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
搜索文档
 拉萨市党政代表团来南京考察
 南京日报· 2025-11-01 11:26
 对口支援合作概况 - 南京与拉萨墨竹工卡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已30周年[1] - 南京累计选派援藏干部人才11批共178名[2] - 累计安排援藏资金和物资超过13.5亿元[2] - 累计援建项目超过500个[2]   合作领域与方向 - 深入推进项目援藏、民生援藏、人才援藏[1] - 在发展规划、产业合作、改善民生、人才帮扶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1] - 互相学习借鉴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经验[1] - 更好依托拉萨资源禀赋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1] - 整合要素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升级[1] - 在古城保护、数字经济、文旅融合等方面深化合作[2]   合作成果与影响 - 帮助墨竹工卡县打造了矿产、旅游等支柱产业[2] - 助力墨竹工卡县实现脱贫摘帽[2] - 推动墨竹工卡县走在西藏县域经济前列[2] - 为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
 天津“十四五”协作支援专项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中国发展网· 2025-10-15 12:22
 帮扶工作总体成果 - 天津市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各项帮扶任务,助力甘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进乡村振兴 [1] - 对口支援工作提升了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黄南等受援地区的稳定、发展与改革综合效益 [1] - 对口协作助力陕西水源区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对口协作样板区,对口合作助推长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东北振兴 [1]   重点帮扶任务实施 - 东西部协作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合作,对口支援资金80%用于保障和改善县及县以下基层民生 [2] - 实施深化消费帮扶促进行动,打造产销对接链条,并与甘肃省签署“津甘技工”品牌共建框架协议 [2] - 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动员36家市级部门与34个村结对,数百家企业参与,累计开展数千场双向交流活动 [2]   帮扶工作质效与品牌建设 - “精准订制式”助力西藏籍大学生来津就业经验做法获得肯定性批示 [3] - 天津市多项经验做法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推广,5个消费帮扶典型经验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典型案例,为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省市 [3] - 打造形成“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大会、“津甘技工”、“和田优品”等品牌,初步形成天津品牌矩阵 [3]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长三角9个万亿级城市,江苏有5个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 -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21.15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1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7% [1] -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占长三角经济总量的41.3% [1] - 长三角地区现有9个万亿级城市,其中5个位于江苏省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 [2] - 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苏州与上海16项深化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落地 [2] - 共建省际毗邻新型功能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2]   交通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加快推进沪渝蓉、通苏嘉甬等高铁通道建设,揭牌成立环沪、苏皖轨道交通运营公司 [2] - 长江江苏段以占全线1/7的航道里程承担70%的运能,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4万公里(约占全国1/5) [3] - 南沿江高铁等项目陆续通车,北沿江高铁加快建设,全省已建成过江通道20座 [3]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 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7年保持II类,生态岸线占比从58.3%提高到64.5% [3] - 全省累计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4个,数量占长江经济带省份总数近1/3 [3] - 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依法关停取缔沿江"散乱污"企业 [3]   对外经贸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 - 2024年1-8月江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1万亿元(增长10.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升至49.9% [4] - 累计建成亿吨大港10个,开通外贸近远洋航线89条,9个运输机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 [4] - 7家境外园区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6万个,与共建国家缔结友城153对(总量居全国前列) [4]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协作 - 2024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7% [5] - 2023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5.9%),徐州经济总量占区域比重保持在20%以上 [6] - 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小至1.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至1.80 [6]   民生服务与绿色发展 - 203个政务服务事项、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和"一卡通用" [2] - 联合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太浦河省界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Ⅱ类以上 [2] - 2023年江淮生态经济区优良天数比达85.6%,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8家 [6]
 十五载接力书写“苏克情缘”——我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纪实
 新华日报· 2025-09-26 07:11
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令人瞩目的发展书写了一个又 一个传奇,让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0年,党中央安排江苏省新增对口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合奇县、乌恰县。 截至目前,江苏累计选派五批1139名干部人才来到帕米尔高原,与克州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15年 来,江苏紧扣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系统援疆、精准援疆、创新援疆"理念,先后投入近70亿元援 疆资金,实施援疆项目1000余个,奋力推动援克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在"十四五"对口支援新疆绩效综合 考核评价中综合绩效为第一等次,为克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江苏动力",并在产业造血、民生提质、 文化润心等方面书写了动人的"苏克情缘"。 民生提质共享幸福好生活 "96.6%!"今年高考成绩揭榜时,江苏援建的克州二中(克州江苏实验中学)教室里洋溢着喜悦的 气氛:2025年克州二中本科上线率又创新高。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46.9%。 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江苏"组团式"教育援疆教师团队历时数年的精准攻坚。近5年来,江苏累计 选派585名优秀教师组团支援克州8所学校。依托10个"苏老师工作站", ...
