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设备

搜索文档
无锡父子入局电池,带出800亿装备龙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7 11:46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杨松 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 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无锡老板王燕清,身家大涨。 然而,资本市场已然开始兴奋了。 01 押注固态 现年59岁的王燕清,全权掌管公司,站上新风口。 前几天,先导智能股价突破60元,市值一度达到947亿元。 实控人王燕清,持股29.3%,按照最近股价估算,这部分资产估值已达245亿。 王燕清团队擅长制造高端装备,比如其能向宁德时代交付开机即用的锂电池设备。在固态电池风口下,他 又陆续斩获大单。 "突破全固态电池制造核心工艺,推出整线解决方案。"王已做足准备。 "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或至少要到2030年,全面应用,则需更久。"行业内部人士李薇告诉《21CBR》记 者,固态电池行业尚处初期,这块要形成稳定收入,尚需时日。 "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电池企业、知名车企和新兴电池客户的供应链,陆续获得复购订单。"财报 表示。 先导智能称,2024年推出的整线解决方案,打通制造工艺环节,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 ...
融捷股份跌2.01%,成交额1.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1: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1%至36.09元/股 成交额1.55亿元 换手率1.63% 总市值93.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55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713.51万元 大单净流出1954.04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13.73% 近5日下跌5.47% 近20日下跌0.39% 近60日上涨18.3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 涵盖锂矿采选/锂盐加工/锂电设备制造 参股镍钴锂冶炼及正极材料业务 [1] - 收入构成:锂精矿86.31% 锂电池设备12.76% 锂盐0.66% 其他0.28% [1] - 属于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新能源/小金属/稀缺资源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26万户 较上期减少2.23% 人均流通股4926股 较上期增加2.28%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97.74万股至356.04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36.73万股至191.46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12.88万股 三家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21.06% 归母净利润8541.09万元 同比减少48.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5亿元 [3]
融捷股份涨2.08%,成交额1.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9.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37.33元/股 成交额1.41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96.93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9.90万元 特大单买入896.13万元占比6.36% 卖出998.46万元占比7.08%[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63% 近5日下跌2.76% 近20日上涨2.39% 近60日大幅上涨27.61%[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 成立于1998年8月 2007年12月上市[2]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 包括锂矿采选、锂盐加工、锂电设备制造[2] - 收入构成:锂精矿86.31% 锂电池设备12.76% 锂盐0.66% 其他0.28%[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锂 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新能源、小金属等[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26万户 较上期减少2.23% 人均流通股4926股 较上期增加2.28%[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56.04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197.74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91.46万股 增加36.73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12.88万股[3] - 汇添富新能源车产业指数、富国新能源车指数、长安鑫禧混合退出十大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21.06%[2] - 归母净利润8541.09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8.54%[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5亿元[3]
无锡父子入局电池,带出700亿装备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5:04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无锡老板王燕清,身家大涨。 9月4日,其掌舵的先导智能,收盘市值站上700亿元大关。自中报发布,这家装备厂商仅用5 个交易日,股价飙升51.5%。 实控人王燕清,持股29.3%,据此估算,这部分资产估值已达200亿元。 王燕清团队擅长制造高端装备,比如其能向宁德时代交付开机即用的锂电池设备。在固态电 池风口下,他又陆续斩获大单。 "突破全固态电池制造核心工艺,推出整线解决方案。"王已做足准备。 "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或至少要到2030年,全面应用,则需更久。"行业内部人士李薇告诉 《21CBR》记者,固态电池行业尚处初期,这块要形成稳定收入,尚需时日。 然而,资本市场已然开始兴奋了。 先导智能称,2024年推出的整线解决方案,打通制造工艺环节,覆盖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 态电解质膜制备及复合设备等关键设备。 创始人入局早,大举投入。 王燕清称,早在2018年前,团队就洞察到固态电池潜力并展开技术布局。 "全固态电池设备的研发,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程。"王向媒体回忆,为了击穿 关键材料技术壁垒,他亲自带队。 创始人抽调内部精英工程师与科研人员,组建"多学科攻坚小组",同时,邀请 ...
