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设备

搜索文档
联赢激光20250916
2025-09-17 08:50
**联赢激光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为动力锂电设备 占比70%-80% 3C消费电子焊接设备业务占比提升至18% 预计2025年占比将达20%以上[5]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至1.6亿元 主要受下游资本开支放缓及计提减值损失影响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至6000万元 显示恢复增长趋势[2][6]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约5000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约8000多万元 总计1.3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两项减值损失分别降至2000多万和几百万 压力大幅减少[7] * 公司强化费用管控 员工人数回落 人均产值持续提升 未来费用率控制有望明显改善[8]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 公司合同负债十几个亿 存货二十多个亿[4] **二 订单与业绩展望** * 公司新签订单预计2025年可达45亿至50亿元 同比增长超50% 2026年预计达60亿至70亿元 同比增长至少20%至30%[2][9] * 动力锂电设备新签订单从2022年40亿 2023年28亿降至2024年20亿元 2025年预计反弹至30-35亿元左右[13][14] * 预计2025年公司整体利润将在2.5亿至3亿元之间 主要贡献来自3C业务 展望2026年 预计整体利润将达到4.5亿至5亿元[4][25] * 公司当前估值较低 仅十几倍市盈率 被认为具有较高投资价值[4][25][26] **三 动力锂电设备市场** * 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回暖 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重启资本开支 带动二三线电池厂扩产[2][10] * 宁德时代计划新增200GWh产能 大部分用于欧洲工厂扩建 比亚迪计划新增150-200GWh产能[10] *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目前不到20% 与中国约50%的渗透率相比有巨大增长空间 欧洲本土缺乏强力电池厂 为中资企业提供了产能建设机会[11] * 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国内主要公司有大族激光 华工科技和联赢激光 联赢激光是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 产品线布局完善[12][4] **四 3C消费电子焊接设备业务** * 3C业务预计2025年收入将突破8亿元[2][5] * 苹果在iPhone 16 Pro机型上采用钢壳电池 联赢激光是其独家供应商[2][21] * 钢壳电池应用扩展趋势明确 苹果iPhone 17系列及未来折叠屏iPhone等产品线有望采用 安卓品牌如三星也有望从2026年开始应用[16][17][18] * 3C业务毛利率接近48%至50% 净利润率超20%[2][24] * 公司来自3C设备的新签订单从几千万快速增长到12-13亿人民币[21] **五 固态电池设备布局** * 固态电池产业获工信部60亿元研发资金支持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企业开始推进研发及量产[15] * 公司与头部客户合作开发了7款固态电池设备 包括极片开槽 点胶及多种类型的壳体焊接设备[2][15] * 各家企业2025年启动百兆瓦时级别中试线和小试线 计划2026年至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新技术变化将带来新一轮锂电资本开支扩张[15] **六 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 * 激光焊接是非标定制化行业 需要大量前期产业经验积累 不同细分领域之间转换成本高[12] * 客户资源是关键因素 与下游客户的磨合联动非常重要 早期进入市场并与客户建立粘性可以获得更多订单[12] * 公司在钢壳电池焊接领域与苹果深度绑定 焊接能力强 良率较高[21] * 钢壳电池技术持续迭代 从有法兰结构到无法兰结构再到异形结构 不断提升空间利用率 增加对激光焊接工艺的需求[19]
利元亨20250821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锂电池设备制造,包括消费锂电、动力锂电及固态电池领域[2][7][24] - 公司为利元亨,核心客户包括ATL、比亚迪、国轩、A公司(消费电子领域)[2][6][14] ---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3亿元,归母净利润0.33亿元[3]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超2亿元,逐季度好转[2][3] - **费用控制**:整体费用率及总额下降超20%,二季度费用率环比降11个百分点[2][3] - **毛利率**:二季度因动力锂电占比提升略降至30%,消费锂电毛利率稳定在35%-40%[6][11][31] - **资产负债率**:72%,呈下降趋势[3] --- 订单与业务进展 - **新签订单**:上半年25亿元(消费锂电占50%,动力锂电占60%,智能物流10%+)[6][14][25][26] - **在手订单**:50亿元,消费锂电占比30%[2][6] - **订单来源**:ATL、比亚迪、国轩为主,A公司贡献消费电子订单超50%[14][25] - **海外业务**:占比20%,对接东南亚、欧洲、北美客户,预计未来占比提升[8][9][15] --- 技术及产品动态 - **固态电池**: - 头部客户产线预计2025年Q3交付,2026年上半年装车[4][13] - 与近30家客户技术交流,涉及制片、叠片、胶框印刷等核心工艺[7][18][21][24] - 中试线价值量高,量产线价值量预计超液态电池[27][28] - 技术瓶颈:高压短路、胶框印刷效率(丝网印刷比点胶快4倍以上)[18][21][22] - **新形态电池**:折叠屏设备价值量及盈利能力更高[4][12] - **消费电子设备**:与A公司合作紧密,中后段设备毛利率35%-40%[10][11] ---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行业复苏**:头部客户(C公司、B公司、国轩)积极扩产,海外布局加速[7][8] - **固态电池需求**:2025下半年至2026年中试线需求激增,半固态电池或率先量产[24][30] - **二线厂商机会**:储能出海及国内扩产存潜在空间[20] - **新技术方向**:干粉直涂需解决成膜均匀性,3D打印效率低暂无量产优势[32] --- 风险与挑战 - **原材料计提**:高峰期备货的三年以上原材料计提基本完结[5] - **竞争压力**:固态电池领域竞争激烈,需依赖技术沉淀与客户合作[24] - **费用优化**:期间费用率24%-25%(同行更低),研发费率超10%仍有压缩空间[26] --- 其他关键细节 - **回款改善**:长周期客户回款冲回坏账准备,新项目按3,331或334模式执行[16] - **人均产值目标**:提升至80万-100万元(当前为同行50%-60%)[16] - **液态电池合作**:与C公司聚焦焊接设备,匈牙利项目竞标中[17]
利元亨回复监管问询:订单量下降导致2024年业绩下滑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7:44
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4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88亿元,亏损规模扩大455% [2] - 2024年营收24.82亿元,同比减少50.30% [2] - 2024年综合毛利率7.77%,同比减少18.67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15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281.97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34.84%,同比提升17.46个百分点 [4] 亏损原因 - 下游国内新能源市场需求减缓,订单量下降 [2] - 客户调整产能规划,交付和验收周期延长 [2] - 动力锂电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采取价格让步策略 [3] - 智能工厂赛道前期签单量较少,收入降低 [3] - 部分整线设备安装调试周期较长,销售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幅度高于同行 [3] 2025年业绩好转 - 控本降费措施见效,低毛利项目订单逐渐消化 [4] - 项目交付及验收周期缩短,毛利率提升 [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在手订单金额49.21亿元 [4] - 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占比提升至32.21%,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37.7% [4][5] - 智能仓储业务从2024年0.6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31日的6.52亿元 [4][5] - 动力锂电订单占比调整至45.4%,业务结构更均衡 [5] 应收账款问题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6.02亿元,前五名欠款方余额11.46亿元,占比71.53% [6] - 账龄1—2年应收账款余额8.80亿元,占比54.93% [6] - 期末计提坏账准备3.65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1.45% [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前五家欠款客户已回款3.25亿元,回款比例48.41% [8] 资金流动性 - 2024年财务费用9957.83万元,同比增加3346.54万元,增长50.62% [8] - 增加银行借款及其他融资活动以维持运营 [8] - 公司与客户建立高层沟通机制,专人跟催付款流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