绪分析 - 乐观情绪随市场上行蔓延 但未达过热水平[5]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创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5] - 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支撑市场信心[1][5] 机构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1][5] - 另有声音建议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6] - 市场新增主力资金为绝对收益机构 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基础[6]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成为近期市场绝对主线 包括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7]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7] - 其他主题性板块今年以来鲜有表现机会[7]
新基遭抢购,老基忙限购
第一财经· 2025-09-07 20:34
基金市场热度提升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2][4]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5] - 出现年内首只"一日售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爆款基金[2][5] 新基金发行表现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确认比例56.67%[5] - 该产品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权益类基金[5] - 三季度已有404只新基金启动认购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6]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6]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7]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6] - 该产品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6] - 多只翻倍收益基金实施限购 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等[7]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客户数量明显增加[2][9] - 投资者对后市走势讨论更趋活跃[2][9]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市场新增主力资金[10] 市场情绪分析 - 投资者兴趣度显著提升 但情绪尚未达到过热水平[9] - 个人投资者未创造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9]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微观结构风险有所积累[10] 板块表现特征 - AI+板块构成绝对主线 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表现突出[12]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12] - 部分板块出现交易持续拥挤情况[12]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不具备脱离合理估值体系的基础[10] - 建议维持低估高质的结构切换 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0] - 三季度向上拐点可能引发风格向顺周期资产倾斜[10] - 回调释放交易过度拥挤压力 利于后续市场行稳致远[11]
从新发“日光基”到绩优“限购令”,市场现在“热不热”?
第一财经· 2025-09-07 19:32
新基金发行热度 - 9月首周38只新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达275.73亿元[1][2] -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88% 募集规模243.28亿元[1][2] - 招商均衡优选基金首日募集超87亿元 成为年内首只"一日售罄"的非发起式主动权益产品[2] - 三季度新发基金达404只 创2022年以来季度峰值[3] - 93只基金提前结募 81只在10天内完成认购[3] 存量基金限购情况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限购额度从100万元收紧至1万元 年内累计回报达171.99%[4] - 330只权益基金暂停大额限购 多只产品年内回报翻倍[4] - 中欧数字经济A和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单日限购5万元[4][5] 投资者情绪与资金流向 - 投资者咨询市场动态和基金配置建议的数量显著增加[1][6] - 瑞银证券调研显示各类机构投资者对A股兴趣度提升[6] - 市场情绪改善源于政策宽松和理财搬家预期[6]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未达历史高点 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动力[6] 市场结构与板块表现 - 市场呈现动量效应扩散特征 强势板块涨幅显著[7] - AI+板块(海外算力、国产算力)构成近两个月绝对主线[8] - 其他主题性板块鲜有表现机会[8] - 绝对收益机构成为新增主力资金 市场估值体系保持合理[7] 机构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 个人投资者未大规模入场[6] - 另有观点提示需对情绪过度发酵保持审慎[1][7] - 部分资金存在收益兑现预期 对监管导向存在担忧[7] - 稳定性资金力量表现不活跃 助长市场担忧情绪[7]
基金公司 “中考”成绩揭秘!盈利排名洗牌,广发、工银势头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4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取得投资收益6361.72亿元 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投资收益合计超3300亿元 [1] - 所有类型基金包括债券型、货币型、QDII、商品型及FOF均实现正收益 [1]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3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5% [6] 头部基金公司盈利格局 - 5家头部基金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 [2] - 广发基金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3.54% 营收增速达22.17% [3] - 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9.64% 盈利增速排名第二 [3] 头部公司产品表现 - 广发基金非货规模环比增长超8% 旗下产品95%(774只/817只)实现正收益 [3]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上半年收益率68.29% 多只创新药类产品贡献显著收益 [3] - 工银瑞信凭借主动管理产品如工银健康产业A/C、工银医药健康A/C实现优异收益 [4] 中小型基金公司突围 - 永赢基金净利润1.82亿元 同比增长80.2% 非货管理规模跻身行业前20 [4] - 永赢科技智选A/C收益率超175% 医药创新智选A/C收益率超112% [4][5] - 中邮创业基金净利润2725.68万元 同比增长106.3% 财通基金净利润9172.55万元同比增长80% [5] 行业发展趋势 - 居民财富持续向公募基金产品倾斜 指数化投资前景广阔 [7] - 政策红利与产品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行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 [7] - 财通基金总管理规模1048.19亿元 定增中标总额40.84亿元 FOF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4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