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

搜索文档
刘小涛会见拉萨市林周县委书记李海云
苏州日报· 2025-09-18 08:20
李海云向苏州市委、市政府和苏州援藏干部人才给予林周发展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他说,31年 来,苏州持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有力推动林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面向未 来,希望苏州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林周发展,助力做强特色产业、放大文旅资源优势,不断促进富民增 收。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苏州各方面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林周特色优势,不断深化与苏州交流合 作,关爱好苏州援藏干部人才,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9月16日,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会见了拉萨市林周县委书记李海云一行。 会见中,刘小涛代表苏州市委、市政府向林周给予苏州发展的大力支持、给予苏州援藏干部人才的 关心爱护表示感谢。他说,苏州对口支援林周31年来,两地干部群众密切交往、团结合作,有力促进了 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结下了深厚情谊。对口支援林周是苏州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将认真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 神,立足当地所需,发挥苏州所能,选优配强援藏干部人才,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援藏、民生援藏、医疗 援藏等对口支援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共建中华民族共 ...
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政治与社会治理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引前进方向 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奋发进取 [1] -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举办10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班 广泛宣传西藏辉煌成就 [2] - 那曲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4384场次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59个 [2] - 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实施积分兑换机制 激发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3] - 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农牧民党员集中学习58场次 [6] - 拉萨市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1万余场次 覆盖3949个基层党组织 [6]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日喀则市拥有青稞加工龙头企业9家 年加工青稞超2.5万吨 推动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 - 川藏铁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中铁隧道局集团参与建设 [4] - 昌都市察雅县实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动态清零 涉及124户553人 [5] - 察雅县4.68万名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5] - 定日地震受灾地区3723户20468人完成安置入住 [5]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 拉萨市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 - 西藏实施美丽西藏建设全民行动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4] 民生保障与灾后重建 - 定日县加快灾后重建产业设施 改善村容村貌 促进就业增收 [5] - 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储备符合政策导向项目 深化对口支援工作 [6] -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桃花村"旅游品牌 [6] 宗教事务管理 -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 - 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 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西藏学习考察:扛牢政治责任、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王君正会见郭元强一行
长江日报· 2025-08-12 18:19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8月9日至11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自治区学习考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 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对口支援山南市乃东区工作高质量发展。9日,西藏自治区 党委书记王君正会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一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肖友才,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日喀则市委 书记达娃次仁出席。 在乃东期间,代表团深入当地企业、学校、医院等考察对口支援情况。在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 司,郭元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不断提升技术、优化管理,利用援藏项目增强当地"造血"能力,带动群众就业和稳步增 收。 在乃东区中学、乃东区人民医院,郭元强了解教育援藏、医疗援藏情况,看望慰问援藏教师、大学生支教成员、医务人员,希望大 家安心工作,帮助提升当地教学质量、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乃东学子成长成才,不断增进当地群众健康福祉。 来到山南市博物馆、文旅援藏项目现场,郭元强详细了解当地文化传承保护情况,强调要学习当地经验做法,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 好、传承好、传播好,加强两地文旅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文旅项目和特色旅游线 ...
富阳携手四川德格县举办交流交融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8-06 10:05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德你同行,富泽同心",聚焦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两地协作共赢 [3] - 活动分为非遗展、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和文化惠民演出三大板块 [3] - 活动时间为8月2日至8月4日,在富阳区举行 [3] 文化演出亮点 - 音乐剧《岭·格萨尔王》由藏族艺术家亚东担任总导演,将120分钟原剧浓缩为60分钟精华版 [3] - 演出聚焦格萨尔诞生、降魔征战、荣登王位三大史诗篇章,采用动态LED巨幕呈现雪山草原场景 [3] - 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带来原创越剧《富春长歌》,讲述《富春山居图》创作故事 [3] - 藏族艺术家亚东、嘉央曲珍等联袂献唱经典藏族歌曲,展示民族艺术 [3] 非遗展示内容 - 德格县展示32万余块藏文典籍刻版,以及十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现场展示唐卡、堆绣、雕版印刷等传统工艺,传承人进行制作演示 [4] - "富德同心"书法交流活动中,两地书法家共同创作书法作品 [4] 产业协作成果 - 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展示藏药、高原健康食品、生态肉类菌菇、手工艺制品等特色产品 [4] - 活动探索出"文化互促、产业共兴"的协作新路径 [5] - 活动深化了两地协作内涵,促进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 [5]
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博乐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立足博乐所需、发挥武汉所能,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
长江日报· 2025-08-06 08:14
博州党委书记王贵驷,博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刘欣,博州党委副书记、湖北省援疆工作 前方指挥部党组书记、总指挥方向荣出席有关活动。 在武汉市对口支援博乐市工作座谈会上,盛阅春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博州和博乐市长期 以来给予武汉工作的大力支持、给予武汉援派干部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对近年来博州和博 乐市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对口支援博乐是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武汉的光荣 使命,也是武汉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两地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 作,取得丰硕成果,结下深厚情谊。我们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博乐所需、 发挥武汉所能,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文化润 疆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科技、商贸、农业、文旅等领域深层次合作,谋深谋实"十五五"对口 支援规划和重点项目,共同谱写两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8月1日至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率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 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考察交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决扛起对口支援博乐的重大政治责 任,不断提升对口支援综合效益, ...
