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销量创历史新高 6月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5 16:59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 [1] - 上半年累计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 [1][10] - 新能源车型6月销量111.2万辆,同比增长29.8%,渗透率连续四个月超50% [1] - SUV车型持续主导市场,6月零售104.0万辆,同比增长18.5%,上半年累计535.8万辆 [1] 品牌格局变化 - 自主品牌6月零售134万辆,同比增长30%,市场份额达64% [2][10] - 合资品牌承压,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同比下降2.4/2.3/0.5个百分点 [2] - 豪华品牌同比下滑7%,但环比增长18%至23万辆 [2] 头部车企表现 零售销量TOP5 - 比亚迪6月销量352081辆,同比增25.7%,市场份额16.9% [3][4] - 吉利汽车195537辆,同比增49.6%,银河系列贡献显著 [4][11] - 一汽大众142913辆,同比增7.3%,合资品牌中唯一进入前三 [5] - 长安汽车130298辆,同比增48.4%,三线并举战略见效 [7][12] - 奇瑞汽车114054辆,同比增24.6%,出口与新能源为核心增量 [7][14] 上半年累计销量 - 比亚迪1610042辆,同比增16%,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超100万辆 [10] - 吉利汽车1225673辆,同比增61.5%,上调全年目标至300万辆 [11] - 一汽大众743543辆,燃油车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结构性增长 [12] 新能源细分市场 厂商排名 - 比亚迪/吉利/长安包揽前三,合计份额48.9% [15] - 特斯拉中国61484辆,环比增59.3%,Model Y占比超70% [9][16] - 鸿蒙智行52585辆,问界品牌为销量支柱 [16] - 零跑汽车44921辆,同比增123.3%,全域自研技术优势明显 [17] 新势力动态 - 理想汽车36279辆,同比下滑24.1%,下半年将推纯电车型i8/i6 [19] - 赛力斯汽车44685辆,同比增9.5% [16] 产品与技术趋势 - SUV车型占比达49.9%(104.0万辆/208.4万辆) [1] - 智能化成为核心卖点,比亚迪智驾车型快速普及 [10] - 价格与技术双维度竞争加剧,市场淘汰加速 [19]
地平线征程6B一次性成功点亮,再次刷新智驾计算方案点亮的行业速度
IPO早知道· 2025-07-15 11:26
征程6B产品亮点 - 征程6B AI算力达18TOPS,支持Transformer、光流等主流算法,计算性能提升两倍以上,智能水平远超同级[3] - 采用BPU纳什架构,实现全栈计算任务高效支持,软硬结合技术领先[3] - 系统性能提升两倍以上,成本降低25%,功耗降低30%,体积缩小40%,集成度显著优化[5] 技术优势与认证 - 通过业界最大规模主动安全测试场景库验证,符合最新NCAP法规标准,车规安全认证最完整[5] - 从回片上电到1V出图仅用23分钟,刷新智驾计算方案点亮速度纪录[3] 市场布局与合作 - 国际Tier-1博世基于征程6B开发的多功能摄像头平台计划2026年年中量产,已获多家全球及本土车企定点[5] - 2024年公司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市场占有率超30%,位列第一[5] - 征程6E/M已获超20家车企定点,赋能超100款智能汽车[7] 产品线战略意义 - 征程6系列覆盖18TOPS~560TOPS算力,业界首款全阶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发布15个月即实现全阶通关[7] - 征程6P为当前辅助驾驶最强计算方案,将搭载奇瑞"猎鹰"系统于2025年星途品牌全球首发[7] 行业影响与定位 - 解决ADAS市场主动安全性能提升与成本下探的双重挑战,重塑性价比标杆[3] - 基于超800万出货量工程经验,研发量产速度持续领先,加速智驾技术多元场景落地[7]
比亚迪减速过弯
虎嗅· 2025-07-11 10:34
销量目标与市场表现 - 吉利汽车上调2025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比亚迪550万辆目标面临质疑[1] - 比亚迪6月国内销量29.25万辆,同比减少2.2万辆,首次出现非季节性环比下降[3] - 上半年累计销量214.6万辆,下半年需同比增长26%以上才能达成全年目标[5] 国内市场挑战 - 国内销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剔除海外市场影响)[2] - 去年补贴透支需求,吉利银河等竞品加剧竞争[6] - 价格战受"反内卷"政策限制,转为经销商暗降但效果不佳[8][31] "全民智驾"策略失效 - 年初推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放至7万元车型,但终端反响平平[12][16] - 经销商库存系数达3.21,清库存优先导致智驾版营销脱节[18][19] - 智驾版销量占比低,85%小鹏Mona用户选择智驾版对比显著[21] 技术研发与竞争劣势 - 智驾研发起步晚于小鹏5年,团队频繁调整影响进度[24][25][26] - 第三方评测排名靠后,用户心智未建立[23] - 10C闪充技术成本高,汉L/唐L上市三个月仅售1.2万/1.9万辆[33] 供应链与产能调整 - 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裂,公司启动库存熔断机制[35] - 国内工厂减产取消夜班,零部件工厂改为5天8小时工作制[36][37] 海外市场支撑 - 上半年出口46.4万辆同比增长128.6%,6月出口9万辆维持微弱环比增长[43] 战略转型压力 - 公司体系依赖规模增长预期,包括融资、供应链议价等[44] - 2021年DM-i平台推动400万销量后,技术架构未实现重大换代[33][38]
