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

搜索文档
967%!华商基金主动管理实力凸显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近十年同类第一
新浪基金· 2025-08-25 09:57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 - A股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突破近10年高点,市场乐观情绪升温 [1]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近一年涨幅72.52%,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高达967.56% [1][5] - 华商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中长期业绩排名同类第一,涵盖灵活配置混合、债券型及可转债型产品 [1][2] 基金排名详情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近10年业绩位列同类第1(58只同类) [1][2] -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近7年排名第1(343只同类) [1][2] - 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C近7年排名第1(A类169只/C类131只同类) [1][2]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C近5年及近3年均排名第1(5年127只/3年209只同类) [1][2] - 华商双翼平衡混合A近5年排名第1(74只同类) [1][2] - 华商可转债债券A/C近5年排名第1(A类33只/C类23只同类) [1][2]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近5年排名第1(15只同类) [1][2] 基金经理与投资策略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由权益投资副总监张明昕管理,投资风格偏向成长价值,专注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 [3][6] - 二季度投资聚焦海外算力板块(如OpenAI和谷歌推理token需求增长数十倍)、军工及海风领域 [6] - 持续看好AI产业机会,认为海外AI已反弹,国内AI将跟进 [6] 基金产品背景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代码000390)成立于2013年12月11日,2020年12月28日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 [7] - 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45% [5][7] - 2020-2024年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6.88%、15.57%、8.97%、3.13%、6.14%,同期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6.76%、-0.66%、-10.69%、-4.64%、12.26% [7]
浮动管理费 与您共进退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7月1日正式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26
公募基金行业里程碑式变革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发行,标志着行业进入"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深度利益绑定新时代 [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A:024459,C:024460)作为首批产品之一,采用"持有期限+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1] - 改革核心是将管理费与投资者持有期限及基金业绩表现挂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基金费率结构 - 业绩比较基准为证A500指数收益率×6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 [2] - 持有不足1年按1.20%年费率收取,持有1年以上分档收费:超额收益率>6%且正收益时收1.50%,超额收益率≤-3%时收0.60%,其他情况收1.20% [2][3] 华商基金投研实力与业绩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长期业绩突出:近7年排名第3/111,近5年排名第8/135 [5] - 投研体系以"深度研究驱动投资"为特色,构建专业高效平台 [5] - 基金经理张明昕拥有9.5年证券从业经历(含4.2年投资经验),形成"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理念 [5][8]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专注产业0到1阶段风险成长投资、产业1到N景气投资及传统行业困境反转方向 [6] - 系统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大模型、算力、机器人等核心成长领域 [6] - 未来组合配置将延续深度价值与成长并重思路,关注行业景气反转与边际变化 [7] 产品发行信息 - 募集期为2025年7月1日至7月21日 [8] - 张明昕现任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 [8]
华商基金张明昕:AI领域或仍为未来核心方向
新浪基金· 2025-06-04 11:34
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以来我国经济数据出现积极信号,社会信心显著回升,科技与创新成为新一轮共识 [1] - 中美联合声明互降关税,全球市场基本修复到关税战前水平,风险偏好修复提高 [1] - 外部压力推动我国加速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关键 [1]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资金层面趋暖,市场流动性改善,各类资产重估,长期资金如央国企集团、公募基金等积极入市 [1] - 证券市场总体保持活跃,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 [1] 投资理念与策略 - 投资理念为"基于价值驱动的产业趋势投资",均衡短期与长期业绩,具备较好适应性 [3] - 价值评估与合理价格提供安全边际,景气周期向上的行业能持续创新高,通过跨行业比较寻找阿尔法标的 [4] - 专注产业0到1阶段风险成长投资、1到N景气投资及传统行业困境反转方向 [4] - 系统参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大模型、算力、应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核心成长方向 [4] 未来行业展望 - AI领域仍为核心方向,国内外产业持续发展,板块未来或仍有显著贝塔 [5] - 机器人领域关注T链机器人能否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5] - 创新药领域关注政策支持,市场体量和盈利空间或迎转机,跟踪研发与出海进展 [5] - 军工领域基本面可能持续向上,需观察订单数据 [5] 基金经理背景 - 张明昕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证券从业经历近10年(5.3年研究+4.2年投资) [3] - 现任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管理华商均衡成长混合与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两只基金 [3][6]
基金自购!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4-09 10:37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分别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1][3] - 博时基金将运用固有资金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3] - 鹏扬基金已运用1500万元申购三只混合基金A份额,并计划追加1500万元投资 [3] - 招商基金承诺至少持有5000万元自购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1年以上 [3] 自购潮的形成与影响 - 业内人士预计其他基金公司会跟进自购,形成新一轮自购潮 [1][4] - 基金公司、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等机构正形成合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回升 [1][4] - 公募基金作为资管机构中坚力量,预计将在市场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整体自购金额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93.95亿元 [6] - 汇添富基金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最大,超过8亿元 [6]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股票基金自购规模均超6亿元 [6] - 基金公司更倾向自购运营成熟的权益型基金,但偏债型基金获得更庞大资金流入 [6] - 2022年基金公司自购更青睐规模靠后的基金 [6] 自购的市场时机与效果 - 基金自购潮通常出现在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和2018年12月 [7] - 自购潮后市场大部分情况会迎来转折 [7] - 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中表现明显优于基准,具备超额收益优势 [6] 自购传递信心的案例 - 安信基金自购1000万元旗下安信睿见优选混合基金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9] - 该基金经理个人出资200万元认购并承诺继续持有 [9] - 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去年分别自购5000万元旗下中证A500ETF [10] - 华商基金在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旗下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 [11]
基金自购来了,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09 07:05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于4月8日分别宣布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2] - 招商基金承诺自购的5000万元将持有至少1年以上,鹏扬基金已先行完成1500万元申购,剩余1500万元将于近日执行 [2][3] - 行业预计其他基金公司将跟进自购,与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形成合力推动市场稳定回升 [3]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自购总规模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93.95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以超8亿元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居首,华夏、易方达、国泰、南方基金均超6亿元 [4] - 自购潮多发生于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且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后表现优于基准 [4][5] 自购案例与策略 - 安信基金4月2日自购新发混合基金1000万元,基金经理个人跟投200万元并承诺锁定期1年 [6] - 招商基金与南方基金去年10月各出资5000万元自购中证A500ETF,均承诺持有1年以上 [7] - 华商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其管理的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以稳定投资者信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