搭建平台引才聚智 产业协作共同发展 文化润疆培根铸魂 山东援兵团十年间
大众日报· 2025-08-05 09:01
对口支援成果 -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10年,755名齐鲁儿女参与援建,鲁兵情谊深厚 [1] - 山东援兵团采取"大专科、小综合"医疗帮扶模式,累计开展手术2000多台,诊疗服务群众100余万人次,免费治愈765名白内障患者 [3] - 山东10所优质职院校支援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平面设计、矿井救援等专业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 [3] 教育支援 - 山东援疆教师团队扎根十二师教育一线,定期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为兵团培养示范引领名师 [4] - 十二师整体纳入国家级教学改革实验区,教学质量位居全兵团前列 [4] - 十二师学校普遍设立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阵地,凝聚各族学生 [10][11] 人才与科技合作 - 创建十二师人才就业数智赋能平台,运营首月发布岗位420余项,举办招聘4场 [5] - 推动十二师与10多家山东新型研发机构和20多家高校院所成立科研平台,10余项先进技术在兵团推广 [5] - "全国小麦重点实验室新疆创新基地"等3个重要创新平台在十二师落地 [5] 产业协作 - 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月吞吐量10万吨,服务鲁疆及"一带一路"商贸物流 [7] - 推动十二师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署合作倡议,首次实现兵团与国家级新区陆海联动 [8] - 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公司在十二师建设全师首个高科技生物医疗项目 [8] 双向投资 - 齐河县与新疆天润乳业合作投产15万吨液态奶项目,是十二师国企出疆投资首例 [8] - 新疆恒丰农业集团投资6亿元在滕州建设"边疆来客"科技产业园,是十二师民企赴鲁投资首例 [8] 文旅合作 - 实施"好客好品"工程,在两地互设特色产品展厅,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 [11] - 在临沂、枣庄设立兵团1954"优选好物"分销中心,济南和德州打造"优选好物"巴扎 [11] - 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和鲁商集团分设甄选好物市集,展销鲁疆特色产品120余类 [11]
焦点访谈|世界屋脊上的民生答卷
央视网· 2025-08-03 21:20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1] - 2019年底西藏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以上 [12] - 2024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 嘎拉村乡村振兴案例 - 嘎拉村通过278亩野生桃树发展桃花节旅游,成为村集体最大收入来源 [3] - 2015年广东援藏队投入资金超千万元建设小康示范村,2017年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5] - 2024年嘎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2万元,全村总收入14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 [9] - 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包括桃花经济、采摘园、土地流转、种养殖和运输队等 [5] 四季吉祥村民生改善 - 2024年建成幸福驿站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65家日间照料中心覆盖西藏 [14] - 援藏产业园提供就业机会,村民扎西罗布从收银员晋升为后勤负责人 [16] - 政府提供创业资金扶持,扎西罗布爱人在镇上开设店铺经营多种业务 [18]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升级 - 318国道带动嘎拉村旅游发展,形成"西藏桃花第一村"品牌 [3] - 运输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达瓦坚参通过村运输队获得稳定运输订单 [7] - 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 [14]
天津:着力推动协作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7
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 - 援甘前指支持产业集群打造,实施43个万亩(头)产业培育项目,包括苹果、中药材等,并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如宁县金银花、华池食用菌 [2] - 援疆前指聚焦"八大产业集群",支持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服装生产加工、有色金属勘探等领域,推动津垦牧业打造肉羊全产业链 [2] - 援藏前指引入江苏日出东方集团建设光伏集中供暖项目,预计投资3亿元,并成功投产梅花鹿养殖项目,打造"高原星空帐篷+智慧农业观光"特色项目,五一期间接待游客量突破1500人次 [2] - 援青前指推动算力项目落地,投资总额36亿元,并推广"津菜黄南种",引入9个蔬菜瓜果品种,设立实验基地 [2] 创新帮扶与招商引资 - 援兵团工作队促成安徽鼎安与兵团建材集团合作共建芜湖安置房建设项目,合同金额2.2亿元,并推动渤海化工集团新疆公司等企业落户,累计签约项目25个,预计总投资17.41亿元 [3] - 推动深圳疆品网络科技与昆仑天和农业科技签订年采购6000万元战略合作协议,并促成天津华润万家与昆仑天和农业科技建立长期购销机制 [3] - 援藏前指启动"红色校史资源课程思政"项目,增开《红旗颂》赏析课,挖掘昌都卡若遗址文物故事,融入"西藏与内地文明同根同源"教育 [3] 就业与消费帮扶 - 