东吴证券-璞泰来-603659-2025年半年报点评:负极盈利拐点已现,多业务板块持续向好-250828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11
业绩表现 - 25H1收入70.9亿元 同比增12%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23% 扣非净利润9.9亿元 同比增29.1% 毛利率32.1% 同比升2.6个百分点 [1] - 25Q2收入38.7亿元 期间费用率12% 同比升0.61个百分点 环比升0.63个百分点 [1][2] - Q2经营性净现金流6.9亿元 环比增加流入1.6亿元 [2] 业务板块 - 负极材料25H1出货7万吨 同比增5% Q2出货近4万吨 环比显著增长 四川一期10万吨产能逐步投产 [1] - 涂覆膜25H1出货47.7亿平 同比增64% Q2出货超24亿平 同比增50% 预计25年出货95-100亿平 同比增30%以上 26年维持30%以上增长 [1] - 设备业务25H1收入18.4亿元 同比微增 贡献利润约0.5亿元 新接订单24亿元 同比大幅回升 预计25年贡献利润约1.5亿元 [1] 技术布局 - 公司在多辊转移 分段辊压 双钢带辊压三大干法成膜工艺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现干法设备出货验收 [2] 资产状况 - Q2计提资产减值0.94亿元 主要系存货减值 [2]
利元亨20250821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锂电池设备制造,包括消费锂电、动力锂电及固态电池领域[2][7][24] - 公司为利元亨,核心客户包括ATL、比亚迪、国轩、A公司(消费电子领域)[2][6][14] ---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3亿元,归母净利润0.33亿元[3]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超2亿元,逐季度好转[2][3] - **费用控制**:整体费用率及总额下降超20%,二季度费用率环比降11个百分点[2][3] - **毛利率**:二季度因动力锂电占比提升略降至30%,消费锂电毛利率稳定在35%-40%[6][11][31] - **资产负债率**:72%,呈下降趋势[3] --- 订单与业务进展 - **新签订单**:上半年25亿元(消费锂电占50%,动力锂电占60%,智能物流10%+)[6][14][25][26] - **在手订单**:50亿元,消费锂电占比30%[2][6] - **订单来源**:ATL、比亚迪、国轩为主,A公司贡献消费电子订单超50%[14][25] - **海外业务**:占比20%,对接东南亚、欧洲、北美客户,预计未来占比提升[8][9][15] --- 技术及产品动态 - **固态电池**: - 头部客户产线预计2025年Q3交付,2026年上半年装车[4][13] - 与近30家客户技术交流,涉及制片、叠片、胶框印刷等核心工艺[7][18][21][24] - 中试线价值量高,量产线价值量预计超液态电池[27][28] - 技术瓶颈:高压短路、胶框印刷效率(丝网印刷比点胶快4倍以上)[18][21][22] - **新形态电池**:折叠屏设备价值量及盈利能力更高[4][12] - **消费电子设备**:与A公司合作紧密,中后段设备毛利率35%-40%[10][11] ---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行业复苏**:头部客户(C公司、B公司、国轩)积极扩产,海外布局加速[7][8] - **固态电池需求**:2025下半年至2026年中试线需求激增,半固态电池或率先量产[24][30] - **二线厂商机会**:储能出海及国内扩产存潜在空间[20] - **新技术方向**:干粉直涂需解决成膜均匀性,3D打印效率低暂无量产优势[32] --- 风险与挑战 - **原材料计提**:高峰期备货的三年以上原材料计提基本完结[5] - **竞争压力**:固态电池领域竞争激烈,需依赖技术沉淀与客户合作[24] - **费用优化**:期间费用率24%-25%(同行更低),研发费率超10%仍有压缩空间[26] --- 其他关键细节 - **回款改善**:长周期客户回款冲回坏账准备,新项目按3,331或334模式执行[16] - **人均产值目标**:提升至80万-100万元(当前为同行50%-60%)[16] - **液态电池合作**:与C公司聚焦焊接设备,匈牙利项目竞标中[17]
融捷股份H1实现营收3.03亿元,锂精矿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1.87%
巨潮资讯· 2025-08-18 18:2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1.0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41.09万元,同比下降48.54%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58.8万元,同比下降48.23%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亿元,同比下降35.88% [1] - 基本每股收益0.3289元/股,同比下降48.5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1%,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 [1] - 锂矿采选业务以自有矿山的锂辉石为原料,生产锂精矿用于生产电池级锂盐 [1] - 锂精矿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87% [3] - 锂盐产品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公司减少了锂盐产销量 [3] - 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项目尚处于建设期及前期规划阶段,暂无产品产出 [3] 行业影响 - 锂盐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供给量持续增加、大量产能集中释放 [3] - 联营锂盐企业投资收益大幅减少 [3] - 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3]
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新益昌H1净利润同比下降96.05%
巨潮资讯· 2025-08-18 15: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减少28.3%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6.05%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88万元,同比下降96.02%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8.02万元,同比下降95.1% [3]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润减少主要系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游客户国际业务布局及设备投资意愿 [3] - 智能装备订单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3] 战略调整与业务聚焦 -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优化传统LED产能规模 [4] - 聚焦资源在半导体和新型显示封装技术等核心领域 [4] - 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及竞争优势均未弱化 [4]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4488.