走出混沌 走向澄明 ——十大关键词复盘上半年车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1 10:00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产销(1~4月)突破千万辆,但面临全球贸易壁垒和"内卷"竞争 [2] - 半固态电池、智能辅助驾驶、超快充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1~5月汽车出口285.3万辆,同比增长16.8%,但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1.9%,利润率4.3% [5][9] 政策支持 - "两新"政策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并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3] - 截至5月3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第三批补贴资金将于7月下达 [3] -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入围车型达124款,首次突破百款,涵盖特斯拉Model 3/Y、蔚来ES6/ET5等高端车型 [14] 技术发展 - 比亚迪发布1兆瓦闪充技术(1秒2公里),华为发布1.5兆瓦全液冷超充方案(15分钟充300度电) [13] - 比亚迪10万元以上车型全系标配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长安计划2025年后不再开发非数智车型 [6] - 电池新国标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300次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11] 市场动态 - 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附加税 [4][5] - 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谈判进入最后阶段,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 [5] - 行业呼吁终结"内卷"竞争,1~5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7% [9] 企业行动 - 主流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部分车企将经销商返利兑现账期缩短至30天 [10] - 东风与长安重组方案搁置,吉利合并极氪品牌,奇瑞整合智能化业务 [12] - 华为与东风、北奔合作开发超充重卡,极氪V4极充兆瓦站落地杭州 [13] 监管规范 - 工信部要求车企明确辅助驾驶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 [7] - 商务部打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强化车辆登记信息溯源管理 [8] - 工信部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11]
比亚迪(002594):方程豹销量表现亮眼 海外市场同比持续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7-07 10:32
销量表现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8.3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持平 [1][2] - 纯电车型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42.5%,环比增长1.2% [2] - 插混车型销量17.1万辆,同比下降12.5%,环比下降1.1% [2] - 2025H1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1.3万辆,同比增长31.5% [2] 品牌结构 - 王朝+海洋网销量342737辆,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1.6% [3] - 腾势品牌销量15783辆,同比增长28.6%,环比下降0.1% [3] - 方程豹品牌销量18903辆,同比增长605.3%,环比增长50.1% [3] - 仰望品牌销量205辆,同比下降51.0%,环比增长47.5% [3] - 高端品牌合计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27.0%,占比9.2% [3] - 方程豹钛3销量12017辆,环比增长114.67% [3] 海外市场 - 海外乘用车和皮卡销量9.0万辆,同比增长229.8%,环比增长1.2% [4] - 海外销量占比达23.4%,环比提升0.3pct [4] - 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工厂已投产,柬埔寨工厂在建 [4] - 六艘滚装船投入运营,合计运力4.9万辆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063.48/12126.49/14551.79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3.74/692.71/837.01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26/12.61/15.23元/股 [5]
专访速腾聚创CEO邱纯潮:物流和庭院机器人两个板块将高速放量
搜狐财经· 2025-06-24 17:21