 天津:多措并举赋能协作支援工作提升水平
 中国发展网· 2025-09-24 17:53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记者朱波报道 今年以来,天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系统各单位深入贯彻市 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高效有力的要素保障,赋能协作支援 工作实现新提升。 人才保障有力。高标准完成天津市新一批次帮扶甘肃、西藏昌都、青海黄南的干部人才选派工作,注重 推行"一线工作法",安排干部人才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关键岗位历练,不断提升干部帮扶能力。做 好200名结对地区干部来津挂职和学习培训工作。 科技保障完备。累计征集全市结对地区各类技术需求176项,按照"两上两下"工作模式,梳理征集项目 对接意向,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与甘肃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申报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项目,明 确对帮扶成效突出的科技帮扶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津甘科技协作的工作方案》, 鼓励和引导双方科研院所开展结对,围绕绿色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强化资源共享。 市场保障升级。创新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持续加大全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832"政采平台推广 使用力度,拓展"餐饮+""旅游+"等消费帮扶新场景新模式。天津港集团物流公司、外代公司和甘肃省农 垦集团甘味产业发展公司联合打造的" ...
 “苏韵伊情”润天山——“五大工程”绘就江苏援伊共富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9-24 07:33
 产业引导工程 - 累计投入援疆资金63.53亿元,实施项目401个 [1] - 江苏在伊60多家制造业企业吸纳就业9031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5700多人,通过“疆外转移”模式推动4266名伊犁群众赴江苏就业 [2] - 连续举办6场地州级招商会,吸引2068家江苏企业赴疆考察,促成230个项目落地,到位资金达424亿元 [2] - 重点打造9家援伊产业园,其中伊宁县纺织产业园集聚22家纺织服装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25亿元,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产值超38亿元 [3] - 推动累计销售援受双方农特产品超12亿元,其中受援地产品10亿元,支持建设4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3] - 霍尔果斯展销中心自今年7月开业,汇聚苏州十大板块名特优产品,助力江苏企业开拓中亚、西亚及欧洲市场 [4]   教卫提质工程 - “润心明眸”公益行动已惠及13.4万多名小学生和老年白内障患者 [6] - 2025年至今,伊犁州三四级手术数量较2023年增长15.65%,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5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5个 [6] -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总投资2.75亿元援疆资金,2024年本科达线率99.1%,2025年高考一本上线率再创新高 [7] - 职业教育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1项、自治区奖项397项,伊犁技师培训学院团队获全国职教双创大赛中职组二等奖 [7] - 连续10年举办“苏伊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培训教师4.57万名,“师带徒”1700余名,2025年伊犁州中、高考取得近十年最好成绩 [8]   干部培训工程 - 选拔伊犁州第五批62名经济领域干部赴江苏开展3个月跟岗实践,三年来累计262名干部赴江苏学习锻炼,促成项目317个,到位资金103.5亿元 [9] - 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干部人才11.3万人次,其中县乡基层干部占比超过95% [10] - 2024年5月编报5个“小组团”援疆计划,从江苏后方协调各类柔性人才900余人,通过支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技能人才、新型学徒728人 [11] - 2025年计划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人才6万余人次,围绕党政干部、乡村干部人才等7大领域 [12]   文化润心工程 - “文艺五进”活动组织560多名江苏艺术家,带来680多场文化盛宴送到剧院、社区、校园等地 [13] - 累计投入资金建成伊犁州博物馆新馆、伊犁州文化馆等18家公共文化阵地,在乡村建设26个“石榴籽书屋” [14] - 文化活动累计吸引30多万各族群众参与,包括秦淮灯会、龙舟赛、民族管弦乐融合演奏等 [16] - 创排现代歌舞剧《天山问渠》《同是江南》、淮剧《小白杨》等作品,《苏韵伊情山水和鸣》援疆组歌包含16首歌曲 [17]   民族交融工程 - “万里鸿雁传真情”活动已有20多万名苏伊青少年参与,促成苏伊两地各类结对共建2.4万余对 [18] - 第二届“苏韵伊情·青苗筑梦”大型公益行动计划包含十大系列30多项活动,预计让30万苏伊两地青少年参与交流 [19] - 第二届“苏韵伊情·青苗筑梦”小记者夏令营组织营员走进北京、西昌、南京,邀请中国科学院徐星、王金龙两位院士互动 [20] - 2023年以来投入援疆资金3800多万元,组织96场次超4000名苏伊两地青少年参加各类民族交流活动,1400批次、33万多名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交往交流交融活动 [21] - 2024年伊犁州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445.04万人次,游客花费705.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2%、38.83% [22]
 刘小涛会见拉萨市林周县委书记李海云
 苏州日报· 2025-09-18 08:20
 对口支援合作 - 苏州对口支援林周县已持续31年 有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1] - 苏州将持续选优配强援藏干部人才 开展产业援藏 民生援藏和医疗援藏工作 [1] - 林周县希望苏州继续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和文旅资源开发 促进富民增收 [2]   合作方向 - 双方将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1] - 林周县将学习借鉴苏州发展经验 深化两地交流合作 [2] - 合作重点包括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2]   参与人员 -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与林周县委书记李海云进行会见 [1][2] - 苏州市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祁松参加会见 [3]
