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N型硅片

搜索文档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融资资金大幅加仓22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07:18
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 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块,三大赛道齐头并进,把握科技突破与能源转型中的结构性机遇,或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 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 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块,三大赛道齐头并进,把握科技突破与能源转型中的结构性机遇,或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各条线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太阳能装机热潮持续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太阳能发电为当前新增发电装机的绝对主力。今年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31亿千瓦,同比增加9062万千瓦,占全部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6.81%。截至8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首次突破11亿千瓦,同比增长48.5%,太阳能发电装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5年下半年,我国在光伏领域持续获得重大突破。 9月18日 ...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融资资金加仓22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38
行业整体趋势 - 四季度资本市场焦点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人形机器人、深远海风电、光伏板块是三大关键赛道 [1]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1] - 9月光伏概念股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300约4个百分点,阳光电源、聚和材料、晶盛机电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1] 太阳能装机容量 - 今年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31亿千瓦,同比增加9062万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6.81% [2] - 截至8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2亿千瓦,首次突破11亿千瓦,同比增长48.5% [2] - 根据彭博中性预期,2024—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保持10%以上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或放缓至约5% [3] 产业链价格变动 - 截至9月25日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为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 [4] - 182—183.75mm尺寸单晶N型硅片价格为0.17美元/片,较上半年末上涨超50% [4] - 单晶TOPCon电池片(G12)价格涨幅在40%以上,辅材环节如光伏玻璃价格也明显回暖 [4][5] 政策与行业格局 - 相关部门多次出手治理光伏产业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6]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8月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从四方面规范行业秩序 [6] - 一系列行动有效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促使产品价格触底反弹 [6] 资本市场表现与融资 - 7月以来光伏概念股合计获得融资净买入161.68亿元,22股融资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 [7] - 阳光电源、捷佳伟创、锦浪科技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76.05亿元、12.42亿元、8.92亿元 [7] - 阳光电源下半年股价累计上涨139.01%,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3358.19亿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7] 重点公司动态 - 捷佳伟创融资余额达22.82亿元,较上半年末的10.41亿元实现翻倍,其钙钛矿GW级磁控溅射立式真空镀膜设备顺利出货 [8] - 融资加仓股获机构高度关注,净买入超1亿元的22股中15股获得10家及以上机构关注,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通威股份关注家数居前 [8]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启协同运行新模式 [3]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 融资资金加仓22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32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各条线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 复。 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 块,三大赛道齐头并进,把握科技突破与能源转型中的结构性机遇,或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个股股价表现亮眼,统计显示,光伏概念股9月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300约4 个百分点,阳光电源(300274)、聚和材料、晶盛机电(300316)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长江证券研报认为,受到碳中和政策影响,过去1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保持高于全球的增速飞速增 长,带动相关光伏组件需求量快速增长。展望未来,根据彭博中性预期,2024—2025年,预计全球光伏 装机量仍然保持10%以上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缓,大约保持5%的需求增速。 产品价格底部反弹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硅料方面,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为 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硅片方面,182—183 ...