公司业绩与展望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1亿元下降3100万元 [3] - 第一季度来自ADAS的收入为2.29亿元,上年同期为3.06亿元,减少7000万元 [3][11] - 第一季度来自机器人业务激光雷达产品收入7340万元,同比增长87%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某个季度实现盈亏平衡,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 [5][12] - 公司CEO对2025年下半年业绩充满信心,预计车载激光雷达销量将增长 [2][14]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为770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48万元增长73.1% [4] - 毛利率为23.5%,较上年同期的12.3%提升11.2个百分点 [4] - 经营亏损为1.21亿元,上年同期为1.59亿元 [4] - 净亏损为9878.6万元,上年同期为1.31亿元 [4] - 资产总额为48.99亿元,较2024年底的41.39亿元增长18.4% [4] 业务板块分析 - ADAS业务收入下降主要源于两大客户合作规模缩减,2024年第一季度这两大客户占公司总营收60% [5][11] - 物流配送机器人和庭院机器人业务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为出货高峰 [5][13] - 公司与库犸科技签订120万台庭院机器人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5] - 公司车载激光雷达产品价格已降至200美元以内,支持高阶智驾普及至15万元以下车型 [15]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公司在创新业务方向投入2.5亿元,占全年研发费用41%,较2023年增加1.3亿元 [7] - 研发重点转向机器人与AI新兴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研发 [7] - 公司推出第二代灵巧手Papert2.0,具有20个自由度,能负载5公斤 [7] - 车载激光雷达已完成全栈芯片化及架构整合,未来将减少相关投入 [24]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激光雷达被视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隐形安全气囊,全民智驾趋势带动产品下沉 [14] - 公司预计2026年海外收入将迎来爆发,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不大 [6][22] -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可能达到10倍于汽车的体量 [8][25] - AI技术为机器人注入"思想灵魂",公司聚焦手眼协同解决方案 [8][29]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数字化车载激光雷达EMX和EM4,瞄准不同细分市场 [16] - 灵巧手分为高自由度和低自由度两个版本,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28] -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路径:平台化→芯片化→数字化→定制化 [24] - 公司计划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24]
全球破局:比亚迪汽车1-5月再夺销冠 海外增长超112%
中金在线· 2025-06-15 17:22
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比亚迪表现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比亚迪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1] - 2025年1-5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162 9万辆 稳居国内市场品牌销量榜首 [1] - 海外市场实现突破性增长 释放强劲发展潜力 [1] 比亚迪产品与技术亮点 - 密集推出多款重磅技术及车型 "发布即量产"策略成效显著 [3] - 1-5月连续5个月保持同比 环比双增长态势 [3] - 宋家族累计销售42 9万辆 秦系车型超23万辆 海鸥销量超23万辆 [3] - 旗舰车型汉L 唐L上市后连续两月销量破万 [3] - "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成为销量增长第二引擎 [5] - 5月单月智驾车型销量达20 7万辆 累计总销量超71万辆 [5] - 智能驾驶系统每日生成数据量超4400万公里 "全民智驾"战略规模化落地 [5] 比亚迪海外市场拓展 - 5月出口8 9万辆创历史新高 1-5月出口37 42万辆 同比增长112% [5] - 元PLUS 宋家族 海豚 海鸥等主力车型热销 "BYDSHARK"皮卡累计出口超3万辆 [5] - 欧洲总部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地 海鸥在15个欧洲国家同步上市 [5] - 4月全球汽车品牌销量榜中比亚迪位列第五 唯一上榜中国品牌 [5] 比亚迪研发与产业链布局 - 一季度净利润91 55亿元 研发投入达142 23亿元 [7] - 过去14年有13年研发投入超当年净利润 [7] - 全产业链布局 关键零部件自研自产 垂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 [7] - 秉持"为地球降温1℃"愿景 以绿色科技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7]
禾赛:“全球唯一盈利”引爆激光雷达行业,终结量产亏损魔咒