援甘前指新增帮助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1万人,并开发"津甘护工""津甘飞手"等新劳务品牌 [4] - 共建"甘味"供销基地40个,扶持"甘味入津"等消费帮扶品牌69个,消费帮扶完成额达到20亿元 [4] - 推动甘肃文旅推介活动,协调天津旅行商、文旅投资机构等到甘深度考察,打造消费新场景 [4] 教育与医疗支援 - 援青前指开展"筑梦黄南·职引未来"职业指导巡讲活动,达成用工意向600余个,并推动"六名进黄南"工程 [5] - 州医院转诊率下降至3.1%,州、县级医院完成"五大中心"建设,推动天津师范大学黄南州新时代高级中学建设和中国民航大学支教团落地尖扎县中学 [5] 机构队伍建设 - 援疆前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打造政治过硬队伍 [6] - 援兵团十一师工作队举办"干部大讲堂",开展人工智能算力与DeepSeek大模型专题讲座,覆盖300余名干部职工 [6] - 援甘前指落实干部管理制度和关心关爱十条措施,打造"有情怀、有干劲、有甘味"的干部队伍 [6]
黄河同脉 山海同心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对口支援政策与成果 - 2010年1月党中央启动对口支援四省藏区重大决策 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3] - 15年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援助资金 派出五批干部人才 [3] - 援助资金转化为高原产业项目和民生成果 覆盖村庄 企业 医院 幼儿园等领域 [2][3] 冷水鱼产业发展 - 门源县2017年建成冷水鱼繁殖与育苗基地 总投资4000多万元 [4] - 2023年与山东养殖公司签订供应协议 形成"陆海接力"模式 [4] - 2024年引入青海国投集团打造全产业链 预计年营收超5亿元 [4] 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 - 海晏县山海情公司投资1170万元建设高原农作物加工车间 [5] - 开发青稞面条 青稞米 青稞代餐粉等系列产品 [5] - 已与山东500多家商超合作 并在西宁 深圳设直营店 [5] 畜牧业基础设施改善 - 山东援青投入1000万元建设生态环保羊棚 [6] - 羊羔成活率提升至99% 单个羊棚年租金1800元 [6] - 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10万元收益 [6]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 拉洞台村投入2000万元援建资金 其中1200万用于村庄风貌整治 [7][8] - 800万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带动60余家民宿升级 [8] - 2024年旅游旺季入住率达90% 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 [8] 医疗设施建设 - 门源县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 [9] - 医院现有51名山东援青医疗人才 覆盖临床 护理等专业 [9] - 使当地居民透析等医疗服务时间从跨城缩短至20分钟 [10] 教育设施改善 - 刚察县藏城幼儿园获600万元援建资金改善附属设施 [10] - 与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10]
共绘雪域高原同心圆——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作纪实
新华社· 2025-07-07 23:08
教育领域支援成果 - 上海援青教师团队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实现71.43%本科上线率,并建立1∶3比例的本地教师结对培养机制[2] - 教育支援模式升级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受援地每年选派校级领导及骨干赴沪研修[2] - 江苏省援青教师团队推行学校改革,设立"茉莉花开"助学金,带动本地教育水平提升[12] 医疗领域突破性进展 - 辽宁援藏团队推动那曲市人民医院获"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急性胸痛救治时间压缩至30分钟,建立覆盖9区县的"1+9+N"胸痛救治网络[3] - 山东援青团队助力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捐赠9台血透机,鲁青眼科成为青甘交界地区诊疗中心[3] - 西藏青海累计开展医疗新技术1300余项,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8.27万人次[5] 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 - 青海共和县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项目占国内市场份额超三分之一,出口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98%[7] - 上海援青团队开发黄河女儿湾等特色景区,科技部团队攻克寒地小龙虾越冬技术,北京团队推动玉树牦牛产业标准化带动牧民户均增收万元[8] - 西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启用后通关时间压缩60%,2024年进出口额达36.07亿元(同比+41.84%),实现1015吨货物跨境流通[8] 文旅与清洁能源融合 - 华能集团在青海尖扎县德吉村推动"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模式,民宿经营者年收入达9万元[6] - 上海援青教师汤声声融合非遗乐器与西洋音乐,创作《从黄河到长江》音乐会,开展32场高原音乐思政课巡演[10] 区域开放与贸易升级 - 日喀则陆地港创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机制,打破跨部门信息孤岛,激活西藏面向南亚贸易潜力[9] - 援藏资金166.54亿元投入西藏九大特色产业,实施项目2900余个,推动高原农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