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上涨 融资资金大幅加仓+机构高度关注个股名单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10-07 14:44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有效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产业链价格自底部反弹 [1][3] - 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从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等四方面规范行业秩序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3] 行业供需与装机情况 - 今年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31亿千瓦,同比增加9062万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6.81% [2] - 截至8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2亿千瓦,首次突破11亿千瓦,同比增长48.5% [2] - 根据彭博中性预期,2024—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保持10%以上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或放缓至约5% [2]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启“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新模式 [2] 产业链价格变动 - 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最新为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 [3] - 182—183.75mm尺寸单晶N型硅片价格为0.17美元/片,较上半年末上涨超50% [3] - 单晶Topcon电池片(G12)价格涨幅在40%以上 [3] - 2.0mm和3.2mm光伏玻璃价格相比于7月底涨幅分别达到28.2%和15.5% [3] 资本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光伏概念股9月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300约4个百分点 [1] - 阳光电源、聚和材料、晶盛机电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1] - 三季度光伏概念股合计获得融资净买入161.68亿元,其中22股融资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 [4] - 阳光电源、捷佳伟创、锦浪科技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76.05亿元、12.42亿元、8.92亿元 [4] 重点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下半年股价累计上涨139.01%,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3358.19亿元,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4] - 阳光电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8月以来连续9周获融资加仓 [4] - 捷佳伟创融资余额达22.82亿元,较上半年末的10.41亿元实现翻倍,其钙钛矿GW级磁控溅射设备顺利出货 [4][5] - 融资加仓股获机构高度关注,净买入超1亿元的22股中,15股获得10家及以上机构关注 [5]
【赛道掘金之光伏】产业链价格全面上涨,融资资金大幅加仓+机构高度关注个股名单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10-07 13:01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各条线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 复。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个股股价表现亮眼,统计显示,光伏概念股9月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 300约4个百分点,阳光电源、聚和材料、晶盛机电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太阳能装机热潮持续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太阳能发电为当前新增发电装机的绝对主力。今年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 容量新增2.31亿千瓦,同比增加9062万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6.81%。截至8月底,太阳能 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首次突破11亿千瓦,同比增长48.5%,太阳能发电装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 头。 阳光电源下半年股价表现亮眼,7月以来累计上涨139.01%,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到3358.19 产品价格底部反弹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Wind数据显示,硅料方面,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最新价格为 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硅片方面,182—183.75mm尺寸单晶N型硅片价格为0.17美元/片, 价格较上半年末上涨超50%;电池片方面,单晶Topcon电池片(G12)价格涨幅也在40%以上 ...
光伏行业周报(20250630-20250706):中央定调反内卷,有望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20250707