格隆汇· 2025-05-28 17: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0%,全年营收预计增长44%至69%,净营收有望达30亿至35亿元 [2] - 第一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195,818台,同比增长231.3%,其中ADAS领域146,087台(同比增长178.5%),机器人领域49,731台(同比增长649%) [2] - 毛利率达41.7%,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运营成本同比下降9% [2]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同比减亏84%,实现Non-GAAP盈利,预计全年GAAP盈利2-3.5亿元,Non-GAAP盈利3.5-5亿元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达33%,ADAS市场第一,L4自动驾驶市场以61%份额高居榜首 [3] - 行业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拥有领先的规模优势和技术溢价 [3] - 投资10亿元打造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实现每20秒下线一台产品的效率,年产能达200万台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视为"全民智驾"元年,激光雷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搭载率预计超20%,正成为更多车型的"安全标配" [5] - 激光雷达配置已下沉至10万元级别车型,如零跑B11.98万元起 [6] - 2025年是具身智能元年,公司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一季度交付近5万台,全年预计达20万台,累计销量全球第一 [7] 技术与产品创新 - 推出Gen4平台支持极致性能和成本双方向演进,AT1440激光雷达达1440线,测距300米@10%反射率,点频超3400万点每秒 [6] - 通过芯片化集成和自动化制造实现"性能-成本"优化,构建百万级交付体系 [6] - 与追觅生态链可庭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一年将提供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 [7]
2025第二十三届华中国际车展亮点多多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07:52
展会概况 - 2025华中国际车展在武汉举办 展出规模达8万平方米 参展厂商近400家 汇聚70余个品牌近千款展车 [1] - 展会构成以进口高端品牌 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 新能源品牌为主 主流品牌参展率超98% [1] - 新能源品牌参展占比突破60% 反映行业转型趋势 [1] 产品与技术亮点 - 展会呈现超30款华中首发车型与10项创新技术 开幕日举办30余场发布会 [2] - 东风汽车展示全系乘用车产品矩阵 覆盖豪华至入门市场 重点突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成果 [2] - 神龙汽车首次在中部地区亮相首款车型示界06 长安福特展出吉尼斯认证"最多人签名车"探险者昆仑巅峰版 [3] 行业趋势 - "全民智驾"成为焦点 超30个新能源品牌共同推动智驾技术发展 [4] - 比亚迪展示"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通过复杂路况实测验证技术成熟度 [4] - 吉利 长城等车企采用"双线并行"策略 同时发力新能源与燃油车领域 [4] 跨界联动与创新 - 设立"老车不老"特展 展出9辆典藏车型打造移动汽车文化博物馆 [7] - 联合家电品牌举办"车家焕新"消费节 融合汽车与家居生活场景 [7] - 开展"驭梦车展 益路童行"公益活动 体现社会责任维度 [7] 消费促进措施 - 推出"逛展抽汽车 购车抽黄金"活动 最高奖项为广汽传祺M8与黄金礼盒 [6] - 叠加"国补"旧车报废补贴最高2万元与"省补"置换补贴最高1.5万元 [6] - 每日限量发放1万份打卡礼品 提升观众参与度 [6]
比亚迪股价创历史新高,智能化战略成资本催化剂
中国经营报· 2025-05-25 16:34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A股股价首次突破400元大关,盘中高点达404元,创历史新高 [1] - 港股收盘价达416.98港元,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标志着从传统制造向科技创新的战略跃迁 [1] 智能驾驶战略 - "全民智驾"战略以"天神之眼"系统为核心,分层次覆盖高端至主流市场 [3] - 三激光雷达配置的"天神之眼A"服务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支持腾势与旗舰车型,"天神之眼C"普及至方程豹及畅销车型 [3] - 4月国内乘用车销量30万辆,其中智能驾驶车型占比71%,渗透率行业领先 [6] 智能驾驶市场地位 - 单月智驾车型销量超21万辆,领先竞争对手总和的两倍 [6] - 智能辅助驾驶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梯队",推动行业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6] - 品牌销量排行榜中,公司以190617辆位居榜首,远超零跑、理想等竞争对手 [7] 技术研发能力 - 全球最大车云数据库每日生成超3000万公里智驾数据,支撑算法优化 [8] - 全球研发团队超12万人,其中智驾工程师超5000人,实现全栈自研 [8] - 智驾系统广泛搭载AEB、ICC、NRP等功能,以安全为基石提升用户体验 [9]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28国电动车销量成为市场领头羊,同比增长359% [9] - 全球化战略覆盖欧洲、东南亚、拉美,建立本地化销售与服务网络 [11] - 公司以"科技驱动"重塑全球智能汽车格局,强化"科技化+全球化"路径 [11]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公司完成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的战略跃升,引领智能化浪潮 [12] - 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变革的中国样本与核心驱动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