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世界屋脊上的民生答卷
央视网· 2025-08-03 21:2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风雨兼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雪域高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一项项具体成就的背后,书写着党 中央为顺应西藏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巨大努力,也凝聚了西藏人民的奋斗。 7月是嘎拉村的旅游淡季,但村里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桃花节做着准备,村民们轮流到山上劳作。桃花节是嘎拉村一年一度的盛事,278亩的野生桃树是村 集体最大的收入来源。 嘎拉村坐落在318国道旁,每到春天,这里的桃花总是如期绽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也因此得名"西藏桃花第一村"。 这些年,靠着桃花节的分红,嘎拉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只是桃花虽美,花期却只有一个多月。现在,村里请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的专家指导村民修 剪养护桃树,想让来年的桃花更鲜艳,花期更长。 为了更好的日子,嘎拉村的村民们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干劲中。4年前的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西藏考察时,在这里留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嘱托。不 久前,村民们写信向总书记汇报村里的变化,并很快收到回信。信中总书记勉励他们要创造 ...
天津:着力推动协作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7
活动,打造消费新场景。援青前指多措并举提升对口支援综合绩效,开展"筑梦黄南·职引未来"职业指 导巡讲活动,赴苏皖7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达成用工意向600余个。全力打造"石榴籽"三交 品牌,推动"三交"提质扩面至20余个领域,打造名媒、名师、名医、名企、名匠、名家"六名进黄南"工 程。拓展医教支援成果,州医院转诊率下降至3.1%,州、县级医院全部完成"五大中心"建设,推动天津 师范大学黄南州新时代高级中学建设和中国民航大学支教团落地尖扎县中学,实现两地教育互学共促。 加强前方机构队伍建设,打造津援铁军,夯实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基础 各前方工作机构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援疆前 指注重锻造政治过硬的援疆队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 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十严禁""八不准"等要 求,从严执行点名、请销假等制度,以硬过硬的作风保障援疆工作高质量开展。援兵团十一师工作队举 行"干部大讲堂",为师属企事业单位300余名干部职工开展"人工智能算力与DeepSeek大模型发展现状及 趋势 ...
黄河同脉 山海同心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对口支援政策与成果 - 2010年1月党中央启动对口支援四省藏区重大决策 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3] - 15年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援助资金 派出五批干部人才 [3] - 援助资金转化为高原产业项目和民生成果 覆盖村庄 企业 医院 幼儿园等领域 [2][3] 冷水鱼产业发展 - 门源县2017年建成冷水鱼繁殖与育苗基地 总投资4000多万元 [4] - 2023年与山东养殖公司签订供应协议 形成"陆海接力"模式 [4] - 2024年引入青海国投集团打造全产业链 预计年营收超5亿元 [4] 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 - 海晏县山海情公司投资1170万元建设高原农作物加工车间 [5] - 开发青稞面条 青稞米 青稞代餐粉等系列产品 [5] - 已与山东500多家商超合作 并在西宁 深圳设直营店 [5] 畜牧业基础设施改善 - 山东援青投入1000万元建设生态环保羊棚 [6] - 羊羔成活率提升至99% 单个羊棚年租金1800元 [6] - 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10万元收益 [6]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 拉洞台村投入2000万元援建资金 其中1200万用于村庄风貌整治 [7][8] - 800万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带动60余家民宿升级 [8] - 2024年旅游旺季入住率达90% 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 [8] 医疗设施建设 - 门源县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 [9] - 医院现有51名山东援青医疗人才 覆盖临床 护理等专业 [9] - 使当地居民透析等医疗服务时间从跨城缩短至20分钟 [10] 教育设施改善 - 刚察县藏城幼儿园获600万元援建资金改善附属设施 [10] - 与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10]
共绘雪域高原同心圆——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作纪实
新华社· 2025-07-07 23:08
教育领域支援成果 - 上海援青教师团队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实现71.43%本科上线率,并建立1∶3比例的本地教师结对培养机制[2] - 教育支援模式升级为东西部协同发展,受援地每年选派校级领导及骨干赴沪研修[2] - 江苏省援青教师团队推行学校改革,设立"茉莉花开"助学金,带动本地教育水平提升[12] 医疗领域突破性进展 - 辽宁援藏团队推动那曲市人民医院获"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急性胸痛救治时间压缩至30分钟,建立覆盖9区县的"1+9+N"胸痛救治网络[3] - 山东援青团队助力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捐赠9台血透机,鲁青眼科成为青甘交界地区诊疗中心[3] - 西藏青海累计开展医疗新技术1300余项,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8.27万人次[5] 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 - 青海共和县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项目占国内市场份额超三分之一,出口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98%[7] - 上海援青团队开发黄河女儿湾等特色景区,科技部团队攻克寒地小龙虾越冬技术,北京团队推动玉树牦牛产业标准化带动牧民户均增收万元[8] - 西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启用后通关时间压缩60%,2024年进出口额达36.07亿元(同比+41.84%),实现1015吨货物跨境流通[8] 文旅与清洁能源融合 - 华能集团在青海尖扎县德吉村推动"清洁能源+生态旅游"模式,民宿经营者年收入达9万元[6] - 上海援青教师汤声声融合非遗乐器与西洋音乐,创作《从黄河到长江》音乐会,开展32场高原音乐思政课巡演[10] 区域开放与贸易升级 - 日喀则陆地港创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机制,打破跨部门信息孤岛,激活西藏面向南亚贸易潜力[9] - 援藏资金166.54亿元投入西藏九大特色产业,实施项目2900余个,推动高原农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8]
郭元强会见新疆博州党政代表团一行
长江日报· 2025-06-24 17:51
对口支援合作 - 新疆博州党政代表团考察湖北武汉 两地就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交流 [1] - 武汉将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产业协作 对外开放 文旅融合 民生改善等领域合作 [4] - 博州愿深化与武汉战略对接 推动产业 科技 文旅等多领域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6][7] 合作成果与规划 - 武汉与博州在对口支援中已在产业发展 教育医疗 人才交流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3] - 博州作为国家向西开放前沿 在能源资源进口 国际贸易通道等方面具有战略地位 [6] - 双方计划将博州向西开放桥头堡与武汉内陆开放高地连通 服务新发展格局 [7] 参与人员 - 湖北省及武汉市领导郭元强 杨玲 曾晟 孟晖等参加会见 [7] - 博州党委书记王贵驷 副书记方向荣 博乐市党委书记李海军等出席活动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