 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政治与社会治理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引前进方向 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奋发进取 [1] -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举办10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班 广泛宣传西藏辉煌成就 [2] - 那曲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4384场次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59个 [2] - 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实施积分兑换机制 激发农牧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3] - 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驻村工作队组织农牧民党员集中学习58场次 [6] - 拉萨市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1万余场次 覆盖3949个基层党组织 [6]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日喀则市拥有青稞加工龙头企业9家 年加工青稞超2.5万吨 推动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 - 川藏铁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中铁隧道局集团参与建设 [4] - 昌都市察雅县实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动态清零 涉及124户553人 [5] - 察雅县4.68万名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5] - 定日地震受灾地区3723户20468人完成安置入住 [5]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 拉萨市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 - 西藏实施美丽西藏建设全民行动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4]   民生保障与灾后重建 - 定日县加快灾后重建产业设施 改善村容村貌 促进就业增收 [5] - 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储备符合政策导向项目 深化对口支援工作 [6] -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桃花村"旅游品牌 [6]   宗教事务管理 -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推进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 - 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 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西藏学习考察:扛牢政治责任、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王君正会见郭元强一行
 长江日报· 2025-08-12 18:19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8月9日至11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自治区学习考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 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对口支援山南市乃东区工作高质量发展。9日,西藏自治区 党委书记王君正会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一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肖友才,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日喀则市委 书记达娃次仁出席。 在乃东期间,代表团深入当地企业、学校、医院等考察对口支援情况。在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 司,郭元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不断提升技术、优化管理,利用援藏项目增强当地"造血"能力,带动群众就业和稳步增 收。 在乃东区中学、乃东区人民医院,郭元强了解教育援藏、医疗援藏情况,看望慰问援藏教师、大学生支教成员、医务人员,希望大 家安心工作,帮助提升当地教学质量、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乃东学子成长成才,不断增进当地群众健康福祉。 来到山南市博物馆、文旅援藏项目现场,郭元强详细了解当地文化传承保护情况,强调要学习当地经验做法,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 好、传承好、传播好,加强两地文旅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文旅项目和特色旅游线 ...
 富阳携手四川德格县举办交流交融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8-06 10:05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德你同行,富泽同心",聚焦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两地协作共赢 [3] - 活动分为非遗展、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和文化惠民演出三大板块 [3] - 活动时间为8月2日至8月4日,在富阳区举行 [3]   文化演出亮点 - 音乐剧《岭·格萨尔王》由藏族艺术家亚东担任总导演,将120分钟原剧浓缩为60分钟精华版 [3] - 演出聚焦格萨尔诞生、降魔征战、荣登王位三大史诗篇章,采用动态LED巨幕呈现雪山草原场景 [3] - 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带来原创越剧《富春长歌》,讲述《富春山居图》创作故事 [3] - 藏族艺术家亚东、嘉央曲珍等联袂献唱经典藏族歌曲,展示民族艺术 [3]   非遗展示内容 - 德格县展示32万余块藏文典籍刻版,以及十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现场展示唐卡、堆绣、雕版印刷等传统工艺,传承人进行制作演示 [4] - "富德同心"书法交流活动中,两地书法家共同创作书法作品 [4]   产业协作成果 - 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展示藏药、高原健康食品、生态肉类菌菇、手工艺制品等特色产品 [4] - 活动探索出"文化互促、产业共兴"的协作新路径 [5] - 活动深化了两地协作内涵,促进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 [5]