华创证券· 2025-07-07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部门表态反内卷,光伏行业供给侧出清有望加速,未来随着行业自律推进以及供给侧政策落地,行业供需有望改善,带动产业链价格及盈利修复,目前光伏行业价格、盈利和板块估值均处低位,供给侧政策修复预期下板块有望反弹[1][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多部门表态反内卷,光伏行业供给侧出清有望加速 - 6月29日人民日报文章提及光伏行业内卷现状,指出需破除“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等举措;7月3日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落实会议决策部署,综合治理光伏行业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11] 二、市场行情回顾 (一)本周行业涨跌幅 - 本周申万综合指数上涨2.82%,电力设备行业指数上涨1.99%,涨跌幅前三行业为钢铁(+5.06%)、建筑材料(+3.96%)、银行(+3.77%),后三行业为美容护理(-0.55%)、非银金融(-0.72%)、计算机(-1.28%);电力设备子行业中,涨跌幅排名前三为光伏设备(+5.76%)、电池(+1.63%)、电网设备(+0.82%),后三为其他电源设备Ⅱ(-0.01%)、电机Ⅱ(-0.25%)、风电设备(-0.86%)[13][14] (二)本周个股涨跌幅 - 本周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前五公司为亚玛顿(+34.87%)、长城电工(+34.49%)、吉鑫科技(+31.55%)、亿晶光电(+26.83%)、大全能源(+22.18%),跌幅前五公司为经纬辉开(-7.23%)、科泰电源(-7.26%)、鑫铂股份(-7.98%)、金龙羽(-9.22%)、青岛中程(-70.93%);本周美股重点光伏公司涨跌幅前三为Sunrun(+41.32%)、Solaredge(+39.09%)、大全新能源(+25.45%),后三为阿特斯太阳能(+10.5%)、Enphase(+4.13%)、瑞能新能源(+3.8%)[18][22] (三)行业PE估值 - 截至7月4日,行业PE(TTM)排名前三行业为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分别为63x、52x、45x,后三为石油石化、建筑装饰、银行,分别为11x、9x、7x,电力设备PE(TTM)为26x;电力设备子行业中,PE(TTM)排名前三为电机Ⅱ、其他电源设备Ⅱ、风电设备,分别为48x、40x、33x,后三为电池、电网设备、光伏设备,分别为26x、24x、18x[25][27] (四)行业PE估值分位数 - 2016年至今,电力设备PE在13x - 57x之间,截至7月4日,电力设备PE为26x,估值分位数为+25.2%,分位数排名前三行业为房地产(98.6%)、银行(94.9%)、汽车(83.9%),后三为家用电器(16.5%)、农林牧渔(5.5%)、食品饮料(3.7%);电力设备子行业中,分位数排名前三为风电设备(98.8%)、其他电源设备Ⅱ(77.7%)、电机Ⅱ(73.1%),后三为电网设备(35.7%)、电池(19.3%)、光伏设备(13.8%)[28][29] 三、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 (1)主材环节 - 硅料:多晶硅致密料/颗粒料平均价35.0/34.0元/kg,环比持平;硅片:182 - 183.75mm/182*210mm /210mm单晶N型硅片平均价0.88/1.01/1.20元/片,环比-2.2%/-1.9%/-4%;电池片:182 - 183.75mm/182*210mm/210mm TOPCon电池片价格报0.230/0.245/0.245元/W,环比-2.1%/-5.8%/-2.0%;组件:182 - 183.75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报0.680元/W,环比持平,210mm HJT双玻组件价格报0.830元/W,环比持平,182*182 - 210/210mmTOPCon组件 - 美国/欧洲报价0.270/0.085美元/W,环比持平[3][37][38] (2)辅材环节 - 光伏玻璃: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报18 - 19元/m²,环比-2.6%,2.0mm镀膜光伏玻璃面板价格报10.25 - 11.25元/m²,环比-2.3%;胶膜:透明EVA胶膜价格报5.92元/m²,环比持平,白色EVA胶膜价格报6.42元/m²,环比持平,POE胶膜价格报8.19元/m²,环比持平[4][43]
光伏,活在产能出清的恐惧中
投中网· 2025-07-05 14:33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持续洗牌已7个季度,产能严重过剩但龙头企业仍存,中小企业大量破产[4][5] - 2024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198GW(占全年预测七成),但价格持续下滑,N型TOPCon组件成交价跌至0.68元/W成本线[6][9] - 2024年至少70家光伏企业破产,电池片组件企业占40%,跨界企业如信濠光电、绿康生化等加速剥离光伏资产[8] 价格与成本压力 - 各环节价格全面低于现金成本:N型电池片0.235-0.26元/W(现金成本0.26-0.28元/W),硅片0.9-1.25元/片(头部成本0.8-1.0元/片),多晶硅N型复投料3.44万元/吨(生产成本41.43元/千克)[12] - 隆基、晶科等龙头下调组件报价0.01-0.03元/W,N型TOPCon电池片价格较5月初降2.5分/W,硅片降0.12-0.13元/片[9][10] - 高盛预测2025年下半年全球组件需求降40%,中国降57%,行业或再现价格战[12] 产能过剩与出清障碍 - 2024年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1360GW、1154GW、1056GW、1107GW,超全球需求一倍[15] - 产能扩张未止:2024年上半年69个主产业链项目投资3921亿元,2025年前5个月新增16个项目投资282亿元,技术路线转向BC与钙钛矿[15] - 地方国资接盘阻碍出清,如绵阳国资收购炘皓新能源、厦门建发入主中利集团,导致企业"死而不僵"[16][17] 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1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40%亏损,隆基、通威等15家亏损超10亿元,前10大亏损企业合计亏530亿元[19] - 2025年Q1五大龙头(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通威)合计亏损84亿元,通威单季亏25.93亿元[20] - 行业整体负债突破3万亿,超70%企业资金净值为负,现金流压力成为生存关键[21] 行业整合呼吁 - 天合光能高纪凡呼吁政策强制约束新增产能,协鑫朱共山建议"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21][22] - 硅料端拟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收购公司整合产能,协鑫科技称最快2024年达成协议[22] - 行业共识需加快人为干预出清,避免全行业持续失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