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双十基金”有多少?占比不足12%!百亿级基金占15只,张坤、谢治宇也有份!
私募排排网· 2025-05-24 10:54
基金市场长期表现分析 - 长期业绩是筛选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双十基金"(成立满10年且年化收益率超10%)仅占成立满10年基金总数的11.80% [2][3] - 近10年(2015-2025)A股主要指数表现疲软: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6.18%,深证成指下跌33.19%,创业板指下跌31.84%,而同期美股纳指涨幅达253%,COMEX黄金期货上涨172.66% [3] - 264只"双十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占比最高(偏股型137只,灵活配置型61只),QDII基金仅16只 [3][4] 头部基金产品表现 - 规模超百亿的"双十基金"共15只,偏股型占6只,QDII占3只,易方达、兴证全球等头部机构产品居多 [5] - 国泰纳斯达克100ETF(QDII)近10年累计收益393.36%(年化17.67%),规模131.86亿元,为收益冠军;大成高鑫股票A以335.04%收益居次,重仓中国移动、腾讯等龙头股 [7] -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近10年收益356.80%(年化19.92%),重仓紫金矿业、北方华创等顺周期板块 [13] 细分品类业绩亮点 - 主动权益基金20强门槛为145%,交银施罗德趋势优先混合A以337.31%收益领跑,华安安信消费服务混合A重仓消费细分龙头,收益223.97% [9][10][11] - 灵活配置型基金中华商基金包揽前两名,国投瑞银5只产品进入20强,益民基金亦有上榜 [12][13] - QDII基金10强门槛达210%,嘉实美国成长股票作为少有的主动型产品收益266%,重点配置科技与生物医药龙头 [16][18] 基金经理背景 - 大成基金刘旭(大成高鑫股票A)曾任广发证券研究员,管理规模123.64亿元,年化收益16.19% [7][8] - 华安基金王斌(华安安信消费服务混合A)为内部培养人才,年化收益14.90%,偏好中小市值细分龙头 [10][11] - 华商基金童立(华商新趋势优选)年化收益近20%,显著跑赢基准4.29% [13]
基金自购!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4-09 10:37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分别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1][3] - 博时基金将运用固有资金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3] - 鹏扬基金已运用1500万元申购三只混合基金A份额,并计划追加1500万元投资 [3] - 招商基金承诺至少持有5000万元自购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1年以上 [3] 自购潮的形成与影响 - 业内人士预计其他基金公司会跟进自购,形成新一轮自购潮 [1][4] - 基金公司、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等机构正形成合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回升 [1][4] - 公募基金作为资管机构中坚力量,预计将在市场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整体自购金额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93.95亿元 [6] - 汇添富基金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最大,超过8亿元 [6]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股票基金自购规模均超6亿元 [6] - 基金公司更倾向自购运营成熟的权益型基金,但偏债型基金获得更庞大资金流入 [6] - 2022年基金公司自购更青睐规模靠后的基金 [6] 自购的市场时机与效果 - 基金自购潮通常出现在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和2018年12月 [7] - 自购潮后市场大部分情况会迎来转折 [7] - 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中表现明显优于基准,具备超额收益优势 [6] 自购传递信心的案例 - 安信基金自购1000万元旗下安信睿见优选混合基金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9] - 该基金经理个人出资200万元认购并承诺继续持有 [9] - 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去年分别自购5000万元旗下中证A500ETF [10] - 华商基金在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旗下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 [11]
基金自购来了,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09 07:05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于4月8日分别宣布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2] - 招商基金承诺自购的5000万元将持有至少1年以上,鹏扬基金已先行完成1500万元申购,剩余1500万元将于近日执行 [2][3] - 行业预计其他基金公司将跟进自购,与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形成合力推动市场稳定回升 [3]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自购总规模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93.95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以超8亿元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居首,华夏、易方达、国泰、南方基金均超6亿元 [4] - 自购潮多发生于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且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后表现优于基准 [4][5] 自购案例与策略 - 安信基金4月2日自购新发混合基金1000万元,基金经理个人跟投200万元并承诺锁定期1年 [6] - 招商基金与南方基金去年10月各出资5000万元自购中证A500ETF,均承诺持有1年以上 [7] - 华商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其管理的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以稳定投资者信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