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37% [5] - 新增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6项 [5] - 掌握高速精准运动控制技术、单邦双臂同步运行技术、Mini/MicroLED原片智能分选等核心技术 [4] - 率先研发出可用于Mini LED生产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 产品竞争力 - 半导体和新型显示固晶设备具备与云平台MES系统对接互通、大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 [4] - 锂电池设备领域掌握凸轮式自动双摇臂切压隔膜技术、同步卷绕放卷技术等核心技术 [4] - 相关技术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产品合格率 [4]
一代锂电设备霸主难逃周期轮回|深度
24潮· 2025-07-24 07:48
行业周期与公司表现 - 全球锂电产业进入大退潮阶段,中国108家锂电公司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7%,连续两年巨幅下降[3][4] - 先导智能2024年归母净利润萎缩至2.86亿元(同比下降83.88%),仅为2022年巅峰期的十分之一,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35.30%[1] - 公司股价自最高点重挫70%,市值蒸发千亿,营业收入连续4个季度下滑,3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7] 全球锂电产业格局变化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2024年四季度合计营业亏损超8400亿韩元(约42亿元人民币)[6] - 欧美企业同样受冲击:美国Ambri Inc破产拍卖(3800万美元)、欧洲ACC暂停两家电池厂建设(原计划总投资70亿欧元)、瑞典Northvolt因现金耗尽申请破产[6][7] - 2023年至今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终止事件超40起,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8] 公司技术布局与高端产能 - 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全线覆盖能力,2024年订单已过亿元,拥有从正负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整线解决方案[12][13] - 光伏领域斩获背接触(BC)电池技术超30GW订单,钙钛矿领域具备GW级整线供应能力[15] - 2024年1-9月研发费用超7400万元,同比增加60.41%,重点投向固态电池/干法电极技术等领域[13] 客户关系与财务风险 - 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2024年一季度关联交易达21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六成),但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从5%以上降至1.2%[16][17]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末规模达86.26亿元,周转天数增至278.98天(2023年为175.31天),账龄一年以上占比53.88%[21][22] - 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3年-8.63亿元(同比下降151.03%),2024年-15.67亿元(同比下降81.58%)[22]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海外收入11年间增长677.98倍(从2014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28.31亿元),占比达23.88%[30][31] - 与美国ABF公司签署20GWh锂电池产线协议,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33] - 全球设立15家子公司,累计为20多个国家提供120余条整线、4万台(套)设备[30][34] - 海外订单占比目标从2022年15%提升至未来50%以上,2023年已达30%[35]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974GWh增至2030年375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25.2%[28] - 中国10家动力电池巨头海外布局近50个工厂,总投资预算超5500亿元[29] - 高端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低端产能无序扩张与高端技术迭代不匹配[11]
2025年中国锂电设备恢复增长,预计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6-26 18:41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等主办 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等超30家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锂电池设备规模为792亿元 同比下降26.2% 主因锂电池企业扩产放缓及设备价格下降 [2] - 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达1419亿元 其中前段设备460亿元 中段设备434亿元 后段设备383亿元 模组及PACK设备142亿元 [3] 锂电池设备行业趋势 - 中日韩锂电设备企业将主导全球市场 中国完成国产替代并加速出海 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6] - 锂电池产能第二轮扩产潮开启 设备行业迎来第二波红利 智能化、一体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7] - 智能化:引入AGV/AMR机器人 搭建数字化工厂 结合AI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 [7] - 一体化:切叠一体机、辊压分条一体机等集成设备将普及 提升良率并降低成本 [7][8] - 设备向高精度、高稳定性发展 上下游联动加强 电池企业与设备商联合定制研发 [8] - 设备兼容性要求提升 需快速适配钠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工艺参数调整 [8] 锂电池终端需求驱动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增长 推动动力电池向长续航、高安全性发展 储能电池向大容量、长寿命演进 [6][8] - 全球电动两轮车、消费电子等终端领域持续拉动锂电池需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