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发布】2025年4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6-23 16:5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 - 2025年5月新能源轿车占比42.5%,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新能源SUV份额达47.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7] - 乘用车销量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持续增长,商用车中牵引车同比增长接近300% [7] -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30.7万辆,环比增6.7%,同比增36.8%,渗透率48.7%,其中乘用车123.4万辆(环比+7.7%),商用车7.3万辆(环比-8.3%,同比+63.4%) [9] 智能化技术装车率趋势 - 2025年1-4月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16万以下市场加速渗透 [11] - AEB功能在乘用车整体装车率60.1%,新能源车达64.3%,16-24万区间装车率72.3% [14][15] - 全速域ACC功能乘用车整体装车率57.5%,新能源车达68.4%,传感器融合技术提升安全性 [20] - ALC自动变道功能在40万以上车型装车率77.1%(2025年),32-40万车型53.5%,24-32万车型37.3% [24][27] - APA自动泊车整体装车率31.2%,24万元以上市场表现突出,技术正向HPA/AVP升级 [29] "智驾平权"行业变革 - 硬件成本下降(10万车型标配5R5V传感器)+软件算法优化推动L2功能普及 [33][35] - 车企采用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城市NOA功能从2022年30万以上下放至2025年15万级车型 [35][36] -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长安"北斗天枢2.0"等系统加速技术普惠 [41] - 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巩固优势 [9][38]
智驾战开打,合资车企要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3 00:57
行业动态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深蓝汽车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0万元车型 [5]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7.88万元海鸥车型将配备,推动高阶智驾进入7万元级别 [5] - 行业分析认为这是变相的价格战,通过增配3000-5000元智驾硬件替代直接降价1万元 [5] - 比亚迪的举措将压力传导至全栈自研车企和ADAS企业,合资车企燃油车优势可能被"全民智驾"冲击 [5][26] 技术路线 - 比亚迪采用"华卓地魔"(华为、卓驭、地平线、魔门塔)供应商模式,可能推动智驾主流转向供应商主导 [5] - 比亚迪智驾方案分为三档:A方案(DiPilot 600)给仰望、B方案(DiPilot 300)给腾势、C方案(DiPilot 100)普及全系 [21] - 供应商分配:10万以下用卓驭、15万左右用地平线、20-25万用魔门塔、30万以上用华为 [21] - 自研路线以蔚小理为代表,2024年预计60万辆搭载量占NOA市场不到30%份额 [24] 市场反应 - 华为余承东质疑低价智驾质量,认为30万元以上才是正经高阶智驾 [7][9] - 长城汽车魏建军强调智能驾驶应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 [11] - 零跑汽车表示无压力,其B10车型在芯片、激光雷达和城市NOA上比竞品超前 [14] - 宝骏汽车欢迎比亚迪加入智驾普及,即将推出搭载"灵眸智驾3.0"的新车 [12] 技术标准争议 - 高阶智驾定义分歧:需具备城市NOA能力或达到L3级别 [16][18] - 特斯拉FSD方案成本1.2万-1.5万元,车价需12万元以上才能支撑 [16] - 2023年中国市场NOA标配超100万套,高速NOA渗透率7%,城市NOA仅1%多 [21] - 2024年预计高速NOA渗透率16%,206万辆新能源车将搭载NOA功能 [21] 市场影响 - 比亚迪营销策略可能改变消费者认知,认为NOA不应额外付费 [26] - 小鹏汽车MONA M03智驾成本1.5万-2万元,面临比亚迪7万元方案的冲击 [26] - 合资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双重压力下,可能失去紧凑级轿车和SUV市场 [26][28] - 轩辕奖测评显示L2+功能车型占比超50%,APA自动泊车功能普及率达100% [19] 技术发展趋势 - 2024年车企摆脱高精地图依赖,NOA宣传转向"全国都能开" [19] - 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提升智驾上限能力,改善复杂场景应对 [19] - 纯视觉方案存在场景限制,激光雷达方案在突发情况反应更优 [28] - 未来竞争关键将集中在智驾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验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